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家大院

甘家大院又叫甘熙故居,但開始建造房子的則是甘熙的父親甘福。清朝乾嘉年間,南京絲織業盛行,甘熙的祖父甘國棟經商成功,嘉慶四年(1799年),甘家搬遷到南捕廳,也就是這一年,甘國棟去世,長子甘福開始主持家政,在舊宅的基礎上加以擴建,甘熙故居才有了較大的規模,甘熙中進士那一年,甘家大院達到最鼎盛時期,有三百多間房屋加一座花園。

"

甘家大院

甘家大院又叫甘熙故居,但開始建造房子的則是甘熙的父親甘福。清朝乾嘉年間,南京絲織業盛行,甘熙的祖父甘國棟經商成功,嘉慶四年(1799年),甘家搬遷到南捕廳,也就是這一年,甘國棟去世,長子甘福開始主持家政,在舊宅的基礎上加以擴建,甘熙故居才有了較大的規模,甘熙中進士那一年,甘家大院達到最鼎盛時期,有三百多間房屋加一座花園。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善民甘氏祖宅

甘氏宗祠建於清嘉慶12年,距今已有200多年時光。“甘氏宗祠”的牌匾已完全脫去漆色,但“嘉慶十二年”等字樣仍十分清晰。而這一座大宅僅僅是主宅,兩旁還並排毗鄰築著四座,總佔地4000多平方米,當年所有的甘姓族人便聚居在這幾座大宅裡,朝見暮聞,諧和相處。如今,甘氏一族有300多人,均已搬出老宅,只在逢年過節或有婚娶等重大禮儀時才回老廳底祭拜,平日裡,偌大的甘氏宗祠空落而幽靜。

"

甘家大院

甘家大院又叫甘熙故居,但開始建造房子的則是甘熙的父親甘福。清朝乾嘉年間,南京絲織業盛行,甘熙的祖父甘國棟經商成功,嘉慶四年(1799年),甘家搬遷到南捕廳,也就是這一年,甘國棟去世,長子甘福開始主持家政,在舊宅的基礎上加以擴建,甘熙故居才有了較大的規模,甘熙中進士那一年,甘家大院達到最鼎盛時期,有三百多間房屋加一座花園。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善民甘氏祖宅

甘氏宗祠建於清嘉慶12年,距今已有200多年時光。“甘氏宗祠”的牌匾已完全脫去漆色,但“嘉慶十二年”等字樣仍十分清晰。而這一座大宅僅僅是主宅,兩旁還並排毗鄰築著四座,總佔地4000多平方米,當年所有的甘姓族人便聚居在這幾座大宅裡,朝見暮聞,諧和相處。如今,甘氏一族有300多人,均已搬出老宅,只在逢年過節或有婚娶等重大禮儀時才回老廳底祭拜,平日裡,偌大的甘氏宗祠空落而幽靜。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漈下古村

有近600年開基歷史的漈下村位於屏南縣西南部,四面環山,兩溪夾流,村裡水道九曲環繞,整個村落的營造和建築風格都是以典型的閩東北鄉土風格為基調,同時又融合了徽派建築和江南水鄉臨水而居的情調。擁有云路門、候門嶺、迎仙橋等三十六景,其中龍山公祠、古城樓、花橋、龍漈仙宮、峙國亭、飛來廟、聚寶橋、甘氏支祠八個建築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溫婉的村莊,卻崇尚武風。明末清初時盜匪眾生,政局動盪不安,故整個村莊周圍建起城牆、城門樓,建築佈局成“臼”字形,可四通八達,便於避難和防禦外敵。甘氏先祖們自小皆練習武藝,其拳法即有明清時期傳統武術套路的風格,又自有其特點。板凳、鋤頭、狼羌、木棍都可以成為武器。甘氏第九代出了一位清代戍臺名將甘國寶,更為這方山水增添了風采。

"

甘家大院

甘家大院又叫甘熙故居,但開始建造房子的則是甘熙的父親甘福。清朝乾嘉年間,南京絲織業盛行,甘熙的祖父甘國棟經商成功,嘉慶四年(1799年),甘家搬遷到南捕廳,也就是這一年,甘國棟去世,長子甘福開始主持家政,在舊宅的基礎上加以擴建,甘熙故居才有了較大的規模,甘熙中進士那一年,甘家大院達到最鼎盛時期,有三百多間房屋加一座花園。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善民甘氏祖宅

甘氏宗祠建於清嘉慶12年,距今已有200多年時光。“甘氏宗祠”的牌匾已完全脫去漆色,但“嘉慶十二年”等字樣仍十分清晰。而這一座大宅僅僅是主宅,兩旁還並排毗鄰築著四座,總佔地4000多平方米,當年所有的甘姓族人便聚居在這幾座大宅裡,朝見暮聞,諧和相處。如今,甘氏一族有300多人,均已搬出老宅,只在逢年過節或有婚娶等重大禮儀時才回老廳底祭拜,平日裡,偌大的甘氏宗祠空落而幽靜。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漈下古村

有近600年開基歷史的漈下村位於屏南縣西南部,四面環山,兩溪夾流,村裡水道九曲環繞,整個村落的營造和建築風格都是以典型的閩東北鄉土風格為基調,同時又融合了徽派建築和江南水鄉臨水而居的情調。擁有云路門、候門嶺、迎仙橋等三十六景,其中龍山公祠、古城樓、花橋、龍漈仙宮、峙國亭、飛來廟、聚寶橋、甘氏支祠八個建築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溫婉的村莊,卻崇尚武風。明末清初時盜匪眾生,政局動盪不安,故整個村莊周圍建起城牆、城門樓,建築佈局成“臼”字形,可四通八達,便於避難和防禦外敵。甘氏先祖們自小皆練習武藝,其拳法即有明清時期傳統武術套路的風格,又自有其特點。板凳、鋤頭、狼羌、木棍都可以成為武器。甘氏第九代出了一位清代戍臺名將甘國寶,更為這方山水增添了風采。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竹溪甘氏宗祠

