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鐵帽子王也不鐵 雍正親封的世襲罔替怡親王被慈禧弄死過兩位'

"
"
清朝鐵帽子王也不鐵 雍正親封的世襲罔替怡親王被慈禧弄死過兩位

怡親王胤祥和雍正皇帝劇照

公元1730年(清雍正八年),康熙皇帝第十三子、雍正皇帝的好兄弟、有“俠王”之稱的和碩怡親王愛新覺羅·胤祥病逝,雍正帝諭令:“吾弟之子弘曉,著襲封怡親王,世世相承,永遠弗替。凡朕加於吾弟之恩典,後代子孫不得任意稍減”,實際上就是“世襲罔替”,只不過直到乾隆皇帝時才將相關爵位制度明確下來,怡親王成為清朝第九位鐵帽子王。

清朝鐵帽子王“鐵”的是爵位,也就是說皇帝也不能將這個爵位消減、廢除,但是繼承爵位的人是可以換的,比如某位怡親王獲罪一樣會被殺、被奪爵,但皇帝之後還得找出一位胤祥的後人繼承王爵。怡親王爵位一共傳了八代,九位王爺,一直到清朝滅亡,而中間三次大的變故都牽扯到了清朝最高層的權力鬥爭。

"
清朝鐵帽子王也不鐵 雍正親封的世襲罔替怡親王被慈禧弄死過兩位

怡親王胤祥和雍正皇帝劇照

公元1730年(清雍正八年),康熙皇帝第十三子、雍正皇帝的好兄弟、有“俠王”之稱的和碩怡親王愛新覺羅·胤祥病逝,雍正帝諭令:“吾弟之子弘曉,著襲封怡親王,世世相承,永遠弗替。凡朕加於吾弟之恩典,後代子孫不得任意稍減”,實際上就是“世襲罔替”,只不過直到乾隆皇帝時才將相關爵位制度明確下來,怡親王成為清朝第九位鐵帽子王。

清朝鐵帽子王“鐵”的是爵位,也就是說皇帝也不能將這個爵位消減、廢除,但是繼承爵位的人是可以換的,比如某位怡親王獲罪一樣會被殺、被奪爵,但皇帝之後還得找出一位胤祥的後人繼承王爵。怡親王爵位一共傳了八代,九位王爺,一直到清朝滅亡,而中間三次大的變故都牽扯到了清朝最高層的權力鬥爭。

清朝鐵帽子王也不鐵 雍正親封的世襲罔替怡親王被慈禧弄死過兩位

清朝宗室爵位劃分

清朝吸取前朝教訓,對於皇族宗室管束極為嚴格,所有人有爵位無封地,只能在京城居住;沒有皇帝的命令,宗室不得插手軍政事務;宗室的俸祿、王府官員、護衛全部由宗人府統一管理調撥;除鐵帽子王外,宗室爵位逐代降低等級,幾代人之後要是沒有大功勞就不入流了。

但鐵帽子王的特權也有限得很,主要就三樣:一是爵位世襲罔替,隔代不降等級;二是俸祿比別人優厚;三是有皇帝賜予的世襲罔替的王府可以居住。清朝宗室可以說是典型的位高權低,要想在整個國家體系中擁有更大的權勢,唯一的方法就是和清朝最高統治者打好關係,但伴君如伴虎,玩政治遊戲的風險是很大的。

"
清朝鐵帽子王也不鐵 雍正親封的世襲罔替怡親王被慈禧弄死過兩位

怡親王胤祥和雍正皇帝劇照

公元1730年(清雍正八年),康熙皇帝第十三子、雍正皇帝的好兄弟、有“俠王”之稱的和碩怡親王愛新覺羅·胤祥病逝,雍正帝諭令:“吾弟之子弘曉,著襲封怡親王,世世相承,永遠弗替。凡朕加於吾弟之恩典,後代子孫不得任意稍減”,實際上就是“世襲罔替”,只不過直到乾隆皇帝時才將相關爵位制度明確下來,怡親王成為清朝第九位鐵帽子王。

