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提起“七夕”,現在的人一般想起的是“中國情人節”,其實,這不過是商人的噱頭,“七夕”雖然與婚姻愛情有關,但卻並不是“情人節”,而是“乞巧節”。

所謂“七夕乞巧”,就是女性在農曆七月七日夜裡,向“織女”祈求“巧藝”。中國古代是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女紅”是女性必須掌握的技能,也是女性在社會生產中承擔的重要職能,所以女孩子無不希望自己能有一雙像織女一般的巧手,能夠為自己織就一個美好的未來。“乞巧節”是女性的專有節日,它的出現以及“乞巧”節俗的形成,反映了中國古代對女性貢獻的肯定以及女性對自身智慧與能力的自豪,是中國傳統女性文化的優秀遺產,在今天仍然有著性別教育的積極意義。

"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提起“七夕”,現在的人一般想起的是“中國情人節”,其實,這不過是商人的噱頭,“七夕”雖然與婚姻愛情有關,但卻並不是“情人節”,而是“乞巧節”。

所謂“七夕乞巧”,就是女性在農曆七月七日夜裡,向“織女”祈求“巧藝”。中國古代是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女紅”是女性必須掌握的技能,也是女性在社會生產中承擔的重要職能,所以女孩子無不希望自己能有一雙像織女一般的巧手,能夠為自己織就一個美好的未來。“乞巧節”是女性的專有節日,它的出現以及“乞巧”節俗的形成,反映了中國古代對女性貢獻的肯定以及女性對自身智慧與能力的自豪,是中國傳統女性文化的優秀遺產,在今天仍然有著性別教育的積極意義。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妙文精解

"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提起“七夕”,現在的人一般想起的是“中國情人節”,其實,這不過是商人的噱頭,“七夕”雖然與婚姻愛情有關,但卻並不是“情人節”,而是“乞巧節”。

所謂“七夕乞巧”,就是女性在農曆七月七日夜裡,向“織女”祈求“巧藝”。中國古代是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女紅”是女性必須掌握的技能,也是女性在社會生產中承擔的重要職能,所以女孩子無不希望自己能有一雙像織女一般的巧手,能夠為自己織就一個美好的未來。“乞巧節”是女性的專有節日,它的出現以及“乞巧”節俗的形成,反映了中國古代對女性貢獻的肯定以及女性對自身智慧與能力的自豪,是中國傳統女性文化的優秀遺產,在今天仍然有著性別教育的積極意義。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妙文精解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註釋

(1)碧霄:青天。

(2)牽牛織女:牽牛星與織女星,此處也指牛郎和織女。

(3)河橋:鵲橋。

(4)乞巧:舊時風俗,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

(5)穿盡紅絲:指穿針引線的遊戲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又傳說月下老人以赤繩系夫妻之足,雖仇家異域,此繩一系,終不可避。後因以“紅絲”為婚姻或媒妁的代稱。

翻譯

今宵又到七夕節,抬頭看著青天,牽牛和織女要渡過鵲橋相會。

家家戶戶的女孩子都要望著秋月,一夜之間穿盡紅線幾萬條。

"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提起“七夕”,現在的人一般想起的是“中國情人節”,其實,這不過是商人的噱頭,“七夕”雖然與婚姻愛情有關,但卻並不是“情人節”,而是“乞巧節”。

所謂“七夕乞巧”,就是女性在農曆七月七日夜裡,向“織女”祈求“巧藝”。中國古代是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女紅”是女性必須掌握的技能,也是女性在社會生產中承擔的重要職能,所以女孩子無不希望自己能有一雙像織女一般的巧手,能夠為自己織就一個美好的未來。“乞巧節”是女性的專有節日,它的出現以及“乞巧”節俗的形成,反映了中國古代對女性貢獻的肯定以及女性對自身智慧與能力的自豪,是中國傳統女性文化的優秀遺產,在今天仍然有著性別教育的積極意義。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妙文精解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註釋

(1)碧霄:青天。

(2)牽牛織女:牽牛星與織女星,此處也指牛郎和織女。

(3)河橋:鵲橋。

(4)乞巧:舊時風俗,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

(5)穿盡紅絲:指穿針引線的遊戲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又傳說月下老人以赤繩系夫妻之足,雖仇家異域,此繩一系,終不可避。後因以“紅絲”為婚姻或媒妁的代稱。

翻譯

今宵又到七夕節,抬頭看著青天,牽牛和織女要渡過鵲橋相會。

家家戶戶的女孩子都要望著秋月,一夜之間穿盡紅線幾萬條。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背景知識

七夕節的形成

七夕起源於上古社會的對織女星的崇拜。織女星在二十八宿中稱“女”,由於它是北半天球亮度僅次於大角的明星,因此很早就受到古人的注意。古人將織女星作為秋季開始的標誌,把它首次出現在正東方的那一天定為七月一日,故而在詩文提到“織女星”。,一般都是指秋天的夜色,如“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同時,在古代的歷法中,“鬥綱之端連貫營室,織女之紀,指牽牛之初,以紀日月,故日星紀。五星起其初,日月起其中,凡十二次。”(《漢書·律曆志》)織女星和銀河對岸的亮星牽牛星相配合,與“斗柄”一同被作為天文時間變化的標誌,因此很早的時候人們便將牽牛和織女聯繫起來,只是上古時牽牛星和織女星只是兩顆特殊的星星,還沒有形成“戀愛”關係,也還沒有“七夕”,或者說這時候的“七夕”可能是在七月初一。

當我們的先民進入神話時代後,開始將人類的生活與牽牛織女的某種特性聯繫起來,這兩顆星星就逐漸被人們神化和人格化了。如《詩·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銀河邊的織女像織布一樣每天移動七次,但永遠也織不成一匹,對岸的牽牛也從不拉車,這首詩的意旨在於諷刺那些徒有虛名的人,可見在此詩寫成的那個時代,牽牛和織女似乎仍沒有特殊的關係,但是卻很明顯地擬人化和形象化了。

織女與牽牛之間到底的什麼時候開始產生情感的?史乘闕如,我們難以推明其上緣,但最晚在戰國末期至秦朝初年這一段時間內,“牛女戀”已經廣為流傳了,如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日書》記載說:“戊申、己酉,牽牛以取織女,不果,三棄。”大意是,“戊申日、己酉日牽牛迎娶織女的喜事沒有辦成,如果在這樣的日子娶婦的話,三年丈夫就會離棄妻子。”可知當時已經有牽牛與織女結婚的傳說,並且因為織女牽牛為銀河所阻未能完婚而形成一種民間婚嫁的時間禁忌,所以一開始的“七夕”,不但不是個喜慶的節日,反而是一個禁止嫁娶的“忌日”。

在漢代牽牛織女的身份更加明確了,如《史記·天官書》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緯書《春秋·運鬥樞》言:“牽牛神,名略。”同時,史料記載,漢武帝曾在長安昆明池兩側各立一座牽牛、織女塑像,模仿牛女隔河相望的情景,可見此時牛郎織女已經具備了人具體的相貌形體。而在漢代,鵲橋相會的故事也出現了,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漢代典籍《淮南子》說:“烏鵲填河成橋而渡織女”,之所以是“烏鵲成橋”,有的學者認為與漢代“鵲腦令人相思”的巫術認識有關。

