專攻一事,斜槓人生,日本匠人大多選擇前者。

做大做強,做精做細,日本企業大多選擇後者。

有著執著認真的性格,日本出現很多匠人,因為匠人精神,日本出現很多傳承了百年的老店,因為精益求精,日本很多企業雖小,但實力確是很多大公司也比不了。

今天,丸子給大家有介紹幾家日本有名的小企業,或許,我們能從中學到很多。

打磨ipod的五人小作坊一小林研業

將一根筋精神貫徹到底!喬布斯都要樹大拇指的日本企業
將一根筋精神貫徹到底!喬布斯都要樹大拇指的日本企業

這家為蘋果研磨iPod的企業,就是位於日本新潟縣燕市的“小林研業”,正是在這間其貌不揚的廠房裡5名研磨技師花費了大約4年時間,為廣受全球顧客歡迎的超過100萬個“iPod”進行了背板的鏡面加工。

開始的足跡:小林出生在農村家庭,作為長男,他初中畢業後就開始幫助家裡工作,18歲時在當地的農協就職。然而他不適合事務性工作。當時燕市流行生產炒菜鍋、飯鍋、碗、瓶子等器皿。研磨是一項不需要投入太多資金就能創業並且可以賺到錢的工作。於是他在得到貸款50萬日元並徵得一家當地的龍頭器皿廠商的社長同意後,在自家庭院的一隅建立了工廠開始創業,那時是1962年。

刻苦研究技術:他為了可以將所有金屬表面在衝壓加工時造成的劃痕磨平,讓金屬表面更加光滑,使用的工具“拋光輪”從紋理相對粗糙的、切割能力強的型號到如絹絲般柔軟的型號超過100種。而研磨工匠如果可以根據研究對象來選擇合適的拋光輪與研磨劑最能體現出工匠的技術水平。

現在做的工作是,如果在粗研磨時使用更加柔軟的拋光輪的話,可以更加輕鬆地磨平產品上紋理較細的劃痕,完成的效果也會更好。為此小林在工作後的每晚,都在昏暗的工廠裡反覆研究粗糙型、中間型等加工效率最高的拋光輪與研磨劑。

終於,靠著自己的意志力以及對於工業基礎的刁鑽研習,蘋果公司找上門來,據說是喬布斯在看後大為驚訝,被這樣的技藝征服了,於是蘋果公司委託小林研業為“iPod”背板進行鏡面加工。小林非常自信的接受下了這份工作。眾所周時輕量化的產品材質非常輕薄,iPod是用0.5毫米的不鏽鋼板衝壓製造的。邊角的厚度為0.3毫米。小林在選擇研磨工具時候選擇了自主開發的TB拋光布輪,把TB拋光布輪安裝在研磨機上,將不鏽鋼研磨至20微米、加工成鏡面,其間要注意研磨時不能出現歪斜,不能破壞產品的形狀。

小林很清楚蘋果公司所要求的800號級別有多麼嚴格,因為高溫下金屬會發生細微的扭曲,工匠們在製作時候還必須要留出時間間隔,同時還要設法在直接接觸產品的TB拋光布輪的形狀方面做研究,一邊散熱一邊進行研磨工作。

小林研業在訂貨後一週內就交付了所有訂貨量。而且產品的研磨質量幾乎不需要退貨,之後客戶要求的級別越來越高,最終“iPod”背板的鏡面要求與真正的鏡子一樣達頂級水準了。筆者擁有一部iPod Touch 3背面在撕開膜後,終於體會到了蘋果對於美學的極致表現,可以說完美度超過了目前所有的金屬材質手機後蓋,光滑、細膩、金屬的堅固又不失溫潤,這就是藝術品,喬布斯親自介紹的產品肯定是科技和藝術的完美結合,從此之後,再無這樣的iPod Touch。

加工飛機零件的北島絞製作所

將一根筋精神貫徹到底!喬布斯都要樹大拇指的日本企業

北島絞製作所的主營業務是各種金屬板塑性加工的旋壓、衝壓、特殊形狀成型,公司員工只有20名。

在“旋壓”這種金屬成型工藝上堪稱日本一流。他們擅長於諸如美國的飛機、人造地球衛星的零件、日本H2火箭的頂端部件等沒有尖端技術就無法制造的特殊的金屬成型,而且製造這些靠的不是機械設備,而是工匠們的手藝。