清朝鐵帽子王“鐵”的是爵位,也就是說皇帝也不能將這個爵位消減、廢除,但是繼承爵位的人是可以換的,比如某位怡親王獲罪一樣會被殺、被奪爵,但皇帝之後還得找出一位胤祥的後人繼承王爵。怡親王爵位一共傳了八代,九位王爺,一直到清朝滅亡,而中間三次大的變故都牽扯到了清朝最高層的權力鬥爭。

清朝鐵帽子王也不鐵 雍正親封的世襲罔替怡親王被慈禧弄死過兩位

清朝宗室爵位劃分

清朝吸取前朝教訓,對於皇族宗室管束極為嚴格,所有人有爵位無封地,只能在京城居住;沒有皇帝的命令,宗室不得插手軍政事務;宗室的俸祿、王府官員、護衛全部由宗人府統一管理調撥;除鐵帽子王外,宗室爵位逐代降低等級,幾代人之後要是沒有大功勞就不入流了。

但鐵帽子王的特權也有限得很,主要就三樣:一是爵位世襲罔替,隔代不降等級;二是俸祿比別人優厚;三是有皇帝賜予的世襲罔替的王府可以居住。清朝宗室可以說是典型的位高權低,要想在整個國家體系中擁有更大的權勢,唯一的方法就是和清朝最高統治者打好關係,但伴君如伴虎,玩政治遊戲的風險是很大的。

清朝鐵帽子王也不鐵 雍正親封的世襲罔替怡親王被慈禧弄死過兩位

乾隆皇帝劇照

怡親王一脈第一次出問題是牽扯進了公元1739年(乾隆四年)的“弘晳逆案”中。愛新覺羅·弘晳是康熙皇帝的長孫、廢太子胤礽的兒子,從小就深受康熙喜愛,養育在身邊,要不是康熙末年九子奪嫡造成太子胤礽的廢立,弘晳才是清王朝最正統的繼承人。公元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康熙臨死的時候還惦記著弘晳,留下遺命:“皇長孫弘皙朕所鍾愛,特封為親王”。而雍正皇帝剛登基就封弘晳為多羅理郡王,並賜予王府和數千名兵丁、奴僕;1730年(雍正八年),弘晳升為和碩理親王,而在當時雍正自己成年的兒子弘曆和弘晝都沒有爵位在身。

“弘晳逆案”可以說是康熙年間九子奪嫡影響的延續,雍正登基之後使用殘酷手段打擊廉親王允祀的八爺黨、誠親王胤祉的三爺黨,動輒抄家流放、殺戮無數,這使得當時清朝宗室氛圍非常緊張、壓抑,即使是親近雍正的人也心有疑懼,比如莊親王允祿,怡親王胤祥的兒子弘昌、弘晈,他們都是雍正執政中的獲利者,但也對雍正的手段不滿。乾隆登基後為了緩和緊張的政治氛圍,獲得宗室的擁護,就給很多受到雍正懲處的宗室以寬大處理,而壓抑多年的人一放鬆就難免抱怨幾句,一幫宗室就聚到弘晳身邊一起吐槽雍正,對於乾隆登基也是多有調侃,怨言是有,想謀逆是不可能的。

偏偏乾隆本身對於弘晳這個與皇位失之交臂的人心有忌憚,最終於1739年(乾隆四年)以正黃旗滿洲都統弘升被移交宗人府拉開了“弘晳逆案”序幕,大批宗室涉案。第二代怡親王弘曉本身沒參與這些事,但受到大哥弘昌、四哥弘皎的牽連,掌管的理藩院事務和正白旗漢軍都統職務都被撤銷,徹底成了一位“清貴閒人”。

"
清朝鐵帽子王也不鐵 雍正親封的世襲罔替怡親王被慈禧弄死過兩位

怡親王胤祥和雍正皇帝劇照

公元1730年(清雍正八年),康熙皇帝第十三子、雍正皇帝的好兄弟、有“俠王”之稱的和碩怡親王愛新覺羅·胤祥病逝,雍正帝諭令:“吾弟之子弘曉,著襲封怡親王,世世相承,永遠弗替。凡朕加於吾弟之恩典,後代子孫不得任意稍減”,實際上就是“世襲罔替”,只不過直到乾隆皇帝時才將相關爵位制度明確下來,怡親王成為清朝第九位鐵帽子王。

