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體系的建立是職業規劃的前提'

"


"


知識體系的建立是職業規劃的前提

工作幾年後,不少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常規工作覺得枯燥,雞肋一樣食之無味,而創造性工作,又害怕探索新方向需要投入太多精力,已經沒有這樣的熱情了。

每每打完雞血,想要全身心投入去工作,一看到沒有相應的回報,過不了多久就回到原點。

有多少人在不好不壞地應付工作,職位晉升無望又不敢轉換,感覺在虛度年華,卻不知該如何突破。

越是不敢選擇和嘗試新的方向,就越是向內收縮、向下坍塌,年青氣盛的一點闖勁被重複性工作和瑣碎的家庭事務消磨殆盡,職業競爭力和成長髮展力快速下降。

這是很多處於職業倦怠期的人陷入的兩難境地。

當然,也有部分勇敢的人,橫下一條心,不管三七二十一跳槽再說。不過其中很多人並沒有為工作轉換做好充分準備,只不過是因為厭倦現在的工作,就盲目地投入新的領域。

當他們面對新問題、新矛盾時,往往會感覺力不從心,因而再生厭倦。於是,陷入跳槽→不滿→跳槽→不滿的怪圈,人生最寶貴的年華就在頻繁變化工作中消耗掉了。

隨著最近兩年斜槓青年概念的興起,在我身邊有些小夥伴因為討厭朝九晚五的僵化,羨慕自由職業貌似輕鬆的外表,毅然辭職在家寫作,彷彿作家之門已經打開,恨不得馬上籤約出書成為暢銷作家,但是進入自由寫作者之後,卻發現自己並不具備依靠稿費養活自己的能力,入不敷出,陷入焦慮狀態。

以上種種,看起來好像都是職業生涯規劃出現了問題,對自己的職業發展定位不清,所以不知如何選擇。但如果深究起來,其實是這些人對自己並不瞭解,或者說——並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能幹好什麼。

這是很多人的通病,在我們受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很少會被訓練自我反思的能力,對學習水平的評價主要是依賴外部的分數進行衡量,對於自己的真實能力並沒有很好的衡量方法,更具體的一點,多數人並不清楚自己擁有哪些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能夠為自己的發展提供怎樣的支撐。很多人的知識零亂又散碎,很難進行準確的評價。

所以,在沒有科學合理的知識體系之前,盲目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實際意義不太大。換言之——

要想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你需要先架構好自己的知識體系,在此基礎上才談得上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問題。

1 架構知識體系的目標指向

規劃知識體系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做好長期打算,首先需要明確的就是知識發展目標。這個目標不是單一的目標,而是由多重目標構成的目標集合。在這個目標集合中,如果導向清晰、結構優化、指標合理,就可以說是好的知識發展目標,能夠為知識體系架構提供良好支撐。

01.給定?or內生?

最近“得到”上線了何帆的知識付費產品“何帆的北大讀書俱樂部”,承諾“一年時間,讀300本經典,建立完整你知識體系。”

看來羅振宇雖然一直倡導碎片化學習時代的道來,但是,這個產品還是承認了知識體系的價值。但是,我感覺開出的藥方並不能解決大家構建知識體系的問題。

為什麼?不是說何帆老師水平不高,他選書的領域也涵蓋歷史、政治、經濟、社會、技術、國際、文化等各個領域。但是,對於“得到”的絕大多數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用戶來說,可能並無多大價值。

何帆老師這裡按照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給大家帶來的是領域非常寬泛的知識。而通識教育的初衷,其實是為大學一二年級學生提供一個寬廣的知識底蘊,為將來發展奠定基礎。可是,對於已經工作的很多人來說,這並不是大家當前最需要的。

絕大多數人需要的其實是針對自己個人興趣特質、能力特長基礎,結合工作方向,可以架構起屬於自己獨有的知識體系,這個知識體系也許換個領域就不太管用了,但是一定是能夠給自己的長期的職業發展提供源動力的。

所以,名家大師告訴你哪些知識有用,給你定的學習目標,即便看上去再美,但很可能對你來說不過是把有限的時間花費在生產力提升非常有限的知識方向上了。

也許有人會說,拓寬知識面難道不好嗎?當然好,可是對於忙碌的職場人士,特別是處於職業發展起步期、瓶頸期的人來說,時間是最昂貴的成本,如果投入通識類知識的學習,可能在還沒有見到潛力帶來的成效之前就被職場淘汰了。

對於每個人來說,能夠給我們確定知識目標的只有自己,其他任何人的建議都是根據他自己的現有知識體系和經驗給出的,適用性要打個問號。

只有找到適合我們自身特點的知識目標,我稱之為“內生目標”,對我們的未來職業發展才有真正的價值。而“內生目標”因為貼合自身需要,也能夠較好地激發學習動力。

"


知識體系的建立是職業規劃的前提

工作幾年後,不少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常規工作覺得枯燥,雞肋一樣食之無味,而創造性工作,又害怕探索新方向需要投入太多精力,已經沒有這樣的熱情了。

每每打完雞血,想要全身心投入去工作,一看到沒有相應的回報,過不了多久就回到原點。

有多少人在不好不壞地應付工作,職位晉升無望又不敢轉換,感覺在虛度年華,卻不知該如何突破。

越是不敢選擇和嘗試新的方向,就越是向內收縮、向下坍塌,年青氣盛的一點闖勁被重複性工作和瑣碎的家庭事務消磨殆盡,職業競爭力和成長髮展力快速下降。

這是很多處於職業倦怠期的人陷入的兩難境地。

當然,也有部分勇敢的人,橫下一條心,不管三七二十一跳槽再說。不過其中很多人並沒有為工作轉換做好充分準備,只不過是因為厭倦現在的工作,就盲目地投入新的領域。

當他們面對新問題、新矛盾時,往往會感覺力不從心,因而再生厭倦。於是,陷入跳槽→不滿→跳槽→不滿的怪圈,人生最寶貴的年華就在頻繁變化工作中消耗掉了。

隨著最近兩年斜槓青年概念的興起,在我身邊有些小夥伴因為討厭朝九晚五的僵化,羨慕自由職業貌似輕鬆的外表,毅然辭職在家寫作,彷彿作家之門已經打開,恨不得馬上籤約出書成為暢銷作家,但是進入自由寫作者之後,卻發現自己並不具備依靠稿費養活自己的能力,入不敷出,陷入焦慮狀態。

