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騎行對身體造成的7大傷害,摔車只能排第3?

騎行 骨折 低血糖 體育 跑步 行者騎行 2019-04-04

各位知道,不管什麼運動,想要進步,就要在運動中不斷的突破自己的極限,而在這個過程中就不可避免的會遇到一些肉體上的傷痛。在這方面,騎行運動所帶來的傷痛,可能比跑步等運動要更多樣和更強烈。在這裡,我按對身體的傷害由弱到強的順序,把在騎行鍛鍊中可能遇到的傷痛情況列出,希望各位入門者提高警惕,科學鍛鍊。

07.

過度疲勞

不當騎行對身體造成的7大傷害,摔車只能排第3?

什麼是過度疲勞?運動完了倒頭就睡?感覺自己能吃下一頭牛?這都不是真正的過勞,真正的過勞是運動完了睡不著、吃不下。

想知道自己運動量有沒有超過自己過勞的極限很簡單,每天運動結束後,休息2小時後,測下心率,如果沒恢復到平時心率(或是平時心率120%以下),就算是過勞了。有的過勞甚至會延續好幾天,表現為心跳弱、精神萎靡、食慾低下、抵抗力差。

不幸的是,過度疲勞的閥值是隨著年齡增長而向下走的,如果你還很年輕,那恭喜你,可勁折騰吧,睡一覺又是龍精虎猛。如果你已經年過40,奉勸你悠著點,一天300公里真的是幹一次傷一次,而且是不可恢復的那種。

06.

屁股疼

不當騎行對身體造成的7大傷害,摔車只能排第3?

俗話說“十男九痔”,對騎行者來說,可能是“十男十X”了。經常騎車的人,誰還沒個爛屁股呢?特別是初學者,車座和車把的高度不合理,導致屁股分擔了過多體重,騎乘時間一長屁股就開始受不了了,屁股痛對騎行的影響是巨大的,達到了一定的極限後,那種疼感是非常強烈的(神經壓迫疼),而且由於屁股疼不敢坐實,接下來可能會導致腿部的抽筋。

屁股疼這個問題,除了把車座拔高以外,其實有條好的騎行褲就解決了,騎行褲雖然很多人覺得難看(緊身褲),但為了下半身的幸福,這點“難看”又算啥呢。另外,屁股雖然不太可能會磨出老繭,但是磨久了確實會變得皮厚,也就是成為俗稱的“鐵屁股”,這時候想怎麼騎都行了。


05.

抽筋

不當騎行對身體造成的7大傷害,摔車只能排第3?

雖然有缺乏維生素電解質的原因,但大部分發生在騎行中的抽筋都是因為平時運動量不夠造成的。抽筋往往發生在超過自身極限、特別是比拼速度的騎行中。譬如你平時就騎個均速20,突然去騎一場均速30的比賽;又譬如平時你過個橋就是最大的坡了,突然去爬一座山,都可能造成抽筋,而且通常都是大腿肌肉抽筋。當然也有騎行姿勢不當造成的抽筋(如小腿或腳底抽筋),但這種比較少見。

想當年筆者從沒騎過遠門,第一趟就是160公里,結果屁股磨爛了不敢坐,一直靠腿勁撐著,結果大腿抽筋了,然後大腿不敢用勁,小腿又抽筋了……簡直一個字“慘”。可見抽筋主要來自於單一肌肉的超負荷。

如遇抽筋情況也不用緊張,要迅速將抽筋的部位做拉伸處理,譬如大腿抽筋就抱著小腿用力向內擠壓,繃直大腿的肌肉;小腿抽筋就伸直小腿,手抓著腳前掌用力向上掰,將小腿肌肉繃直。再喝一些淡鹽水等含電解質的飲料,休息一會能得到很好緩解。

04.

橫紋肌溶解

不當騎行對身體造成的7大傷害,摔車只能排第3?

這名字聽起來挺咋呼,其實就是肌肉超負荷運動導致乳酸堆積的一種極端現象,由於程度太過劇烈使得肌肉裡的肌紅蛋白大量進入血液,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急性腎衰竭,有生命危險。我們知道做鍛鍊(特別是無氧)其實就是在不斷的撕裂你的肌肉,利用“遞弱代償”的原理令肌肉重新生長變得更粗壯。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起步太快,步子太猛,超過了極限,身體也是扛不住的。

我曾經年少無知,帶著一個小白騎了60公里,當時我覺得60公里只是個起步距離,對這小白來說應該也沒太大傷害,結果小白返程根本騎不動了,到一點小上坡幾乎都是推。第二天,我得到消息說這個小白當晚腿疼的一夜沒睡著,去醫院一檢查,橫紋肌溶解症……結果自然是再也不騎車了,還恨了我好久。

判斷是不是橫紋肌溶解有幾點要注意:1、運動後肌肉疼得厲害;2、運動痠痛幾天都沒緩解;3、尿液顏色深,像紅茶。發現以上症狀請停止運動,立即就醫。

03.