清朝鐵帽子王“鐵”的是爵位,也就是說皇帝也不能將這個爵位消減、廢除,但是繼承爵位的人是可以換的,比如某位怡親王獲罪一樣會被殺、被奪爵,但皇帝之後還得找出一位胤祥的後人繼承王爵。怡親王爵位一共傳了八代,九位王爺,一直到清朝滅亡,而中間三次大的變故都牽扯到了清朝最高層的權力鬥爭。

清朝鐵帽子王也不鐵 雍正親封的世襲罔替怡親王被慈禧弄死過兩位

清朝宗室爵位劃分

清朝吸取前朝教訓,對於皇族宗室管束極為嚴格,所有人有爵位無封地,只能在京城居住;沒有皇帝的命令,宗室不得插手軍政事務;宗室的俸祿、王府官員、護衛全部由宗人府統一管理調撥;除鐵帽子王外,宗室爵位逐代降低等級,幾代人之後要是沒有大功勞就不入流了。

但鐵帽子王的特權也有限得很,主要就三樣:一是爵位世襲罔替,隔代不降等級;二是俸祿比別人優厚;三是有皇帝賜予的世襲罔替的王府可以居住。清朝宗室可以說是典型的位高權低,要想在整個國家體系中擁有更大的權勢,唯一的方法就是和清朝最高統治者打好關係,但伴君如伴虎,玩政治遊戲的風險是很大的。

清朝鐵帽子王也不鐵 雍正親封的世襲罔替怡親王被慈禧弄死過兩位

乾隆皇帝劇照

怡親王一脈第一次出問題是牽扯進了公元1739年(乾隆四年)的“弘晳逆案”中。愛新覺羅·弘晳是康熙皇帝的長孫、廢太子胤礽的兒子,從小就深受康熙喜愛,養育在身邊,要不是康熙末年九子奪嫡造成太子胤礽的廢立,弘晳才是清王朝最正統的繼承人。公元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康熙臨死的時候還惦記著弘晳,留下遺命:“皇長孫弘皙朕所鍾愛,特封為親王”。而雍正皇帝剛登基就封弘晳為多羅理郡王,並賜予王府和數千名兵丁、奴僕;1730年(雍正八年),弘晳升為和碩理親王,而在當時雍正自己成年的兒子弘曆和弘晝都沒有爵位在身。

“弘晳逆案”可以說是康熙年間九子奪嫡影響的延續,雍正登基之後使用殘酷手段打擊廉親王允祀的八爺黨、誠親王胤祉的三爺黨,動輒抄家流放、殺戮無數,這使得當時清朝宗室氛圍非常緊張、壓抑,即使是親近雍正的人也心有疑懼,比如莊親王允祿,怡親王胤祥的兒子弘昌、弘晈,他們都是雍正執政中的獲利者,但也對雍正的手段不滿。乾隆登基後為了緩和緊張的政治氛圍,獲得宗室的擁護,就給很多受到雍正懲處的宗室以寬大處理,而壓抑多年的人一放鬆就難免抱怨幾句,一幫宗室就聚到弘晳身邊一起吐槽雍正,對於乾隆登基也是多有調侃,怨言是有,想謀逆是不可能的。

偏偏乾隆本身對於弘晳這個與皇位失之交臂的人心有忌憚,最終於1739年(乾隆四年)以正黃旗滿洲都統弘升被移交宗人府拉開了“弘晳逆案”序幕,大批宗室涉案。第二代怡親王弘曉本身沒參與這些事,但受到大哥弘昌、四哥弘皎的牽連,掌管的理藩院事務和正白旗漢軍都統職務都被撤銷,徹底成了一位“清貴閒人”。

