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園地25 | 區塊鏈的應用場景有哪些?

區塊鏈到底有什麼用,哪些是我們真正看得見、摸得著的應用場景,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區塊鏈有哪些應用場景?先說結論,區塊鏈主要有以下這麼幾個應用場景:

一、數字貨幣

二、通證

三、區塊鏈+各行各業

一、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可以說是區塊鏈技術真正落地的場景了,雖然現在打著區塊鏈旗號招搖撞騙的空氣幣、傳銷幣不少,就像這幾天英雄鏈詐騙的新聞比較火,團隊已經被警方控制了,但是,數字貨幣的確是區塊鏈真正落地的應用場景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為比特幣是區塊鏈的首次應用,而且比特幣到今天經過了10年的時間,已經有了一定的資金規模,儘管規模還不是很大,但是呢,看看我們身邊炒幣的人越來越多,我們可以感受到這種應用場景離我們很近。

不過,這個場景呢,偏離了它本質上“電子貨幣”這一屬性,變成了類似於“股票”這種投資行為。

科普園地25 | 區塊鏈的應用場景有哪些?

數字貨幣這部分,我們耳熟能詳的有很多,比如:比特幣、以太坊、EOS、瑞波等等,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總之,數字貨幣可以看作是區塊鏈技術落地的場景之一,也是區塊鏈目前落地最多的場景了,不過,這種應用場景越來越偏離了"數字貨幣"作為“貨幣”的屬性,更偏重於投資,或者說“投機”。

二、通證

通證也屬於區塊鏈的應用場景之一,簡單來講,通證以及由通證衍生出的“通證經濟”,具體可以用於改變現有的生產關係。往小了說,至少能夠改變現有的激勵機制。下面我們詳細介紹一下。

“通證”這個概念這兩年在圈內的關注度比較高,很多人都成為通證的忠實信仰者。通證其實是Token的音譯,在英文裡面,Token的意思可以翻譯成“代幣、令牌、憑證”。我們經常說的買幣,這個“幣”,其實就是區塊鏈上的Token。

(一)通證的由來

我們先來簡單介紹通證的由來。

我們知道,以太坊是開源的,人們可以在以太坊系統上開發各種區塊鏈應用(DApp),就像現在我們可以在安卓蘋果系統上開發各種應用程序。

不過,在以太坊上開發區塊鏈應用是有標準的,以太坊訂立了一套標準,叫作ERC20標準,基於這個標準,大家可以在以太坊上發行Token,也就是代幣。

那可能會有人問,既然通證是Token,也就是代幣,為什麼不把它歸在數字貨幣這個應用場景中呢?

不錯,Token是代幣,也是數字貨幣,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區塊鏈項目的出現,Token的含義已經不止侷限於代幣(數字貨幣)了,而是演變成一種“權益證明”,持有Token的多寡意味著你在系統中權力的大小,而Token的含義也演變成:可流通的加密數字權益證明。

科普園地25 | 區塊鏈的應用場景有哪些?

這個概念又經過進一步的演化,又形成了一個新的概念:通徵經濟。因為通徵經濟的模型正是來源於區塊鏈思想,也涉及到共識,涉及到權益證明,涉及到Token,所以我們說“通證”也是區塊鏈的應用場景之一。

(二)通證的作用

通證經濟,簡單來講,就是以通證作為刺激工具,調動人的積極性,在共識基礎上運行的經濟系統。

這與我們常見的業務系統和管理系統不同,我們現在的管理系統主要通過懲罰、規則、流程來組織協作和解決問題,而通證系統是通過激勵、交換等經濟手段來組織協作,解決問題。

通證經濟為什麼被很多人看好呢?我們舉個現實生活的例子,就以一些創作平臺為例,知乎呀、微博呀等等,我們為這些平臺貢獻了的內容,在平臺上寫作發佈出去,但是我們本身並沒有什麼收益,收益都被這些平臺拿去了,這就相當於,我們的內容價值被平臺賣出去了,收益的卻不是我們自己,而是平臺。

而基於通證經濟,用戶只要擁有平臺或公司的代幣,就可以成為這個平臺或者公司的“股東”,只要平臺或公司經營得好,那麼用戶手中的代幣有增值的機會;而用戶為了手中的代幣能夠增值,就有動力源源不斷地為平臺或者公司做貢獻,從而挖到更多的代幣。

其實,我們OK情報局團隊,去年就嘗試了一次以通證為模型的工作形式,簡單跟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代幣名稱叫“情報幣”,總髮行量1000萬枚,全部由挖礦獲得,參與內容創作、渠道分發都可以挖到一定數量的幣,每週五下午是所有礦工打包時間,需要開會進行本週內容整理,發放情報幣獎勵,討論系統升級,確定下週的角色分配。

科普園地25 | 區塊鏈的應用場景有哪些?

