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日本,出門買根油條都帶著一摞萬元大鈔

日本 美國 東京 經濟 彰顯數字 彰顯數字 2017-08-25

你夢想過到日本工作嗎?如果你還以為日本可以輕鬆賺錢——那你就錯了!

我們在往期的文章裡曾提到過日本風俗文化、性產業這一塊的發達,其實這一產業也間接的帶給了日本人民的豐富的夜生活。

不過今天講日本之前,我們先來講一下。上世紀,日本泡沫經濟最盛之時之下的殺人事件...

在2000年日本發生了一個案子,一個名叫Lucie Blackman的英國空姐在東京做陪酒的一次被一個韓裔日本富二代織原城二(後來發現有過多次迷姦歐美女性並拍成片子的前科,1993年曾姦殺過一個澳大利亞模特)請去家裡玩,結果被在酒裡下藥。因為織原城二沒掌握好藥量,最後給毒死了,於是他就用電鋸分屍把她分了屍。

30年前的日本,出門買根油條都帶著一摞萬元大鈔

那個時候,許多歐美女性發達國家前往日本當陪酒女“淘金”。據說有的女士陪喝一個晚上就能掙一兩萬美金,各種山口組地區領導人和社長光顧。其實也難怪,一百多年以來亞洲人心裡對歐美人的自卑感終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翻盤了,其中一個女士甚至還睡了一個全身紋身的山口組領導人,拿到3萬美金的現鈔外加一塊價值5萬美元的勞力士手錶。

30年前的日本,出門買根油條都帶著一摞萬元大鈔

01/ 泡沫經濟下瘋狂的日本

如果大家玩過世嘉在2015年所出的PS大作《如龍》,其實會留有一點印象, 遊戲內容背景就是泡沫時代。遊戲中很多幕與情節都是當時社會問題的反映。

30年前的日本,出門買根油條都帶著一摞萬元大鈔

比如開場CG動畫中所描述:揮舞著萬元大鈔在東京大阪街頭都打不到計程車。

然而現實中的確是這樣的。

30年前的日本,出門買根油條都帶著一摞萬元大鈔

上世紀1980年代,日本地產上行,經濟一片大好。房價也和今天的中國一樣瘋漲。

那時候的日本人,每天上班帶著的公文包裡塞的不是文件,也不是檔案,而是一整摞一整摞的萬元鈔票。

“沒別的原因,就是有錢,作!”

日本人有錢,日本企業更有錢。三菱大公司更是出手闊綽,以8.46億美元收買了被稱為美國“富有的標誌”紐約洛克菲勒中心51%的股份;

30年前的日本,出門買根油條都帶著一摞萬元大鈔

同樣是業界大佬索尼用34億美元買下了被稱為“美國靈魂”的好萊塢哥倫比亞電影公司;

30年前的日本,出門買根油條都帶著一摞萬元大鈔

松下公司也毫不示弱,出資61億美元收購了美國環球影業公司;

隨後...美國廣播公司大廈失守;花旗銀行總部大廈易幟;莫比爾石油公司總部大廈陷落……

30年前的日本,出門買根油條都帶著一摞萬元大鈔

當時的日本經濟蒸蒸日上,反觀遠在大西洋彼岸蕭條的美國,這“一正一負”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30年前的日本,出門買根油條都帶著一摞萬元大鈔

30年前的日本,出門買根油條都帶著一摞萬元大鈔

上世紀蕭條的美國

那時的日本房價位居世界首位,整個日本經濟欣欣向榮,神擋殺神,佛當滅佛,日本經濟在當時甚至被認為是永遠不會沉落的巨輪。

30年前的日本,出門買根油條都帶著一摞萬元大鈔

然而上一個敢這麼叫的已經沉在大西洋快一百年了,同志們不要亂立FLAG啊!悶聲發大財才是墜吼的!

