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象山〡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更要做“夢想地”!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曾說過,“中國電影工業化的關鍵在於從業者思維的轉變。”這句話背後還有一層更深的含義,中國電影業的更新換代,其實是人才的迭代。

影視人才,青島“出”過很多,兩層含義:“走出”、“出走”。

很多人都知道:青島孕育了唐國強、黃渤、黃曉明、夏雨等影視人才;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除了演員外青島籍影人幾乎遍佈中國影視各個領域,舉個例子,今年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擒得銀熊最佳男女演員獎的《地久天長》,包括出品人王兵、編劇阿美、配樂董穎達在內的主創,無一例外都是青島人,怎一個“巧”字了得。

"

觀象山〡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更要做“夢想地”!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曾說過,“中國電影工業化的關鍵在於從業者思維的轉變。”這句話背後還有一層更深的含義,中國電影業的更新換代,其實是人才的迭代。

影視人才,青島“出”過很多,兩層含義:“走出”、“出走”。

很多人都知道:青島孕育了唐國強、黃渤、黃曉明、夏雨等影視人才;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除了演員外青島籍影人幾乎遍佈中國影視各個領域,舉個例子,今年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擒得銀熊最佳男女演員獎的《地久天長》,包括出品人王兵、編劇阿美、配樂董穎達在內的主創,無一例外都是青島人,怎一個“巧”字了得。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2019年5月29日,黃渤參加山東影視精品創作及產業發展座談會。

但一個讓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是,這裡往往是以“明星的搖籃”被人們提及,而非影視人才開疆拓土的“夢想地”。除了故土難離的眷戀,還有什麼理由能讓青島籍影視人才“常回家看看”,也讓並非青島籍的影視人才在青島找到“歸屬感”,這是擺在青島影視產業面前的一道綜合題。

一種轉變

兩年前,一部科幻電影在青島東方影都開機,作為該片導演的郭帆心情並不輕鬆,當時關於這部影片的質疑和猜測瀰漫業界——有人質疑為何要讓一位資歷尚淺的八零後導演去執導這麼大的項目,甚至曾一度傳聞法國著名導演呂克·貝鬆會接替他。

"

觀象山〡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更要做“夢想地”!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曾說過,“中國電影工業化的關鍵在於從業者思維的轉變。”這句話背後還有一層更深的含義,中國電影業的更新換代,其實是人才的迭代。

影視人才,青島“出”過很多,兩層含義:“走出”、“出走”。

很多人都知道:青島孕育了唐國強、黃渤、黃曉明、夏雨等影視人才;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除了演員外青島籍影人幾乎遍佈中國影視各個領域,舉個例子,今年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擒得銀熊最佳男女演員獎的《地久天長》,包括出品人王兵、編劇阿美、配樂董穎達在內的主創,無一例外都是青島人,怎一個“巧”字了得。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2019年5月29日,黃渤參加山東影視精品創作及產業發展座談會。

但一個讓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是,這裡往往是以“明星的搖籃”被人們提及,而非影視人才開疆拓土的“夢想地”。除了故土難離的眷戀,還有什麼理由能讓青島籍影視人才“常回家看看”,也讓並非青島籍的影視人才在青島找到“歸屬感”,這是擺在青島影視產業面前的一道綜合題。

一種轉變

兩年前,一部科幻電影在青島東方影都開機,作為該片導演的郭帆心情並不輕鬆,當時關於這部影片的質疑和猜測瀰漫業界——有人質疑為何要讓一位資歷尚淺的八零後導演去執導這麼大的項目,甚至曾一度傳聞法國著名導演呂克·貝鬆會接替他。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電影《流浪地球》劇照。(資料圖)

就像中影當初選擇郭帆這位青年導演執導這部科幻片,是看重他的未來一樣,郭帆將自己執導的第一部重工業電影放在青島東方影都,也是在看重青島影視產業園的潛力。兩年後,業界將這部名為《流浪地球》的影片視作“開啟了中國電影科幻元年”。與郭帆一樣,同樣在青島拍攝的《瘋狂的外星人》導演甯浩、《刺殺小說家》的導演路陽以及《封神》系列導演烏爾善都是中國中生代導演,他們可以被看作是中國工業電影的未來,他們都在青島開墾自己的光影疆域。

比起青島籍影人回鄉宣傳常說的“回饋家鄉觀眾”,這對青島影視業影響力的提升,顯然要實惠得多。

但不少青島影視觀察者似乎在歡喜中失去了冷靜,將“在青拍攝”和“青島出品”混為了一談,從某種角度來說,來青拍攝的劇組只是將取景從“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室外,搬到了攝影棚的室內,青島影視業多得也不過是一塊“場租錢”而已,遠沒有達到“出品”的地步。

"

觀象山〡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更要做“夢想地”!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曾說過,“中國電影工業化的關鍵在於從業者思維的轉變。”這句話背後還有一層更深的含義,中國電影業的更新換代,其實是人才的迭代。

影視人才,青島“出”過很多,兩層含義:“走出”、“出走”。

很多人都知道:青島孕育了唐國強、黃渤、黃曉明、夏雨等影視人才;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除了演員外青島籍影人幾乎遍佈中國影視各個領域,舉個例子,今年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擒得銀熊最佳男女演員獎的《地久天長》,包括出品人王兵、編劇阿美、配樂董穎達在內的主創,無一例外都是青島人,怎一個“巧”字了得。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2019年5月29日,黃渤參加山東影視精品創作及產業發展座談會。

但一個讓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是,這裡往往是以“明星的搖籃”被人們提及,而非影視人才開疆拓土的“夢想地”。除了故土難離的眷戀,還有什麼理由能讓青島籍影視人才“常回家看看”,也讓並非青島籍的影視人才在青島找到“歸屬感”,這是擺在青島影視產業面前的一道綜合題。

一種轉變

兩年前,一部科幻電影在青島東方影都開機,作為該片導演的郭帆心情並不輕鬆,當時關於這部影片的質疑和猜測瀰漫業界——有人質疑為何要讓一位資歷尚淺的八零後導演去執導這麼大的項目,甚至曾一度傳聞法國著名導演呂克·貝鬆會接替他。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電影《流浪地球》劇照。(資料圖)

就像中影當初選擇郭帆這位青年導演執導這部科幻片,是看重他的未來一樣,郭帆將自己執導的第一部重工業電影放在青島東方影都,也是在看重青島影視產業園的潛力。兩年後,業界將這部名為《流浪地球》的影片視作“開啟了中國電影科幻元年”。與郭帆一樣,同樣在青島拍攝的《瘋狂的外星人》導演甯浩、《刺殺小說家》的導演路陽以及《封神》系列導演烏爾善都是中國中生代導演,他們可以被看作是中國工業電影的未來,他們都在青島開墾自己的光影疆域。

比起青島籍影人回鄉宣傳常說的“回饋家鄉觀眾”,這對青島影視業影響力的提升,顯然要實惠得多。

但不少青島影視觀察者似乎在歡喜中失去了冷靜,將“在青拍攝”和“青島出品”混為了一談,從某種角度來說,來青拍攝的劇組只是將取景從“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室外,搬到了攝影棚的室內,青島影視業多得也不過是一塊“場租錢”而已,遠沒有達到“出品”的地步。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1萬平方米攝影棚內景。(資料圖)