以上種種,看起來好像都是職業生涯規劃出現了問題,對自己的職業發展定位不清,所以不知如何選擇。但如果深究起來,其實是這些人對自己並不瞭解,或者說——並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能幹好什麼。

這是很多人的通病,在我們受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很少會被訓練自我反思的能力,對學習水平的評價主要是依賴外部的分數進行衡量,對於自己的真實能力並沒有很好的衡量方法,更具體的一點,多數人並不清楚自己擁有哪些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能夠為自己的發展提供怎樣的支撐。很多人的知識零亂又散碎,很難進行準確的評價。

所以,在沒有科學合理的知識體系之前,盲目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實際意義不太大。換言之——

要想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你需要先架構好自己的知識體系,在此基礎上才談得上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問題。

1 架構知識體系的目標指向

規劃知識體系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做好長期打算,首先需要明確的就是知識發展目標。這個目標不是單一的目標,而是由多重目標構成的目標集合。在這個目標集合中,如果導向清晰、結構優化、指標合理,就可以說是好的知識發展目標,能夠為知識體系架構提供良好支撐。

01.給定?or內生?

最近“得到”上線了何帆的知識付費產品“何帆的北大讀書俱樂部”,承諾“一年時間,讀300本經典,建立完整你知識體系。”

看來羅振宇雖然一直倡導碎片化學習時代的道來,但是,這個產品還是承認了知識體系的價值。但是,我感覺開出的藥方並不能解決大家構建知識體系的問題。

為什麼?不是說何帆老師水平不高,他選書的領域也涵蓋歷史、政治、經濟、社會、技術、國際、文化等各個領域。但是,對於“得到”的絕大多數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用戶來說,可能並無多大價值。

何帆老師這裡按照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給大家帶來的是領域非常寬泛的知識。而通識教育的初衷,其實是為大學一二年級學生提供一個寬廣的知識底蘊,為將來發展奠定基礎。可是,對於已經工作的很多人來說,這並不是大家當前最需要的。

絕大多數人需要的其實是針對自己個人興趣特質、能力特長基礎,結合工作方向,可以架構起屬於自己獨有的知識體系,這個知識體系也許換個領域就不太管用了,但是一定是能夠給自己的長期的職業發展提供源動力的。

所以,名家大師告訴你哪些知識有用,給你定的學習目標,即便看上去再美,但很可能對你來說不過是把有限的時間花費在生產力提升非常有限的知識方向上了。

也許有人會說,拓寬知識面難道不好嗎?當然好,可是對於忙碌的職場人士,特別是處於職業發展起步期、瓶頸期的人來說,時間是最昂貴的成本,如果投入通識類知識的學習,可能在還沒有見到潛力帶來的成效之前就被職場淘汰了。

對於每個人來說,能夠給我們確定知識目標的只有自己,其他任何人的建議都是根據他自己的現有知識體系和經驗給出的,適用性要打個問號。

只有找到適合我們自身特點的知識目標,我稱之為“內生目標”,對我們的未來職業發展才有真正的價值。而“內生目標”因為貼合自身需要,也能夠較好地激發學習動力。

知識體系的建立是職業規劃的前提

02.有用?or無用?

在確定知識目標的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就是——知識的價值。也就是我們要搞清楚,對我們來說什麼知識是有用的、什麼知識是無用的。

我們要判斷知識的價值,必須有一個參照系。像何帆老師的讀書俱樂部,依據的標準是人類歷史發展長時段所沉澱積累的知識成果。但是對於職場人士來說,要滿足當前需求,這些知識可能並不算太有用。

而那些PPT、Excel等辦公軟件使用、職場溝通技巧、時間管理方法等等致用類的知識,對於職場人士來說,可能算是有用。

這裡需要提請大家注意的是,本文的有用知識與無用知識的概念並不是絕對概念,而是相對概念,有用指的是對當前立竿見影就有用的知識,無用指的是對當下無用但是長遠有用的知識,二者在不同的階段優先級不同。

在大學期間需要儘可能地先多學一些無用知識,包括原理性的知識、藝術人文類的知識等等,增加人生的廣度,而職場人士可能就要多學有用知識,增加人生的深度。

回到知識目標,在規劃的過程中就要分清有用知識和無用知識,並確定好學習的時間安排。

對於職場人士來說,在規劃知識目標的過程中,需要從內而外找到自己的“內生目標”,並且把有用作為衡量知識目標是否合適的重要標準,平衡有用與無用之間的關係。

2 架構知識體系的認知基礎

由於長期以來我們接受學校教育的過程中都是依賴於分數對學習水平進行評價,這種評價來自外部而且採取的是客觀化的評價方式,使我們多數人並沒有發展出評價自己的知識體系的能力,也就更談不上科學規劃自己的知識體系了。

因此,要想規劃好自己的知識體系,需要具備一些認知和思考能力基礎,能夠對自己的知識體系發展過程進行有效反思評估,及時修正調整。

01.元認知能力

元認知(meta cognition)的概念是弗拉維爾在《認知發展》(1976年)中提出來的,其實質是對認知的認知,是人對於自己認知加工工程的覺察反省和評價調節。

元認知包括元認知知識和元認知控制,反映了學習者對於自己學習過程的反思調控能力。通常意義上的認知活動,實際上主要是學習者對外在學習客體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思維主要作用於外在客體。

舉個例子,假如你剛剛進入職場,承擔一份全新的工作,對這項工作你一無所知。這時你會怎麼做?