從史料推測,大約在漢代,“七夕”從七月初一,變成了七月初七。這種變化,一是因為古人的數字信仰,認為“五五”“七七”“九九”這樣的數字有著神祕的力量;另一個原因在於“七月七日”原本就是傳統歲時性吉日。農曆七月,正是剛入初秋,天氣乾燥涼爽,人們在這一天曝晒衣裳和書籍,後來這一“吉日”與牛女“七夕”相合併為一天,如《四民月令》載:“七月七日,曝經書,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祈請於河鼓(即“牽牛”)、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守夜者鹹懷私願。”七月七日成為欣賞天庭歡會,乞求人間幸福的良宵,七夕原有的禁忌意義在此時期已經基本消解,漢魏以後,“七夕”逐漸成為了表達女性願望、比試與展示女性巧藝的節日。

同時,牽牛織女之間的悲劇愛情故事也不斷豐富成熟,人們對兩“人”相隔河漢卻執著相愛,感到既惋惜又羨慕,如《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寫的完全是男女之間思念。在這種影響下,“七夕”和“牛女”與婚戀愛情的聯繫也不斷緊密,直到白居易《長恨歌》與陳鴻《長恨歌傳》問世後,楊貴妃、唐明皇七月七日於長生殿盟誓“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但最終以悲劇收場的愛情故事廣為流傳,“七夕”守夜奇願的節俗在唐代遍佈全國,遠播四海,“七夕”具有類似西方“情人節”的性質也是在這個時候形成的。

本課所選唐代神童詩人林傑的《乞巧》一詩,所描寫的就是中唐時期的一次七夕節,詩中家家戶戶的女孩子望著天空祈願,而“穿盡紅絲幾萬條”,她們所企盼的不僅是一雙巧手,更是一段美滿的愛情。

隨著社會文化條件的變化,七夕節的活動更加豐富多彩,牽牛織女的故事形態也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如牽牛星變成了人間的“牛郎”,牛女不斷成親還育有了兒女等等,在後世的牛女故事中,人們著力突出的是牛郎織女之間真摯的愛情,以及愛情受阻所產生的思念與感傷,還有對能夠突破一切乃至天條的真愛的羨慕和追崇。“牛女”和“七夕”反映了中國人民對真摯愛情最樸素最執著的追求,正如宋朝的秦觀在《鵲橋仙》中所詠:“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提起“七夕”,現在的人一般想起的是“中國情人節”,其實,這不過是商人的噱頭,“七夕”雖然與婚姻愛情有關,但卻並不是“情人節”,而是“乞巧節”。

所謂“七夕乞巧”,就是女性在農曆七月七日夜裡,向“織女”祈求“巧藝”。中國古代是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女紅”是女性必須掌握的技能,也是女性在社會生產中承擔的重要職能,所以女孩子無不希望自己能有一雙像織女一般的巧手,能夠為自己織就一個美好的未來。“乞巧節”是女性的專有節日,它的出現以及“乞巧”節俗的形成,反映了中國古代對女性貢獻的肯定以及女性對自身智慧與能力的自豪,是中國傳統女性文化的優秀遺產,在今天仍然有著性別教育的積極意義。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妙文精解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註釋

(1)碧霄:青天。

(2)牽牛織女:牽牛星與織女星,此處也指牛郎和織女。

(3)河橋:鵲橋。

(4)乞巧:舊時風俗,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

(5)穿盡紅絲:指穿針引線的遊戲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又傳說月下老人以赤繩系夫妻之足,雖仇家異域,此繩一系,終不可避。後因以“紅絲”為婚姻或媒妁的代稱。

翻譯

今宵又到七夕節,抬頭看著青天,牽牛和織女要渡過鵲橋相會。

家家戶戶的女孩子都要望著秋月,一夜之間穿盡紅線幾萬條。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背景知識

七夕節的形成

七夕起源於上古社會的對織女星的崇拜。織女星在二十八宿中稱“女”,由於它是北半天球亮度僅次於大角的明星,因此很早就受到古人的注意。古人將織女星作為秋季開始的標誌,把它首次出現在正東方的那一天定為七月一日,故而在詩文提到“織女星”。,一般都是指秋天的夜色,如“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同時,在古代的歷法中,“鬥綱之端連貫營室,織女之紀,指牽牛之初,以紀日月,故日星紀。五星起其初,日月起其中,凡十二次。”(《漢書·律曆志》)織女星和銀河對岸的亮星牽牛星相配合,與“斗柄”一同被作為天文時間變化的標誌,因此很早的時候人們便將牽牛和織女聯繫起來,只是上古時牽牛星和織女星只是兩顆特殊的星星,還沒有形成“戀愛”關係,也還沒有“七夕”,或者說這時候的“七夕”可能是在七月初一。

當我們的先民進入神話時代後,開始將人類的生活與牽牛織女的某種特性聯繫起來,這兩顆星星就逐漸被人們神化和人格化了。如《詩·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銀河邊的織女像織布一樣每天移動七次,但永遠也織不成一匹,對岸的牽牛也從不拉車,這首詩的意旨在於諷刺那些徒有虛名的人,可見在此詩寫成的那個時代,牽牛和織女似乎仍沒有特殊的關係,但是卻很明顯地擬人化和形象化了。

織女與牽牛之間到底的什麼時候開始產生情感的?史乘闕如,我們難以推明其上緣,但最晚在戰國末期至秦朝初年這一段時間內,“牛女戀”已經廣為流傳了,如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日書》記載說:“戊申、己酉,牽牛以取織女,不果,三棄。”大意是,“戊申日、己酉日牽牛迎娶織女的喜事沒有辦成,如果在這樣的日子娶婦的話,三年丈夫就會離棄妻子。”可知當時已經有牽牛與織女結婚的傳說,並且因為織女牽牛為銀河所阻未能完婚而形成一種民間婚嫁的時間禁忌,所以一開始的“七夕”,不但不是個喜慶的節日,反而是一個禁止嫁娶的“忌日”。

在漢代牽牛織女的身份更加明確了,如《史記·天官書》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緯書《春秋·運鬥樞》言:“牽牛神,名略。”同時,史料記載,漢武帝曾在長安昆明池兩側各立一座牽牛、織女塑像,模仿牛女隔河相望的情景,可見此時牛郎織女已經具備了人具體的相貌形體。而在漢代,鵲橋相會的故事也出現了,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漢代典籍《淮南子》說:“烏鵲填河成橋而渡織女”,之所以是“烏鵲成橋”,有的學者認為與漢代“鵲腦令人相思”的巫術認識有關。

從史料推測,大約在漢代,“七夕”從七月初一,變成了七月初七。這種變化,一是因為古人的數字信仰,認為“五五”“七七”“九九”這樣的數字有著神祕的力量;另一個原因在於“七月七日”原本就是傳統歲時性吉日。農曆七月,正是剛入初秋,天氣乾燥涼爽,人們在這一天曝晒衣裳和書籍,後來這一“吉日”與牛女“七夕”相合併為一天,如《四民月令》載:“七月七日,曝經書,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祈請於河鼓(即“牽牛”)、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守夜者鹹懷私願。”七月七日成為欣賞天庭歡會,乞求人間幸福的良宵,七夕原有的禁忌意義在此時期已經基本消解,漢魏以後,“七夕”逐漸成為了表達女性願望、比試與展示女性巧藝的節日。

同時,牽牛織女之間的悲劇愛情故事也不斷豐富成熟,人們對兩“人”相隔河漢卻執著相愛,感到既惋惜又羨慕,如《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寫的完全是男女之間思念。在這種影響下,“七夕”和“牛女”與婚戀愛情的聯繫也不斷緊密,直到白居易《長恨歌》與陳鴻《長恨歌傳》問世後,楊貴妃、唐明皇七月七日於長生殿盟誓“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但最終以悲劇收場的愛情故事廣為流傳,“七夕”守夜奇願的節俗在唐代遍佈全國,遠播四海,“七夕”具有類似西方“情人節”的性質也是在這個時候形成的。