一般而言,出品方即投資方,主要是指電影的出資方,它可以是公司,也可以是個人,其也是整部影片票房收益和版權收益的主要受益人。而現實是,青島目前還缺乏叫得響的頭部影視公司或深耕於此的投資人,此外不管是發行、監製各個領域,頭部公司與人才儲備也都乏善可陳。與青島領先於全國的影視產業園硬件設施相比,這塊短板顯得尤為突兀。

想要有底氣地喊出“青島出品”,只有從儲備影視人才的“地基”打起。

目前,青島給出了“連續5年,每年10億元,總規模50億元的青島東方影都影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但相比北京、上海等地,當下青島的補貼政策更側重於劇組,而非一攬子產業配套補貼政策,特別是對於青島緊缺的、具有潛力的初創公司以及青年影視人才缺乏針對性的關照。

"

觀象山〡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更要做“夢想地”!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曾說過,“中國電影工業化的關鍵在於從業者思維的轉變。”這句話背後還有一層更深的含義,中國電影業的更新換代,其實是人才的迭代。

影視人才,青島“出”過很多,兩層含義:“走出”、“出走”。

很多人都知道:青島孕育了唐國強、黃渤、黃曉明、夏雨等影視人才;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除了演員外青島籍影人幾乎遍佈中國影視各個領域,舉個例子,今年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擒得銀熊最佳男女演員獎的《地久天長》,包括出品人王兵、編劇阿美、配樂董穎達在內的主創,無一例外都是青島人,怎一個“巧”字了得。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2019年5月29日,黃渤參加山東影視精品創作及產業發展座談會。

但一個讓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是,這裡往往是以“明星的搖籃”被人們提及,而非影視人才開疆拓土的“夢想地”。除了故土難離的眷戀,還有什麼理由能讓青島籍影視人才“常回家看看”,也讓並非青島籍的影視人才在青島找到“歸屬感”,這是擺在青島影視產業面前的一道綜合題。

一種轉變

兩年前,一部科幻電影在青島東方影都開機,作為該片導演的郭帆心情並不輕鬆,當時關於這部影片的質疑和猜測瀰漫業界——有人質疑為何要讓一位資歷尚淺的八零後導演去執導這麼大的項目,甚至曾一度傳聞法國著名導演呂克·貝鬆會接替他。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電影《流浪地球》劇照。(資料圖)

就像中影當初選擇郭帆這位青年導演執導這部科幻片,是看重他的未來一樣,郭帆將自己執導的第一部重工業電影放在青島東方影都,也是在看重青島影視產業園的潛力。兩年後,業界將這部名為《流浪地球》的影片視作“開啟了中國電影科幻元年”。與郭帆一樣,同樣在青島拍攝的《瘋狂的外星人》導演甯浩、《刺殺小說家》的導演路陽以及《封神》系列導演烏爾善都是中國中生代導演,他們可以被看作是中國工業電影的未來,他們都在青島開墾自己的光影疆域。

比起青島籍影人回鄉宣傳常說的“回饋家鄉觀眾”,這對青島影視業影響力的提升,顯然要實惠得多。

但不少青島影視觀察者似乎在歡喜中失去了冷靜,將“在青拍攝”和“青島出品”混為了一談,從某種角度來說,來青拍攝的劇組只是將取景從“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室外,搬到了攝影棚的室內,青島影視業多得也不過是一塊“場租錢”而已,遠沒有達到“出品”的地步。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1萬平方米攝影棚內景。(資料圖)

一般而言,出品方即投資方,主要是指電影的出資方,它可以是公司,也可以是個人,其也是整部影片票房收益和版權收益的主要受益人。而現實是,青島目前還缺乏叫得響的頭部影視公司或深耕於此的投資人,此外不管是發行、監製各個領域,頭部公司與人才儲備也都乏善可陳。與青島領先於全國的影視產業園硬件設施相比,這塊短板顯得尤為突兀。

想要有底氣地喊出“青島出品”,只有從儲備影視人才的“地基”打起。

目前,青島給出了“連續5年,每年10億元,總規模50億元的青島東方影都影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但相比北京、上海等地,當下青島的補貼政策更側重於劇組,而非一攬子產業配套補貼政策,特別是對於青島緊缺的、具有潛力的初創公司以及青年影視人才缺乏針對性的關照。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流浪地球》等四部在青島東方影都攝製的影片獲3626.96萬元製作成本補貼。

誠然,青島影視也推出過一些針對影視公司的扶持政策,比如對青島註冊的影視公司施行稅收連續返還政策,初衷固然好,但這種扶持還需警惕“平均分配式扶持”問題,如果將扶持的紅利平均分配給每個企業,這種扶持效果效果不明顯,而且對有想法、想要樹立影片風格的影人或公司來說缺乏吸引力。

認識到差距,才是轉變的開始。

我們不妨將目光聚焦於上海的影視扶持政策——甯浩的壞猴子影業當年在上海備案了《繡春刀2》和《中國藥神》(即後來的《我不是藥神》)時,因為選用的都是青年導演,其作品風險較大,失誤率也普遍比成熟導演高,所以從策劃到拍攝的週期相對就較長。但上海在開拍前就給予了扶持資金,並在各個運作流程環節中給予扶持,最終促成項目落地,最終也讓青年影視人才在上海找到了“歸屬感”。

實際上,這個案例要放諸於一個背景板前來看:首先,上海通過創投訓練營、電影項目創投等板塊活動挖掘優質影視項目和新人導演,然後納入相關政府部門的扶持考量範圍內,再通過上海電影節等節會進行宣傳造勢。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相當於上海市對人才與項目進行投資,只是投入的關鍵不是資金,而是類似於電影出品、宣發等各個環節的支持;收穫的也不是票房,而是一座城市影視產業的未來。

對比之下,青島影視需要轉變思維,將扶持放在前端,然後進一步貫穿從拍攝到發行各個環節,並以影視攝製服務中心為平臺,為影視公司和影視人才推出量體裁衣的“一站化服務”;同時可以延續政府與大型文娛集團的合作,共同論證、推出可操作的補貼比例和細則。

比起錦上添花,雪中送炭更能看出一座城市對於人才的誠意。

一套體系

說完聚集影視人才的問題,我們再來聊一下人才培養體系的問題。

"

觀象山〡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更要做“夢想地”!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曾說過,“中國電影工業化的關鍵在於從業者思維的轉變。”這句話背後還有一層更深的含義,中國電影業的更新換代,其實是人才的迭代。

影視人才,青島“出”過很多,兩層含義:“走出”、“出走”。

很多人都知道:青島孕育了唐國強、黃渤、黃曉明、夏雨等影視人才;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除了演員外青島籍影人幾乎遍佈中國影視各個領域,舉個例子,今年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擒得銀熊最佳男女演員獎的《地久天長》,包括出品人王兵、編劇阿美、配樂董穎達在內的主創,無一例外都是青島人,怎一個“巧”字了得。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2019年5月29日,黃渤參加山東影視精品創作及產業發展座談會。

