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在全國實行總督制,為何山東、山西、河南不設總督呢?

最近幾年,“清宮劇”可謂層出不窮,大部分觀眾對“總督”這個詞都不會陌生。 總督制度創始於明代,完善成型於清代。是明清時期中國最高級別的地方軍政官員,轄區都在一至三省。總督品級與殿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相等,位高權重,個個可謂手握一方重權的封疆大吏。然而我們仔細觀察清代歷史,卻發現在中原地區的山東、山西、河南三省卻沒有設總督!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集各種權利於中央朝廷,為何在山東、山西、河南不設總督呢?

清朝在全國實行總督制,為何山東、山西、河南不設總督呢?

清朝沿襲明制,地方行政制度實行的是督撫制。總督、巡撫為掌握行政、軍事、監察大權的高級地方官員,佈政、按察兩使為督、撫的屬官。與督、撫平行的有駐防將軍和提督學政,不過駐防將軍只管八旗駐軍;提督學政只管學校與科舉考試,其權力不能與督、撫相比的。

當時全國劃分為23個省,每個省設一名巡撫,為主管一省民政的最高長官。總督權力比巡撫大得多,但與巡撫之間沒有直接的隸屬關係,總督和巡撫都是對上直接聽命於皇帝。不同的是總督可以管數省,側重軍事,巡撫只管一省,側重民政。當時全國設八大總督,分別為直隸、兩江、閩浙、兩湖、陝甘、四川、兩廣、雲貴總督。 此外還有漕運總督、西河總督和東河總督,負責漕運和治水工作。清末為了進一步加強對東北的控制,設立了東三省總督。

清朝在全國實行總督制,為何山東、山西、河南不設總督呢?

清朝疆域圖

而河南、山西、山東等三個環京省份因地位特殊,直隸總督可指揮直隸河南山東境內的軍事行動,但是不干涉山東河南的政務。

清代開國之初,河南、山東、山西專設巡撫,無兵權。順治五年,設置直隸山東河南三省總督,總督府在大名府,也就是現在的保定。到了順治十五年,又改為直隸巡撫,十六年又改為三省總督,直到康熙三年。山西也是如此,順治元年設立陝西總督,兼管四川。康熙三年,更名為山陝總督,兼管山西。康熙十四年改為陝甘總督,山西另外設置總督。十九年仍改回山陝總督。清初山西屬過山陝甘總督,當時總督是尹繼善,而山東、河南曾屬過直隸,河南總督只有田文靜。

清朝在全國實行總督制,為何山東、山西、河南不設總督呢?

田文靜

清代的總督,一般是正二品,加兵部尚書銜者為從一品,另大學士銜者為正一品。雖然都是總督,其中也有肥瘦、輕重之分,這和所轄區域的政治地位、經濟實力有直接關係。直隸總督地處京畿要地,靠近京城,所以直隸總督被稱為“疆臣之首”。兩江總督地處清朝財賦重地(江蘇(含上海)、安徽、江西),所以兩江總督是當仁不讓的老二。因為兩廣總督管理廣州這一清朝長期唯一的對外口岸,擁有豐厚的稅收,在清朝初期的八大總督中僅次於直隸總督、兩江總督,位列第三。

清朝在全國實行總督制,為何山東、山西、河南不設總督呢?

左宗棠

除了以上的三個總督地位比較重要外,在清朝還有一處總督也比較重要,那就是陝甘總督。在康熙、雍正、乾隆、同治等歷次平定西北叛亂中,陝西都是最重要的支撐點,年羹堯、嶽鍾琪、劉統勳、楊遇春、左宗棠等著名人物,都清朝有名的總督。而正是左宗棠,利用清廷在陝甘建立的據點,才擊敗了阿古柏,收復新疆。於1880年左宗棠上書朝廷,力陳在新疆設省的主張,防止沙俄入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