絕大多數人的做法是學習崗位職責、看看老員工怎麼做,瞭解工作的基本流程,照著去做,總之是對具體的工作內容進行分析、判斷、決策、執行。這調用的是我們的認知能力。大部分人做到這裡就結束了。

而少部分人則會在學習過程中,對自己的學習實踐效果進行反思,對自己進入新工作、學習新內容的方式方法、實際效果進行評估,與自己的預期目標進行比對,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實踐策略,修正學習效果。

後者,就是超越一般認知的元認知。

提高元認知能力首先要掌握元認知知識,分三個層面,一是瞭解自己,二是瞭解任務,三是掌握學習策略。從這三點可以看出來,利用好元認知知識,就像打一場戰役,需要知己知彼、善用計謀。

瞭解自己,就是知道自己的學習特點,對於自己興趣愛好、學習習慣、能力邊界都有清晰的認識。瞭解任務,就是知道學習研究的對象近什麼性質,需要掌握什麼內容,做到什麼程度。掌握學習策略,簡單的說就是對學習方法、工作方式有比較深刻的認識,知道什麼條件下運用什麼方式方法會取得比較好的效果,懂得應時而變、因地制宜。

比如,很多學習寫作的小夥伴問我,要不要堅持日更。關於日更,有人堅持這是通往寫作高手的必由之路,有人則認為日更對於學習寫作的人來說,容易透支寫作儲備,最終變成為日更而日更。

聽起來好像都有道理,其實也確實都有道理,只是針對不同情況來說而已。問這個問題的小夥伴,對於寫作的元認知能力可能都是比較低的。因為Ta們並不太清楚自己的寫作興趣、寫作目標,也不知道什麼樣的寫作才算真正意義上的寫作。總以為碼上幾千字就是練習寫作,其實不過是靠寫的字數安慰自己。

真正具備元認知能力的寫作者,不會糾結於是否日更、每天寫多少字,而是會不斷監督自己的寫作水平,對照目標水平,調整自己的寫作方式,確保每寫一篇都能有所進,這才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關鍵。

提高元認知能力還有非常關鍵的一點,具備元認知控制的意識和能力,就是要能夠對自己正在進行的認知活動進行監控調節。簡而言之,就是能夠把握自己。

在寫作上,有很多小夥伴寫了很多文字,卻沒有得到很好的回報,點擊率寥寥無幾,就在於不具備對寫作活動的元認知控制能力,不能很好地設置目標,無法合理預期自己努力的結果是什麼,不能合理的確定和調整自己的努力策略,一條道走到黑,往往變成低水平的勤奮者,這樣的寫作者在簡書上大有人在。

回到知識體系問題,元認知能力高的人,知道自己的知識基礎、學習興趣以及擅長學習的領域方向,明白自己往哪努力效率比較高,對於學習的內容包括哪些重點、在哪裡突破會帶動整個領域都非常清楚,也知道對不同的知識運用不同的學習策略,在學習遇到困難時,能夠及時調整心態、方向、策略,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

"


知識體系的建立是職業規劃的前提

工作幾年後,不少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常規工作覺得枯燥,雞肋一樣食之無味,而創造性工作,又害怕探索新方向需要投入太多精力,已經沒有這樣的熱情了。

每每打完雞血,想要全身心投入去工作,一看到沒有相應的回報,過不了多久就回到原點。

有多少人在不好不壞地應付工作,職位晉升無望又不敢轉換,感覺在虛度年華,卻不知該如何突破。

越是不敢選擇和嘗試新的方向,就越是向內收縮、向下坍塌,年青氣盛的一點闖勁被重複性工作和瑣碎的家庭事務消磨殆盡,職業競爭力和成長髮展力快速下降。

這是很多處於職業倦怠期的人陷入的兩難境地。

當然,也有部分勇敢的人,橫下一條心,不管三七二十一跳槽再說。不過其中很多人並沒有為工作轉換做好充分準備,只不過是因為厭倦現在的工作,就盲目地投入新的領域。

當他們面對新問題、新矛盾時,往往會感覺力不從心,因而再生厭倦。於是,陷入跳槽→不滿→跳槽→不滿的怪圈,人生最寶貴的年華就在頻繁變化工作中消耗掉了。

隨著最近兩年斜槓青年概念的興起,在我身邊有些小夥伴因為討厭朝九晚五的僵化,羨慕自由職業貌似輕鬆的外表,毅然辭職在家寫作,彷彿作家之門已經打開,恨不得馬上籤約出書成為暢銷作家,但是進入自由寫作者之後,卻發現自己並不具備依靠稿費養活自己的能力,入不敷出,陷入焦慮狀態。

以上種種,看起來好像都是職業生涯規劃出現了問題,對自己的職業發展定位不清,所以不知如何選擇。但如果深究起來,其實是這些人對自己並不瞭解,或者說——並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能幹好什麼。

這是很多人的通病,在我們受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很少會被訓練自我反思的能力,對學習水平的評價主要是依賴外部的分數進行衡量,對於自己的真實能力並沒有很好的衡量方法,更具體的一點,多數人並不清楚自己擁有哪些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能夠為自己的發展提供怎樣的支撐。很多人的知識零亂又散碎,很難進行準確的評價。

所以,在沒有科學合理的知識體系之前,盲目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實際意義不太大。換言之——

要想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你需要先架構好自己的知識體系,在此基礎上才談得上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問題。

1 架構知識體系的目標指向

規劃知識體系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做好長期打算,首先需要明確的就是知識發展目標。這個目標不是單一的目標,而是由多重目標構成的目標集合。在這個目標集合中,如果導向清晰、結構優化、指標合理,就可以說是好的知識發展目標,能夠為知識體系架構提供良好支撐。

01.給定?or內生?

最近“得到”上線了何帆的知識付費產品“何帆的北大讀書俱樂部”,承諾“一年時間,讀300本經典,建立完整你知識體系。”

看來羅振宇雖然一直倡導碎片化學習時代的道來,但是,這個產品還是承認了知識體系的價值。但是,我感覺開出的藥方並不能解決大家構建知識體系的問題。

為什麼?不是說何帆老師水平不高,他選書的領域也涵蓋歷史、政治、經濟、社會、技術、國際、文化等各個領域。但是,對於“得到”的絕大多數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用戶來說,可能並無多大價值。

何帆老師這裡按照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給大家帶來的是領域非常寬泛的知識。而通識教育的初衷,其實是為大學一二年級學生提供一個寬廣的知識底蘊,為將來發展奠定基礎。可是,對於已經工作的很多人來說,這並不是大家當前最需要的。

絕大多數人需要的其實是針對自己個人興趣特質、能力特長基礎,結合工作方向,可以架構起屬於自己獨有的知識體系,這個知識體系也許換個領域就不太管用了,但是一定是能夠給自己的長期的職業發展提供源動力的。

所以,名家大師告訴你哪些知識有用,給你定的學習目標,即便看上去再美,但很可能對你來說不過是把有限的時間花費在生產力提升非常有限的知識方向上了。

也許有人會說,拓寬知識面難道不好嗎?當然好,可是對於忙碌的職場人士,特別是處於職業發展起步期、瓶頸期的人來說,時間是最昂貴的成本,如果投入通識類知識的學習,可能在還沒有見到潛力帶來的成效之前就被職場淘汰了。

對於每個人來說,能夠給我們確定知識目標的只有自己,其他任何人的建議都是根據他自己的現有知識體系和經驗給出的,適用性要打個問號。

只有找到適合我們自身特點的知識目標,我稱之為“內生目標”,對我們的未來職業發展才有真正的價值。而“內生目標”因為貼合自身需要,也能夠較好地激發學習動力。

知識體系的建立是職業規劃的前提

02.有用?or無用?

