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為什麼日本的獨角獸公司少得可憐?

獨角獸公司,指的是那些估值達到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公司。2013年,獨角獸一詞出現,迅速流行於硅谷,並且出現到全球權威金融雜誌《財富》的封面上。數據顯示,在截止2013年的10年內,全球僅有39家公司從60000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實現了估值達到10億美元以上。

因此,針對這些迅速增長的公司,美國著名Cowboy Venture投資人Aileen Lee創造了“獨角獸”一詞,用來形容這些公司的稀缺性。

然而,截止2018年3月,全球獨角獸公司的數量攀升至279家,其中包括優步(Uber)、螞蟻金服、滴滴出行、小米和愛彼迎(Airbnb)。

迅速增長

過去幾年裡,獨角獸公司之所以迅速增長,原因不止一個。

投資者和風投公司一直在採用一種名為“快速變大”的策略。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會投入大量資金,如此一來,初創公司就能儘可能快地超過競爭對手,獲得市場份額。這種策略是由可獲得的私人資本增加和技術進步來推動的,技術進步讓初創公司能夠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快的速度增長。

因為初創公司能夠向投資者返還更多資本,所以這些公司無需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如果市場認為估值過高,那麼IPO可能會催生公司估值貶值的風險。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財看見-騰訊新聞(ID:tmoneyplus),作者:MM,封面:東方IC

最後,通過被蘋果(Apple)、Facebook和谷歌(Google)等大公司收購,很多初創公可以迅速成為獨角獸公司。

日本近些年只出現1家獨角獸公司

200多家獨角獸公司,分佈在全球數十個多家,其中接近50%分佈在美國,25%分佈在中國。相比之下,日本雖身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但是獨角獸公司的數量卻屈指可數。

近些年來,日本只出現了1家獨角獸公司——位於東京的二手市場平臺Mercari。如此說來,用“屈指可數”一詞都屬大材小用了,簡直可以說是“獨苗”了。

Mercari於2013年成立,成立以來該公司迅速向美國和英國市場擴張。2017年3月,Mercari完成D輪7400萬美元融資後,估值超過10億美元成為獨角獸公司。在短短4年的時間裡,從成長為獨角獸再到獨立IPO,Mercari可以說是日本互聯網行業的一個奇蹟。

Mercari的產品形態跟大家熟悉的轉轉和閒魚並無本質區別:用戶不被區分為買家和賣家,都使用同一個App,可以簡單快速地發佈商品,設定價格,再通過信用卡等支付方式以及快遞公司等物流方式進行交易。

三大原因阻礙新獨角獸增長

一直以科技引領者自傲的日本,卻在獨角獸公司數量上嚴重落後於亞洲其他國家,和中國更是根本沒法比。

眾所周知,上個世紀的日本是科技創新的代表。索尼、松下、精工等企業,讓日本屹立在世界頂尖企業叢林中。然而,隨著全球化的深入和互聯網元素的普及,這些行業巨頭及僵化的體制非但未能適應時代的變化,甚至成了創新發展的絆腳石。

World Innovation Lab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Gen Isayama認為,日本科技獨角獸公司之所以少得可憐,主要歸咎於以下三大原因:

第一,在日本,可提供增長資本的投資公司寥寥無幾,因此很多科技初創公司以較低的估值上市。有數據顯示,在截止2018年3月底的12個月中,日本初創公司從風投機構融得的資金僅為13億美元,與美國和中國初創公司分別融得的700億美元和200億美元形成強烈對比;

第二,在日本獲得融資的初創公司往往專注於國內市場,這無疑限制增長。

最後,日本科技行業缺少能讓公司壯大成為獨角獸公司的創業者和經理人。與加入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卻未必能獲得回報的初創公司,絕大多數有才華的日本大學畢業生更願意為大公司工作,因為這樣可能會讓他們捧上“鐵飯碗”。

讓日本人創業可謂是“難於上青天”。去年,民意調查數據顯示,66.9%的日本人沒有創業意願。事實上,在日本,創業人數不到總人口的3%,而創業成本竟是英國的75倍。

為創造更多獨角獸,得變

Isayama指出,日本要想創造出更多的獨角獸公司,需要做出一些改變:

國內層面來說,日本大公司可以扮演投資公司的角色,為初創公司提供增長資本。軟銀集團公司首席執行官孫正義(Masayoshi Son)創建的1000億美元項目——“軟銀願景基金”,雖然根在日本,但是投資的幾乎都是其他國家的公司或項目。其他大公司需要加快速度,創建一些規模稍小的基金。

國際層面來說,日本政府和該國的大公司必須建立海外綜合商業發展中心,以便幫助本國初創公司向海外市場擴張,同時還要把日本科技商業人士介紹給成功的獨角獸公司,旨在培養他們的創業精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