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匠人》用紀錄片逆襲 “娛樂至上”時代

漆器 林志玲 手工藝 大眾汽車 影視觀察家 2017-06-06

優酷《了不起的匠人2》從4月18日開播以來就不斷引發關注,目前為止播出剛過一半,播放量就已破7000萬,熱度持續升溫,從高達8.5的豆瓣評分,到在被稱為“世界十字路口”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大屏驚豔亮相,再到人民日報和光明日報接連點贊,《了不起的匠人》以微紀錄片的形式逆襲 “娛樂至上”的時代,為“曲高和寡”的紀錄片市場打開了互聯網的新世界。

《了不起的匠人》用紀錄片逆襲 “娛樂至上”時代

如果不是鏡頭記錄了匠人們的點點滴滴,身在車水馬龍的城市中的我們,很難有機會去了解並感受他們背後的故事。《了不起的匠人》以獨到的視聽語言和敘事模式,將畫面與價值觀極致展現和表達,符合並引領了現代審美趨勢,激起了觀眾雙手造物的熱情。匠人文化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與血液,《了不起的匠人》的走紅,表面上是一部優秀紀錄片的延續,其本質還是一場久違的文化覺醒。同時,主動出擊的海外推廣模式也值得稱讚,國內走紅後將熱度成功轉移到國外,然後又引發主流媒體點贊,反哺國內市場,環環相扣嚴密配合。優質內容、精準營銷藉助“一帶一路”的推動作用,中國文化的傳播未來會迎來更多機遇。

《了不起的匠人》用紀錄片逆襲 “娛樂至上”時代

“匠心”聚焦東方之美

深入挖掘器物與人的微妙關係

由優酷與知了青年聯合出品的《了不起的匠人》將鏡頭對準獨具匠心的手藝人,用微記錄形態展示器物和人情之美,在同類節目中體現出獨特的氣質。在沿襲第一季精品化思路的基礎上,第二季更加聚焦東方之美。在普通人眼中,匠人很渺小,但有匠人精神的人很偉大,他們從不自卑,也不驕傲,他們只是默默守著心中那份摯愛,用自己全部的感情、精力和智慧去創造、去表達他心裡想表達的,《了不起的匠人2》要呈現的就是12位匠人手中誕生的絕美東方器物和背後的風雅內涵。

對於現代人,快餐文化和快餐生活已經深入骨髓,匠人慢悠悠的千錘百煉和鬼斧神工,已經離日常生活越來越遠,但或許正因為遠離,才更令人心生嚮往。在一切以效率為先的城市生活中,忙碌焦慮的人們更加渴望詩意的棲居。《了不起的匠人》第二季聚焦東方器物之美,從匠人到器物的選擇均圍繞傳統文化元素鋪陳,其實正好滿足了人們對“匠心”和慢生活的嚮往。

《了不起的匠人》用紀錄片逆襲 “娛樂至上”時代

無論是漢服還是漆器,近年來都已重回大眾視線。各大高校都有漢服愛好者,漆器製品再度重回普通家庭的飯桌,唯一的遺憾就是大家並不知道他們出自何人之手。如今這個遺憾,終於由每一幀畫面都可當屏保的紀錄片來填補了。

第二季中,從人選到器物都更加註重傳統元素,旨在展現最東方的手工藝、審美和處世哲學。出現在此次紀錄片中的既有90多歲的黎族製陶阿婆、超越日本水平的漆器大師、復原明代宣德爐的能工巧匠,又有“80後”漢服匠人,可以說,每一集都是一種技藝,每一種技藝都流淌著東方美學基因。陶器、漢服、漆器、宣德爐,12集的選材瞄準了最具代表性的中華技藝。

《了不起的匠人》用紀錄片逆襲 “娛樂至上”時代

相比第一季,第二季內容在“匠心”聚焦東方之美的同時,更加深層次地挖掘了器物的文化內涵、探索器物與人的關係,不再僅僅停留在器物上,而是奏響了一曲東方文化的頌歌。像年近九十的黎陶匠人羊拜亮的這集故事,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幾分鍾,卻濃縮了這位老人與黎陶捆綁一生的悲歡離合,在展示黎陶美學和靈魂的同時,節目也深刻挖掘了手藝人和作品糾纏一生、充滿故事和溫度的關係。

《了不起的匠人》用紀錄片逆襲 “娛樂至上”時代

把器物視如生命,作品必定打動人心!器物有魂魄,匠人自謙恭。其實,器物真正的價值,是匠人在上面傾注的感情、創意和思考、以及背後所隱含的專注、技藝和對完美的追求,這才是匠人最為珍貴、最引人傲的東西,本季《了不起的匠人》正好抓住了最核心的部分。

先鋒姿態“圈粉”年輕人

賦予文化節目更多想象空間

以往的紀錄片相對枯燥,這次為了擁抱年輕人,優酷為《了不起的匠人》花了很多“小心思”。與國內大部分慢節奏、拖沓的紀錄片相比,《了不起的匠人》彰顯了互聯網的快節奏,呈現出電影化的風格。節目每集12~15分鐘,更像一個小而精緻的藝術品,用年輕態語系、頂級視聽效果包裝,徹底顛覆了傳統紀錄片的嚴肅和小眾。

