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甘肅武威第一位進士,毆打皇帝身邊太監,還因此成了知府

想必大多數人都遇到過這種情況,你要是在誰家門前路過,恰巧被這家養的狗察覺到了,那畜生對著你一頓狂吠是少不了的。於是乎,一句老俗話就於此對應上了,叫做“狗仗人勢”。當然,這句俗話的出處並非於此,而是出自明朝李開元的劇作《寶劍記》。

而現實的生活中,何止狗會依仗人勢,對著陌生人狂吠。就是許多的人也會仗勢欺人,於是狗仗人勢常用來比喻人的仗勢欺人。天底下欺軟怕硬的很多,狗仗人勢的更是比比皆是。簡單來說,不少的古裝電視劇中我們都能看到這樣的奴才或者下人,依仗著主人家的權勢經常欺負老實人。

清朝甘肅武威第一位進士,毆打皇帝身邊太監,還因此成了知府

但對於狗和奴才的仗勢欺人,有的人懦弱一點的或許就得過且過了,但有的耿直之人偏偏就不吃他們的那一套。於是乎,當這些人拿著棍子以其道而還之的時候,那些個狗呀奴才的就只好夾著尾巴逃之夭夭了。中國清朝中期時,就有這麼一位耿直的縣令。因皇帝身邊的太監仗勢欺人惹惱了他,結果那太監被他暴打了一頓。

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到了明清兩代皇權可謂達到了專制的新高度。皇帝作為天下的主宰,可謂是一言九鼎,這時的天子就是最高法律。而太監作為皇家的奴才,尤其是皇帝身邊的太監。莫說一個縣令了,就是當朝的大臣和封疆大吏們,見了這些宦官也不敢太過於怠慢,就更別提動手打了。但清朝的這位縣令卻敢雞蛋碰石頭,面對太監的狗仗人勢,他恰到好處的用自己的拳頭制服了他們。

清朝甘肅武威第一位進士,毆打皇帝身邊太監,還因此成了知府

​這位縣令名叫孫詔成,是今天甘肅省武威市人。孫詔成於康熙五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712年考中進士。據史料記載,他是清朝時武威第一個高中進士的人。孫詔成考中進士後,被選為了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庶吉士大體就是負責為皇帝起草詔書,講解經籍的一種官職,有時候也會是科舉的主考官。總之庶吉士是皇帝的近臣升遷比其他較為容易,清代的漢人大臣多出於這個官職。

在庶吉士的任職上,孫詔成兢兢業業的幹了十年。十年後康熙去世雍正繼位,雍正即位後對翰林院的官職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三年對翰林院的官員進行一次考核。只有成績優異者才能繼續留在翰林院,其他有的被分到了六部,有的則被分到了地方上任職。而孫詔成在雍正即位後,就被分到了京城附近的一個縣去任知縣。

清朝甘肅武威第一位進士,毆打皇帝身邊太監,還因此成了知府

孫詔成剛到縣令任上不久,便碰上了雍正皇帝去盛京老家的清東陵祭拜先祖。而雍正的車架正好路過孫詔成任職的這個縣,便在他治理的縣境內的行宮留下來休息。孫詔成作為一縣之長自然是不敢怠慢了天子,他忙前忙後極盡地主之誼。可是雍正身邊的太監,這時覺得到了地方,就想著從地方官手裡敲詐點銀子。這在清朝乃至歷代都是常有的事,有權的利用權力之便,沒權的狐假虎威也要中飽私囊。

但這事要是放在別的小縣令那裡,或許很爽快就答應了。俗話說“宰相門前七品官”給宰相家看門的都能頂個七品官了,況且雍正身邊的太監呢。但這回這幾個太監碰見的偏偏是孫詔成這個耿直的西北人。孫詔成為官清廉,又是庶吉士出身,面對幾個太監的勒索他沒有吃他們的那一套。別人愛巴結他們那是別人的事,孫詔成一身正氣全然沒把那幾個閹人放在眼裡。

清朝甘肅武威第一位進士,毆打皇帝身邊太監,還因此成了知府

但太監勒索孫詔成不成,就想著法的戲弄他。話說這天正好下了大雪,那幾個太監就把孫詔成叫來掃雪,其實這都是太監的活兒。太監們讓孫詔成掃雪也就算了,還在一旁冷嘲熱諷說一些難聽話。但這幾個太監口才上不是孫詔成的對手,於是乎說著說著太監們就惱羞成怒,準備合起夥來圍毆孫詔成。孫詔成一看這架勢,縣令雖然是七品小官,但也是朝廷命宮,豈容幾個太監這般侮辱。

孫詔成最後被惹惱了,叫來衙役把這幾個太監中一個主事的抓了起來暴揍了一頓。當時陪在雍正身邊的一些大臣都覺得孫詔成吃了熊心豹子膽,這回吃不了兜著走了要。可當大臣把這事兒上奏給雍正後,雍正親自召見了孫詔成,並對他的行為大加讚賞。孫詔成非但沒受到任何處罰,反而還官升三級成了正四品寧波知府。

清朝甘肅武威第一位進士,毆打皇帝身邊太監,還因此成了知府

雍正皇帝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敬業的皇帝了吧,他是累死在皇位上的。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雍正在位的十三年,康乾盛世就要失色許多。孫詔成這是遇到了雍正,要是碰到別的昏君肯定早就身首異處了,就更不必說升官了。後來孫詔成又從寧波知府改遷寧紹臺道,後又升遷至從三品的兩浙鹽運使。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廉潔奉公一心為百姓謀福利,盡最大可能讓老百姓得到實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