但一個讓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是,這裡往往是以“明星的搖籃”被人們提及,而非影視人才開疆拓土的“夢想地”。除了故土難離的眷戀,還有什麼理由能讓青島籍影視人才“常回家看看”,也讓並非青島籍的影視人才在青島找到“歸屬感”,這是擺在青島影視產業面前的一道綜合題。

一種轉變

兩年前,一部科幻電影在青島東方影都開機,作為該片導演的郭帆心情並不輕鬆,當時關於這部影片的質疑和猜測瀰漫業界——有人質疑為何要讓一位資歷尚淺的八零後導演去執導這麼大的項目,甚至曾一度傳聞法國著名導演呂克·貝鬆會接替他。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電影《流浪地球》劇照。(資料圖)

就像中影當初選擇郭帆這位青年導演執導這部科幻片,是看重他的未來一樣,郭帆將自己執導的第一部重工業電影放在青島東方影都,也是在看重青島影視產業園的潛力。兩年後,業界將這部名為《流浪地球》的影片視作“開啟了中國電影科幻元年”。與郭帆一樣,同樣在青島拍攝的《瘋狂的外星人》導演甯浩、《刺殺小說家》的導演路陽以及《封神》系列導演烏爾善都是中國中生代導演,他們可以被看作是中國工業電影的未來,他們都在青島開墾自己的光影疆域。

比起青島籍影人回鄉宣傳常說的“回饋家鄉觀眾”,這對青島影視業影響力的提升,顯然要實惠得多。

但不少青島影視觀察者似乎在歡喜中失去了冷靜,將“在青拍攝”和“青島出品”混為了一談,從某種角度來說,來青拍攝的劇組只是將取景從“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室外,搬到了攝影棚的室內,青島影視業多得也不過是一塊“場租錢”而已,遠沒有達到“出品”的地步。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1萬平方米攝影棚內景。(資料圖)

一般而言,出品方即投資方,主要是指電影的出資方,它可以是公司,也可以是個人,其也是整部影片票房收益和版權收益的主要受益人。而現實是,青島目前還缺乏叫得響的頭部影視公司或深耕於此的投資人,此外不管是發行、監製各個領域,頭部公司與人才儲備也都乏善可陳。與青島領先於全國的影視產業園硬件設施相比,這塊短板顯得尤為突兀。

想要有底氣地喊出“青島出品”,只有從儲備影視人才的“地基”打起。

目前,青島給出了“連續5年,每年10億元,總規模50億元的青島東方影都影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但相比北京、上海等地,當下青島的補貼政策更側重於劇組,而非一攬子產業配套補貼政策,特別是對於青島緊缺的、具有潛力的初創公司以及青年影視人才缺乏針對性的關照。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流浪地球》等四部在青島東方影都攝製的影片獲3626.96萬元製作成本補貼。

誠然,青島影視也推出過一些針對影視公司的扶持政策,比如對青島註冊的影視公司施行稅收連續返還政策,初衷固然好,但這種扶持還需警惕“平均分配式扶持”問題,如果將扶持的紅利平均分配給每個企業,這種扶持效果效果不明顯,而且對有想法、想要樹立影片風格的影人或公司來說缺乏吸引力。

認識到差距,才是轉變的開始。

我們不妨將目光聚焦於上海的影視扶持政策——甯浩的壞猴子影業當年在上海備案了《繡春刀2》和《中國藥神》(即後來的《我不是藥神》)時,因為選用的都是青年導演,其作品風險較大,失誤率也普遍比成熟導演高,所以從策劃到拍攝的週期相對就較長。但上海在開拍前就給予了扶持資金,並在各個運作流程環節中給予扶持,最終促成項目落地,最終也讓青年影視人才在上海找到了“歸屬感”。

實際上,這個案例要放諸於一個背景板前來看:首先,上海通過創投訓練營、電影項目創投等板塊活動挖掘優質影視項目和新人導演,然後納入相關政府部門的扶持考量範圍內,再通過上海電影節等節會進行宣傳造勢。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相當於上海市對人才與項目進行投資,只是投入的關鍵不是資金,而是類似於電影出品、宣發等各個環節的支持;收穫的也不是票房,而是一座城市影視產業的未來。

對比之下,青島影視需要轉變思維,將扶持放在前端,然後進一步貫穿從拍攝到發行各個環節,並以影視攝製服務中心為平臺,為影視公司和影視人才推出量體裁衣的“一站化服務”;同時可以延續政府與大型文娛集團的合作,共同論證、推出可操作的補貼比例和細則。

比起錦上添花,雪中送炭更能看出一座城市對於人才的誠意。

一套體系

說完聚集影視人才的問題,我們再來聊一下人才培養體系的問題。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2019年3月17日,唐國強現身“群演公社”海選青島站暢談群演的夢與未來。

青島是具有實現影視教育體系化條件的城市——從培養出包括唐國強、倪萍、陳好在內的300多名知名影視演員的青島39中到現在北京電影學院青島創意媒體學院、青島上海戲劇學院藝術學校等專業藝術院校,都具有實現導演、編劇、製片人等影視全產業鏈人才培訓的潛質;同時,包括東方影都在內影視產業園區也爭取與道奇電影學院等國際一流影視學院達成影視人才學歷教育戰略合作意向。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青島影視產業對於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並非“大而全”,而是專而精的需求——特別是基於本土影視產業園的實際需求,從“明星的搖籃”轉型為“電影工業人才的夢想地“。

"

觀象山〡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更要做“夢想地”!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曾說過,“中國電影工業化的關鍵在於從業者思維的轉變。”這句話背後還有一層更深的含義,中國電影業的更新換代,其實是人才的迭代。

影視人才,青島“出”過很多,兩層含義:“走出”、“出走”。

很多人都知道:青島孕育了唐國強、黃渤、黃曉明、夏雨等影視人才;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除了演員外青島籍影人幾乎遍佈中國影視各個領域,舉個例子,今年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擒得銀熊最佳男女演員獎的《地久天長》,包括出品人王兵、編劇阿美、配樂董穎達在內的主創,無一例外都是青島人,怎一個“巧”字了得。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2019年5月29日,黃渤參加山東影視精品創作及產業發展座談會。

但一個讓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是,這裡往往是以“明星的搖籃”被人們提及,而非影視人才開疆拓土的“夢想地”。除了故土難離的眷戀,還有什麼理由能讓青島籍影視人才“常回家看看”,也讓並非青島籍的影視人才在青島找到“歸屬感”,這是擺在青島影視產業面前的一道綜合題。

一種轉變

兩年前,一部科幻電影在青島東方影都開機,作為該片導演的郭帆心情並不輕鬆,當時關於這部影片的質疑和猜測瀰漫業界——有人質疑為何要讓一位資歷尚淺的八零後導演去執導這麼大的項目,甚至曾一度傳聞法國著名導演呂克·貝鬆會接替他。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電影《流浪地球》劇照。(資料圖)