在確定知識目標的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就是——知識的價值。也就是我們要搞清楚,對我們來說什麼知識是有用的、什麼知識是無用的。

我們要判斷知識的價值,必須有一個參照系。像何帆老師的讀書俱樂部,依據的標準是人類歷史發展長時段所沉澱積累的知識成果。但是對於職場人士來說,要滿足當前需求,這些知識可能並不算太有用。

而那些PPT、Excel等辦公軟件使用、職場溝通技巧、時間管理方法等等致用類的知識,對於職場人士來說,可能算是有用。

這裡需要提請大家注意的是,本文的有用知識與無用知識的概念並不是絕對概念,而是相對概念,有用指的是對當前立竿見影就有用的知識,無用指的是對當下無用但是長遠有用的知識,二者在不同的階段優先級不同。

在大學期間需要儘可能地先多學一些無用知識,包括原理性的知識、藝術人文類的知識等等,增加人生的廣度,而職場人士可能就要多學有用知識,增加人生的深度。

回到知識目標,在規劃的過程中就要分清有用知識和無用知識,並確定好學習的時間安排。

對於職場人士來說,在規劃知識目標的過程中,需要從內而外找到自己的“內生目標”,並且把有用作為衡量知識目標是否合適的重要標準,平衡有用與無用之間的關係。

2 架構知識體系的認知基礎

由於長期以來我們接受學校教育的過程中都是依賴於分數對學習水平進行評價,這種評價來自外部而且採取的是客觀化的評價方式,使我們多數人並沒有發展出評價自己的知識體系的能力,也就更談不上科學規劃自己的知識體系了。

因此,要想規劃好自己的知識體系,需要具備一些認知和思考能力基礎,能夠對自己的知識體系發展過程進行有效反思評估,及時修正調整。

01.元認知能力

元認知(meta cognition)的概念是弗拉維爾在《認知發展》(1976年)中提出來的,其實質是對認知的認知,是人對於自己認知加工工程的覺察反省和評價調節。

元認知包括元認知知識和元認知控制,反映了學習者對於自己學習過程的反思調控能力。通常意義上的認知活動,實際上主要是學習者對外在學習客體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思維主要作用於外在客體。

舉個例子,假如你剛剛進入職場,承擔一份全新的工作,對這項工作你一無所知。這時你會怎麼做?

絕大多數人的做法是學習崗位職責、看看老員工怎麼做,瞭解工作的基本流程,照著去做,總之是對具體的工作內容進行分析、判斷、決策、執行。這調用的是我們的認知能力。大部分人做到這裡就結束了。

而少部分人則會在學習過程中,對自己的學習實踐效果進行反思,對自己進入新工作、學習新內容的方式方法、實際效果進行評估,與自己的預期目標進行比對,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實踐策略,修正學習效果。

後者,就是超越一般認知的元認知。

提高元認知能力首先要掌握元認知知識,分三個層面,一是瞭解自己,二是瞭解任務,三是掌握學習策略。從這三點可以看出來,利用好元認知知識,就像打一場戰役,需要知己知彼、善用計謀。

瞭解自己,就是知道自己的學習特點,對於自己興趣愛好、學習習慣、能力邊界都有清晰的認識。瞭解任務,就是知道學習研究的對象近什麼性質,需要掌握什麼內容,做到什麼程度。掌握學習策略,簡單的說就是對學習方法、工作方式有比較深刻的認識,知道什麼條件下運用什麼方式方法會取得比較好的效果,懂得應時而變、因地制宜。

比如,很多學習寫作的小夥伴問我,要不要堅持日更。關於日更,有人堅持這是通往寫作高手的必由之路,有人則認為日更對於學習寫作的人來說,容易透支寫作儲備,最終變成為日更而日更。

聽起來好像都有道理,其實也確實都有道理,只是針對不同情況來說而已。問這個問題的小夥伴,對於寫作的元認知能力可能都是比較低的。因為Ta們並不太清楚自己的寫作興趣、寫作目標,也不知道什麼樣的寫作才算真正意義上的寫作。總以為碼上幾千字就是練習寫作,其實不過是靠寫的字數安慰自己。

真正具備元認知能力的寫作者,不會糾結於是否日更、每天寫多少字,而是會不斷監督自己的寫作水平,對照目標水平,調整自己的寫作方式,確保每寫一篇都能有所進,這才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關鍵。

提高元認知能力還有非常關鍵的一點,具備元認知控制的意識和能力,就是要能夠對自己正在進行的認知活動進行監控調節。簡而言之,就是能夠把握自己。

在寫作上,有很多小夥伴寫了很多文字,卻沒有得到很好的回報,點擊率寥寥無幾,就在於不具備對寫作活動的元認知控制能力,不能很好地設置目標,無法合理預期自己努力的結果是什麼,不能合理的確定和調整自己的努力策略,一條道走到黑,往往變成低水平的勤奮者,這樣的寫作者在簡書上大有人在。

回到知識體系問題,元認知能力高的人,知道自己的知識基礎、學習興趣以及擅長學習的領域方向,明白自己往哪努力效率比較高,對於學習的內容包括哪些重點、在哪裡突破會帶動整個領域都非常清楚,也知道對不同的知識運用不同的學習策略,在學習遇到困難時,能夠及時調整心態、方向、策略,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

知識體系的建立是職業規劃的前提

02.系統思維

最近看到不少文章反思知識付費浪潮的碎片化學習問題,有人言辭激烈,認為碎片化破壞了人們對知識的獲取能力,敗壞了學習的胃口。但是,如果具備系統思維的話,這其實是一個偽命題。

系統思維是將認識對象作為系統來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如果把知識獲取作為認知對象,無論是利用碎片化時間獲取知識,還是利用整塊時間消化吸收知識,時間長短不是關鍵,關鍵是這些方式能否服務於你的知識吸收過程。