本課所選唐代神童詩人林傑的《乞巧》一詩,所描寫的就是中唐時期的一次七夕節,詩中家家戶戶的女孩子望著天空祈願,而“穿盡紅絲幾萬條”,她們所企盼的不僅是一雙巧手,更是一段美滿的愛情。

隨著社會文化條件的變化,七夕節的活動更加豐富多彩,牽牛織女的故事形態也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如牽牛星變成了人間的“牛郎”,牛女不斷成親還育有了兒女等等,在後世的牛女故事中,人們著力突出的是牛郎織女之間真摯的愛情,以及愛情受阻所產生的思念與感傷,還有對能夠突破一切乃至天條的真愛的羨慕和追崇。“牛女”和“七夕”反映了中國人民對真摯愛情最樸素最執著的追求,正如宋朝的秦觀在《鵲橋仙》中所詠:“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拓展閱讀

中國民間四大故事

“牛郎織女”與“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祝英臺”“白蛇傳”並稱為“中國四大民間故事”,在民間文化中有著既深且廣的影響。

"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提起“七夕”,現在的人一般想起的是“中國情人節”,其實,這不過是商人的噱頭,“七夕”雖然與婚姻愛情有關,但卻並不是“情人節”,而是“乞巧節”。

所謂“七夕乞巧”,就是女性在農曆七月七日夜裡,向“織女”祈求“巧藝”。中國古代是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女紅”是女性必須掌握的技能,也是女性在社會生產中承擔的重要職能,所以女孩子無不希望自己能有一雙像織女一般的巧手,能夠為自己織就一個美好的未來。“乞巧節”是女性的專有節日,它的出現以及“乞巧”節俗的形成,反映了中國古代對女性貢獻的肯定以及女性對自身智慧與能力的自豪,是中國傳統女性文化的優秀遺產,在今天仍然有著性別教育的積極意義。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妙文精解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註釋

(1)碧霄:青天。

(2)牽牛織女:牽牛星與織女星,此處也指牛郎和織女。

(3)河橋:鵲橋。

(4)乞巧:舊時風俗,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

(5)穿盡紅絲:指穿針引線的遊戲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又傳說月下老人以赤繩系夫妻之足,雖仇家異域,此繩一系,終不可避。後因以“紅絲”為婚姻或媒妁的代稱。

翻譯

今宵又到七夕節,抬頭看著青天,牽牛和織女要渡過鵲橋相會。

家家戶戶的女孩子都要望著秋月,一夜之間穿盡紅線幾萬條。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背景知識

七夕節的形成

七夕起源於上古社會的對織女星的崇拜。織女星在二十八宿中稱“女”,由於它是北半天球亮度僅次於大角的明星,因此很早就受到古人的注意。古人將織女星作為秋季開始的標誌,把它首次出現在正東方的那一天定為七月一日,故而在詩文提到“織女星”。,一般都是指秋天的夜色,如“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同時,在古代的歷法中,“鬥綱之端連貫營室,織女之紀,指牽牛之初,以紀日月,故日星紀。五星起其初,日月起其中,凡十二次。”(《漢書·律曆志》)織女星和銀河對岸的亮星牽牛星相配合,與“斗柄”一同被作為天文時間變化的標誌,因此很早的時候人們便將牽牛和織女聯繫起來,只是上古時牽牛星和織女星只是兩顆特殊的星星,還沒有形成“戀愛”關係,也還沒有“七夕”,或者說這時候的“七夕”可能是在七月初一。

當我們的先民進入神話時代後,開始將人類的生活與牽牛織女的某種特性聯繫起來,這兩顆星星就逐漸被人們神化和人格化了。如《詩·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銀河邊的織女像織布一樣每天移動七次,但永遠也織不成一匹,對岸的牽牛也從不拉車,這首詩的意旨在於諷刺那些徒有虛名的人,可見在此詩寫成的那個時代,牽牛和織女似乎仍沒有特殊的關係,但是卻很明顯地擬人化和形象化了。

織女與牽牛之間到底的什麼時候開始產生情感的?史乘闕如,我們難以推明其上緣,但最晚在戰國末期至秦朝初年這一段時間內,“牛女戀”已經廣為流傳了,如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日書》記載說:“戊申、己酉,牽牛以取織女,不果,三棄。”大意是,“戊申日、己酉日牽牛迎娶織女的喜事沒有辦成,如果在這樣的日子娶婦的話,三年丈夫就會離棄妻子。”可知當時已經有牽牛與織女結婚的傳說,並且因為織女牽牛為銀河所阻未能完婚而形成一種民間婚嫁的時間禁忌,所以一開始的“七夕”,不但不是個喜慶的節日,反而是一個禁止嫁娶的“忌日”。

在漢代牽牛織女的身份更加明確了,如《史記·天官書》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緯書《春秋·運鬥樞》言:“牽牛神,名略。”同時,史料記載,漢武帝曾在長安昆明池兩側各立一座牽牛、織女塑像,模仿牛女隔河相望的情景,可見此時牛郎織女已經具備了人具體的相貌形體。而在漢代,鵲橋相會的故事也出現了,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漢代典籍《淮南子》說:“烏鵲填河成橋而渡織女”,之所以是“烏鵲成橋”,有的學者認為與漢代“鵲腦令人相思”的巫術認識有關。

從史料推測,大約在漢代,“七夕”從七月初一,變成了七月初七。這種變化,一是因為古人的數字信仰,認為“五五”“七七”“九九”這樣的數字有著神祕的力量;另一個原因在於“七月七日”原本就是傳統歲時性吉日。農曆七月,正是剛入初秋,天氣乾燥涼爽,人們在這一天曝晒衣裳和書籍,後來這一“吉日”與牛女“七夕”相合併為一天,如《四民月令》載:“七月七日,曝經書,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祈請於河鼓(即“牽牛”)、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守夜者鹹懷私願。”七月七日成為欣賞天庭歡會,乞求人間幸福的良宵,七夕原有的禁忌意義在此時期已經基本消解,漢魏以後,“七夕”逐漸成為了表達女性願望、比試與展示女性巧藝的節日。

同時,牽牛織女之間的悲劇愛情故事也不斷豐富成熟,人們對兩“人”相隔河漢卻執著相愛,感到既惋惜又羨慕,如《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寫的完全是男女之間思念。在這種影響下,“七夕”和“牛女”與婚戀愛情的聯繫也不斷緊密,直到白居易《長恨歌》與陳鴻《長恨歌傳》問世後,楊貴妃、唐明皇七月七日於長生殿盟誓“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但最終以悲劇收場的愛情故事廣為流傳,“七夕”守夜奇願的節俗在唐代遍佈全國,遠播四海,“七夕”具有類似西方“情人節”的性質也是在這個時候形成的。

本課所選唐代神童詩人林傑的《乞巧》一詩,所描寫的就是中唐時期的一次七夕節,詩中家家戶戶的女孩子望著天空祈願,而“穿盡紅絲幾萬條”,她們所企盼的不僅是一雙巧手,更是一段美滿的愛情。

隨著社會文化條件的變化,七夕節的活動更加豐富多彩,牽牛織女的故事形態也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如牽牛星變成了人間的“牛郎”,牛女不斷成親還育有了兒女等等,在後世的牛女故事中,人們著力突出的是牛郎織女之間真摯的愛情,以及愛情受阻所產生的思念與感傷,還有對能夠突破一切乃至天條的真愛的羨慕和追崇。“牛女”和“七夕”反映了中國人民對真摯愛情最樸素最執著的追求,正如宋朝的秦觀在《鵲橋仙》中所詠:“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拓展閱讀