鄂西北竹溪的甘氏宗祠,初建於清乾隆年間, 甘氏宗祠為磚木結構,四合院佈局。主體建築始建於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擴建於乾隆五十年,東側官廳為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修建。牆體由青磚平砌而成,單簷硬山灰瓦頂,前有簷廊。內部結構為前堂後室,均面闊五間。堂內立柱為楠木,下部有石柱礎,地面鋪青石板。建築面積共達2000多平方米,其中官廳約500平方米。有一個天井、三楹廂房客廳。

"

甘家大院

甘家大院又叫甘熙故居,但開始建造房子的則是甘熙的父親甘福。清朝乾嘉年間,南京絲織業盛行,甘熙的祖父甘國棟經商成功,嘉慶四年(1799年),甘家搬遷到南捕廳,也就是這一年,甘國棟去世,長子甘福開始主持家政,在舊宅的基礎上加以擴建,甘熙故居才有了較大的規模,甘熙中進士那一年,甘家大院達到最鼎盛時期,有三百多間房屋加一座花園。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善民甘氏祖宅

甘氏宗祠建於清嘉慶12年,距今已有200多年時光。“甘氏宗祠”的牌匾已完全脫去漆色,但“嘉慶十二年”等字樣仍十分清晰。而這一座大宅僅僅是主宅,兩旁還並排毗鄰築著四座,總佔地4000多平方米,當年所有的甘姓族人便聚居在這幾座大宅裡,朝見暮聞,諧和相處。如今,甘氏一族有300多人,均已搬出老宅,只在逢年過節或有婚娶等重大禮儀時才回老廳底祭拜,平日裡,偌大的甘氏宗祠空落而幽靜。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漈下古村

有近600年開基歷史的漈下村位於屏南縣西南部,四面環山,兩溪夾流,村裡水道九曲環繞,整個村落的營造和建築風格都是以典型的閩東北鄉土風格為基調,同時又融合了徽派建築和江南水鄉臨水而居的情調。擁有云路門、候門嶺、迎仙橋等三十六景,其中龍山公祠、古城樓、花橋、龍漈仙宮、峙國亭、飛來廟、聚寶橋、甘氏支祠八個建築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溫婉的村莊,卻崇尚武風。明末清初時盜匪眾生,政局動盪不安,故整個村莊周圍建起城牆、城門樓,建築佈局成“臼”字形,可四通八達,便於避難和防禦外敵。甘氏先祖們自小皆練習武藝,其拳法即有明清時期傳統武術套路的風格,又自有其特點。板凳、鋤頭、狼羌、木棍都可以成為武器。甘氏第九代出了一位清代戍臺名將甘國寶,更為這方山水增添了風采。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竹溪甘氏宗祠

鄂西北竹溪的甘氏宗祠,初建於清乾隆年間, 甘氏宗祠為磚木結構,四合院佈局。主體建築始建於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擴建於乾隆五十年,東側官廳為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修建。牆體由青磚平砌而成,單簷硬山灰瓦頂,前有簷廊。內部結構為前堂後室,均面闊五間。堂內立柱為楠木,下部有石柱礎,地面鋪青石板。建築面積共達2000多平方米,其中官廳約500平方米。有一個天井、三楹廂房客廳。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新興南外村

據考究,元朝未年,為避戰亂,新興甘氏始祖紹富公於帶著大兒子朝欽,從新會白石來到新興縣城南外村鉅錫坊落戶定居。明朝建政後,政局逐漸趨向穩定,人民開始休養生息,發展生產。定居在新興城南外鉅錫坊的是紹富公和二世祖朝欽公,朝欽公生有三個兒子,即三世祖法顯公、法端公、法養公。由於是新近遷居而來,隨著人口的增加,耕作的田地不夠,於是朝欽公三個兒子又擇地而遷。大兒子法顯遷留在南外村居住,二子法端遷居與南外村隔河相望的東南面鳳翔裡村,法養公則沿船崗河而上,在縣之南偏西南方向的船崗舍村居住。

"

甘家大院

甘家大院又叫甘熙故居,但開始建造房子的則是甘熙的父親甘福。清朝乾嘉年間,南京絲織業盛行,甘熙的祖父甘國棟經商成功,嘉慶四年(1799年),甘家搬遷到南捕廳,也就是這一年,甘國棟去世,長子甘福開始主持家政,在舊宅的基礎上加以擴建,甘熙故居才有了較大的規模,甘熙中進士那一年,甘家大院達到最鼎盛時期,有三百多間房屋加一座花園。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善民甘氏祖宅

甘氏宗祠建於清嘉慶12年,距今已有200多年時光。“甘氏宗祠”的牌匾已完全脫去漆色,但“嘉慶十二年”等字樣仍十分清晰。而這一座大宅僅僅是主宅,兩旁還並排毗鄰築著四座,總佔地4000多平方米,當年所有的甘姓族人便聚居在這幾座大宅裡,朝見暮聞,諧和相處。如今,甘氏一族有300多人,均已搬出老宅,只在逢年過節或有婚娶等重大禮儀時才回老廳底祭拜,平日裡,偌大的甘氏宗祠空落而幽靜。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漈下古村