摔車

不當騎行對身體造成的7大傷害,摔車只能排第3?

這個不用提了,摔車對身體帶來的創傷可大可小,大到危及生命,小到毫髮無傷,全看技術和運氣。為什麼這個不排在第一位呢?因為在騎行運動中,危及生命的摔車還是比較少見的,目前只有高速下坡和機動車道騎行的摔車,容易危及生命,而一般車友也不會這樣騎。

常規的摔車,雖然不至於致命,但是皮肉的傷痛是免不了的。這其中最常見的是前空翻(前輪遇障礙或前閘抱死)和側滑摔(過彎不及或後閘抱死),其中前空翻如果伸手撐地則極易造成鎖骨或手臂、手腕骨折,側滑摔往往造成身側大面積擦傷,相對來說較輕。還有一種零速摔,通常是新手上鎖容易犯的,受傷就更輕了。所以說摔車雖然可怕,但只要不是骨折一類的,其實不太會對身體造成大的麻煩。

不當騎行對身體造成的7大傷害,摔車只能排第3?

要避免摔車,其一要提高控車技巧,養成預判騎行的習慣,把車前50米的運動體運動趨勢都在腦內推演預判,提前規避;其二是穿戴良好的護具,頭盔眼鏡前燈尾燈等裝備齊全;第三是提高安全騎行意識,下坡不追求刺激,遵守交通規則。嚴格按以上三者要求騎行,摔車就一定會遠離你。

02.

運動低血糖

不當騎行對身體造成的7大傷害,摔車只能排第3?

這是長距離有氧運動者的一大夢魘。低血糖症爆發時,其表現由輕到重的順序分別是:極度飢餓——渾身沒勁——出冷汗——看不清東西——昏厥——死亡,這個過程有時候甚至不超過1小時,你說可怕不可怕?我們知道身體最依賴的,除了氧氣就是糖分,而低血糖就是血糖含量降低到了一個極值,使得身體各器官停止運作的一個過程。

低血糖的症狀算是比較明顯的,極度飢餓,就是你看到地上有個爛蘋果你都想撲上去舔的那種衝動,像野獸;渾身沒勁和出冷汗往往是一塊兒來的,會讓你一根小指頭都不想動,只想原地躺下,冷得瑟瑟發抖,想裹上一百床棉被;就算這兩個症狀你都撐過來了,接下來的雙眼發黑肯定會讓你崩潰。大家看過《飈速宅男》可以看到有一集那個紅頭髮逞強,衝刺手非要去跟人比爬坡,最後騎到雙眼失明倒在路邊,其實就是運動低血糖症爆發了。


運動低血糖症也是過度疲勞的一種表現,但是主要和補給有關,如果補給到位了可能就只是過度疲勞而不會出現低血糖症狀了。說白了就是艱苦的騎行你得多帶點吃的,什麼香蕉蘋果巧克力,能裝多少儘量裝吧。要知道騎進了山區,你可是連樹皮都沒得啃了。

01.

心衰竭

不當騎行對身體造成的7大傷害,摔車只能排第3?

可以說,心衰竭是目前有氧運動的最大敵人,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一種症狀。

通常大眾的認知是,心衰竭往往發生在老年人群體,青壯年則很少見的。確實沒錯,但架不住愛運動的年輕人玩得狠啊!青壯年群體出現心衰竭,往往是發生在從靜止或者低強度運動突然轉換成高強度運動的過程中,由於轉換過程過於快速和劇烈,身體器官沒有反應過來,導致心臟過負荷出現心衰。由於遺傳的原因,並不是每個人都有一顆運動員的心臟,對於一些先天搏動不強,血液流速慢的人來說,心衰竭則更為常見。

運動心衰竭,往往發生在登山、跑步、劇烈騎行(如衝刺或爬坡)中,其初期症狀有如下幾種:胸悶、想吐、頭暈、眼冒金星……說明心臟已經出現供氧不足的問題。如果出現以上症狀,請立即降低運動的強度,逐漸停止到靜止狀態並坐下休息。

如果患者已經出現昏厥症狀,應立即採取心肺復甦術進行治療(具體治療方法請參考急救指南)。通常運動者發生心衰竭從發作到死亡不會超過半小時,所以說它是最可怕的運動病症絕不為過。而這種病症的預防方法也很簡單,就是運動要循序漸進慢慢來,在適度的邊緣觸碰就好,別想著一蹴而就,一下子玩個大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