中國民間四大故事

“牛郎織女”與“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祝英臺”“白蛇傳”並稱為“中國四大民間故事”,在民間文化中有著既深且廣的影響。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在早期有兩種流行的版本,一種是樑代文獻《荊楚歲時記》記載說:牽牛娶織女時,因為無錢備辦聘禮,於是向天帝借錢兩萬備禮,事後久久不還,天帝一生氣將牛郎趕到銀河西岸的營室之中,與織女遙遙相對。另一種說法是樑代殷芸《小說》一書所載:織女是天帝的女兒,擅長織“雲錦天衣”,天帝念她孤獨辛苦,把她許配給河西的牛郎,結果織女荒廢了織造,被天帝處罰回到河東,只允許二人每年相見一次。這兩種說法在後代不斷演義變形,形成了眾多版本,袁珂先生《中國神話傳說詞典》所列的是現在民間通行版本之一:

“織女為天帝孫女,王母娘娘外孫女,於織紝之暇,常與諸仙女於銀河澡浴。牛郎則下方一貧苦孤兒也,常受嫂虐待,分與一老牛,令其自立門戶。其時天地相去未遠,銀河與凡間相連。牛郎遵老牛囑,去銀河竊得織女天衣,織女不能去,遂為牛郎妻。經數年,產兒女各一,男耕女織,生活幸福。不意天帝查明此事,震怒非常,立遣天神往逮織女。王母娘娘慮天神疏虞,亦偕同去。織女被捕上天,牛郎不得上,與兒女仰天大哭。時老牛垂死,囑牛郎於其死後剖皮衣之,便可登天。牛郎如其言,果偕兒女上天。差已追及織女,王母娘娘忽拔頭上金簪,憑空劃之,頓成波濤滾滾天河。牛郎織女隔河相望,無由得過,只有悲泣。後終感動天帝,許其一年一度於七月七日鵲橋相會。”

"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提起“七夕”,現在的人一般想起的是“中國情人節”,其實,這不過是商人的噱頭,“七夕”雖然與婚姻愛情有關,但卻並不是“情人節”,而是“乞巧節”。

所謂“七夕乞巧”,就是女性在農曆七月七日夜裡,向“織女”祈求“巧藝”。中國古代是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女紅”是女性必須掌握的技能,也是女性在社會生產中承擔的重要職能,所以女孩子無不希望自己能有一雙像織女一般的巧手,能夠為自己織就一個美好的未來。“乞巧節”是女性的專有節日,它的出現以及“乞巧”節俗的形成,反映了中國古代對女性貢獻的肯定以及女性對自身智慧與能力的自豪,是中國傳統女性文化的優秀遺產,在今天仍然有著性別教育的積極意義。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妙文精解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註釋

(1)碧霄:青天。

(2)牽牛織女:牽牛星與織女星,此處也指牛郎和織女。

(3)河橋:鵲橋。

(4)乞巧:舊時風俗,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

(5)穿盡紅絲:指穿針引線的遊戲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又傳說月下老人以赤繩系夫妻之足,雖仇家異域,此繩一系,終不可避。後因以“紅絲”為婚姻或媒妁的代稱。

翻譯

今宵又到七夕節,抬頭看著青天,牽牛和織女要渡過鵲橋相會。

家家戶戶的女孩子都要望著秋月,一夜之間穿盡紅線幾萬條。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背景知識

七夕節的形成

七夕起源於上古社會的對織女星的崇拜。織女星在二十八宿中稱“女”,由於它是北半天球亮度僅次於大角的明星,因此很早就受到古人的注意。古人將織女星作為秋季開始的標誌,把它首次出現在正東方的那一天定為七月一日,故而在詩文提到“織女星”。,一般都是指秋天的夜色,如“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同時,在古代的歷法中,“鬥綱之端連貫營室,織女之紀,指牽牛之初,以紀日月,故日星紀。五星起其初,日月起其中,凡十二次。”(《漢書·律曆志》)織女星和銀河對岸的亮星牽牛星相配合,與“斗柄”一同被作為天文時間變化的標誌,因此很早的時候人們便將牽牛和織女聯繫起來,只是上古時牽牛星和織女星只是兩顆特殊的星星,還沒有形成“戀愛”關係,也還沒有“七夕”,或者說這時候的“七夕”可能是在七月初一。

當我們的先民進入神話時代後,開始將人類的生活與牽牛織女的某種特性聯繫起來,這兩顆星星就逐漸被人們神化和人格化了。如《詩·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銀河邊的織女像織布一樣每天移動七次,但永遠也織不成一匹,對岸的牽牛也從不拉車,這首詩的意旨在於諷刺那些徒有虛名的人,可見在此詩寫成的那個時代,牽牛和織女似乎仍沒有特殊的關係,但是卻很明顯地擬人化和形象化了。

織女與牽牛之間到底的什麼時候開始產生情感的?史乘闕如,我們難以推明其上緣,但最晚在戰國末期至秦朝初年這一段時間內,“牛女戀”已經廣為流傳了,如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日書》記載說:“戊申、己酉,牽牛以取織女,不果,三棄。”大意是,“戊申日、己酉日牽牛迎娶織女的喜事沒有辦成,如果在這樣的日子娶婦的話,三年丈夫就會離棄妻子。”可知當時已經有牽牛與織女結婚的傳說,並且因為織女牽牛為銀河所阻未能完婚而形成一種民間婚嫁的時間禁忌,所以一開始的“七夕”,不但不是個喜慶的節日,反而是一個禁止嫁娶的“忌日”。

在漢代牽牛織女的身份更加明確了,如《史記·天官書》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緯書《春秋·運鬥樞》言:“牽牛神,名略。”同時,史料記載,漢武帝曾在長安昆明池兩側各立一座牽牛、織女塑像,模仿牛女隔河相望的情景,可見此時牛郎織女已經具備了人具體的相貌形體。而在漢代,鵲橋相會的故事也出現了,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漢代典籍《淮南子》說:“烏鵲填河成橋而渡織女”,之所以是“烏鵲成橋”,有的學者認為與漢代“鵲腦令人相思”的巫術認識有關。

從史料推測,大約在漢代,“七夕”從七月初一,變成了七月初七。這種變化,一是因為古人的數字信仰,認為“五五”“七七”“九九”這樣的數字有著神祕的力量;另一個原因在於“七月七日”原本就是傳統歲時性吉日。農曆七月,正是剛入初秋,天氣乾燥涼爽,人們在這一天曝晒衣裳和書籍,後來這一“吉日”與牛女“七夕”相合併為一天,如《四民月令》載:“七月七日,曝經書,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祈請於河鼓(即“牽牛”)、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守夜者鹹懷私願。”七月七日成為欣賞天庭歡會,乞求人間幸福的良宵,七夕原有的禁忌意義在此時期已經基本消解,漢魏以後,“七夕”逐漸成為了表達女性願望、比試與展示女性巧藝的節日。

同時,牽牛織女之間的悲劇愛情故事也不斷豐富成熟,人們對兩“人”相隔河漢卻執著相愛,感到既惋惜又羨慕,如《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寫的完全是男女之間思念。在這種影響下,“七夕”和“牛女”與婚戀愛情的聯繫也不斷緊密,直到白居易《長恨歌》與陳鴻《長恨歌傳》問世後,楊貴妃、唐明皇七月七日於長生殿盟誓“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但最終以悲劇收場的愛情故事廣為流傳,“七夕”守夜奇願的節俗在唐代遍佈全國,遠播四海,“七夕”具有類似西方“情人節”的性質也是在這個時候形成的。

本課所選唐代神童詩人林傑的《乞巧》一詩,所描寫的就是中唐時期的一次七夕節,詩中家家戶戶的女孩子望著天空祈願,而“穿盡紅絲幾萬條”,她們所企盼的不僅是一雙巧手,更是一段美滿的愛情。