有近600年開基歷史的漈下村位於屏南縣西南部,四面環山,兩溪夾流,村裡水道九曲環繞,整個村落的營造和建築風格都是以典型的閩東北鄉土風格為基調,同時又融合了徽派建築和江南水鄉臨水而居的情調。擁有云路門、候門嶺、迎仙橋等三十六景,其中龍山公祠、古城樓、花橋、龍漈仙宮、峙國亭、飛來廟、聚寶橋、甘氏支祠八個建築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溫婉的村莊,卻崇尚武風。明末清初時盜匪眾生,政局動盪不安,故整個村莊周圍建起城牆、城門樓,建築佈局成“臼”字形,可四通八達,便於避難和防禦外敵。甘氏先祖們自小皆練習武藝,其拳法即有明清時期傳統武術套路的風格,又自有其特點。板凳、鋤頭、狼羌、木棍都可以成為武器。甘氏第九代出了一位清代戍臺名將甘國寶,更為這方山水增添了風采。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竹溪甘氏宗祠

鄂西北竹溪的甘氏宗祠,初建於清乾隆年間, 甘氏宗祠為磚木結構,四合院佈局。主體建築始建於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擴建於乾隆五十年,東側官廳為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修建。牆體由青磚平砌而成,單簷硬山灰瓦頂,前有簷廊。內部結構為前堂後室,均面闊五間。堂內立柱為楠木,下部有石柱礎,地面鋪青石板。建築面積共達2000多平方米,其中官廳約500平方米。有一個天井、三楹廂房客廳。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新興南外村

據考究,元朝未年,為避戰亂,新興甘氏始祖紹富公於帶著大兒子朝欽,從新會白石來到新興縣城南外村鉅錫坊落戶定居。明朝建政後,政局逐漸趨向穩定,人民開始休養生息,發展生產。定居在新興城南外鉅錫坊的是紹富公和二世祖朝欽公,朝欽公生有三個兒子,即三世祖法顯公、法端公、法養公。由於是新近遷居而來,隨著人口的增加,耕作的田地不夠,於是朝欽公三個兒子又擇地而遷。大兒子法顯遷留在南外村居住,二子法端遷居與南外村隔河相望的東南面鳳翔裡村,法養公則沿船崗河而上,在縣之南偏西南方向的船崗舍村居住。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信陽柳林甘衝村

甘衝村,又叫甘家沖,位於信陽市區南部,沿107國道向南行駛16公里即可到達。總面積11.4平方公里,是一個山清水秀、茶香遍野、交通便利的豫南美麗鄉村,2017年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甘衝村是在1963年四清運動時由東片的盧灣大隊,中片的甘家衝大隊,西片的互利大隊合併組成。信陽南部甘氏宗族的發源地

"

甘家大院

甘家大院又叫甘熙故居,但開始建造房子的則是甘熙的父親甘福。清朝乾嘉年間,南京絲織業盛行,甘熙的祖父甘國棟經商成功,嘉慶四年(1799年),甘家搬遷到南捕廳,也就是這一年,甘國棟去世,長子甘福開始主持家政,在舊宅的基礎上加以擴建,甘熙故居才有了較大的規模,甘熙中進士那一年,甘家大院達到最鼎盛時期,有三百多間房屋加一座花園。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善民甘氏祖宅

甘氏宗祠建於清嘉慶12年,距今已有200多年時光。“甘氏宗祠”的牌匾已完全脫去漆色,但“嘉慶十二年”等字樣仍十分清晰。而這一座大宅僅僅是主宅,兩旁還並排毗鄰築著四座,總佔地4000多平方米,當年所有的甘姓族人便聚居在這幾座大宅裡,朝見暮聞,諧和相處。如今,甘氏一族有300多人,均已搬出老宅,只在逢年過節或有婚娶等重大禮儀時才回老廳底祭拜,平日裡,偌大的甘氏宗祠空落而幽靜。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漈下古村

有近600年開基歷史的漈下村位於屏南縣西南部,四面環山,兩溪夾流,村裡水道九曲環繞,整個村落的營造和建築風格都是以典型的閩東北鄉土風格為基調,同時又融合了徽派建築和江南水鄉臨水而居的情調。擁有云路門、候門嶺、迎仙橋等三十六景,其中龍山公祠、古城樓、花橋、龍漈仙宮、峙國亭、飛來廟、聚寶橋、甘氏支祠八個建築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溫婉的村莊,卻崇尚武風。明末清初時盜匪眾生,政局動盪不安,故整個村莊周圍建起城牆、城門樓,建築佈局成“臼”字形,可四通八達,便於避難和防禦外敵。甘氏先祖們自小皆練習武藝,其拳法即有明清時期傳統武術套路的風格,又自有其特點。板凳、鋤頭、狼羌、木棍都可以成為武器。甘氏第九代出了一位清代戍臺名將甘國寶,更為這方山水增添了風采。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竹溪甘氏宗祠

鄂西北竹溪的甘氏宗祠,初建於清乾隆年間, 甘氏宗祠為磚木結構,四合院佈局。主體建築始建於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擴建於乾隆五十年,東側官廳為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修建。牆體由青磚平砌而成,單簷硬山灰瓦頂,前有簷廊。內部結構為前堂後室,均面闊五間。堂內立柱為楠木,下部有石柱礎,地面鋪青石板。建築面積共達2000多平方米,其中官廳約500平方米。有一個天井、三楹廂房客廳。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新興南外村