就像中影當初選擇郭帆這位青年導演執導這部科幻片,是看重他的未來一樣,郭帆將自己執導的第一部重工業電影放在青島東方影都,也是在看重青島影視產業園的潛力。兩年後,業界將這部名為《流浪地球》的影片視作“開啟了中國電影科幻元年”。與郭帆一樣,同樣在青島拍攝的《瘋狂的外星人》導演甯浩、《刺殺小說家》的導演路陽以及《封神》系列導演烏爾善都是中國中生代導演,他們可以被看作是中國工業電影的未來,他們都在青島開墾自己的光影疆域。

比起青島籍影人回鄉宣傳常說的“回饋家鄉觀眾”,這對青島影視業影響力的提升,顯然要實惠得多。

但不少青島影視觀察者似乎在歡喜中失去了冷靜,將“在青拍攝”和“青島出品”混為了一談,從某種角度來說,來青拍攝的劇組只是將取景從“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室外,搬到了攝影棚的室內,青島影視業多得也不過是一塊“場租錢”而已,遠沒有達到“出品”的地步。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1萬平方米攝影棚內景。(資料圖)

一般而言,出品方即投資方,主要是指電影的出資方,它可以是公司,也可以是個人,其也是整部影片票房收益和版權收益的主要受益人。而現實是,青島目前還缺乏叫得響的頭部影視公司或深耕於此的投資人,此外不管是發行、監製各個領域,頭部公司與人才儲備也都乏善可陳。與青島領先於全國的影視產業園硬件設施相比,這塊短板顯得尤為突兀。

想要有底氣地喊出“青島出品”,只有從儲備影視人才的“地基”打起。

目前,青島給出了“連續5年,每年10億元,總規模50億元的青島東方影都影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但相比北京、上海等地,當下青島的補貼政策更側重於劇組,而非一攬子產業配套補貼政策,特別是對於青島緊缺的、具有潛力的初創公司以及青年影視人才缺乏針對性的關照。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流浪地球》等四部在青島東方影都攝製的影片獲3626.96萬元製作成本補貼。

誠然,青島影視也推出過一些針對影視公司的扶持政策,比如對青島註冊的影視公司施行稅收連續返還政策,初衷固然好,但這種扶持還需警惕“平均分配式扶持”問題,如果將扶持的紅利平均分配給每個企業,這種扶持效果效果不明顯,而且對有想法、想要樹立影片風格的影人或公司來說缺乏吸引力。

認識到差距,才是轉變的開始。

我們不妨將目光聚焦於上海的影視扶持政策——甯浩的壞猴子影業當年在上海備案了《繡春刀2》和《中國藥神》(即後來的《我不是藥神》)時,因為選用的都是青年導演,其作品風險較大,失誤率也普遍比成熟導演高,所以從策劃到拍攝的週期相對就較長。但上海在開拍前就給予了扶持資金,並在各個運作流程環節中給予扶持,最終促成項目落地,最終也讓青年影視人才在上海找到了“歸屬感”。

實際上,這個案例要放諸於一個背景板前來看:首先,上海通過創投訓練營、電影項目創投等板塊活動挖掘優質影視項目和新人導演,然後納入相關政府部門的扶持考量範圍內,再通過上海電影節等節會進行宣傳造勢。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相當於上海市對人才與項目進行投資,只是投入的關鍵不是資金,而是類似於電影出品、宣發等各個環節的支持;收穫的也不是票房,而是一座城市影視產業的未來。

對比之下,青島影視需要轉變思維,將扶持放在前端,然後進一步貫穿從拍攝到發行各個環節,並以影視攝製服務中心為平臺,為影視公司和影視人才推出量體裁衣的“一站化服務”;同時可以延續政府與大型文娛集團的合作,共同論證、推出可操作的補貼比例和細則。

比起錦上添花,雪中送炭更能看出一座城市對於人才的誠意。

一套體系

說完聚集影視人才的問題,我們再來聊一下人才培養體系的問題。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2019年3月17日,唐國強現身“群演公社”海選青島站暢談群演的夢與未來。

青島是具有實現影視教育體系化條件的城市——從培養出包括唐國強、倪萍、陳好在內的300多名知名影視演員的青島39中到現在北京電影學院青島創意媒體學院、青島上海戲劇學院藝術學校等專業藝術院校,都具有實現導演、編劇、製片人等影視全產業鏈人才培訓的潛質;同時,包括東方影都在內影視產業園區也爭取與道奇電影學院等國際一流影視學院達成影視人才學歷教育戰略合作意向。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青島影視產業對於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並非“大而全”,而是專而精的需求——特別是基於本土影視產業園的實際需求,從“明星的搖籃”轉型為“電影工業人才的夢想地“。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俯瞰東方影都的攝影棚區域。(資料圖)

就現有條件,青島可聯動影視產業園與專業高校,在遵循“產學研”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上,打造多層級的定向培養體系,推動青島院校和教育培訓機構開展多形式、多層次和多類型的電影人才培養。一是可引導一些專科院校專門設立場記、道具、燈光、特效化妝等專業,為青島影視產業園輸送基礎性人才;二是引導一些本科院校和影視教育機構設立後期特效、數字技術等專業,為青島打造高科技含量電影項目儲備人才。

先說第一點。很多人都將場記、服化道視作“電影技工”,涉及此類學科設置的學校則被貼上“影視藍翔”的標籤。

這種觀念也導致了巨大的人才缺口。導演馮小剛就曾經說過,雖然現在有很多電影學院和戲劇學院在培養導演、編劇等電影業人才,但實際上一個100人的劇組裡,科班人才常常只有五六個,即使算上演員,也只有10%的是科班出身,而90%的工作人員都是沒有經過培訓的。

有句話大家都知道: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現實情況是很多人都想一步當上將軍——大家都想當導演,沒有人做場記、道具、燈光或是劇組的其他具體崗位。而實際上這些崗位才是真正的香餑餑。北京一位資深影視從業者曾經回憶,其實很多劇組最缺的就是場記,一位中國臺灣省的場記在劇組收了個徒弟,徒弟的片酬都貴到讓人咋舌。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影視基礎性學科仍缺乏系統性教材的支撐,實際上青島從三年前就邀請過業內專家就教材制定進行研討,我們已經起步在前,下面就要看能否持之以恆了。

"

觀象山〡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更要做“夢想地”!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曾說過,“中國電影工業化的關鍵在於從業者思維的轉變。”這句話背後還有一層更深的含義,中國電影業的更新換代,其實是人才的迭代。

影視人才,青島“出”過很多,兩層含義:“走出”、“出走”。

很多人都知道:青島孕育了唐國強、黃渤、黃曉明、夏雨等影視人才;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除了演員外青島籍影人幾乎遍佈中國影視各個領域,舉個例子,今年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擒得銀熊最佳男女演員獎的《地久天長》,包括出品人王兵、編劇阿美、配樂董穎達在內的主創,無一例外都是青島人,怎一個“巧”字了得。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2019年5月29日,黃渤參加山東影視精品創作及產業發展座談會。

但一個讓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是,這裡往往是以“明星的搖籃”被人們提及,而非影視人才開疆拓土的“夢想地”。除了故土難離的眷戀,還有什麼理由能讓青島籍影視人才“常回家看看”,也讓並非青島籍的影視人才在青島找到“歸屬感”,這是擺在青島影視產業面前的一道綜合題。