隨著社會文化條件的變化,七夕節的活動更加豐富多彩,牽牛織女的故事形態也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如牽牛星變成了人間的“牛郎”,牛女不斷成親還育有了兒女等等,在後世的牛女故事中,人們著力突出的是牛郎織女之間真摯的愛情,以及愛情受阻所產生的思念與感傷,還有對能夠突破一切乃至天條的真愛的羨慕和追崇。“牛女”和“七夕”反映了中國人民對真摯愛情最樸素最執著的追求,正如宋朝的秦觀在《鵲橋仙》中所詠:“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拓展閱讀

中國民間四大故事

“牛郎織女”與“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祝英臺”“白蛇傳”並稱為“中國四大民間故事”,在民間文化中有著既深且廣的影響。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在早期有兩種流行的版本,一種是樑代文獻《荊楚歲時記》記載說:牽牛娶織女時,因為無錢備辦聘禮,於是向天帝借錢兩萬備禮,事後久久不還,天帝一生氣將牛郎趕到銀河西岸的營室之中,與織女遙遙相對。另一種說法是樑代殷芸《小說》一書所載:織女是天帝的女兒,擅長織“雲錦天衣”,天帝念她孤獨辛苦,把她許配給河西的牛郎,結果織女荒廢了織造,被天帝處罰回到河東,只允許二人每年相見一次。這兩種說法在後代不斷演義變形,形成了眾多版本,袁珂先生《中國神話傳說詞典》所列的是現在民間通行版本之一:

“織女為天帝孫女,王母娘娘外孫女,於織紝之暇,常與諸仙女於銀河澡浴。牛郎則下方一貧苦孤兒也,常受嫂虐待,分與一老牛,令其自立門戶。其時天地相去未遠,銀河與凡間相連。牛郎遵老牛囑,去銀河竊得織女天衣,織女不能去,遂為牛郎妻。經數年,產兒女各一,男耕女織,生活幸福。不意天帝查明此事,震怒非常,立遣天神往逮織女。王母娘娘慮天神疏虞,亦偕同去。織女被捕上天,牛郎不得上,與兒女仰天大哭。時老牛垂死,囑牛郎於其死後剖皮衣之,便可登天。牛郎如其言,果偕兒女上天。差已追及織女,王母娘娘忽拔頭上金簪,憑空劃之,頓成波濤滾滾天河。牛郎織女隔河相望,無由得過,只有悲泣。後終感動天帝,許其一年一度於七月七日鵲橋相會。”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孟姜女哭長城

孟姜女的故事在戰國時的古籍中已經有片斷記載,《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說,齊國大將杞梁在伐呂途中戰死,齊侯歸來時,路遇杞梁妻,他拒絕在郊外弔唁,認為不合禮法,所以被人們稱道。《孟子》《禮記》等書中說孟姜女善哭其夫,漢劉向《列女傳》說她枕夫屍哀哭,“十日而城為之崩”,“哭長城”的元素在這裡已經具備了。後世民間傳說綜合了這些說法,又與秦始皇修長城聯繫起來,並加以演義後形成了許多版本。唐代文獻《同賢記》的說法是:範杞梁因逃避秦始皇苦役,躲到孟超家後園樹上,孟女仲姿正在池中洗澡,因身體為杞梁所見,便以身相許。後杞梁被拉去築長城,死於苦役,仲姿往哭,城崩,露出杞梁屍骨。仲姿滴血骨上,認出丈夫,帶回安葬。除了“孟姜女”之名還未出現後,基本就是現在民間通行的說法。

"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提起“七夕”,現在的人一般想起的是“中國情人節”,其實,這不過是商人的噱頭,“七夕”雖然與婚姻愛情有關,但卻並不是“情人節”,而是“乞巧節”。

所謂“七夕乞巧”,就是女性在農曆七月七日夜裡,向“織女”祈求“巧藝”。中國古代是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女紅”是女性必須掌握的技能,也是女性在社會生產中承擔的重要職能,所以女孩子無不希望自己能有一雙像織女一般的巧手,能夠為自己織就一個美好的未來。“乞巧節”是女性的專有節日,它的出現以及“乞巧”節俗的形成,反映了中國古代對女性貢獻的肯定以及女性對自身智慧與能力的自豪,是中國傳統女性文化的優秀遺產,在今天仍然有著性別教育的積極意義。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妙文精解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註釋

(1)碧霄:青天。

(2)牽牛織女:牽牛星與織女星,此處也指牛郎和織女。

(3)河橋:鵲橋。

(4)乞巧:舊時風俗,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

(5)穿盡紅絲:指穿針引線的遊戲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又傳說月下老人以赤繩系夫妻之足,雖仇家異域,此繩一系,終不可避。後因以“紅絲”為婚姻或媒妁的代稱。

翻譯

今宵又到七夕節,抬頭看著青天,牽牛和織女要渡過鵲橋相會。

家家戶戶的女孩子都要望著秋月,一夜之間穿盡紅線幾萬條。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背景知識

七夕節的形成

七夕起源於上古社會的對織女星的崇拜。織女星在二十八宿中稱“女”,由於它是北半天球亮度僅次於大角的明星,因此很早就受到古人的注意。古人將織女星作為秋季開始的標誌,把它首次出現在正東方的那一天定為七月一日,故而在詩文提到“織女星”。,一般都是指秋天的夜色,如“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同時,在古代的歷法中,“鬥綱之端連貫營室,織女之紀,指牽牛之初,以紀日月,故日星紀。五星起其初,日月起其中,凡十二次。”(《漢書·律曆志》)織女星和銀河對岸的亮星牽牛星相配合,與“斗柄”一同被作為天文時間變化的標誌,因此很早的時候人們便將牽牛和織女聯繫起來,只是上古時牽牛星和織女星只是兩顆特殊的星星,還沒有形成“戀愛”關係,也還沒有“七夕”,或者說這時候的“七夕”可能是在七月初一。

當我們的先民進入神話時代後,開始將人類的生活與牽牛織女的某種特性聯繫起來,這兩顆星星就逐漸被人們神化和人格化了。如《詩·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銀河邊的織女像織布一樣每天移動七次,但永遠也織不成一匹,對岸的牽牛也從不拉車,這首詩的意旨在於諷刺那些徒有虛名的人,可見在此詩寫成的那個時代,牽牛和織女似乎仍沒有特殊的關係,但是卻很明顯地擬人化和形象化了。

織女與牽牛之間到底的什麼時候開始產生情感的?史乘闕如,我們難以推明其上緣,但最晚在戰國末期至秦朝初年這一段時間內,“牛女戀”已經廣為流傳了,如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日書》記載說:“戊申、己酉,牽牛以取織女,不果,三棄。”大意是,“戊申日、己酉日牽牛迎娶織女的喜事沒有辦成,如果在這樣的日子娶婦的話,三年丈夫就會離棄妻子。”可知當時已經有牽牛與織女結婚的傳說,並且因為織女牽牛為銀河所阻未能完婚而形成一種民間婚嫁的時間禁忌,所以一開始的“七夕”,不但不是個喜慶的節日,反而是一個禁止嫁娶的“忌日”。

在漢代牽牛織女的身份更加明確了,如《史記·天官書》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緯書《春秋·運鬥樞》言:“牽牛神,名略。”同時,史料記載,漢武帝曾在長安昆明池兩側各立一座牽牛、織女塑像,模仿牛女隔河相望的情景,可見此時牛郎織女已經具備了人具體的相貌形體。而在漢代,鵲橋相會的故事也出現了,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漢代典籍《淮南子》說:“烏鵲填河成橋而渡織女”,之所以是“烏鵲成橋”,有的學者認為與漢代“鵲腦令人相思”的巫術認識有關。