據考究,元朝未年,為避戰亂,新興甘氏始祖紹富公於帶著大兒子朝欽,從新會白石來到新興縣城南外村鉅錫坊落戶定居。明朝建政後,政局逐漸趨向穩定,人民開始休養生息,發展生產。定居在新興城南外鉅錫坊的是紹富公和二世祖朝欽公,朝欽公生有三個兒子,即三世祖法顯公、法端公、法養公。由於是新近遷居而來,隨著人口的增加,耕作的田地不夠,於是朝欽公三個兒子又擇地而遷。大兒子法顯遷留在南外村居住,二子法端遷居與南外村隔河相望的東南面鳳翔裡村,法養公則沿船崗河而上,在縣之南偏西南方向的船崗舍村居住。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信陽柳林甘衝村

甘衝村,又叫甘家沖,位於信陽市區南部,沿107國道向南行駛16公里即可到達。總面積11.4平方公里,是一個山清水秀、茶香遍野、交通便利的豫南美麗鄉村,2017年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甘衝村是在1963年四清運動時由東片的盧灣大隊,中片的甘家衝大隊,西片的互利大隊合併組成。信陽南部甘氏宗族的發源地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村部所在地新灣組有一處甘氏老祠堂。祠堂建於清嘉慶年間。祠堂門前有當年刻的石碑。還有一棵生長几百年的大柏樹。這裡是信陽南部甘氏宗族的大本營、發源地,這也是甘衝村名字的來源。

"

甘家大院

甘家大院又叫甘熙故居,但開始建造房子的則是甘熙的父親甘福。清朝乾嘉年間,南京絲織業盛行,甘熙的祖父甘國棟經商成功,嘉慶四年(1799年),甘家搬遷到南捕廳,也就是這一年,甘國棟去世,長子甘福開始主持家政,在舊宅的基礎上加以擴建,甘熙故居才有了較大的規模,甘熙中進士那一年,甘家大院達到最鼎盛時期,有三百多間房屋加一座花園。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善民甘氏祖宅

甘氏宗祠建於清嘉慶12年,距今已有200多年時光。“甘氏宗祠”的牌匾已完全脫去漆色,但“嘉慶十二年”等字樣仍十分清晰。而這一座大宅僅僅是主宅,兩旁還並排毗鄰築著四座,總佔地4000多平方米,當年所有的甘姓族人便聚居在這幾座大宅裡,朝見暮聞,諧和相處。如今,甘氏一族有300多人,均已搬出老宅,只在逢年過節或有婚娶等重大禮儀時才回老廳底祭拜,平日裡,偌大的甘氏宗祠空落而幽靜。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漈下古村

有近600年開基歷史的漈下村位於屏南縣西南部,四面環山,兩溪夾流,村裡水道九曲環繞,整個村落的營造和建築風格都是以典型的閩東北鄉土風格為基調,同時又融合了徽派建築和江南水鄉臨水而居的情調。擁有云路門、候門嶺、迎仙橋等三十六景,其中龍山公祠、古城樓、花橋、龍漈仙宮、峙國亭、飛來廟、聚寶橋、甘氏支祠八個建築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溫婉的村莊,卻崇尚武風。明末清初時盜匪眾生,政局動盪不安,故整個村莊周圍建起城牆、城門樓,建築佈局成“臼”字形,可四通八達,便於避難和防禦外敵。甘氏先祖們自小皆練習武藝,其拳法即有明清時期傳統武術套路的風格,又自有其特點。板凳、鋤頭、狼羌、木棍都可以成為武器。甘氏第九代出了一位清代戍臺名將甘國寶,更為這方山水增添了風采。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竹溪甘氏宗祠

鄂西北竹溪的甘氏宗祠,初建於清乾隆年間, 甘氏宗祠為磚木結構,四合院佈局。主體建築始建於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擴建於乾隆五十年,東側官廳為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修建。牆體由青磚平砌而成,單簷硬山灰瓦頂,前有簷廊。內部結構為前堂後室,均面闊五間。堂內立柱為楠木,下部有石柱礎,地面鋪青石板。建築面積共達2000多平方米,其中官廳約500平方米。有一個天井、三楹廂房客廳。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新興南外村

據考究,元朝未年,為避戰亂,新興甘氏始祖紹富公於帶著大兒子朝欽,從新會白石來到新興縣城南外村鉅錫坊落戶定居。明朝建政後,政局逐漸趨向穩定,人民開始休養生息,發展生產。定居在新興城南外鉅錫坊的是紹富公和二世祖朝欽公,朝欽公生有三個兒子,即三世祖法顯公、法端公、法養公。由於是新近遷居而來,隨著人口的增加,耕作的田地不夠,於是朝欽公三個兒子又擇地而遷。大兒子法顯遷留在南外村居住,二子法端遷居與南外村隔河相望的東南面鳳翔裡村,法養公則沿船崗河而上,在縣之南偏西南方向的船崗舍村居住。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信陽柳林甘衝村

甘衝村,又叫甘家沖,位於信陽市區南部,沿107國道向南行駛16公里即可到達。總面積11.4平方公里,是一個山清水秀、茶香遍野、交通便利的豫南美麗鄉村,2017年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甘衝村是在1963年四清運動時由東片的盧灣大隊,中片的甘家衝大隊,西片的互利大隊合併組成。信陽南部甘氏宗族的發源地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村部所在地新灣組有一處甘氏老祠堂。祠堂建於清嘉慶年間。祠堂門前有當年刻的石碑。還有一棵生長几百年的大柏樹。這裡是信陽南部甘氏宗族的大本營、發源地,這也是甘衝村名字的來源。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明代,甘氏的一支於明代嘉靖年間從江西遷徙到申陽孟鳳鄉之菱角塘,一世祖為甘炳公,後在此繁衍生息至今500多年,已達20多代,現有4000多人,分佈在全國各地,其中不乏國家精英,商業巨賈。