採用通證系統工作的那段時間,給我本人的最大感受就是,大家的工作積極性明顯提高了,因為認領工作就可以挖礦賺取情報幣。不過後來因為一些原因,主要是工作任務的增加,需要承接一些其他部門的支持工作,我們停止了這套系統,這也側面反應了通證系統也存在一些問題的。

三、區塊鏈+

“區塊鏈+”意味著區塊鏈可以和其他行業相結合,為各行各業解決一些痛點問題。

我們知道 ,區塊鏈是一種分佈式、去中心化的網絡數據系統,可以看作一本公開的總賬,網絡上每一個節點都可以同步這本“總賬”的副本,總賬的每一頁都是一個區塊,存儲著一段時間內系統內所有數據的加密信息,單一節點無法對歷史交易進行篡改,確保數據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它用公開來代替“中心”,建立信任,避免“作弊”風險。

區塊鏈這些特性,可以和許多行業相結合。但是需要說明的是,目前很多“區塊鏈+某某行業”都是一些美好的願景而已,真正大規模落地的不多,而且純粹採用區塊鏈“去中心化”思想的場景也幾乎沒有,我們只能說,在“區塊鏈+”中,區塊鏈更多意義上是作為一種新型網絡協議、新型數據庫來發揮作用的。下面我們簡單介紹幾個主要的領域:

(一)區塊鏈+金融

當初中本聰創造”比特幣“的初衷就是為了解決金融危機問題,以及在金融危機之下不斷加劇的通貨膨脹問題,旨在打造一種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雖然現在比特幣並沒有如願成為代替法幣的數字貨幣,但是它的底層技術——區塊鏈,卻為金融領域提供了一些思路。

基於區塊鏈技術,數據的維護不再依賴於中心化平臺(或者說中介類平臺),那麼我們就無需擔心被這類平臺欺騙的危險了。區塊鏈技術依據分佈式賬本、智能合約、密碼學等技術,能夠解決金融行業的安全和信任問題。目前國內的各大銀行與金融機構,包括螞蟻金融都在探索區塊鏈的技術突破了,以求重新塑造新的金融體系。

(二)區塊鏈+防偽溯源

區塊鏈是塊鏈式數據結構,把數據像一根鏈條一樣構建起來,後面的信息包含前面的信息,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的特性,使它可以在改善可追溯性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所以,我們說,區塊鏈+溯源也是一個非常值得期待的應用場景。

現在的食品安全、藥品安全、版權保護、學歷認證等問題都有痛點,區塊鏈有望能夠解決這些痛點。目前,家樂福宣佈開始採用區塊鏈賬本技術來跟蹤新鮮產品的運輸過程,沃爾瑪、雀巢、聯合利華和泰森食品零售企業和食品公司也表示將使用IBM的區塊鏈技術。

(三)區塊鏈+隱私保護

區塊鏈技術依賴密碼學中的哈希算法和非對稱加密,這樣就天然適用於隱私保護。現在我們都是透明人,我們的信息都被各大平臺牢牢掌控著,動不動給你打打騷擾電話,像你推銷一些產品,讓人非常頭疼。而網購呢,賣家和快遞員不僅知道你的電話和姓名,還知道你在哪住、在哪工作,其實是非常不安全的,有時候你買了不滿意的東西,你給差評,有的賣家會給你寄恐怖的東西恐嚇你。而基於區塊鏈的“匿名性”呢,賣家知道你的地址,卻不知道你是誰,這樣一來就保護了我們的個人隱私安全。

(四)區塊鏈+供應鏈

區塊鏈還有一個重要的應用就是——供應鏈。基於區塊鏈的可追溯性,產品從最初生產的那一刻便記錄在區塊鏈上,之後的運輸、銷售、監管信息也都會 記錄在區塊鏈上,一旦發生問題,就可以往前追溯,看一看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這樣一來,發生假疫苗事件、毒奶粉事件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

(五)區塊鏈+娛樂

區塊鏈+娛樂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應用場景,把這部分單拎出來講,是因為目前區塊鏈真正落地的應用,也就是DApp,基本上都是博彩類、遊戲類,還有一些小黃片之類的應用,和早期的互聯網差不多,最開始也是經歷了一段黃賭毒這樣雜草叢生的時期,才逐漸被大家認知、普及。

總結一下,今天我們介紹了區塊鏈的應用場景,目前區塊鏈主要的應用場景有三個:數字貨幣、通證、區塊鏈+各行各業,聽起來好像各行各業都可以用到區塊鏈。事實上,區塊鏈是一個新型的底層協議,我們現在的互聯網也是底層協議,只不過維護區塊鏈這種底層協議的成本比較大,加上區塊鏈目前還不是很成熟,速度、效率和成本都很難平衡,所以,應用落地還需要一些時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