從系統思維的角度出發,可以把知識體系架構看成一個“輸入→系統→輸出”的過程。只要考慮輸入的效果如何,而不需要糾結於如何輸入。只要輸入的內容作用於系統,產生輸出的效果,那麼我們認為這樣的輸入是有效的,至於效果如何,其實可以通過輸出效果來檢驗。

比如,你每天一邊刷牙洗臉一邊聽“得到”,聽完就忘了,沒有任何輸出。那麼我們就可以認為,這樣的輸入方式沒有對你的知識體系這個“系統”產生任何價值。

但是,有的人在聽完之後,會把羅振宇“羅輯思維”每天的觀點簡要記錄在印象筆記中,一週整理一次,匯入自己的知識庫之中,或是寫到下一篇文章中,或是運用到工作中。這樣通過輸出產生了效果,證明碎片化學習對知識體系這個“系統”發揮了作用,有的知識已經成為知識體系中的一個節點。

有的小夥伴說,我也會隨手把“得到”專欄的內容轉存到筆記App中,不過存了很多內容,好像並沒有什麼用處。這其實與你的知識體系這個“系統”的構成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把知識體系看成系統的話,其中包括知識體系的構成元素、元素之間的關係、以及這個系統的功能。同樣輸入,對於不同的知識體系來說,產生的價值完全不同。比如你具備經濟學的基礎知識、有一定的經濟活動實踐基礎,去聽薛兆豐教授的課留下的印象、產生的作用就會比較好。

所以,你的知識體系這個“系統”包括哪些知識元素,這些知識元素之間結合的緊密程度,“系統”對不同知識的提取復現能力,都決定“系統”的功能表現。不同的知識體系“系統”表現,實際上從根本上決定了一個人學習能力的高下。

所以,把知識體系作為一個“系統”,深入研究“系統”的特性,提升“系統”的功能表現,是提高學習能力的最佳途徑。

不過,正如前面的文章中,我反覆強調的,信息時代的知識體系是網絡形態的知識體系,存在於我們大腦這個最為複雜的生物計算機中的知識體系,是一個極其複雜的自組織系統。

所謂自組織系統,就是一個系統在對外界發生事件的響應中,有自組織能力的系統。對於知識體系而言,我們可以主動調整架構知識體系,但是,這個系統絕不是一個功能確定的系統,而是通過大量元素複雜的作用關係,能夠湧現新功能的系統。

不要滿足於把知識分門別類地存儲起來,而是要從複雜系統的視角,注重提高知識體系的複雜性,儘可能地增加這個系統網絡的元素(即節點數量)和鏈接強度,讓各種知識元素能夠在系統中發生交互作用,這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輸出效果。

03.長週期思維

做好一件事情,需要一定的時間週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這個道理誰都懂。可是,耳熟能詳的道理有個最大的問題——因為太熟悉所以你以為自己能做到,但其實你知道不代表你能做到。

現實中,很多人總是渴望一夜成名。努力不超過三天就希望能有結果。一旦付出努力卻看不到回報,就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再加上,現在我們不是選擇太少,而是看上去選擇太多。於是,沒有經過艱苦努力,就從一個選擇跳到另一個選擇,淺嘗輒止的努力,讓你還以為自己真的在前進,其實你的努力不過是布朗運動中的小分子而已。

有人說,多嘗試多選擇難道不對嗎?趁年輕不是應該努力探索自己的可能性嗎?

探索可能性需要注意的是“探索”二字,只有具備一定深度、達到一定水平的努力和嘗試,才能算探索。而探索到一定深度,才能真正體會到這件事情的幽微之處。

在架構知識體系的過程中,大量的輸入,保證系統擁有足夠複雜的元素,而且要通過複述、提取、運用強化知識元素之間的鏈接。這些都需要通過比較長的週期才能實現。

因此,長週期思維需要你做到兩個方面——

相信時間的力量。時間最有情,它最公平、最客觀,只要你信賴它,它就會給你相應的回報。時間是個壞東西,你要是輕視它、忽視它,它會毫不留情的棄你而去。10000個小時的刻意練習,通往高價值技能的必由之路。

相信積累的力量。前面我們談過知識複利的問題,當你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足夠多的知識會讓你的成長加速,當然,這些知識必須存在於有序的知識網絡中。正如蜘蛛結網需要一圈一圈的耐心,編織知識網絡的過程,也是一圈一圈積累的過程。

這裡特別要強調“相信”二字。相信,堅信,深信。在內心深處建立起對長週期的價值的信念,一定勇敢地向任何動搖你、誘惑你、讓你改變方向的念頭說“不”。

對時間與積累的確信,會讓你的內心變得安定,不會因為一時的挫折和困難而退縮,不會因為外界風向的變化而輕易改變自己的想法,不會因為別人輕蔑的眼神而動搖自己前進的方向。

3 架構知識體系的核心理念

觀念世界的理念決定現實世界的行為。理念看起來很虛,但是,確是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學習能力的高下,看起來是閱讀速度、理解能力、輸出能力的比拼,但從根本上來說是不同理念的比拼。

高維度的理念直接秒殺低維度的理念。什麼是低維度的理念?低維度的理念解釋力不強,比如把知識看成靜態不變的東西,把知識體系看成一勞永逸的框架,無法應對複雜多變的現實。高維度的理念把知識體系看成非常鮮活的東西,提醒你永遠不要停下前進的腳步。

那究竟是什麼高維度理念呢?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爾在《客觀知識》中提出的“進化知識”理念值得高度關注。在我們架構知識體系的過程中,應該始終秉持的一個理念就是——

“有機運動的知識”,即在知識體系中的知識是始終處於運動變化中的有機知識,在不斷試錯、批判與超越中實現進化。

這個理念不僅適用於觀察個體知識的發展過程,也適用於考察人類總體的知識增長,也就是波普爾所說的世界3,即思想內容的世界、客觀知識的世界。

在這個複雜的、充滿風險和競爭壓力的世界中,確立“有機運動知識”的理念是非常有益的。與這個理念相類似,日本知識管理研究者竹內弘高和野中鬱次郎也提出“創造知識的辯證模式”,認為在辯證發展的過程中知識被不斷創造出來。

那麼這個理念對於指導我們實際的知識體系架構有什麼價值呢?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

"


知識體系的建立是職業規劃的前提

工作幾年後,不少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常規工作覺得枯燥,雞肋一樣食之無味,而創造性工作,又害怕探索新方向需要投入太多精力,已經沒有這樣的熱情了。