一種轉變

兩年前,一部科幻電影在青島東方影都開機,作為該片導演的郭帆心情並不輕鬆,當時關於這部影片的質疑和猜測瀰漫業界——有人質疑為何要讓一位資歷尚淺的八零後導演去執導這麼大的項目,甚至曾一度傳聞法國著名導演呂克·貝鬆會接替他。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電影《流浪地球》劇照。(資料圖)

就像中影當初選擇郭帆這位青年導演執導這部科幻片,是看重他的未來一樣,郭帆將自己執導的第一部重工業電影放在青島東方影都,也是在看重青島影視產業園的潛力。兩年後,業界將這部名為《流浪地球》的影片視作“開啟了中國電影科幻元年”。與郭帆一樣,同樣在青島拍攝的《瘋狂的外星人》導演甯浩、《刺殺小說家》的導演路陽以及《封神》系列導演烏爾善都是中國中生代導演,他們可以被看作是中國工業電影的未來,他們都在青島開墾自己的光影疆域。

比起青島籍影人回鄉宣傳常說的“回饋家鄉觀眾”,這對青島影視業影響力的提升,顯然要實惠得多。

但不少青島影視觀察者似乎在歡喜中失去了冷靜,將“在青拍攝”和“青島出品”混為了一談,從某種角度來說,來青拍攝的劇組只是將取景從“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室外,搬到了攝影棚的室內,青島影視業多得也不過是一塊“場租錢”而已,遠沒有達到“出品”的地步。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1萬平方米攝影棚內景。(資料圖)

一般而言,出品方即投資方,主要是指電影的出資方,它可以是公司,也可以是個人,其也是整部影片票房收益和版權收益的主要受益人。而現實是,青島目前還缺乏叫得響的頭部影視公司或深耕於此的投資人,此外不管是發行、監製各個領域,頭部公司與人才儲備也都乏善可陳。與青島領先於全國的影視產業園硬件設施相比,這塊短板顯得尤為突兀。

想要有底氣地喊出“青島出品”,只有從儲備影視人才的“地基”打起。

目前,青島給出了“連續5年,每年10億元,總規模50億元的青島東方影都影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但相比北京、上海等地,當下青島的補貼政策更側重於劇組,而非一攬子產業配套補貼政策,特別是對於青島緊缺的、具有潛力的初創公司以及青年影視人才缺乏針對性的關照。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流浪地球》等四部在青島東方影都攝製的影片獲3626.96萬元製作成本補貼。

誠然,青島影視也推出過一些針對影視公司的扶持政策,比如對青島註冊的影視公司施行稅收連續返還政策,初衷固然好,但這種扶持還需警惕“平均分配式扶持”問題,如果將扶持的紅利平均分配給每個企業,這種扶持效果效果不明顯,而且對有想法、想要樹立影片風格的影人或公司來說缺乏吸引力。

認識到差距,才是轉變的開始。

我們不妨將目光聚焦於上海的影視扶持政策——甯浩的壞猴子影業當年在上海備案了《繡春刀2》和《中國藥神》(即後來的《我不是藥神》)時,因為選用的都是青年導演,其作品風險較大,失誤率也普遍比成熟導演高,所以從策劃到拍攝的週期相對就較長。但上海在開拍前就給予了扶持資金,並在各個運作流程環節中給予扶持,最終促成項目落地,最終也讓青年影視人才在上海找到了“歸屬感”。

實際上,這個案例要放諸於一個背景板前來看:首先,上海通過創投訓練營、電影項目創投等板塊活動挖掘優質影視項目和新人導演,然後納入相關政府部門的扶持考量範圍內,再通過上海電影節等節會進行宣傳造勢。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相當於上海市對人才與項目進行投資,只是投入的關鍵不是資金,而是類似於電影出品、宣發等各個環節的支持;收穫的也不是票房,而是一座城市影視產業的未來。

對比之下,青島影視需要轉變思維,將扶持放在前端,然後進一步貫穿從拍攝到發行各個環節,並以影視攝製服務中心為平臺,為影視公司和影視人才推出量體裁衣的“一站化服務”;同時可以延續政府與大型文娛集團的合作,共同論證、推出可操作的補貼比例和細則。

比起錦上添花,雪中送炭更能看出一座城市對於人才的誠意。

一套體系

說完聚集影視人才的問題,我們再來聊一下人才培養體系的問題。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2019年3月17日,唐國強現身“群演公社”海選青島站暢談群演的夢與未來。

青島是具有實現影視教育體系化條件的城市——從培養出包括唐國強、倪萍、陳好在內的300多名知名影視演員的青島39中到現在北京電影學院青島創意媒體學院、青島上海戲劇學院藝術學校等專業藝術院校,都具有實現導演、編劇、製片人等影視全產業鏈人才培訓的潛質;同時,包括東方影都在內影視產業園區也爭取與道奇電影學院等國際一流影視學院達成影視人才學歷教育戰略合作意向。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青島影視產業對於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並非“大而全”,而是專而精的需求——特別是基於本土影視產業園的實際需求,從“明星的搖籃”轉型為“電影工業人才的夢想地“。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俯瞰東方影都的攝影棚區域。(資料圖)

就現有條件,青島可聯動影視產業園與專業高校,在遵循“產學研”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上,打造多層級的定向培養體系,推動青島院校和教育培訓機構開展多形式、多層次和多類型的電影人才培養。一是可引導一些專科院校專門設立場記、道具、燈光、特效化妝等專業,為青島影視產業園輸送基礎性人才;二是引導一些本科院校和影視教育機構設立後期特效、數字技術等專業,為青島打造高科技含量電影項目儲備人才。

先說第一點。很多人都將場記、服化道視作“電影技工”,涉及此類學科設置的學校則被貼上“影視藍翔”的標籤。

這種觀念也導致了巨大的人才缺口。導演馮小剛就曾經說過,雖然現在有很多電影學院和戲劇學院在培養導演、編劇等電影業人才,但實際上一個100人的劇組裡,科班人才常常只有五六個,即使算上演員,也只有10%的是科班出身,而90%的工作人員都是沒有經過培訓的。

有句話大家都知道: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現實情況是很多人都想一步當上將軍——大家都想當導演,沒有人做場記、道具、燈光或是劇組的其他具體崗位。而實際上這些崗位才是真正的香餑餑。北京一位資深影視從業者曾經回憶,其實很多劇組最缺的就是場記,一位中國臺灣省的場記在劇組收了個徒弟,徒弟的片酬都貴到讓人咋舌。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影視基礎性學科仍缺乏系統性教材的支撐,實際上青島從三年前就邀請過業內專家就教材制定進行研討,我們已經起步在前,下面就要看能否持之以恆了。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日前,由英國電影協會(BFI)、東方影都融創影視產業園聯手推出的“中國青年影人培養計劃”在英國駐華使館正式啟動。