從史料推測,大約在漢代,“七夕”從七月初一,變成了七月初七。這種變化,一是因為古人的數字信仰,認為“五五”“七七”“九九”這樣的數字有著神祕的力量;另一個原因在於“七月七日”原本就是傳統歲時性吉日。農曆七月,正是剛入初秋,天氣乾燥涼爽,人們在這一天曝晒衣裳和書籍,後來這一“吉日”與牛女“七夕”相合併為一天,如《四民月令》載:“七月七日,曝經書,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祈請於河鼓(即“牽牛”)、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守夜者鹹懷私願。”七月七日成為欣賞天庭歡會,乞求人間幸福的良宵,七夕原有的禁忌意義在此時期已經基本消解,漢魏以後,“七夕”逐漸成為了表達女性願望、比試與展示女性巧藝的節日。

同時,牽牛織女之間的悲劇愛情故事也不斷豐富成熟,人們對兩“人”相隔河漢卻執著相愛,感到既惋惜又羨慕,如《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寫的完全是男女之間思念。在這種影響下,“七夕”和“牛女”與婚戀愛情的聯繫也不斷緊密,直到白居易《長恨歌》與陳鴻《長恨歌傳》問世後,楊貴妃、唐明皇七月七日於長生殿盟誓“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但最終以悲劇收場的愛情故事廣為流傳,“七夕”守夜奇願的節俗在唐代遍佈全國,遠播四海,“七夕”具有類似西方“情人節”的性質也是在這個時候形成的。

本課所選唐代神童詩人林傑的《乞巧》一詩,所描寫的就是中唐時期的一次七夕節,詩中家家戶戶的女孩子望著天空祈願,而“穿盡紅絲幾萬條”,她們所企盼的不僅是一雙巧手,更是一段美滿的愛情。

隨著社會文化條件的變化,七夕節的活動更加豐富多彩,牽牛織女的故事形態也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如牽牛星變成了人間的“牛郎”,牛女不斷成親還育有了兒女等等,在後世的牛女故事中,人們著力突出的是牛郎織女之間真摯的愛情,以及愛情受阻所產生的思念與感傷,還有對能夠突破一切乃至天條的真愛的羨慕和追崇。“牛女”和“七夕”反映了中國人民對真摯愛情最樸素最執著的追求,正如宋朝的秦觀在《鵲橋仙》中所詠:“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拓展閱讀

中國民間四大故事

“牛郎織女”與“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祝英臺”“白蛇傳”並稱為“中國四大民間故事”,在民間文化中有著既深且廣的影響。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在早期有兩種流行的版本,一種是樑代文獻《荊楚歲時記》記載說:牽牛娶織女時,因為無錢備辦聘禮,於是向天帝借錢兩萬備禮,事後久久不還,天帝一生氣將牛郎趕到銀河西岸的營室之中,與織女遙遙相對。另一種說法是樑代殷芸《小說》一書所載:織女是天帝的女兒,擅長織“雲錦天衣”,天帝念她孤獨辛苦,把她許配給河西的牛郎,結果織女荒廢了織造,被天帝處罰回到河東,只允許二人每年相見一次。這兩種說法在後代不斷演義變形,形成了眾多版本,袁珂先生《中國神話傳說詞典》所列的是現在民間通行版本之一:

“織女為天帝孫女,王母娘娘外孫女,於織紝之暇,常與諸仙女於銀河澡浴。牛郎則下方一貧苦孤兒也,常受嫂虐待,分與一老牛,令其自立門戶。其時天地相去未遠,銀河與凡間相連。牛郎遵老牛囑,去銀河竊得織女天衣,織女不能去,遂為牛郎妻。經數年,產兒女各一,男耕女織,生活幸福。不意天帝查明此事,震怒非常,立遣天神往逮織女。王母娘娘慮天神疏虞,亦偕同去。織女被捕上天,牛郎不得上,與兒女仰天大哭。時老牛垂死,囑牛郎於其死後剖皮衣之,便可登天。牛郎如其言,果偕兒女上天。差已追及織女,王母娘娘忽拔頭上金簪,憑空劃之,頓成波濤滾滾天河。牛郎織女隔河相望,無由得過,只有悲泣。後終感動天帝,許其一年一度於七月七日鵲橋相會。”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孟姜女哭長城

孟姜女的故事在戰國時的古籍中已經有片斷記載,《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說,齊國大將杞梁在伐呂途中戰死,齊侯歸來時,路遇杞梁妻,他拒絕在郊外弔唁,認為不合禮法,所以被人們稱道。《孟子》《禮記》等書中說孟姜女善哭其夫,漢劉向《列女傳》說她枕夫屍哀哭,“十日而城為之崩”,“哭長城”的元素在這裡已經具備了。後世民間傳說綜合了這些說法,又與秦始皇修長城聯繫起來,並加以演義後形成了許多版本。唐代文獻《同賢記》的說法是:範杞梁因逃避秦始皇苦役,躲到孟超家後園樹上,孟女仲姿正在池中洗澡,因身體為杞梁所見,便以身相許。後杞梁被拉去築長城,死於苦役,仲姿往哭,城崩,露出杞梁屍骨。仲姿滴血骨上,認出丈夫,帶回安葬。除了“孟姜女”之名還未出現後,基本就是現在民間通行的說法。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梁山伯與祝英臺

“梁祝”故事,最早見於唐初樑載言《十道四蕃志》中“義婦祝英臺與梁山伯同冢”事蹟,晚唐文獻《宣室志》有“義婦冢”一則,簡略地記錄了梁祝故事的全貌,後經不斷擴充,在清代邵金彪《祝英臺小傳》及《寧波府志》等文獻中基本定型。“梁祝”故事的大致內容說的是,東晉時上虞大族祝家有的女兒叫祝英臺,小名九娘,才貌雙絕。父母欲為她擇偶,她卻改易男裝,化稱“九官”,以外出遊學的方式自己尋找如意郎君。

離家後,祝英臺在路上遇到了會稽梁山伯,一見如故,兩人因此一起到義興善權山的碧鮮巖築庵讀書,同居同宿三年,梁山伯卻仍不知祝英臺為女子。祝英臺對梁山伯暗生情愫,臨別時對梁山伯說:“某月日可相訪,我把妹妹嫁給你。”實際上是想到時候,把原委告之梁山伯,然後與之成親。

可是,樑卻自以家貧,羞澀畏行,延誤了約期,父母便把祝英臺嫁給了馬家。後來梁山伯做官為經過祝家,向家僮求見“九官”。家僮說:“我家只有九娘,沒有叫九官的。”粱山伯恍然悟到其中緣由,便以同學之誼,乞求一見,祝英臺便以羅扇遮面,出門一揖而去。梁山伯事後悔恨而死,遺言葬在清道山下。第二年年祝英臺將出嫁,祝英臺到樑墓前祭拜,失聲慟哭,這時大地忽然開裂,祝英臺墮入塋中,梁祝均化為蝴蝶飛去。

"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提起“七夕”,現在的人一般想起的是“中國情人節”,其實,這不過是商人的噱頭,“七夕”雖然與婚姻愛情有關,但卻並不是“情人節”,而是“乞巧節”。

所謂“七夕乞巧”,就是女性在農曆七月七日夜裡,向“織女”祈求“巧藝”。中國古代是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女紅”是女性必須掌握的技能,也是女性在社會生產中承擔的重要職能,所以女孩子無不希望自己能有一雙像織女一般的巧手,能夠為自己織就一個美好的未來。“乞巧節”是女性的專有節日,它的出現以及“乞巧”節俗的形成,反映了中國古代對女性貢獻的肯定以及女性對自身智慧與能力的自豪,是中國傳統女性文化的優秀遺產,在今天仍然有著性別教育的積極意義。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妙文精解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註釋