每每打完雞血,想要全身心投入去工作,一看到沒有相應的回報,過不了多久就回到原點。

有多少人在不好不壞地應付工作,職位晉升無望又不敢轉換,感覺在虛度年華,卻不知該如何突破。

越是不敢選擇和嘗試新的方向,就越是向內收縮、向下坍塌,年青氣盛的一點闖勁被重複性工作和瑣碎的家庭事務消磨殆盡,職業競爭力和成長髮展力快速下降。

這是很多處於職業倦怠期的人陷入的兩難境地。

當然,也有部分勇敢的人,橫下一條心,不管三七二十一跳槽再說。不過其中很多人並沒有為工作轉換做好充分準備,只不過是因為厭倦現在的工作,就盲目地投入新的領域。

當他們面對新問題、新矛盾時,往往會感覺力不從心,因而再生厭倦。於是,陷入跳槽→不滿→跳槽→不滿的怪圈,人生最寶貴的年華就在頻繁變化工作中消耗掉了。

隨著最近兩年斜槓青年概念的興起,在我身邊有些小夥伴因為討厭朝九晚五的僵化,羨慕自由職業貌似輕鬆的外表,毅然辭職在家寫作,彷彿作家之門已經打開,恨不得馬上籤約出書成為暢銷作家,但是進入自由寫作者之後,卻發現自己並不具備依靠稿費養活自己的能力,入不敷出,陷入焦慮狀態。

以上種種,看起來好像都是職業生涯規劃出現了問題,對自己的職業發展定位不清,所以不知如何選擇。但如果深究起來,其實是這些人對自己並不瞭解,或者說——並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能幹好什麼。

這是很多人的通病,在我們受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很少會被訓練自我反思的能力,對學習水平的評價主要是依賴外部的分數進行衡量,對於自己的真實能力並沒有很好的衡量方法,更具體的一點,多數人並不清楚自己擁有哪些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能夠為自己的發展提供怎樣的支撐。很多人的知識零亂又散碎,很難進行準確的評價。

所以,在沒有科學合理的知識體系之前,盲目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實際意義不太大。換言之——

要想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你需要先架構好自己的知識體系,在此基礎上才談得上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問題。

1 架構知識體系的目標指向

規劃知識體系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做好長期打算,首先需要明確的就是知識發展目標。這個目標不是單一的目標,而是由多重目標構成的目標集合。在這個目標集合中,如果導向清晰、結構優化、指標合理,就可以說是好的知識發展目標,能夠為知識體系架構提供良好支撐。

01.給定?or內生?

最近“得到”上線了何帆的知識付費產品“何帆的北大讀書俱樂部”,承諾“一年時間,讀300本經典,建立完整你知識體系。”

看來羅振宇雖然一直倡導碎片化學習時代的道來,但是,這個產品還是承認了知識體系的價值。但是,我感覺開出的藥方並不能解決大家構建知識體系的問題。

為什麼?不是說何帆老師水平不高,他選書的領域也涵蓋歷史、政治、經濟、社會、技術、國際、文化等各個領域。但是,對於“得到”的絕大多數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用戶來說,可能並無多大價值。

何帆老師這裡按照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給大家帶來的是領域非常寬泛的知識。而通識教育的初衷,其實是為大學一二年級學生提供一個寬廣的知識底蘊,為將來發展奠定基礎。可是,對於已經工作的很多人來說,這並不是大家當前最需要的。

絕大多數人需要的其實是針對自己個人興趣特質、能力特長基礎,結合工作方向,可以架構起屬於自己獨有的知識體系,這個知識體系也許換個領域就不太管用了,但是一定是能夠給自己的長期的職業發展提供源動力的。

所以,名家大師告訴你哪些知識有用,給你定的學習目標,即便看上去再美,但很可能對你來說不過是把有限的時間花費在生產力提升非常有限的知識方向上了。

也許有人會說,拓寬知識面難道不好嗎?當然好,可是對於忙碌的職場人士,特別是處於職業發展起步期、瓶頸期的人來說,時間是最昂貴的成本,如果投入通識類知識的學習,可能在還沒有見到潛力帶來的成效之前就被職場淘汰了。

對於每個人來說,能夠給我們確定知識目標的只有自己,其他任何人的建議都是根據他自己的現有知識體系和經驗給出的,適用性要打個問號。

只有找到適合我們自身特點的知識目標,我稱之為“內生目標”,對我們的未來職業發展才有真正的價值。而“內生目標”因為貼合自身需要,也能夠較好地激發學習動力。

知識體系的建立是職業規劃的前提

02.有用?or無用?

在確定知識目標的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就是——知識的價值。也就是我們要搞清楚,對我們來說什麼知識是有用的、什麼知識是無用的。

我們要判斷知識的價值,必須有一個參照系。像何帆老師的讀書俱樂部,依據的標準是人類歷史發展長時段所沉澱積累的知識成果。但是對於職場人士來說,要滿足當前需求,這些知識可能並不算太有用。

而那些PPT、Excel等辦公軟件使用、職場溝通技巧、時間管理方法等等致用類的知識,對於職場人士來說,可能算是有用。

這裡需要提請大家注意的是,本文的有用知識與無用知識的概念並不是絕對概念,而是相對概念,有用指的是對當前立竿見影就有用的知識,無用指的是對當下無用但是長遠有用的知識,二者在不同的階段優先級不同。

在大學期間需要儘可能地先多學一些無用知識,包括原理性的知識、藝術人文類的知識等等,增加人生的廣度,而職場人士可能就要多學有用知識,增加人生的深度。

回到知識目標,在規劃的過程中就要分清有用知識和無用知識,並確定好學習的時間安排。

對於職場人士來說,在規劃知識目標的過程中,需要從內而外找到自己的“內生目標”,並且把有用作為衡量知識目標是否合適的重要標準,平衡有用與無用之間的關係。

2 架構知識體系的認知基礎

由於長期以來我們接受學校教育的過程中都是依賴於分數對學習水平進行評價,這種評價來自外部而且採取的是客觀化的評價方式,使我們多數人並沒有發展出評價自己的知識體系的能力,也就更談不上科學規劃自己的知識體系了。

因此,要想規劃好自己的知識體系,需要具備一些認知和思考能力基礎,能夠對自己的知識體系發展過程進行有效反思評估,及時修正調整。

01.元認知能力

元認知(meta cognition)的概念是弗拉維爾在《認知發展》(1976年)中提出來的,其實質是對認知的認知,是人對於自己認知加工工程的覺察反省和評價調節。

元認知包括元認知知識和元認知控制,反映了學習者對於自己學習過程的反思調控能力。通常意義上的認知活動,實際上主要是學習者對外在學習客體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思維主要作用於外在客體。

舉個例子,假如你剛剛進入職場,承擔一份全新的工作,對這項工作你一無所知。這時你會怎麼做?