海澄鷺邊甘氏宗祠

海澄鷺邊甘氏宗祠位於龍海市東園鎮東園村(古地名:海澄縣六都中和保),堂號:五城堂,現為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開基始祖甘仙遊,子廷誨,於唐光啟元年(公元885年)由河南固始縣遷來。生六子(二世)均居今海澄東園一帶。宋末元初遭亂社毀,人亡散。元末中興始祖甘茂隆,回居鷺邊(今屬東園鎮),重整家業。

清代初期開始,陸續有裔孫遷徙臺灣、香港、澳門和今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來、日本等地。

遷徙臺灣有:八世甘守德,九世、十世甘榮出租臺灣台南縣田厝村,十二世甘勇於雍正七年(1729年)進臺灣府學生員,十一世有二兄弟移居臺灣桃園、淡水二地,十二世有甘仁仲、甘任仁、甘任秀、甘錦江、甘容川、甘元亭、甘智慧、甘李霜、甘開運,十三世有甘先進、甘成家、甘槐德等。

新加坡有:十七世甘朝陽、甘朝宗,十八世甘代金,十九世甘金木,二十世甘江淮。

印尼佔陂有:十八世甘清池、甘開盛,十九世甘永全、甘耀明,二十世遷徙印尼雅加達有:甘江心、甘江成、甘江表。美國有二十世甘偉德,香港有二十世甘瓊瑤等。

"

甘家大院

甘家大院又叫甘熙故居,但開始建造房子的則是甘熙的父親甘福。清朝乾嘉年間,南京絲織業盛行,甘熙的祖父甘國棟經商成功,嘉慶四年(1799年),甘家搬遷到南捕廳,也就是這一年,甘國棟去世,長子甘福開始主持家政,在舊宅的基礎上加以擴建,甘熙故居才有了較大的規模,甘熙中進士那一年,甘家大院達到最鼎盛時期,有三百多間房屋加一座花園。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善民甘氏祖宅

甘氏宗祠建於清嘉慶12年,距今已有200多年時光。“甘氏宗祠”的牌匾已完全脫去漆色,但“嘉慶十二年”等字樣仍十分清晰。而這一座大宅僅僅是主宅,兩旁還並排毗鄰築著四座,總佔地4000多平方米,當年所有的甘姓族人便聚居在這幾座大宅裡,朝見暮聞,諧和相處。如今,甘氏一族有300多人,均已搬出老宅,只在逢年過節或有婚娶等重大禮儀時才回老廳底祭拜,平日裡,偌大的甘氏宗祠空落而幽靜。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漈下古村

有近600年開基歷史的漈下村位於屏南縣西南部,四面環山,兩溪夾流,村裡水道九曲環繞,整個村落的營造和建築風格都是以典型的閩東北鄉土風格為基調,同時又融合了徽派建築和江南水鄉臨水而居的情調。擁有云路門、候門嶺、迎仙橋等三十六景,其中龍山公祠、古城樓、花橋、龍漈仙宮、峙國亭、飛來廟、聚寶橋、甘氏支祠八個建築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溫婉的村莊,卻崇尚武風。明末清初時盜匪眾生,政局動盪不安,故整個村莊周圍建起城牆、城門樓,建築佈局成“臼”字形,可四通八達,便於避難和防禦外敵。甘氏先祖們自小皆練習武藝,其拳法即有明清時期傳統武術套路的風格,又自有其特點。板凳、鋤頭、狼羌、木棍都可以成為武器。甘氏第九代出了一位清代戍臺名將甘國寶,更為這方山水增添了風采。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竹溪甘氏宗祠

鄂西北竹溪的甘氏宗祠,初建於清乾隆年間, 甘氏宗祠為磚木結構,四合院佈局。主體建築始建於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擴建於乾隆五十年,東側官廳為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修建。牆體由青磚平砌而成,單簷硬山灰瓦頂,前有簷廊。內部結構為前堂後室,均面闊五間。堂內立柱為楠木,下部有石柱礎,地面鋪青石板。建築面積共達2000多平方米,其中官廳約500平方米。有一個天井、三楹廂房客廳。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新興南外村

據考究,元朝未年,為避戰亂,新興甘氏始祖紹富公於帶著大兒子朝欽,從新會白石來到新興縣城南外村鉅錫坊落戶定居。明朝建政後,政局逐漸趨向穩定,人民開始休養生息,發展生產。定居在新興城南外鉅錫坊的是紹富公和二世祖朝欽公,朝欽公生有三個兒子,即三世祖法顯公、法端公、法養公。由於是新近遷居而來,隨著人口的增加,耕作的田地不夠,於是朝欽公三個兒子又擇地而遷。大兒子法顯遷留在南外村居住,二子法端遷居與南外村隔河相望的東南面鳳翔裡村,法養公則沿船崗河而上,在縣之南偏西南方向的船崗舍村居住。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信陽柳林甘衝村

甘衝村,又叫甘家沖,位於信陽市區南部,沿107國道向南行駛16公里即可到達。總面積11.4平方公里,是一個山清水秀、茶香遍野、交通便利的豫南美麗鄉村,2017年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甘衝村是在1963年四清運動時由東片的盧灣大隊,中片的甘家衝大隊,西片的互利大隊合併組成。信陽南部甘氏宗族的發源地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村部所在地新灣組有一處甘氏老祠堂。祠堂建於清嘉慶年間。祠堂門前有當年刻的石碑。還有一棵生長几百年的大柏樹。這裡是信陽南部甘氏宗族的大本營、發源地,這也是甘衝村名字的來源。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明代,甘氏的一支於明代嘉靖年間從江西遷徙到申陽孟鳳鄉之菱角塘,一世祖為甘炳公,後在此繁衍生息至今500多年,已達20多代,現有4000多人,分佈在全國各地,其中不乏國家精英,商業巨賈。