(1)碧霄:青天。

(2)牽牛織女:牽牛星與織女星,此處也指牛郎和織女。

(3)河橋:鵲橋。

(4)乞巧:舊時風俗,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

(5)穿盡紅絲:指穿針引線的遊戲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又傳說月下老人以赤繩系夫妻之足,雖仇家異域,此繩一系,終不可避。後因以“紅絲”為婚姻或媒妁的代稱。

翻譯

今宵又到七夕節,抬頭看著青天,牽牛和織女要渡過鵲橋相會。

家家戶戶的女孩子都要望著秋月,一夜之間穿盡紅線幾萬條。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背景知識

七夕節的形成

七夕起源於上古社會的對織女星的崇拜。織女星在二十八宿中稱“女”,由於它是北半天球亮度僅次於大角的明星,因此很早就受到古人的注意。古人將織女星作為秋季開始的標誌,把它首次出現在正東方的那一天定為七月一日,故而在詩文提到“織女星”。,一般都是指秋天的夜色,如“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同時,在古代的歷法中,“鬥綱之端連貫營室,織女之紀,指牽牛之初,以紀日月,故日星紀。五星起其初,日月起其中,凡十二次。”(《漢書·律曆志》)織女星和銀河對岸的亮星牽牛星相配合,與“斗柄”一同被作為天文時間變化的標誌,因此很早的時候人們便將牽牛和織女聯繫起來,只是上古時牽牛星和織女星只是兩顆特殊的星星,還沒有形成“戀愛”關係,也還沒有“七夕”,或者說這時候的“七夕”可能是在七月初一。

當我們的先民進入神話時代後,開始將人類的生活與牽牛織女的某種特性聯繫起來,這兩顆星星就逐漸被人們神化和人格化了。如《詩·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銀河邊的織女像織布一樣每天移動七次,但永遠也織不成一匹,對岸的牽牛也從不拉車,這首詩的意旨在於諷刺那些徒有虛名的人,可見在此詩寫成的那個時代,牽牛和織女似乎仍沒有特殊的關係,但是卻很明顯地擬人化和形象化了。

織女與牽牛之間到底的什麼時候開始產生情感的?史乘闕如,我們難以推明其上緣,但最晚在戰國末期至秦朝初年這一段時間內,“牛女戀”已經廣為流傳了,如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日書》記載說:“戊申、己酉,牽牛以取織女,不果,三棄。”大意是,“戊申日、己酉日牽牛迎娶織女的喜事沒有辦成,如果在這樣的日子娶婦的話,三年丈夫就會離棄妻子。”可知當時已經有牽牛與織女結婚的傳說,並且因為織女牽牛為銀河所阻未能完婚而形成一種民間婚嫁的時間禁忌,所以一開始的“七夕”,不但不是個喜慶的節日,反而是一個禁止嫁娶的“忌日”。

在漢代牽牛織女的身份更加明確了,如《史記·天官書》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緯書《春秋·運鬥樞》言:“牽牛神,名略。”同時,史料記載,漢武帝曾在長安昆明池兩側各立一座牽牛、織女塑像,模仿牛女隔河相望的情景,可見此時牛郎織女已經具備了人具體的相貌形體。而在漢代,鵲橋相會的故事也出現了,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漢代典籍《淮南子》說:“烏鵲填河成橋而渡織女”,之所以是“烏鵲成橋”,有的學者認為與漢代“鵲腦令人相思”的巫術認識有關。

從史料推測,大約在漢代,“七夕”從七月初一,變成了七月初七。這種變化,一是因為古人的數字信仰,認為“五五”“七七”“九九”這樣的數字有著神祕的力量;另一個原因在於“七月七日”原本就是傳統歲時性吉日。農曆七月,正是剛入初秋,天氣乾燥涼爽,人們在這一天曝晒衣裳和書籍,後來這一“吉日”與牛女“七夕”相合併為一天,如《四民月令》載:“七月七日,曝經書,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祈請於河鼓(即“牽牛”)、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守夜者鹹懷私願。”七月七日成為欣賞天庭歡會,乞求人間幸福的良宵,七夕原有的禁忌意義在此時期已經基本消解,漢魏以後,“七夕”逐漸成為了表達女性願望、比試與展示女性巧藝的節日。

同時,牽牛織女之間的悲劇愛情故事也不斷豐富成熟,人們對兩“人”相隔河漢卻執著相愛,感到既惋惜又羨慕,如《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寫的完全是男女之間思念。在這種影響下,“七夕”和“牛女”與婚戀愛情的聯繫也不斷緊密,直到白居易《長恨歌》與陳鴻《長恨歌傳》問世後,楊貴妃、唐明皇七月七日於長生殿盟誓“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但最終以悲劇收場的愛情故事廣為流傳,“七夕”守夜奇願的節俗在唐代遍佈全國,遠播四海,“七夕”具有類似西方“情人節”的性質也是在這個時候形成的。

本課所選唐代神童詩人林傑的《乞巧》一詩,所描寫的就是中唐時期的一次七夕節,詩中家家戶戶的女孩子望著天空祈願,而“穿盡紅絲幾萬條”,她們所企盼的不僅是一雙巧手,更是一段美滿的愛情。

隨著社會文化條件的變化,七夕節的活動更加豐富多彩,牽牛織女的故事形態也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如牽牛星變成了人間的“牛郎”,牛女不斷成親還育有了兒女等等,在後世的牛女故事中,人們著力突出的是牛郎織女之間真摯的愛情,以及愛情受阻所產生的思念與感傷,還有對能夠突破一切乃至天條的真愛的羨慕和追崇。“牛女”和“七夕”反映了中國人民對真摯愛情最樸素最執著的追求,正如宋朝的秦觀在《鵲橋仙》中所詠:“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拓展閱讀

中國民間四大故事

“牛郎織女”與“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祝英臺”“白蛇傳”並稱為“中國四大民間故事”,在民間文化中有著既深且廣的影響。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在早期有兩種流行的版本,一種是樑代文獻《荊楚歲時記》記載說:牽牛娶織女時,因為無錢備辦聘禮,於是向天帝借錢兩萬備禮,事後久久不還,天帝一生氣將牛郎趕到銀河西岸的營室之中,與織女遙遙相對。另一種說法是樑代殷芸《小說》一書所載:織女是天帝的女兒,擅長織“雲錦天衣”,天帝念她孤獨辛苦,把她許配給河西的牛郎,結果織女荒廢了織造,被天帝處罰回到河東,只允許二人每年相見一次。這兩種說法在後代不斷演義變形,形成了眾多版本,袁珂先生《中國神話傳說詞典》所列的是現在民間通行版本之一:

“織女為天帝孫女,王母娘娘外孫女,於織紝之暇,常與諸仙女於銀河澡浴。牛郎則下方一貧苦孤兒也,常受嫂虐待,分與一老牛,令其自立門戶。其時天地相去未遠,銀河與凡間相連。牛郎遵老牛囑,去銀河竊得織女天衣,織女不能去,遂為牛郎妻。經數年,產兒女各一,男耕女織,生活幸福。不意天帝查明此事,震怒非常,立遣天神往逮織女。王母娘娘慮天神疏虞,亦偕同去。織女被捕上天,牛郎不得上,與兒女仰天大哭。時老牛垂死,囑牛郎於其死後剖皮衣之,便可登天。牛郎如其言,果偕兒女上天。差已追及織女,王母娘娘忽拔頭上金簪,憑空劃之,頓成波濤滾滾天河。牛郎織女隔河相望,無由得過,只有悲泣。後終感動天帝,許其一年一度於七月七日鵲橋相會。”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孟姜女哭長城