絕大多數人的做法是學習崗位職責、看看老員工怎麼做,瞭解工作的基本流程,照著去做,總之是對具體的工作內容進行分析、判斷、決策、執行。這調用的是我們的認知能力。大部分人做到這裡就結束了。

而少部分人則會在學習過程中,對自己的學習實踐效果進行反思,對自己進入新工作、學習新內容的方式方法、實際效果進行評估,與自己的預期目標進行比對,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實踐策略,修正學習效果。

後者,就是超越一般認知的元認知。

提高元認知能力首先要掌握元認知知識,分三個層面,一是瞭解自己,二是瞭解任務,三是掌握學習策略。從這三點可以看出來,利用好元認知知識,就像打一場戰役,需要知己知彼、善用計謀。

瞭解自己,就是知道自己的學習特點,對於自己興趣愛好、學習習慣、能力邊界都有清晰的認識。瞭解任務,就是知道學習研究的對象近什麼性質,需要掌握什麼內容,做到什麼程度。掌握學習策略,簡單的說就是對學習方法、工作方式有比較深刻的認識,知道什麼條件下運用什麼方式方法會取得比較好的效果,懂得應時而變、因地制宜。

比如,很多學習寫作的小夥伴問我,要不要堅持日更。關於日更,有人堅持這是通往寫作高手的必由之路,有人則認為日更對於學習寫作的人來說,容易透支寫作儲備,最終變成為日更而日更。

聽起來好像都有道理,其實也確實都有道理,只是針對不同情況來說而已。問這個問題的小夥伴,對於寫作的元認知能力可能都是比較低的。因為Ta們並不太清楚自己的寫作興趣、寫作目標,也不知道什麼樣的寫作才算真正意義上的寫作。總以為碼上幾千字就是練習寫作,其實不過是靠寫的字數安慰自己。

真正具備元認知能力的寫作者,不會糾結於是否日更、每天寫多少字,而是會不斷監督自己的寫作水平,對照目標水平,調整自己的寫作方式,確保每寫一篇都能有所進,這才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關鍵。

提高元認知能力還有非常關鍵的一點,具備元認知控制的意識和能力,就是要能夠對自己正在進行的認知活動進行監控調節。簡而言之,就是能夠把握自己。

在寫作上,有很多小夥伴寫了很多文字,卻沒有得到很好的回報,點擊率寥寥無幾,就在於不具備對寫作活動的元認知控制能力,不能很好地設置目標,無法合理預期自己努力的結果是什麼,不能合理的確定和調整自己的努力策略,一條道走到黑,往往變成低水平的勤奮者,這樣的寫作者在簡書上大有人在。

回到知識體系問題,元認知能力高的人,知道自己的知識基礎、學習興趣以及擅長學習的領域方向,明白自己往哪努力效率比較高,對於學習的內容包括哪些重點、在哪裡突破會帶動整個領域都非常清楚,也知道對不同的知識運用不同的學習策略,在學習遇到困難時,能夠及時調整心態、方向、策略,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

知識體系的建立是職業規劃的前提

02.系統思維

最近看到不少文章反思知識付費浪潮的碎片化學習問題,有人言辭激烈,認為碎片化破壞了人們對知識的獲取能力,敗壞了學習的胃口。但是,如果具備系統思維的話,這其實是一個偽命題。

系統思維是將認識對象作為系統來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如果把知識獲取作為認知對象,無論是利用碎片化時間獲取知識,還是利用整塊時間消化吸收知識,時間長短不是關鍵,關鍵是這些方式能否服務於你的知識吸收過程。

從系統思維的角度出發,可以把知識體系架構看成一個“輸入→系統→輸出”的過程。只要考慮輸入的效果如何,而不需要糾結於如何輸入。只要輸入的內容作用於系統,產生輸出的效果,那麼我們認為這樣的輸入是有效的,至於效果如何,其實可以通過輸出效果來檢驗。

比如,你每天一邊刷牙洗臉一邊聽“得到”,聽完就忘了,沒有任何輸出。那麼我們就可以認為,這樣的輸入方式沒有對你的知識體系這個“系統”產生任何價值。

但是,有的人在聽完之後,會把羅振宇“羅輯思維”每天的觀點簡要記錄在印象筆記中,一週整理一次,匯入自己的知識庫之中,或是寫到下一篇文章中,或是運用到工作中。這樣通過輸出產生了效果,證明碎片化學習對知識體系這個“系統”發揮了作用,有的知識已經成為知識體系中的一個節點。

有的小夥伴說,我也會隨手把“得到”專欄的內容轉存到筆記App中,不過存了很多內容,好像並沒有什麼用處。這其實與你的知識體系這個“系統”的構成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把知識體系看成系統的話,其中包括知識體系的構成元素、元素之間的關係、以及這個系統的功能。同樣輸入,對於不同的知識體系來說,產生的價值完全不同。比如你具備經濟學的基礎知識、有一定的經濟活動實踐基礎,去聽薛兆豐教授的課留下的印象、產生的作用就會比較好。

所以,你的知識體系這個“系統”包括哪些知識元素,這些知識元素之間結合的緊密程度,“系統”對不同知識的提取復現能力,都決定“系統”的功能表現。不同的知識體系“系統”表現,實際上從根本上決定了一個人學習能力的高下。

所以,把知識體系作為一個“系統”,深入研究“系統”的特性,提升“系統”的功能表現,是提高學習能力的最佳途徑。

不過,正如前面的文章中,我反覆強調的,信息時代的知識體系是網絡形態的知識體系,存在於我們大腦這個最為複雜的生物計算機中的知識體系,是一個極其複雜的自組織系統。

所謂自組織系統,就是一個系統在對外界發生事件的響應中,有自組織能力的系統。對於知識體系而言,我們可以主動調整架構知識體系,但是,這個系統絕不是一個功能確定的系統,而是通過大量元素複雜的作用關係,能夠湧現新功能的系統。