為了“圈粉”年輕人,《了不起的匠人》還請來“全民女神”林志玲加盟,除了擔任分享人,還把每位匠人的故事,用聲音為他們刻畫記錄並和網友分享,這也是林志玲首次獻聲微紀錄片配音。擁有標誌性嗓音的林志玲和紀錄片的跨界混搭,帶來了出其不意的視聽感受。志玲姐姐的聲音讀起紀錄片旁白來有一種特殊的美感,就像是一個溫柔的女生在你身旁給你娓娓道來這一個個美麗而充滿勵志的故事,聽完了讓人有種治癒感,這也是之前紀錄片很少嘗試的創新。

《了不起的匠人》用紀錄片逆襲 “娛樂至上”時代

在配樂上,為了更合年輕人口味,本季《了不起的匠人》也是下了硬功夫,特邀臺灣民謠教父胡德夫演唱主題曲《無涯》,這首歌曲也是已故音樂人、《橄欖樹》作者李泰祥的遺作,歌曲的旋律和節目中匠人或歡欣或悲傷的人生故事相互激盪,更深層次地描述了這些匠人的內心世界,播出後就刷爆了朋友圈。

除了內容,本季《了不起的匠人》在形式上也是挖空心思,迎合年輕人的思維和口味,顛覆了紀錄片的很多固定模式和傳統。節目別出心裁地在片尾設置了兩分鐘的“彩蛋”,目前已經播到第七期,“彩蛋”的內容完全來自網友原創。網友可以通過晒自己的手工檯和作品以及對“身邊匠人”隨手拍的形式,參與相關話題互動。同時,還嘗試了搭載直播、邊看邊買等網絡化、年輕化玩法,賦予文化類節目在商業層面更多的想象空間。

《了不起的匠人》用紀錄片逆襲 “娛樂至上”時代

現在許多年輕人,生在東方,卻對自身的文化內涵並不瞭解,作為一個人文類節目,《了不起的匠人》立志要幫助年輕人瞭解和熱愛東方匠器和東方文化,喚起大家的國民身份認知和自豪感,而吸引了年輕人的紀錄片又會擁有更多的粉絲和更強的生命力,這也是《了不起的匠人2》引爆網絡,比一般紀錄片都更具活力和人氣的原因。

海外推廣反哺國內市場

助力中國傳統文化走得更遠

正是獨具“匠心”的內容和創新,第二季《了不起的匠人》收穫無數點贊,與眾多大劇綜藝熱度相當,成為互聯網的一股清流。在開播期間,節目微博總話題討論量破20萬,並數次登上話題榜榜首及24小時網播榜,第二季《了不起的匠人》豆瓣評分更是高達8.5分。

相比一些紀錄片止步於國內走紅,這次《了不起的匠人》則走得更遠, 5月15日,繼國家形象片、各城市形象宣傳片等之後,第二季《了不起的匠人》在被稱為“世界十字路口”的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大屏亮相。在這個“吸引全球目光”最佳窗口之一的地方,海報中林志玲身著一襲豆青色漢服,身姿優雅高貴,盡顯東方女性的柔美溫婉氣質,不論是漢服上精緻的紋飾,還是整體素雅的配色,無不透露出東方人所獨有的審美品格和生活情趣,吸引了無數路人駐足關注。

《了不起的匠人》用紀錄片逆襲 “娛樂至上”時代

傳承千年的古老技藝、輝煌燦爛的東方文化、一生只做好一件事的匠人精神,正通過《了不起的匠人2》讓全世界知道,獨特的東方之美也通過紐約時代廣場大屏引發美國及海外數百家媒體爭相報道,並在國外引起強烈反響和熱議。這樣多管齊下、步步為營的海外推廣模式,助力中國文化走得更遠。

《了不起的匠人》用紀錄片逆襲 “娛樂至上”時代

從國內走向海外,國外的熱度最後又傳導回到國內,引發了更多國人對於傳承千年的東方技藝的濃厚興趣,劇方趁熱打鐵邀請尹鴻、張頤武、喻國明等專家學者和知名行業觀察類大V進行探討,深入分析紀錄片的創新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途徑,引發了多方關注這部紀錄片。

6月1日人民日報刊載評論稿點贊節目

《了不起的匠人》用紀錄片逆襲 “娛樂至上”時代

6月2日光明日報刊載評論接力點贊

《了不起的匠人》用紀錄片逆襲 “娛樂至上”時代

主流媒體紛紛發聲,肯定《了不起的匠人2》對於文化傳承的堅守和創新,再次引發國內對這部紀錄片的追捧。這樣環環相扣的推廣,為“互聯網+紀錄片”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渠道。

作為一名觀眾,很慶幸在快餐時代還有一批人這麼堅守技藝,還有一批人耐心去呈現這種凝固了時間和耐心的智慧。優酷力捧這種文化類節目,弘揚傳統文化,也體現了大平臺的社會責任感。

《了不起的匠人》用紀錄片逆襲 “娛樂至上”時代

在一般人的觀念裡,文化內涵太深的內容必然是曲高和寡、難以討好大眾的,《了不起的匠人2》的走紅卻說明,有厚度、有深度的內容,只要號準了大眾的命脈,仍然能在社會化的層面上引發共振。在喧囂浮躁的互聯網時代,優酷的這種嘗試和堅守值得稱讚,也希望更多電視人也能俯下身子做匠人,用心和時間去打磨文化類節目,推出更多更優質的IP。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