北島絞製作所對工匠的手藝要求非常嚴格。在北島絞製作所如果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工匠,必須從金屬的聲音上判斷出成型的狀態,這需要大約十年時間。

北島絞製作所專務董事北島貴弘還表示,如果成為熟練工匠後,那麼哪怕0.05毫米之差,也可以感覺出來。

保時捷改裝之神一RWB

將一根筋精神貫徹到底!喬布斯都要樹大拇指的日本企業
將一根筋精神貫徹到底!喬布斯都要樹大拇指的日本企業

筆者對於汽車不是很瞭解,也只是從《頭文字D》中知道的日本賽車原來也可以這麼帥,不過真正引起注意的是這一張圖片,一開始筆者以為是一位“流浪漢”,沒想到對後邊的故事引起了強烈興趣。

RWB是德語Rauh-Welt Begriff的縮寫,意思是Rough World Concept。最初是一個漂移車隊,後來成為日本專門改裝老款保時捷(930,964,993款)的公司。自從RWB在09年Tokyo Auto Salon上展示了當家的磨砂黑色930以後,他們便成為了網絡上熱議的話題。

位於千葉縣的柏市廠房的室內還設置有一個烤漆房,其中一輛橙色964的寬體套件已完成噴漆,在漆房的右邊,堆放著大量的汽車改裝零部件和眾多工具,雜亂無章,但也許中井先生對這樣的狀態已經習以為常,亦或者這是他無拘無束的做事風格,這裡的每一臺保時捷都不一樣,“每一臺車都有著自己的靈魂,一半是與生俱來的,而另一半則是它的主人所賦予它的。”中井先生說,“所以我改的保時捷都是用我的手做出來的。”

RWB出品的每一部改裝保時捷,均由中井先生全手工親自打造,除了他將15年來對於保時捷的深刻理解詮釋在每一部作品外,也不忘同車主進行交流,中井先生為了讓每一部RWB保時捷具備各自鮮明的特點,會事先與車主做改裝前的交流,瞭解車主的駕駛習慣,以及外觀風格的走向。在筆者試座保時捷911時候,最先感到驚訝的就是“推背”的那種速度感,不誇張說,和坐過山車從最高點俯衝下來的感受是相同的,真正有視覺“模糊”感。

電子界的巔峰系列——索尼QUALIA

將一根筋精神貫徹到底!喬布斯都要樹大拇指的日本企業

不知道大家對現在索尼怎麼看,筆者仍然非常喜歡現在的索尼設計,不過大家可能不太清楚,索尼曾經推出過一個巔峰系列,就是QUALIA,QUALIA這一品牌是2001年2月索尼進行的QUALIA-Project創立的,每個產品企劃部陸續規劃並提出QUALIA產品提案,並交由Sony高層所組成的QUALIA委員會進行評估。

評估的標準並不僅取決於產品的功能及規格,更包括產品是否能創造“情感價值”,通過審查的產品提案則會被給予一個QUALIA序號。事實上原本20個號碼最後只發售了一半。不過最後因為研發週期太過漫長,帶來的收益並不能夠支撐開發,就於2005年9月21日 索尼公司宣佈QUALIA停產。

Q017-MD1的機身外殼採用了鈀銀合金切削而成,並且使用了遮蓋接縫和間隙以及螺釘的高精度加工,採用S型曲線設計的機身可以“忠實地再現效果圖般美麗的外表”017是基於MZ-E10開發的,所以很多人以為是E10披著馬甲的東東,其實不然。

在提交委員會過程中,對於“音質”的審查是非常嚴格的,所以要確保通過,設計組全盤推倒了E10的電路部分,將新的HD數字放大器加入,並且摒棄了E10為追求超薄的簡化防磁/抗干擾設計,強化各部件材料,追求最低底噪,E10為了衝擊史上最薄,所以在很多部件簡化,或者採用工程塑料部件以減輕整體耗材及重量,而Q017則沒有這個問題,在用料上以黃銅為機架,配以鈀銀合金加強表面質感,最後整體重量達到244克。

現在,很多企業爭先恐後做大做強,卻搞得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而有些小企業就是不動聲色按部就班研發技術,從技術出發提高自身競爭力,反而獲得了很好的效益和知名度。所以,無論是做企業還是做人,踏實認真才是根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