而對於電影視效、數字技術人才培養的路徑,則要考慮到國內電影數字技術相對落後的情況,可採取與國際一流影視學院合作培養的模式。上週,由英國電影協會(BFI)、東方影都融創影視產業園聯手推出的“中國青年影人培養計劃”也頗為引人矚目。這項計劃設置了“授課+實戰”的學習模式:在授課階段,學員將趕赴倫敦,師從多位奧斯卡獲獎級大咖導師,從編劇、拍攝再到製片,全方位拆解學習英國電影工業體系。在第二階段,學員將赴東方影都融創影視產業園進行實操拍攝,並在導師指導下以小組形式完成一部屬於自己的科幻作品。

這算是開了一個好頭。如果能針對目前中國電影產業部分領域人才緊缺的現狀,引導影視院校與教育機構通過對外合作的模式,不斷為青島影視培養、輸送3D動畫與視覺特效設計、視覺媒體聲音設計、影視造型設計等方向的緊缺人才,或許也會成為青島影視工業化崛起的一個重要拐點。

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提出過一個觀點——“入學即入行”。推動校企互動、打造中外合作培養模式,讓影視人才在青島影視產業園中有“學有所用”的機會、“學有所成”的前景,方能擺脫以往青島籍明星“另類輸出”的境地。

"

觀象山〡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更要做“夢想地”!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曾說過,“中國電影工業化的關鍵在於從業者思維的轉變。”這句話背後還有一層更深的含義,中國電影業的更新換代,其實是人才的迭代。

影視人才,青島“出”過很多,兩層含義:“走出”、“出走”。

很多人都知道:青島孕育了唐國強、黃渤、黃曉明、夏雨等影視人才;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除了演員外青島籍影人幾乎遍佈中國影視各個領域,舉個例子,今年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擒得銀熊最佳男女演員獎的《地久天長》,包括出品人王兵、編劇阿美、配樂董穎達在內的主創,無一例外都是青島人,怎一個“巧”字了得。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2019年5月29日,黃渤參加山東影視精品創作及產業發展座談會。

但一個讓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是,這裡往往是以“明星的搖籃”被人們提及,而非影視人才開疆拓土的“夢想地”。除了故土難離的眷戀,還有什麼理由能讓青島籍影視人才“常回家看看”,也讓並非青島籍的影視人才在青島找到“歸屬感”,這是擺在青島影視產業面前的一道綜合題。

一種轉變

兩年前,一部科幻電影在青島東方影都開機,作為該片導演的郭帆心情並不輕鬆,當時關於這部影片的質疑和猜測瀰漫業界——有人質疑為何要讓一位資歷尚淺的八零後導演去執導這麼大的項目,甚至曾一度傳聞法國著名導演呂克·貝鬆會接替他。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電影《流浪地球》劇照。(資料圖)

就像中影當初選擇郭帆這位青年導演執導這部科幻片,是看重他的未來一樣,郭帆將自己執導的第一部重工業電影放在青島東方影都,也是在看重青島影視產業園的潛力。兩年後,業界將這部名為《流浪地球》的影片視作“開啟了中國電影科幻元年”。與郭帆一樣,同樣在青島拍攝的《瘋狂的外星人》導演甯浩、《刺殺小說家》的導演路陽以及《封神》系列導演烏爾善都是中國中生代導演,他們可以被看作是中國工業電影的未來,他們都在青島開墾自己的光影疆域。

比起青島籍影人回鄉宣傳常說的“回饋家鄉觀眾”,這對青島影視業影響力的提升,顯然要實惠得多。

但不少青島影視觀察者似乎在歡喜中失去了冷靜,將“在青拍攝”和“青島出品”混為了一談,從某種角度來說,來青拍攝的劇組只是將取景從“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室外,搬到了攝影棚的室內,青島影視業多得也不過是一塊“場租錢”而已,遠沒有達到“出品”的地步。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1萬平方米攝影棚內景。(資料圖)

一般而言,出品方即投資方,主要是指電影的出資方,它可以是公司,也可以是個人,其也是整部影片票房收益和版權收益的主要受益人。而現實是,青島目前還缺乏叫得響的頭部影視公司或深耕於此的投資人,此外不管是發行、監製各個領域,頭部公司與人才儲備也都乏善可陳。與青島領先於全國的影視產業園硬件設施相比,這塊短板顯得尤為突兀。

想要有底氣地喊出“青島出品”,只有從儲備影視人才的“地基”打起。

目前,青島給出了“連續5年,每年10億元,總規模50億元的青島東方影都影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但相比北京、上海等地,當下青島的補貼政策更側重於劇組,而非一攬子產業配套補貼政策,特別是對於青島緊缺的、具有潛力的初創公司以及青年影視人才缺乏針對性的關照。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流浪地球》等四部在青島東方影都攝製的影片獲3626.96萬元製作成本補貼。

誠然,青島影視也推出過一些針對影視公司的扶持政策,比如對青島註冊的影視公司施行稅收連續返還政策,初衷固然好,但這種扶持還需警惕“平均分配式扶持”問題,如果將扶持的紅利平均分配給每個企業,這種扶持效果效果不明顯,而且對有想法、想要樹立影片風格的影人或公司來說缺乏吸引力。

認識到差距,才是轉變的開始。

我們不妨將目光聚焦於上海的影視扶持政策——甯浩的壞猴子影業當年在上海備案了《繡春刀2》和《中國藥神》(即後來的《我不是藥神》)時,因為選用的都是青年導演,其作品風險較大,失誤率也普遍比成熟導演高,所以從策劃到拍攝的週期相對就較長。但上海在開拍前就給予了扶持資金,並在各個運作流程環節中給予扶持,最終促成項目落地,最終也讓青年影視人才在上海找到了“歸屬感”。

實際上,這個案例要放諸於一個背景板前來看:首先,上海通過創投訓練營、電影項目創投等板塊活動挖掘優質影視項目和新人導演,然後納入相關政府部門的扶持考量範圍內,再通過上海電影節等節會進行宣傳造勢。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相當於上海市對人才與項目進行投資,只是投入的關鍵不是資金,而是類似於電影出品、宣發等各個環節的支持;收穫的也不是票房,而是一座城市影視產業的未來。

對比之下,青島影視需要轉變思維,將扶持放在前端,然後進一步貫穿從拍攝到發行各個環節,並以影視攝製服務中心為平臺,為影視公司和影視人才推出量體裁衣的“一站化服務”;同時可以延續政府與大型文娛集團的合作,共同論證、推出可操作的補貼比例和細則。

比起錦上添花,雪中送炭更能看出一座城市對於人才的誠意。

一套體系

說完聚集影視人才的問題,我們再來聊一下人才培養體系的問題。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2019年3月17日,唐國強現身“群演公社”海選青島站暢談群演的夢與未來。

青島是具有實現影視教育體系化條件的城市——從培養出包括唐國強、倪萍、陳好在內的300多名知名影視演員的青島39中到現在北京電影學院青島創意媒體學院、青島上海戲劇學院藝術學校等專業藝術院校,都具有實現導演、編劇、製片人等影視全產業鏈人才培訓的潛質;同時,包括東方影都在內影視產業園區也爭取與道奇電影學院等國際一流影視學院達成影視人才學歷教育戰略合作意向。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青島影視產業對於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並非“大而全”,而是專而精的需求——特別是基於本土影視產業園的實際需求,從“明星的搖籃”轉型為“電影工業人才的夢想地“。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俯瞰東方影都的攝影棚區域。(資料圖)

