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論道|慈禧

清朝 慈禧 中國近代史 中國歷史 載垣 百川論道 2018-12-01

文 | 百川

慈禧,女,滿族,公元1835年生,壽命74歲。屬相羊,星座為射手座,北京人。慈禧與漢朝的呂雉、唐朝的武則天、宋朝的劉娥齊名的,攝政的皇后皇太后。她們都是成功的女性,如何守住幸福?


百川論道|慈禧



《清史稿·慈禧傳》記載:“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安徽徽寧池廣太道惠徵女。”慈禧是安徽皖南地區行政長官惠徵的女兒。1851年,16歲的慈禧被選 入宮,成為咸豐帝的懿貴人。

1853年,惠徵因為太平天國攻入蕪湖,而被革職,同年病故於鎮江。1854年,慈禧晉封懿嬪,1856年生同治皇帝,進懿妃,1857年進懿貴妃,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前,伴隨咸豐帝逃到熱河。

1861年8月,咸豐帝在熱河去世,同治帝繼位,慈禧與慈安並尊為皇太后。當時,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顧命大臣肅順等人,以咸豐遺命,顧命大臣,把持朝政。


百川論道|慈禧



兩太后擔心他們發動政變,紀委官員董元醇,上書請兩太后全權處理朝政,兩太后召載垣等人商議,載垣等以本朝未有皇太后垂簾,為難兩太后。

這時留守在北京的咸豐帝異母弟,恭親王奕訢,來到熱河奔喪,兩太后和他述告載垣等擅自專權。兩個月後,奉咸豐帝的靈柩返還北京,立即下詔逮捕載垣、端華、肅順,都處以死罪。

並罷黜諸大臣顧命之職,授奕訢為議政王,並舉行儀式,奏請兩太后實行“垂簾聽政”典禮。兩太后諭告天下說:“垂簾本不願意,只因時事多艱,等到皇帝長大成人,即行歸政。”

從此,由奕訢、軍機大臣處理的重要國事,都要報呈兩太后,並經兩太后加蓋,咸豐帝賜給她們的“同道堂”小印章後,作為聖旨頒示天下。兩太后採用御史建議的直言無隱、崇尚節儉、整頓吏治等。


百川論道|慈禧



同治初年,太平天國、捻軍等起義軍很多,清政府連年動兵,兩太后同心求治,即是“同治”年號的寓意。經過近十年的努力,倚仗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能臣,漸漸地平定了各地的起義隊伍。

同治十二年,兩太后還政給同治皇帝,但是僅僅過了一年之後,1874年,同治帝就駕崩,年僅19歲。慈禧的親外甥,也是其夫咸豐帝的親侄子光緒繼位,是為清德宗。


百川論道|慈禧



兩太后復垂簾聽政,並且廣而告諭:“今皇帝紹承大統,尚在沖齡,時事艱難,不得已垂簾聽政……”云云。1881年,慈安皇后暴崩,慈禧從此獨自把持朝政。

1883年,法國侵略越南,慈禧責備恭親王奕訢貽誤戰機,將其罷免。並諭軍機處,遇緊要事件,與醇親王奕譞商辦。1885年,慈禧50歲大壽,卻簽訂了恥辱的《中法條約》。

醇親王奕譞建議設海軍。1887年夏,慈禧命他會同直隸總督李鴻章巡閱海口,派遣太監李蓮英隨從。李蓮英侍慈禧太后,很招喜歡。御史朱一新,以各直省水災,奏請節約資金。

在上書中,提到李蓮英奢侈浪費。慈禧太后不高興了,讓朱一新重新寫奏章。可是,朱一新在新奏章中,又說李鴻章以豪華的船隊迎接醇親王奕譞。

醇親王奕譞推辭了,但是李蓮英卻乘著這些船招搖以行。各地迎接的官吏,都誤以為是親王的船隊。慈禧太后就此詰問醇親王,醇親王回答:“沒有這回事。”於是,朱一新被罷免。

慈禧太后下令,次年正月歸政於光緒帝。光緒帝的父親醇親王奕譞及諸王大臣等,奏請慈禧太后,再訓政數年。光緒皇帝也力懇再三,慈禧太后這才同意。


百川論道|慈禧



大臣們甚至建議,再舉行隆重的訓政典禮,慈禧堅決不允許。1885年,光緒大婚,慈禧太后還政給他了。但有御史屠仁守奏請慈禧太后歸政後,仍披覽章奏,裁決施行。

慈禧太后沒有同意,下諭說:“垂簾聽政,本萬不得已之舉……”但是,醇親奕譞還是祕密上書說,自己的兒子剛剛親政,沒有經驗,軍國重事,還是要慈禧決定,讓訓政永無底止。

同治年間,同治帝議修圓明園,奉兩太后居住,但沒有落實。光緒帝又修建萬壽山,大報恩延壽寺,並更名清漪園為頤和園,慈禧太后同意了,歸政後,慈禧太后就搬到那裡去住了。

國學名篇《千字文》有言“車駕肥輕”,直譯為豪車駿馬威風行。1894年,醇親王借慈禧六十壽辰,準備在頤和園慶賀。挪用海軍經費,豪華裝修頤和園。但是,因為朝鮮軍情緊急,慈禧太后命令罷之。

1900年,義和拳事起。“載漪等信其術,言於太后,謂為義民,縱令入京師,擊殺德意志使者克林德及日本使館書記,圍使館。”此舉直接導致了十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逃往西安。

1908年,慈禧太后患病,而光緒帝病得更重。11月14日,光緒帝去世,慈禧太后策立宣統皇帝。第二天15日,慈禧也去世了。慈禧母親七十大壽的時候,慈禧曾寫過一首著名的《祝壽》詩。

世間爹媽情最真,

淚血溶入兒女身。

殫竭心力終為子,

可憐天下父母心!



百川論道|慈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