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似水年華 ——你好嗎?我很好。——《情書》

影片《情書》是日本導演巖井俊二的第一部劇情長片。1995年上映後,該片以清新感人的故事情節和明快唯美的影像畫面迅速在日本和東南亞各國引起轟動,成為日本電影在國際影壇第二次高潮的先導。

《情書》是一個關於青春、死亡與追憶的悽美故事。影片由一個同名同姓的誤會開始,通過兩個長相相同的女子之間書信的交流,以含情脈脈的筆觸緩緩地展現了一段深埋多年卻始終沉靜的美好愛戀。渡邊博子一直沉湎於未婚夫藤井樹意外死亡的哀傷之中無法釋懷,機緣巧合下,在藤井樹的初中紀念冊上抄下他初中時代的地址,並往那個不復存在的地方寄出了一封信。本來只是寄往天國用來寄託哀思的信,卻出乎意料地收到了女藤井樹的回信。從一來一往的書信中,女藤井樹將封存在記憶深處關於男藤井樹的故事對博子一一傾訴,使自己重拾美好的初戀,同時,博子也從未婚夫死亡的陰霾中走出來,開啟新生活。

《情書》是一部非常成功的青春片,由當紅偶像中山美穗,豐川悅司主演。影片斬獲多項大獎,女藤井樹與渡邊博子的扮演者中山美穗也憑此片榮獲日本藍絲帶獎最佳女主角,片中的小主角柏原崇及酒井美紀也因此片而人氣急升。對於青春題材的電影,巖井俊二的把握力度始終精確地讓人心悸。石康說:“人們熱愛回憶青春,是因為除了人手一份兒的青春以外,他們沒有更加拿得出手的東西,人們的精神能力在青春期便停滯了,而肉體能力卻走上了下坡路,青春成了人生的頂點。”我想是的,因為每個人的青春都是十分珍貴而又專屬自己的。每當回憶起青春,我們心中總會湧現出一種說不出口的情愫,而《情書》恰好將這種情愫展現得淋漓盡致。那個倚在窗前看書,當風揚起白色的窗簾,身影若隱若現的少年,乾淨得像一幅畫,叫人不忍打擾。我想每個看完《情書》的人都會對這個畫面記憶深刻,也許這讓你想起了青春記憶裡的那個他或她,配上微風的輕拂和透窗的陽光,僅僅這個畫面便讓我們悸動不已、念念不忘。而後,女藤井樹不經意地抬起頭,注視著沉默的少年,朦朧的情愫也在暗暗鋪開。男藤井樹看似不經意地向女藤井樹展示他寫滿藤井樹名字的借書卡;放學路上,男藤井樹惡作劇似的將紙袋套在女藤井樹的頭上,讓她差點摔倒;天黑後的自行車棚裡,女藤井樹費勁地搖動車蹬照明,男藤井樹明顯故意又假裝不動聲色的拖延著和女藤井樹相處的時間,笨拙又幼稚得有些可愛。巖井俊二就是用這樣一個個的細節完美地將這個青澀的青春故事向我們娓娓道來,婉轉而細緻,令人回味無窮。

如許多日本電影一樣,《情書》也反映了死亡。影片一開始,博子躺在雪地裡感受死亡和她壓抑、內斂的臉部特寫,使整個故事都籠罩著死亡的陰影。電影的故事情節始終是圍繞著生死而展開的,但與眾不同的是,導演卻摒棄了對死亡的恐怖和殘酷的正面表達,將男藤井樹的遇難,女藤井樹父親的死亡淡化為一種哀思和懷念。女藤井樹的生命歷程裡交織著對於生死的認知,一直困擾於流感中卻不敢去醫院救治和被母親騙去醫院後在醫院產生的對於搶救父親的幻覺正是深埋於心底對於死亡的恐懼。這也因此引出了救贖,一個電影中的永恆的主題。導演最後對女性藤井樹的病危、搶救過程著墨頗多,意在通過這種生死較量的情節襯托出生命的珍貴,肯定生命的延續。在這個過程中,同時也救贖了這個家庭,女藤井樹的成功搶救消除了爺爺因失誤而害死兒子的內疚和母親對爺爺的怨恨。最後,母親決定三人一起守著故居,守著記憶。另一方面,博子在雪地裡大喊“你好嗎?我很好”,此處,導演運用平行切換來描繪這時已搶救過來的女藤井樹在病床上平靜地說著“藤井樹君,你好嗎?我我很好”的樣子,這正是博子寄給女藤井樹的第一封信的內容,同時表明兩個人都得到了救贖。博子在對愛人的懷念和追思中終於下決心把握秋葉的愛情,結束哀悼工作,走出陰影。