清朝鐵帽子王也不鐵 雍正親封的世襲罔替怡親王被慈禧弄死過兩位

慈禧太后

對於怡親王一脈第二次重大打擊是發生於1861年(咸豐十一年)的“辛酉政變”。自從“弘晳逆案”後,怡親王府在朝堂上一直沒有什麼影響力,直到胤祥的五世孫愛新覺羅·載垣繼承怡親王爵位。載垣真的是個能人,連續獲得道光、咸豐兩代皇帝重用,歷任御前大臣、閱兵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宗人府宗令,管理虎槍營、御槍營、善撲營等禁衛軍,特別是1861年(咸豐十一年)咸豐帝去世前任命載垣為顧命八大臣之首,輔佐年幼的同治皇帝,掌握朝政實權。但就像大家都知道的,慈禧太后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一舉剷除顧命八大臣,46歲的載垣被革職奪爵,在宗人府內賜白綾自盡。

此後怡親王爵位出現空缺,一直到1864年(同治三年),才由載垣的族弟愛新覺羅·載敦繼承。載敦和載垣截然不同,在政治上傾向於慈禧太后,因此從1876年(光緒二年)起,先後擔任管理鑲黃旗覺羅事務、專操大臣、閱兵大臣、圓明園八旗印匙等三十多個軍政要職。

"
清朝鐵帽子王也不鐵 雍正親封的世襲罔替怡親王被慈禧弄死過兩位

怡親王胤祥和雍正皇帝劇照

公元1730年(清雍正八年),康熙皇帝第十三子、雍正皇帝的好兄弟、有“俠王”之稱的和碩怡親王愛新覺羅·胤祥病逝,雍正帝諭令:“吾弟之子弘曉,著襲封怡親王,世世相承,永遠弗替。凡朕加於吾弟之恩典,後代子孫不得任意稍減”,實際上就是“世襲罔替”,只不過直到乾隆皇帝時才將相關爵位制度明確下來,怡親王成為清朝第九位鐵帽子王。

清朝鐵帽子王“鐵”的是爵位,也就是說皇帝也不能將這個爵位消減、廢除,但是繼承爵位的人是可以換的,比如某位怡親王獲罪一樣會被殺、被奪爵,但皇帝之後還得找出一位胤祥的後人繼承王爵。怡親王爵位一共傳了八代,九位王爺,一直到清朝滅亡,而中間三次大的變故都牽扯到了清朝最高層的權力鬥爭。

清朝鐵帽子王也不鐵 雍正親封的世襲罔替怡親王被慈禧弄死過兩位

清朝宗室爵位劃分

清朝吸取前朝教訓,對於皇族宗室管束極為嚴格,所有人有爵位無封地,只能在京城居住;沒有皇帝的命令,宗室不得插手軍政事務;宗室的俸祿、王府官員、護衛全部由宗人府統一管理調撥;除鐵帽子王外,宗室爵位逐代降低等級,幾代人之後要是沒有大功勞就不入流了。

但鐵帽子王的特權也有限得很,主要就三樣:一是爵位世襲罔替,隔代不降等級;二是俸祿比別人優厚;三是有皇帝賜予的世襲罔替的王府可以居住。清朝宗室可以說是典型的位高權低,要想在整個國家體系中擁有更大的權勢,唯一的方法就是和清朝最高統治者打好關係,但伴君如伴虎,玩政治遊戲的風險是很大的。

清朝鐵帽子王也不鐵 雍正親封的世襲罔替怡親王被慈禧弄死過兩位

乾隆皇帝劇照

怡親王一脈第一次出問題是牽扯進了公元1739年(乾隆四年)的“弘晳逆案”中。愛新覺羅·弘晳是康熙皇帝的長孫、廢太子胤礽的兒子,從小就深受康熙喜愛,養育在身邊,要不是康熙末年九子奪嫡造成太子胤礽的廢立,弘晳才是清王朝最正統的繼承人。公元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康熙臨死的時候還惦記著弘晳,留下遺命:“皇長孫弘皙朕所鍾愛,特封為親王”。而雍正皇帝剛登基就封弘晳為多羅理郡王,並賜予王府和數千名兵丁、奴僕;1730年(雍正八年),弘晳升為和碩理親王,而在當時雍正自己成年的兒子弘曆和弘晝都沒有爵位在身。