就現有條件,青島可聯動影視產業園與專業高校,在遵循“產學研”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上,打造多層級的定向培養體系,推動青島院校和教育培訓機構開展多形式、多層次和多類型的電影人才培養。一是可引導一些專科院校專門設立場記、道具、燈光、特效化妝等專業,為青島影視產業園輸送基礎性人才;二是引導一些本科院校和影視教育機構設立後期特效、數字技術等專業,為青島打造高科技含量電影項目儲備人才。

先說第一點。很多人都將場記、服化道視作“電影技工”,涉及此類學科設置的學校則被貼上“影視藍翔”的標籤。

這種觀念也導致了巨大的人才缺口。導演馮小剛就曾經說過,雖然現在有很多電影學院和戲劇學院在培養導演、編劇等電影業人才,但實際上一個100人的劇組裡,科班人才常常只有五六個,即使算上演員,也只有10%的是科班出身,而90%的工作人員都是沒有經過培訓的。

有句話大家都知道: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現實情況是很多人都想一步當上將軍——大家都想當導演,沒有人做場記、道具、燈光或是劇組的其他具體崗位。而實際上這些崗位才是真正的香餑餑。北京一位資深影視從業者曾經回憶,其實很多劇組最缺的就是場記,一位中國臺灣省的場記在劇組收了個徒弟,徒弟的片酬都貴到讓人咋舌。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影視基礎性學科仍缺乏系統性教材的支撐,實際上青島從三年前就邀請過業內專家就教材制定進行研討,我們已經起步在前,下面就要看能否持之以恆了。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日前,由英國電影協會(BFI)、東方影都融創影視產業園聯手推出的“中國青年影人培養計劃”在英國駐華使館正式啟動。

而對於電影視效、數字技術人才培養的路徑,則要考慮到國內電影數字技術相對落後的情況,可採取與國際一流影視學院合作培養的模式。上週,由英國電影協會(BFI)、東方影都融創影視產業園聯手推出的“中國青年影人培養計劃”也頗為引人矚目。這項計劃設置了“授課+實戰”的學習模式:在授課階段,學員將趕赴倫敦,師從多位奧斯卡獲獎級大咖導師,從編劇、拍攝再到製片,全方位拆解學習英國電影工業體系。在第二階段,學員將赴東方影都融創影視產業園進行實操拍攝,並在導師指導下以小組形式完成一部屬於自己的科幻作品。

這算是開了一個好頭。如果能針對目前中國電影產業部分領域人才緊缺的現狀,引導影視院校與教育機構通過對外合作的模式,不斷為青島影視培養、輸送3D動畫與視覺特效設計、視覺媒體聲音設計、影視造型設計等方向的緊缺人才,或許也會成為青島影視工業化崛起的一個重要拐點。

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提出過一個觀點——“入學即入行”。推動校企互動、打造中外合作培養模式,讓影視人才在青島影視產業園中有“學有所用”的機會、“學有所成”的前景,方能擺脫以往青島籍明星“另類輸出”的境地。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青島東方影都。(資料圖)

寫在最後的話

青島為何盛產影視明星?想必每個青島人都能說出一堆答案,比如青島人注重藝術教育啦,比如這裡影視學校眾多啦,比如這座城市具有藝術氛圍啦,比如“地靈”所以出“人傑”啦……

而他們為何是“在外揚名”而非“揚名在外”?這其中卻是有一定客觀歷史原因的:“青島印象”雖然屢屢出現在中國百年熒幕上,但這裡沒有“製片廠”歷史(比如八大國營電影製片廠),在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出現之前,青島在中國電影工業史上少有印記。缺乏了產業的支撐,自然留不住人才。

"

觀象山〡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更要做“夢想地”!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曾說過,“中國電影工業化的關鍵在於從業者思維的轉變。”這句話背後還有一層更深的含義,中國電影業的更新換代,其實是人才的迭代。

影視人才,青島“出”過很多,兩層含義:“走出”、“出走”。

很多人都知道:青島孕育了唐國強、黃渤、黃曉明、夏雨等影視人才;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除了演員外青島籍影人幾乎遍佈中國影視各個領域,舉個例子,今年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擒得銀熊最佳男女演員獎的《地久天長》,包括出品人王兵、編劇阿美、配樂董穎達在內的主創,無一例外都是青島人,怎一個“巧”字了得。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2019年5月29日,黃渤參加山東影視精品創作及產業發展座談會。

但一個讓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是,這裡往往是以“明星的搖籃”被人們提及,而非影視人才開疆拓土的“夢想地”。除了故土難離的眷戀,還有什麼理由能讓青島籍影視人才“常回家看看”,也讓並非青島籍的影視人才在青島找到“歸屬感”,這是擺在青島影視產業面前的一道綜合題。

一種轉變

兩年前,一部科幻電影在青島東方影都開機,作為該片導演的郭帆心情並不輕鬆,當時關於這部影片的質疑和猜測瀰漫業界——有人質疑為何要讓一位資歷尚淺的八零後導演去執導這麼大的項目,甚至曾一度傳聞法國著名導演呂克·貝鬆會接替他。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電影《流浪地球》劇照。(資料圖)

就像中影當初選擇郭帆這位青年導演執導這部科幻片,是看重他的未來一樣,郭帆將自己執導的第一部重工業電影放在青島東方影都,也是在看重青島影視產業園的潛力。兩年後,業界將這部名為《流浪地球》的影片視作“開啟了中國電影科幻元年”。與郭帆一樣,同樣在青島拍攝的《瘋狂的外星人》導演甯浩、《刺殺小說家》的導演路陽以及《封神》系列導演烏爾善都是中國中生代導演,他們可以被看作是中國工業電影的未來,他們都在青島開墾自己的光影疆域。

比起青島籍影人回鄉宣傳常說的“回饋家鄉觀眾”,這對青島影視業影響力的提升,顯然要實惠得多。

但不少青島影視觀察者似乎在歡喜中失去了冷靜,將“在青拍攝”和“青島出品”混為了一談,從某種角度來說,來青拍攝的劇組只是將取景從“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室外,搬到了攝影棚的室內,青島影視業多得也不過是一塊“場租錢”而已,遠沒有達到“出品”的地步。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1萬平方米攝影棚內景。(資料圖)

一般而言,出品方即投資方,主要是指電影的出資方,它可以是公司,也可以是個人,其也是整部影片票房收益和版權收益的主要受益人。而現實是,青島目前還缺乏叫得響的頭部影視公司或深耕於此的投資人,此外不管是發行、監製各個領域,頭部公司與人才儲備也都乏善可陳。與青島領先於全國的影視產業園硬件設施相比,這塊短板顯得尤為突兀。

想要有底氣地喊出“青島出品”,只有從儲備影視人才的“地基”打起。

目前,青島給出了“連續5年,每年10億元,總規模50億元的青島東方影都影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但相比北京、上海等地,當下青島的補貼政策更側重於劇組,而非一攬子產業配套補貼政策,特別是對於青島緊缺的、具有潛力的初創公司以及青年影視人才缺乏針對性的關照。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流浪地球》等四部在青島東方影都攝製的影片獲3626.96萬元製作成本補貼。

