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崛起未來新產業:憑人工智能“再下一城”?

人工智能 雲計算 經濟 海康威視 中國網 2017-06-16

杭州6月15日電 (梅芳燕)不久前,伴隨著柯潔流下“英雄淚”,AlphaGo用完勝再次震驚世界,也讓人工智能成為近來最熱的話題之一。

在許多人看來,人工智能是互聯網後促進經濟增長的又一革命性技術。今年其也首次被寫入全國政府工作報告。廣闊的成長前景,令人工智能成為各地產業培育、引進的重點目標。

其中,杭州的表現引人關注。依託良好的信息技術產業基礎及政府重視引導,該市在人工智能企業數量排名上躍居全國第四,打破“北上廣深”傳統格局。在互聯網之後,杭州已表現出在人工智能領域“再下一城”的巨大潛力。

好“底子”促新產業崛起

不久前,杭州企業海康威視憑OCR圖像中文字識別技術,刷新了ICDAR(文檔分析與識別國際會議)2015數據集上的全球最好成績,並在其他三項挑戰的文字識別任務中獲得第一。這標誌著在人工智能技術中的OCR識別技術方面,該公司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海康威視副總裁鄭一波說:“這得益於我們提前看準佈局,提前研究技術。公司的發展從數字化、網絡化走到了智能化,並不斷煥發競爭力。”

這也體現著杭州的新路徑。依託信息經濟與創新氛圍及資本優勢,人工智能正成為杭州的產業新亮點。

去年,杭州信息經濟實現增加值2688億元,對杭州GDP增長貢獻率超50%。今年一季度其增加值達614億元。信息經濟發展沃土之上,杭州持續迸發創新魅力。

“近年杭州圍繞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互聯網+創新創業中心,大力推動智慧產業化、產業智慧化,培育了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優秀產業,推動了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的快速崛起。”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趙一德此前表示。根據杭州市科委編寫的《杭州市智能產業調研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底,杭州以36家人工智能企業數量,超過廣州的32家,排名全國第四。

參與調研的杭州市科委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處副處長潘學冬介紹,杭州已湧現出阿里巴巴、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大鱷”,代表著人工智能基礎技術賴以發展的圖像處理、語音識別、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等在杭州已較發達。

此外資本力量也是人工智能在杭州壯大的重要支撐。杭州集聚雄厚民間資本,擁有眾多新興金融機構。如該市玉皇山南基金小鎮,截至今年4月底已累計入駐各類金融機構1400餘家,總資產管理規模7800億元。

杭州績優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合夥人胡敏翔說,人工智能產業前景廣闊,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都在關注該產業。

諸多“好底子”,讓杭州擁有了成為“新貴”的底氣“基因”。潘學冬認為,“國內尚沒有哪座城市展現出良好的基礎與發展勢頭,而杭州打造人工智能產業的基礎條件已成熟。”

新產業帶來“新生活方式”

人工智能讓杭州有了嶄新的產業氣象,同時也在改變人們生活方式上寫就著自己的故事。

在商場看到一款心儀商品,拍下照片通過淘寶的圖片搜索功能找到同款,以更實惠的價格完成購買,這是越來越多杭州人的新消費習慣。而這正是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所在。

“這個功能背後隱藏著圖像識別技術,該技術模擬人的眼睛識別照片中的商品,並從8億個的商品群中選出相似的商品,用時僅3至4秒。”阿里巴巴iDST研究員資深總監華先勝說。

人工智能也在餐飲物流領域引發變革。以趙劍鋒、謝新宇等人創立的即時物流平臺“點我達”為例,面對20多萬商戶、100多萬騎手以及2000多萬終端用戶,他們運用人工智能調度系統等匹配訂單和配送員,將平均送餐時間縮至28分鐘。

“智能調度和機器學習能夠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服務滿意度。”謝新宇說。

在杭州,人工智能還應用到更為複雜的醫療、金融投資等領域。

世界上最聰明的機器人“醫生”沃森已在杭州行醫數月。其吸收了美國100多年癌症臨床治療實踐經驗,如今在浙江省中醫院,這種新型人工智能技術已輔助醫生參與肺癌、胃癌等6種癌症的多學科會診。

而代替基金經理等進行個性化投資交易的“智能策略服務平臺”,也在杭州服務著各類金融機構。其由杭州恆生電子研發,採用遺傳規劃算法,讓機器不斷進化學習,規避了人疲勞、膽怯等弱點。在低頻策略下,人工智能交易勝率達70%。

中國互聯網協會、螞蟻金服等此前發佈的報告顯示,杭州以383.14的高分成為中國最智慧城市。

政府陪跑引領城市未來

必須看到,當下人工智能仍處初步發展階段,離獨立思考、做出決策的強人工智能時代還很遠。對此,杭州表現出了耐心與信心。近年其在政府層面不斷加強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及市場化支持,為杭州“再下一城”打下基礎。

這種支持,在政策方面一以貫之。

早在2014年,杭州提出以發展信息經濟、推動智慧應用為主要內容的“一號工程”。次年,杭州提出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研發,加強人工智能基礎資源和公共服務等創新平臺建設,推動其在智能產品等領域實現規模商用。去年,《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規劃》提出要強攻人工智能等中高端產業,建設全國領先的人工智能應用示範基地。

落實到具體扶持中,以杭州對頂尖人才和團隊的重大項目實行“一事一議”為例,其中便涉及人工智能產業,最高可獲1億元項目資助。

杭州市科委主任陽作軍介紹:“在徵集重大科研項目時,杭州對人工智能項目的選擇及安排上也有所傾斜,以示鼓勵支持。”

這種支持還體現在杭州以“政企合作”推進產業發展上。

去年杭州市政府聯合阿里巴巴等企業,啟動全球首個“城市數據大腦”項目,逐步實現城市的智能化運營。在最先試點的杭州蕭山區,該項目用以“緩解交通堵塞”,讓部分路段交通效率提升10%以上。

5月,杭州與科大訊飛達成合作,後者將在杭州建設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及雙創平臺。雙方在智慧城市、教育、醫療等五大領域開展合作。

此外,杭州下城區還吸引創新工場等擬成立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分期打造相關產業園,計劃五年內培育市值億元以上企業二十家。該市也在杭州未來科技城啟動人工智能小鎮建設,打造產業發展平臺。

“在政府合理規劃和有力支持下,杭州人工智能領域完全有能力再出現類似阿里巴巴這樣的世界級企業。”在《杭州市智能產業調研報告》中,調研專家們寫下了這樣的預測。

杭州市長徐立毅曾表示,人工智能已成為新一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風向標,也是推動杭州信息經濟發展、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關鍵領域。而系列部署之下,未來的杭州有望給人以更大驚喜。(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