海澄鷺邊甘氏宗祠

海澄鷺邊甘氏宗祠位於龍海市東園鎮東園村(古地名:海澄縣六都中和保),堂號:五城堂,現為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開基始祖甘仙遊,子廷誨,於唐光啟元年(公元885年)由河南固始縣遷來。生六子(二世)均居今海澄東園一帶。宋末元初遭亂社毀,人亡散。元末中興始祖甘茂隆,回居鷺邊(今屬東園鎮),重整家業。

清代初期開始,陸續有裔孫遷徙臺灣、香港、澳門和今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來、日本等地。

遷徙臺灣有:八世甘守德,九世、十世甘榮出租臺灣台南縣田厝村,十二世甘勇於雍正七年(1729年)進臺灣府學生員,十一世有二兄弟移居臺灣桃園、淡水二地,十二世有甘仁仲、甘任仁、甘任秀、甘錦江、甘容川、甘元亭、甘智慧、甘李霜、甘開運,十三世有甘先進、甘成家、甘槐德等。

新加坡有:十七世甘朝陽、甘朝宗,十八世甘代金,十九世甘金木,二十世甘江淮。

印尼佔陂有:十八世甘清池、甘開盛,十九世甘永全、甘耀明,二十世遷徙印尼雅加達有:甘江心、甘江成、甘江表。美國有二十世甘偉德,香港有二十世甘瓊瑤等。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苔洲村

苔洲村人拜甘羅為他們的始祖,甘羅的後代於北宋年間來到崇仁相山下隱居,結草為廬,後逐漸發展,形成了如今的苔洲村。進得村來,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築赫然在目,這便是“甘氏宗祠”,祠高9米,寬18米,進深31米,全是上好的石雕門樓,“甘氏宗祠”四字兩側有精美的人物、動物、花鳥雕刻,“雙獅搶球”是眾多雕刻中最精美的,有消息說,前幾年有香港客商出資300萬元求購,村人不允。

"

甘家大院

甘家大院又叫甘熙故居,但開始建造房子的則是甘熙的父親甘福。清朝乾嘉年間,南京絲織業盛行,甘熙的祖父甘國棟經商成功,嘉慶四年(1799年),甘家搬遷到南捕廳,也就是這一年,甘國棟去世,長子甘福開始主持家政,在舊宅的基礎上加以擴建,甘熙故居才有了較大的規模,甘熙中進士那一年,甘家大院達到最鼎盛時期,有三百多間房屋加一座花園。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善民甘氏祖宅

甘氏宗祠建於清嘉慶12年,距今已有200多年時光。“甘氏宗祠”的牌匾已完全脫去漆色,但“嘉慶十二年”等字樣仍十分清晰。而這一座大宅僅僅是主宅,兩旁還並排毗鄰築著四座,總佔地4000多平方米,當年所有的甘姓族人便聚居在這幾座大宅裡,朝見暮聞,諧和相處。如今,甘氏一族有300多人,均已搬出老宅,只在逢年過節或有婚娶等重大禮儀時才回老廳底祭拜,平日裡,偌大的甘氏宗祠空落而幽靜。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漈下古村

有近600年開基歷史的漈下村位於屏南縣西南部,四面環山,兩溪夾流,村裡水道九曲環繞,整個村落的營造和建築風格都是以典型的閩東北鄉土風格為基調,同時又融合了徽派建築和江南水鄉臨水而居的情調。擁有云路門、候門嶺、迎仙橋等三十六景,其中龍山公祠、古城樓、花橋、龍漈仙宮、峙國亭、飛來廟、聚寶橋、甘氏支祠八個建築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溫婉的村莊,卻崇尚武風。明末清初時盜匪眾生,政局動盪不安,故整個村莊周圍建起城牆、城門樓,建築佈局成“臼”字形,可四通八達,便於避難和防禦外敵。甘氏先祖們自小皆練習武藝,其拳法即有明清時期傳統武術套路的風格,又自有其特點。板凳、鋤頭、狼羌、木棍都可以成為武器。甘氏第九代出了一位清代戍臺名將甘國寶,更為這方山水增添了風采。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竹溪甘氏宗祠

鄂西北竹溪的甘氏宗祠,初建於清乾隆年間, 甘氏宗祠為磚木結構,四合院佈局。主體建築始建於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擴建於乾隆五十年,東側官廳為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修建。牆體由青磚平砌而成,單簷硬山灰瓦頂,前有簷廊。內部結構為前堂後室,均面闊五間。堂內立柱為楠木,下部有石柱礎,地面鋪青石板。建築面積共達2000多平方米,其中官廳約500平方米。有一個天井、三楹廂房客廳。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新興南外村

據考究,元朝未年,為避戰亂,新興甘氏始祖紹富公於帶著大兒子朝欽,從新會白石來到新興縣城南外村鉅錫坊落戶定居。明朝建政後,政局逐漸趨向穩定,人民開始休養生息,發展生產。定居在新興城南外鉅錫坊的是紹富公和二世祖朝欽公,朝欽公生有三個兒子,即三世祖法顯公、法端公、法養公。由於是新近遷居而來,隨著人口的增加,耕作的田地不夠,於是朝欽公三個兒子又擇地而遷。大兒子法顯遷留在南外村居住,二子法端遷居與南外村隔河相望的東南面鳳翔裡村,法養公則沿船崗河而上,在縣之南偏西南方向的船崗舍村居住。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信陽柳林甘衝村