不要滿足於把知識分門別類地存儲起來,而是要從複雜系統的視角,注重提高知識體系的複雜性,儘可能地增加這個系統網絡的元素(即節點數量)和鏈接強度,讓各種知識元素能夠在系統中發生交互作用,這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輸出效果。

03.長週期思維

做好一件事情,需要一定的時間週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這個道理誰都懂。可是,耳熟能詳的道理有個最大的問題——因為太熟悉所以你以為自己能做到,但其實你知道不代表你能做到。

現實中,很多人總是渴望一夜成名。努力不超過三天就希望能有結果。一旦付出努力卻看不到回報,就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再加上,現在我們不是選擇太少,而是看上去選擇太多。於是,沒有經過艱苦努力,就從一個選擇跳到另一個選擇,淺嘗輒止的努力,讓你還以為自己真的在前進,其實你的努力不過是布朗運動中的小分子而已。

有人說,多嘗試多選擇難道不對嗎?趁年輕不是應該努力探索自己的可能性嗎?

探索可能性需要注意的是“探索”二字,只有具備一定深度、達到一定水平的努力和嘗試,才能算探索。而探索到一定深度,才能真正體會到這件事情的幽微之處。

在架構知識體系的過程中,大量的輸入,保證系統擁有足夠複雜的元素,而且要通過複述、提取、運用強化知識元素之間的鏈接。這些都需要通過比較長的週期才能實現。

因此,長週期思維需要你做到兩個方面——

相信時間的力量。時間最有情,它最公平、最客觀,只要你信賴它,它就會給你相應的回報。時間是個壞東西,你要是輕視它、忽視它,它會毫不留情的棄你而去。10000個小時的刻意練習,通往高價值技能的必由之路。

相信積累的力量。前面我們談過知識複利的問題,當你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足夠多的知識會讓你的成長加速,當然,這些知識必須存在於有序的知識網絡中。正如蜘蛛結網需要一圈一圈的耐心,編織知識網絡的過程,也是一圈一圈積累的過程。

這裡特別要強調“相信”二字。相信,堅信,深信。在內心深處建立起對長週期的價值的信念,一定勇敢地向任何動搖你、誘惑你、讓你改變方向的念頭說“不”。

對時間與積累的確信,會讓你的內心變得安定,不會因為一時的挫折和困難而退縮,不會因為外界風向的變化而輕易改變自己的想法,不會因為別人輕蔑的眼神而動搖自己前進的方向。

3 架構知識體系的核心理念

觀念世界的理念決定現實世界的行為。理念看起來很虛,但是,確是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學習能力的高下,看起來是閱讀速度、理解能力、輸出能力的比拼,但從根本上來說是不同理念的比拼。

高維度的理念直接秒殺低維度的理念。什麼是低維度的理念?低維度的理念解釋力不強,比如把知識看成靜態不變的東西,把知識體系看成一勞永逸的框架,無法應對複雜多變的現實。高維度的理念把知識體系看成非常鮮活的東西,提醒你永遠不要停下前進的腳步。

那究竟是什麼高維度理念呢?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爾在《客觀知識》中提出的“進化知識”理念值得高度關注。在我們架構知識體系的過程中,應該始終秉持的一個理念就是——

“有機運動的知識”,即在知識體系中的知識是始終處於運動變化中的有機知識,在不斷試錯、批判與超越中實現進化。

這個理念不僅適用於觀察個體知識的發展過程,也適用於考察人類總體的知識增長,也就是波普爾所說的世界3,即思想內容的世界、客觀知識的世界。

在這個複雜的、充滿風險和競爭壓力的世界中,確立“有機運動知識”的理念是非常有益的。與這個理念相類似,日本知識管理研究者竹內弘高和野中鬱次郎也提出“創造知識的辯證模式”,認為在辯證發展的過程中知識被不斷創造出來。

那麼這個理念對於指導我們實際的知識體系架構有什麼價值呢?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

知識體系的建立是職業規劃的前提

01.知識體系是一個生命體

有機,意味著生命。知識體系就像生命體一樣,也會衰老,如果沒有良好的新陳代謝,知識體系中的那些知識就如細胞一般會衰老死亡。

這提示我們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學習經典知識,那些底層規律含量更高,半衰期更長的知識,這是知識體系的核心節點;另一方面,要注意不斷追蹤前沿,通過吸收新鮮信息讓知識保持生命活力,對於能夠適應發展,對於新情況新問題有解釋力的知識,可以繼續保留,那些不能適應發展、喪失解釋力的知識,就要果斷舍離。

經常會關注彭小六的朋友圈,儘管是已經是國內深耕閱讀領域的一線知識IP,他還是會不斷地買入最新的關於閱讀學習方法的書,內地的書更新速度慢,就買臺版書,為了能第一時間閱讀英文原版書,最近他開始苦練英語。

越是走在知識領域的前沿,就越是會感到知識從生到死的循環越來越快。

普通的工人,可能一項技能足以使用一輩子。而知識從業者,只有不斷讓知識獲得進化,尋求知識體系的新生,才能在行業立足。

02.試錯是知識進化的根本

很多人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習慣追求絕對正確的答案,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一般很少會去批判質疑知識,對於自己已經獲得的知識、創造的知識,更是採取保守主義的態度,堅決捍衛自己的知識領地。

波普爾認為,認識活動的進展,知識的增長,像生物進化一樣,都按照試錯法進行。

排除錯誤的過程,其實就是知識發展的過程。任何人的學習過程都不免出現錯誤,關鍵在於對於錯誤的態度,是否對批判有自覺的意識。

無論什麼知識,都是在一定條件、一定範圍內適用知識,超越特定範圍,知識就會變成謬論。

錯誤是知識發展過程中矛盾的集中體現,也是推動知識發展的動力。在錯誤的基礎上,才能生長出新的知識。這也是為什麼科學家在做實驗時,特別關注反常的數據、現象,那些反常識的現象,對於現有理論可能是錯誤,但是,很可能卻是新知識的起點。

小結:

001. 知識體系比職業規劃更底層,忽略知識體系去規劃職業沒有基礎。

002. 想要擁有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不能拿來主義,要確定自己的內生目標,平衡有用與無用知識的學習。

003. 元認知能力、系統思維、長週期思維,架構知識體系的三個認知基礎。

004. 知識體系是一個生命體,我們需要通過不斷試錯、批判和超越實現知識進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