此外,巖井俊二還著意表現了對逝去歲月的追憶。《情書》是一部關於追憶的電影,影片就像普魯斯特的小說《追憶似水年華》的名字一樣,追憶著似水的年華,在追憶中,女藤井樹初中時期懵懂的初戀在逐漸清晰,明朗。巖井俊二以回憶的手法帶領觀眾逐漸進入主人公的內心世界,電影中男藤井樹刻意到女藤井樹家還書的一段,原本想表白的他,因為時機的不對,終歸欲言又止,最後騎上單車遺憾地離去,一曲憂傷的配樂緩緩流淌,細膩地描繪出男藤井樹內心的不捨與這段尚未萌芽的感情的結束。當女藤井樹得知男藤井樹轉學離開後,獨自去圖書館歸還男藤井樹讓她還的書,她將書捧在手裡,近景中,我們清楚地看到了書的名字《追憶似水年華》。而後,女藤井樹翻開書的扉頁,抽出借書卡,看著上面唯一的名字溫柔地笑了。電影結尾,女藤井樹打開《追憶似水年華》的扉頁,看到了那張書籤背面男藤井樹為自己畫的素描畫像時,我已經被她含著淚水又不知所措帶點害羞的笑容所打動。她似乎想要藏起這份愛戀的證明,又羞澀地把書塞到了少女的手中。最後,女藤井樹在這次追憶中認清自己,找回自己的初戀,獲得了一個完滿的愛戀。巖井俊二用他格外細膩的電影語言賦予了這場追憶一種近乎夢幻般的質感。這部影片以含蓄、清新、感人見長,像一首唯美優雅的詩歌吟誦出對逝去歲月的追憶。不得不說,巖井俊二是一個十分有“手段”的導演,他的電影總是能成功地喚起所有觀眾對美好青春的回憶,從而引起大家的共鳴,令我們為之動容,一點一點的沉浸在電影畫面中,無法自拔。

以影像清新獨特、感情細膩豐富著稱的巖井俊二是拍攝MTV出身,所以,他對於畫面色彩的把握精確到位,比較擅長利用色彩的變化揭示人物內心與事件發展。在講述博子的這條線索時,畫面是冷色調,到處充斥著漫無邊際的皚皚白雪。博子因為強烈的思念而去尋找死去戀人青春時代的記憶,所以從電影開頭博子躺在雪地上憋氣去感受死亡開始,導演給予她的鏡頭色調是暗灰色。而後,一個長鏡頭,博子從雪地裡起身,從離畫面很近一直走到山下看不到人影,畫面只有雪白和青黑兩種色彩。此外,博子的著裝也以冷色系為主,這意味著博子兩年來始終未從未婚夫的死亡中走出來。到了秋葉先生向博子示愛的場景,畫面中才出現橘紅色的火光,這表明了秋葉先生是博子的挽救者,他正在一步步地引導博子走出悲傷。最後,博子站在雪地裡,黑色大衣從身上脫落,穿著橘色的毛衣大聲呼喊“你好嗎?我很好”,從衣服顏色上看,博子正是從此徹底放下這段感情,走出灰暗。另一邊,在講述女藤井樹這一線索時,由於是冬季的小樽,處處被大雪覆蓋,色調仍然偏冷。只有在回憶少年時期的畫面是色彩才尤其鮮豔。導演用暖色調來描摹回憶,用冷色調來書寫現實,使得現實與回憶在色調上形成強烈對比,充分表達了回憶、初戀與青春的美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情書》還涉及了哲學的範疇,這使得這部青春電影更值得推敲和細細品味。電影中巧妙地使用了拉康的鏡像理論和弗洛伊德的自戀理論。《情書》所講述的是一個漫長的關於鏡像的故事,在這個鏡像的故事中,所有人都是孤獨的,每個人都是愛而不得。女藤井樹和博子是長相相似的兩個人,是女藤井樹的回憶讓博子終於走出了自我情感的深淵,恰好博子也讓藤井樹瞭解到從未深究過的記憶中的自己,重拾初戀。她們兩個人已經融為一體,成為愛與記憶的象徵。男藤井樹與女藤井樹,這也是一個擁有相同名字的兩個人之間經歷的故事。兩個點的巧妙設置,可以看作一種鏡像戀的情感,或是看作一個自我寓言。戴錦華老師在《電影批評》中提出,忘我的他戀,同時也是一種強烈的自戀。藤井樹愛著藤井樹,博子深愛著藤井樹,事實上,在愛情中,我們愛的只不過是愛情這個詞的表象,以及沉浸於愛情中的自己。影片中,自戀理論和鏡像理論的使用讓電影又上升到一個新高度,同時也表明巖井俊二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導演。

這是一次對青春、年華及生命的追憶,通過這次追憶,我們收穫了美好的青春,感人的愛情,重新審視了對生命的認知。

你好嗎?

我很好。

關於追憶似水年華的結果,我想,用這六個字回答足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