甘衝村,又叫甘家沖,位於信陽市區南部,沿107國道向南行駛16公里即可到達。總面積11.4平方公里,是一個山清水秀、茶香遍野、交通便利的豫南美麗鄉村,2017年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甘衝村是在1963年四清運動時由東片的盧灣大隊,中片的甘家衝大隊,西片的互利大隊合併組成。信陽南部甘氏宗族的發源地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村部所在地新灣組有一處甘氏老祠堂。祠堂建於清嘉慶年間。祠堂門前有當年刻的石碑。還有一棵生長几百年的大柏樹。這裡是信陽南部甘氏宗族的大本營、發源地,這也是甘衝村名字的來源。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明代,甘氏的一支於明代嘉靖年間從江西遷徙到申陽孟鳳鄉之菱角塘,一世祖為甘炳公,後在此繁衍生息至今500多年,已達20多代,現有4000多人,分佈在全國各地,其中不乏國家精英,商業巨賈。

海澄鷺邊甘氏宗祠

海澄鷺邊甘氏宗祠位於龍海市東園鎮東園村(古地名:海澄縣六都中和保),堂號:五城堂,現為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開基始祖甘仙遊,子廷誨,於唐光啟元年(公元885年)由河南固始縣遷來。生六子(二世)均居今海澄東園一帶。宋末元初遭亂社毀,人亡散。元末中興始祖甘茂隆,回居鷺邊(今屬東園鎮),重整家業。

清代初期開始,陸續有裔孫遷徙臺灣、香港、澳門和今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來、日本等地。

遷徙臺灣有:八世甘守德,九世、十世甘榮出租臺灣台南縣田厝村,十二世甘勇於雍正七年(1729年)進臺灣府學生員,十一世有二兄弟移居臺灣桃園、淡水二地,十二世有甘仁仲、甘任仁、甘任秀、甘錦江、甘容川、甘元亭、甘智慧、甘李霜、甘開運,十三世有甘先進、甘成家、甘槐德等。

新加坡有:十七世甘朝陽、甘朝宗,十八世甘代金,十九世甘金木,二十世甘江淮。

印尼佔陂有:十八世甘清池、甘開盛,十九世甘永全、甘耀明,二十世遷徙印尼雅加達有:甘江心、甘江成、甘江表。美國有二十世甘偉德,香港有二十世甘瓊瑤等。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苔洲村

苔洲村人拜甘羅為他們的始祖,甘羅的後代於北宋年間來到崇仁相山下隱居,結草為廬,後逐漸發展,形成了如今的苔洲村。進得村來,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築赫然在目,這便是“甘氏宗祠”,祠高9米,寬18米,進深31米,全是上好的石雕門樓,“甘氏宗祠”四字兩側有精美的人物、動物、花鳥雕刻,“雙獅搶球”是眾多雕刻中最精美的,有消息說,前幾年有香港客商出資300萬元求購,村人不允。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宗祠內有古戲臺,兩側是廂樓,祠堂正廳的四對立柱,可與流坑宗祠立柱比美。文物專家說,“甘氏宗祠”是贛東地區罕見的清代建築,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上甘村

又稱甘坊村,轄於南豐縣白舍鎮。分上甘、下甘兩個自然村,相距1.5公里,下甘較小,是從上甘分出的,因此甘坊多指上甘村。據村人說該村原姓鄒,叫鄒坊。後甘姓遷入,香火繁衍、人丁興旺,倒成了大姓,遂改名甘坊。

上甘村全村 1300人左右,251戶,是附近較大的村莊。甘姓佔50%

早年村中有三座甘氏祠堂,都已倒塌。從周邊眾多的廟宇看來,甘坊是一個較有宗教氣氛的村落,村民大多信仰儺神、佛教,也有七八家信仰天主教。村南口有一座頗具規模的崇福古寺,供奉如來等佛教神祇。

"

甘家大院

甘家大院又叫甘熙故居,但開始建造房子的則是甘熙的父親甘福。清朝乾嘉年間,南京絲織業盛行,甘熙的祖父甘國棟經商成功,嘉慶四年(1799年),甘家搬遷到南捕廳,也就是這一年,甘國棟去世,長子甘福開始主持家政,在舊宅的基礎上加以擴建,甘熙故居才有了較大的規模,甘熙中進士那一年,甘家大院達到最鼎盛時期,有三百多間房屋加一座花園。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善民甘氏祖宅

甘氏宗祠建於清嘉慶12年,距今已有200多年時光。“甘氏宗祠”的牌匾已完全脫去漆色,但“嘉慶十二年”等字樣仍十分清晰。而這一座大宅僅僅是主宅,兩旁還並排毗鄰築著四座,總佔地4000多平方米,當年所有的甘姓族人便聚居在這幾座大宅裡,朝見暮聞,諧和相處。如今,甘氏一族有300多人,均已搬出老宅,只在逢年過節或有婚娶等重大禮儀時才回老廳底祭拜,平日裡,偌大的甘氏宗祠空落而幽靜。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漈下古村

有近600年開基歷史的漈下村位於屏南縣西南部,四面環山,兩溪夾流,村裡水道九曲環繞,整個村落的營造和建築風格都是以典型的閩東北鄉土風格為基調,同時又融合了徽派建築和江南水鄉臨水而居的情調。擁有云路門、候門嶺、迎仙橋等三十六景,其中龍山公祠、古城樓、花橋、龍漈仙宮、峙國亭、飛來廟、聚寶橋、甘氏支祠八個建築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溫婉的村莊,卻崇尚武風。明末清初時盜匪眾生,政局動盪不安,故整個村莊周圍建起城牆、城門樓,建築佈局成“臼”字形,可四通八達,便於避難和防禦外敵。甘氏先祖們自小皆練習武藝,其拳法即有明清時期傳統武術套路的風格,又自有其特點。板凳、鋤頭、狼羌、木棍都可以成為武器。甘氏第九代出了一位清代戍臺名將甘國寶,更為這方山水增添了風采。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竹溪甘氏宗祠