誠然,青島影視也推出過一些針對影視公司的扶持政策,比如對青島註冊的影視公司施行稅收連續返還政策,初衷固然好,但這種扶持還需警惕“平均分配式扶持”問題,如果將扶持的紅利平均分配給每個企業,這種扶持效果效果不明顯,而且對有想法、想要樹立影片風格的影人或公司來說缺乏吸引力。

認識到差距,才是轉變的開始。

我們不妨將目光聚焦於上海的影視扶持政策——甯浩的壞猴子影業當年在上海備案了《繡春刀2》和《中國藥神》(即後來的《我不是藥神》)時,因為選用的都是青年導演,其作品風險較大,失誤率也普遍比成熟導演高,所以從策劃到拍攝的週期相對就較長。但上海在開拍前就給予了扶持資金,並在各個運作流程環節中給予扶持,最終促成項目落地,最終也讓青年影視人才在上海找到了“歸屬感”。

實際上,這個案例要放諸於一個背景板前來看:首先,上海通過創投訓練營、電影項目創投等板塊活動挖掘優質影視項目和新人導演,然後納入相關政府部門的扶持考量範圍內,再通過上海電影節等節會進行宣傳造勢。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相當於上海市對人才與項目進行投資,只是投入的關鍵不是資金,而是類似於電影出品、宣發等各個環節的支持;收穫的也不是票房,而是一座城市影視產業的未來。

對比之下,青島影視需要轉變思維,將扶持放在前端,然後進一步貫穿從拍攝到發行各個環節,並以影視攝製服務中心為平臺,為影視公司和影視人才推出量體裁衣的“一站化服務”;同時可以延續政府與大型文娛集團的合作,共同論證、推出可操作的補貼比例和細則。

比起錦上添花,雪中送炭更能看出一座城市對於人才的誠意。

一套體系

說完聚集影視人才的問題,我們再來聊一下人才培養體系的問題。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2019年3月17日,唐國強現身“群演公社”海選青島站暢談群演的夢與未來。

青島是具有實現影視教育體系化條件的城市——從培養出包括唐國強、倪萍、陳好在內的300多名知名影視演員的青島39中到現在北京電影學院青島創意媒體學院、青島上海戲劇學院藝術學校等專業藝術院校,都具有實現導演、編劇、製片人等影視全產業鏈人才培訓的潛質;同時,包括東方影都在內影視產業園區也爭取與道奇電影學院等國際一流影視學院達成影視人才學歷教育戰略合作意向。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青島影視產業對於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並非“大而全”,而是專而精的需求——特別是基於本土影視產業園的實際需求,從“明星的搖籃”轉型為“電影工業人才的夢想地“。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俯瞰東方影都的攝影棚區域。(資料圖)

就現有條件,青島可聯動影視產業園與專業高校,在遵循“產學研”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上,打造多層級的定向培養體系,推動青島院校和教育培訓機構開展多形式、多層次和多類型的電影人才培養。一是可引導一些專科院校專門設立場記、道具、燈光、特效化妝等專業,為青島影視產業園輸送基礎性人才;二是引導一些本科院校和影視教育機構設立後期特效、數字技術等專業,為青島打造高科技含量電影項目儲備人才。

先說第一點。很多人都將場記、服化道視作“電影技工”,涉及此類學科設置的學校則被貼上“影視藍翔”的標籤。

這種觀念也導致了巨大的人才缺口。導演馮小剛就曾經說過,雖然現在有很多電影學院和戲劇學院在培養導演、編劇等電影業人才,但實際上一個100人的劇組裡,科班人才常常只有五六個,即使算上演員,也只有10%的是科班出身,而90%的工作人員都是沒有經過培訓的。

有句話大家都知道: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現實情況是很多人都想一步當上將軍——大家都想當導演,沒有人做場記、道具、燈光或是劇組的其他具體崗位。而實際上這些崗位才是真正的香餑餑。北京一位資深影視從業者曾經回憶,其實很多劇組最缺的就是場記,一位中國臺灣省的場記在劇組收了個徒弟,徒弟的片酬都貴到讓人咋舌。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影視基礎性學科仍缺乏系統性教材的支撐,實際上青島從三年前就邀請過業內專家就教材制定進行研討,我們已經起步在前,下面就要看能否持之以恆了。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日前,由英國電影協會(BFI)、東方影都融創影視產業園聯手推出的“中國青年影人培養計劃”在英國駐華使館正式啟動。

而對於電影視效、數字技術人才培養的路徑,則要考慮到國內電影數字技術相對落後的情況,可採取與國際一流影視學院合作培養的模式。上週,由英國電影協會(BFI)、東方影都融創影視產業園聯手推出的“中國青年影人培養計劃”也頗為引人矚目。這項計劃設置了“授課+實戰”的學習模式:在授課階段,學員將趕赴倫敦,師從多位奧斯卡獲獎級大咖導師,從編劇、拍攝再到製片,全方位拆解學習英國電影工業體系。在第二階段,學員將赴東方影都融創影視產業園進行實操拍攝,並在導師指導下以小組形式完成一部屬於自己的科幻作品。

這算是開了一個好頭。如果能針對目前中國電影產業部分領域人才緊缺的現狀,引導影視院校與教育機構通過對外合作的模式,不斷為青島影視培養、輸送3D動畫與視覺特效設計、視覺媒體聲音設計、影視造型設計等方向的緊缺人才,或許也會成為青島影視工業化崛起的一個重要拐點。

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提出過一個觀點——“入學即入行”。推動校企互動、打造中外合作培養模式,讓影視人才在青島影視產業園中有“學有所用”的機會、“學有所成”的前景,方能擺脫以往青島籍明星“另類輸出”的境地。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青島東方影都。(資料圖)

寫在最後的話

青島為何盛產影視明星?想必每個青島人都能說出一堆答案,比如青島人注重藝術教育啦,比如這裡影視學校眾多啦,比如這座城市具有藝術氛圍啦,比如“地靈”所以出“人傑”啦……

而他們為何是“在外揚名”而非“揚名在外”?這其中卻是有一定客觀歷史原因的:“青島印象”雖然屢屢出現在中國百年熒幕上,但這裡沒有“製片廠”歷史(比如八大國營電影製片廠),在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出現之前,青島在中國電影工業史上少有印記。缺乏了產業的支撐,自然留不住人才。

對於影視人才,青島不只做搖籃 更要做夢想地!你咋看?

青島影視產業園。(資料圖)

但在青島影視產業園有了長足發展,並試圖在電影工業化的道路上跑出“加速度”的當下,我們就再也不能用“缺乏產業支撐”來說事了。青島影視培養人才、吸引人才,更要留住人才,留得住人才的關鍵是留得住創意,留得住創意的關鍵是思維的轉變。

正如開頭的那句話——“中國電影工業化的關鍵在於從業者思維的轉變”,冥冥中也是對青島影視人才攻堅戰提出的一句忠告。

首席記者 |樑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