“弘晳逆案”可以說是康熙年間九子奪嫡影響的延續,雍正登基之後使用殘酷手段打擊廉親王允祀的八爺黨、誠親王胤祉的三爺黨,動輒抄家流放、殺戮無數,這使得當時清朝宗室氛圍非常緊張、壓抑,即使是親近雍正的人也心有疑懼,比如莊親王允祿,怡親王胤祥的兒子弘昌、弘晈,他們都是雍正執政中的獲利者,但也對雍正的手段不滿。乾隆登基後為了緩和緊張的政治氛圍,獲得宗室的擁護,就給很多受到雍正懲處的宗室以寬大處理,而壓抑多年的人一放鬆就難免抱怨幾句,一幫宗室就聚到弘晳身邊一起吐槽雍正,對於乾隆登基也是多有調侃,怨言是有,想謀逆是不可能的。

偏偏乾隆本身對於弘晳這個與皇位失之交臂的人心有忌憚,最終於1739年(乾隆四年)以正黃旗滿洲都統弘升被移交宗人府拉開了“弘晳逆案”序幕,大批宗室涉案。第二代怡親王弘曉本身沒參與這些事,但受到大哥弘昌、四哥弘皎的牽連,掌管的理藩院事務和正白旗漢軍都統職務都被撤銷,徹底成了一位“清貴閒人”。

清朝鐵帽子王也不鐵 雍正親封的世襲罔替怡親王被慈禧弄死過兩位

慈禧太后

對於怡親王一脈第二次重大打擊是發生於1861年(咸豐十一年)的“辛酉政變”。自從“弘晳逆案”後,怡親王府在朝堂上一直沒有什麼影響力,直到胤祥的五世孫愛新覺羅·載垣繼承怡親王爵位。載垣真的是個能人,連續獲得道光、咸豐兩代皇帝重用,歷任御前大臣、閱兵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宗人府宗令,管理虎槍營、御槍營、善撲營等禁衛軍,特別是1861年(咸豐十一年)咸豐帝去世前任命載垣為顧命八大臣之首,輔佐年幼的同治皇帝,掌握朝政實權。但就像大家都知道的,慈禧太后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一舉剷除顧命八大臣,46歲的載垣被革職奪爵,在宗人府內賜白綾自盡。

此後怡親王爵位出現空缺,一直到1864年(同治三年),才由載垣的族弟愛新覺羅·載敦繼承。載敦和載垣截然不同,在政治上傾向於慈禧太后,因此從1876年(光緒二年)起,先後擔任管理鑲黃旗覺羅事務、專操大臣、閱兵大臣、圓明園八旗印匙等三十多個軍政要職。

清朝鐵帽子王也不鐵 雍正親封的世襲罔替怡親王被慈禧弄死過兩位

八國聯軍侵華

怡親王一脈最後一次大的動盪是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1890年(光緒十六年),怡親王載敦去世,由其長子愛新覺羅·溥靜繼承爵位。溥靜成為怡親王的時候,清王朝可以說是風雨飄搖,內有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爭權,外有歐美列強妄圖瓜分大清,而溥靜就是在這段波雲詭譎的政治鬥爭中栽了跟頭。

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將光緒皇帝軟禁在瀛臺;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慈禧太后計劃廢除光緒皇帝,另立端郡王載漪(他的妻子是慈禧的侄女)的兒子溥儁為新君,此舉遭到害怕影響自身利益的各國列強反對,不得不終止,這自然激起了載漪對於列強的極大反感。載漪為了讓自己的兒子成為皇帝,和黨羽莊親王載勳、怡親王溥靜等人相互配合,慫恿慈禧太后利用義和團打擊列強勢力,謊稱義和團“刀槍不入”、“槍炮不傷”以堅定慈禧太后對外強硬的決心。結果就是列強以鎮壓義和團為藉口,組建八國聯軍侵華,於1900年8月14日攻陷京城,慈禧太后倉皇逃往西安。

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清政府和列強議和,簽訂《辛丑條約》,為了平息列強怒火,端郡王載漪這幫人就成了出氣筒。怡親王溥靜以“縱庇拳匪啟釁”的罪名被革職查辦,交宗人府圈禁,不久病逝。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慈禧革除溥靜爵位,讓年僅2歲的溥靜侄子愛新覺羅·毓麒成為怡親王,也是最後一代怡親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