然而很快,日本這頭肥羊就被美國盯上了。1985年,美國人通過“廣場協議”狠狠的剪了一次日本的羊毛。此後開始日本經濟一蹶不振,時至今日日本都絲毫沒有翻身的跡象,這些年被日本稱為——“失落的20年”

02/ 窮忙族

在泡沫經濟破裂之後,日本進入發展停滯的“失落20年”,原本職場文化中穩定的終身僱用制,紛紛轉為臨時性、較無保障的人力派遣。

30年前的日本,出門買根油條都帶著一摞萬元大鈔

是我不夠努力,還是社會不夠好?

許多大學畢業生畢業即失業,找不到正職,又沒勇氣自己創業,需要同時兼三份工才能勉強溫飽,有的人甚至還揹著鉅額學費債務,連房子也租不起,只能住在日本的網吧,更有甚者露宿街頭。

30年前的日本,出門買根油條都帶著一摞萬元大鈔

這群有工作,但生活貧困的人,被稱為“窮忙族”,目前保守估計竟高達400萬人。

找到工作,卻最短1天被辭退

1992年,小山先生畢業後進入職場,正值日本泡沫經濟破滅,成長在最富裕的時代,卻面臨最糟糕的就業環境。

他找不到長期穩定的工作,可以說是“一年換24個老闆”,經歷中最長才2年,最短1天就被辭退了。

30年前的日本,出門買根油條都帶著一摞萬元大鈔

現在身無分文的小山只能在東京露宿街頭,打零工過生活。但已經30好幾的他,隨著年紀增加,更沒有公司願意要。

這群20–30歲的日本年輕人,在潮流尖端的東京街頭,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縱使職業介紹所每天總是大排長龍,但卻沒有人能找到一個安定的未來。

30年前的日本,出門買根油條都帶著一摞萬元大鈔

有兒有孫,依然拾荒度日

你以為這種現象只會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嗎?

高齡80歲的北山夫婦,每天都起了大早,在東京街頭撿空罐子,還要分類、壓扁,忙了整天,一公斤才賣8.5元。

二人的老年生活非常困頓,為了省錢,去便利店撿過期便當回家吃。

30年前的日本,出門買根油條都帶著一摞萬元大鈔

日本拾荒老人,其中多少是有孩子的呢?

他們年輕時為了撫養父母兄弟,曾經好幾年沒繳納年金保險,導致領不到養老金。

同時,他們也無法申請“最低生活保護”,因為他們還留有僅存的一筆存款,是留給夫妻倆辦後事用的。

雖然北山夫婦有兒有孫,但年輕人也是有龐大的房貸、學貸要扛,只能偶爾寄點生活費過來,兩老也心疼孩子,堅持“父母到死也不花孩子的錢。”

飯都吃不飽,哪有時間去職業培訓?

對於社會底層的困苦,很多人總是指指點點:

“有手有腳,怎麼不去找正當工作?”

“為什麼不去學一技之長?”

30年前的日本,出門買根油條都帶著一摞萬元大鈔

問題是,誰不想呢?

30初頭的鈴木小姐也想參加職業培訓課程,但她每天要兼2份工,照顧2個小孩,每天只能睡4小時。

這樣的生活使得她根本沒有機會參加職業培訓,因為只要一放下工作,一家三口就會餓肚子。

她目前唯一的希望,就是在孩子成年獨立以前,自己的身體不要垮掉。

30年前的日本,出門買根油條都帶著一摞萬元大鈔

照顧孩子,這一沉重的負擔就讓現在很多日本人喘不過氣。

是我不夠努力,還是社會不夠好?

現在的日本,底層就算再努力工作,也無法得到對等的報酬。

找不到好工作的人並不是“不夠努力”,這並不是個人的失敗,因為這種狀況,已經從所謂的“少數人”擴大到一整個世代,普遍的承受著低薪、不穩定、工時長的艱困就業壓力。

“日本滿地是錢”的時代早已成為過去,現在的年輕人,想找到安穩的未來,必須經歷一番掙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