鄂西北竹溪的甘氏宗祠,初建於清乾隆年間, 甘氏宗祠為磚木結構,四合院佈局。主體建築始建於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擴建於乾隆五十年,東側官廳為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修建。牆體由青磚平砌而成,單簷硬山灰瓦頂,前有簷廊。內部結構為前堂後室,均面闊五間。堂內立柱為楠木,下部有石柱礎,地面鋪青石板。建築面積共達2000多平方米,其中官廳約500平方米。有一個天井、三楹廂房客廳。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新興南外村

據考究,元朝未年,為避戰亂,新興甘氏始祖紹富公於帶著大兒子朝欽,從新會白石來到新興縣城南外村鉅錫坊落戶定居。明朝建政後,政局逐漸趨向穩定,人民開始休養生息,發展生產。定居在新興城南外鉅錫坊的是紹富公和二世祖朝欽公,朝欽公生有三個兒子,即三世祖法顯公、法端公、法養公。由於是新近遷居而來,隨著人口的增加,耕作的田地不夠,於是朝欽公三個兒子又擇地而遷。大兒子法顯遷留在南外村居住,二子法端遷居與南外村隔河相望的東南面鳳翔裡村,法養公則沿船崗河而上,在縣之南偏西南方向的船崗舍村居住。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信陽柳林甘衝村

甘衝村,又叫甘家沖,位於信陽市區南部,沿107國道向南行駛16公里即可到達。總面積11.4平方公里,是一個山清水秀、茶香遍野、交通便利的豫南美麗鄉村,2017年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甘衝村是在1963年四清運動時由東片的盧灣大隊,中片的甘家衝大隊,西片的互利大隊合併組成。信陽南部甘氏宗族的發源地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村部所在地新灣組有一處甘氏老祠堂。祠堂建於清嘉慶年間。祠堂門前有當年刻的石碑。還有一棵生長几百年的大柏樹。這裡是信陽南部甘氏宗族的大本營、發源地,這也是甘衝村名字的來源。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明代,甘氏的一支於明代嘉靖年間從江西遷徙到申陽孟鳳鄉之菱角塘,一世祖為甘炳公,後在此繁衍生息至今500多年,已達20多代,現有4000多人,分佈在全國各地,其中不乏國家精英,商業巨賈。

海澄鷺邊甘氏宗祠

海澄鷺邊甘氏宗祠位於龍海市東園鎮東園村(古地名:海澄縣六都中和保),堂號:五城堂,現為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開基始祖甘仙遊,子廷誨,於唐光啟元年(公元885年)由河南固始縣遷來。生六子(二世)均居今海澄東園一帶。宋末元初遭亂社毀,人亡散。元末中興始祖甘茂隆,回居鷺邊(今屬東園鎮),重整家業。

清代初期開始,陸續有裔孫遷徙臺灣、香港、澳門和今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來、日本等地。

遷徙臺灣有:八世甘守德,九世、十世甘榮出租臺灣台南縣田厝村,十二世甘勇於雍正七年(1729年)進臺灣府學生員,十一世有二兄弟移居臺灣桃園、淡水二地,十二世有甘仁仲、甘任仁、甘任秀、甘錦江、甘容川、甘元亭、甘智慧、甘李霜、甘開運,十三世有甘先進、甘成家、甘槐德等。

新加坡有:十七世甘朝陽、甘朝宗,十八世甘代金,十九世甘金木,二十世甘江淮。

印尼佔陂有:十八世甘清池、甘開盛,十九世甘永全、甘耀明,二十世遷徙印尼雅加達有:甘江心、甘江成、甘江表。美國有二十世甘偉德,香港有二十世甘瓊瑤等。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苔洲村

苔洲村人拜甘羅為他們的始祖,甘羅的後代於北宋年間來到崇仁相山下隱居,結草為廬,後逐漸發展,形成了如今的苔洲村。進得村來,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築赫然在目,這便是“甘氏宗祠”,祠高9米,寬18米,進深31米,全是上好的石雕門樓,“甘氏宗祠”四字兩側有精美的人物、動物、花鳥雕刻,“雙獅搶球”是眾多雕刻中最精美的,有消息說,前幾年有香港客商出資300萬元求購,村人不允。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宗祠內有古戲臺,兩側是廂樓,祠堂正廳的四對立柱,可與流坑宗祠立柱比美。文物專家說,“甘氏宗祠”是贛東地區罕見的清代建築,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上甘村

又稱甘坊村,轄於南豐縣白舍鎮。分上甘、下甘兩個自然村,相距1.5公里,下甘較小,是從上甘分出的,因此甘坊多指上甘村。據村人說該村原姓鄒,叫鄒坊。後甘姓遷入,香火繁衍、人丁興旺,倒成了大姓,遂改名甘坊。

上甘村全村 1300人左右,251戶,是附近較大的村莊。甘姓佔50%

早年村中有三座甘氏祠堂,都已倒塌。從周邊眾多的廟宇看來,甘坊是一個較有宗教氣氛的村落,村民大多信仰儺神、佛教,也有七八家信仰天主教。村南口有一座頗具規模的崇福古寺,供奉如來等佛教神祇。

這9個地方與咱甘家人息息相關,每個甘家子孫必去之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