孟姜女的故事在戰國時的古籍中已經有片斷記載,《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說,齊國大將杞梁在伐呂途中戰死,齊侯歸來時,路遇杞梁妻,他拒絕在郊外弔唁,認為不合禮法,所以被人們稱道。《孟子》《禮記》等書中說孟姜女善哭其夫,漢劉向《列女傳》說她枕夫屍哀哭,“十日而城為之崩”,“哭長城”的元素在這裡已經具備了。後世民間傳說綜合了這些說法,又與秦始皇修長城聯繫起來,並加以演義後形成了許多版本。唐代文獻《同賢記》的說法是:範杞梁因逃避秦始皇苦役,躲到孟超家後園樹上,孟女仲姿正在池中洗澡,因身體為杞梁所見,便以身相許。後杞梁被拉去築長城,死於苦役,仲姿往哭,城崩,露出杞梁屍骨。仲姿滴血骨上,認出丈夫,帶回安葬。除了“孟姜女”之名還未出現後,基本就是現在民間通行的說法。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梁山伯與祝英臺

“梁祝”故事,最早見於唐初樑載言《十道四蕃志》中“義婦祝英臺與梁山伯同冢”事蹟,晚唐文獻《宣室志》有“義婦冢”一則,簡略地記錄了梁祝故事的全貌,後經不斷擴充,在清代邵金彪《祝英臺小傳》及《寧波府志》等文獻中基本定型。“梁祝”故事的大致內容說的是,東晉時上虞大族祝家有的女兒叫祝英臺,小名九娘,才貌雙絕。父母欲為她擇偶,她卻改易男裝,化稱“九官”,以外出遊學的方式自己尋找如意郎君。

離家後,祝英臺在路上遇到了會稽梁山伯,一見如故,兩人因此一起到義興善權山的碧鮮巖築庵讀書,同居同宿三年,梁山伯卻仍不知祝英臺為女子。祝英臺對梁山伯暗生情愫,臨別時對梁山伯說:“某月日可相訪,我把妹妹嫁給你。”實際上是想到時候,把原委告之梁山伯,然後與之成親。

可是,樑卻自以家貧,羞澀畏行,延誤了約期,父母便把祝英臺嫁給了馬家。後來梁山伯做官為經過祝家,向家僮求見“九官”。家僮說:“我家只有九娘,沒有叫九官的。”粱山伯恍然悟到其中緣由,便以同學之誼,乞求一見,祝英臺便以羅扇遮面,出門一揖而去。梁山伯事後悔恨而死,遺言葬在清道山下。第二年年祝英臺將出嫁,祝英臺到樑墓前祭拜,失聲慟哭,這時大地忽然開裂,祝英臺墮入塋中,梁祝均化為蝴蝶飛去。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白蛇傳

完整的白蛇傳故事最早見於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但這時候的白娘子還是妖氣十足,後來到了清代的《雷峰塔傳奇》中,白娘子變成了善良如觀世音一般的女子,同時突出了她熱烈追求愛情的性格。

故事的大致內容是:南宋時,修煉成精的白蛇和青蛇,化作白娘子和小青來到人間,二人在西湖遊玩時遇雨,書生許仙(又稱許宣)將傘借給了她們。經過許多事情後,許仙與白娘子逐漸由相識變為了相愛,並結為了夫妻,到鎮江開藥店為生。後來,金山寺和尚法海看出了許仙身上的妖氣,要他在端午節勸白娘子喝雄黃酒,白娘子喝後現出了蛇形,嚇死了許仙,被白娘子盜來仙草救活,並抹去了許仙的記憶,夫妻因此恩愛如故。法海仍不死心,將許仙誘騙並囚禁在金山寺中,白娘子與小青前去營救,水漫金山,就出了許仙,但後來白娘子被是被法海用缽盂鎮在了雷鋒塔下。

"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提起“七夕”,現在的人一般想起的是“中國情人節”,其實,這不過是商人的噱頭,“七夕”雖然與婚姻愛情有關,但卻並不是“情人節”,而是“乞巧節”。

所謂“七夕乞巧”,就是女性在農曆七月七日夜裡,向“織女”祈求“巧藝”。中國古代是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女紅”是女性必須掌握的技能,也是女性在社會生產中承擔的重要職能,所以女孩子無不希望自己能有一雙像織女一般的巧手,能夠為自己織就一個美好的未來。“乞巧節”是女性的專有節日,它的出現以及“乞巧”節俗的形成,反映了中國古代對女性貢獻的肯定以及女性對自身智慧與能力的自豪,是中國傳統女性文化的優秀遺產,在今天仍然有著性別教育的積極意義。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妙文精解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註釋

(1)碧霄:青天。

(2)牽牛織女:牽牛星與織女星,此處也指牛郎和織女。

(3)河橋:鵲橋。

(4)乞巧:舊時風俗,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

(5)穿盡紅絲:指穿針引線的遊戲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又傳說月下老人以赤繩系夫妻之足,雖仇家異域,此繩一系,終不可避。後因以“紅絲”為婚姻或媒妁的代稱。

翻譯

今宵又到七夕節,抬頭看著青天,牽牛和織女要渡過鵲橋相會。

家家戶戶的女孩子都要望著秋月,一夜之間穿盡紅線幾萬條。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背景知識

七夕節的形成

七夕起源於上古社會的對織女星的崇拜。織女星在二十八宿中稱“女”,由於它是北半天球亮度僅次於大角的明星,因此很早就受到古人的注意。古人將織女星作為秋季開始的標誌,把它首次出現在正東方的那一天定為七月一日,故而在詩文提到“織女星”。,一般都是指秋天的夜色,如“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同時,在古代的歷法中,“鬥綱之端連貫營室,織女之紀,指牽牛之初,以紀日月,故日星紀。五星起其初,日月起其中,凡十二次。”(《漢書·律曆志》)織女星和銀河對岸的亮星牽牛星相配合,與“斗柄”一同被作為天文時間變化的標誌,因此很早的時候人們便將牽牛和織女聯繫起來,只是上古時牽牛星和織女星只是兩顆特殊的星星,還沒有形成“戀愛”關係,也還沒有“七夕”,或者說這時候的“七夕”可能是在七月初一。

當我們的先民進入神話時代後,開始將人類的生活與牽牛織女的某種特性聯繫起來,這兩顆星星就逐漸被人們神化和人格化了。如《詩·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銀河邊的織女像織布一樣每天移動七次,但永遠也織不成一匹,對岸的牽牛也從不拉車,這首詩的意旨在於諷刺那些徒有虛名的人,可見在此詩寫成的那個時代,牽牛和織女似乎仍沒有特殊的關係,但是卻很明顯地擬人化和形象化了。

織女與牽牛之間到底的什麼時候開始產生情感的?史乘闕如,我們難以推明其上緣,但最晚在戰國末期至秦朝初年這一段時間內,“牛女戀”已經廣為流傳了,如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日書》記載說:“戊申、己酉,牽牛以取織女,不果,三棄。”大意是,“戊申日、己酉日牽牛迎娶織女的喜事沒有辦成,如果在這樣的日子娶婦的話,三年丈夫就會離棄妻子。”可知當時已經有牽牛與織女結婚的傳說,並且因為織女牽牛為銀河所阻未能完婚而形成一種民間婚嫁的時間禁忌,所以一開始的“七夕”,不但不是個喜慶的節日,反而是一個禁止嫁娶的“忌日”。

在漢代牽牛織女的身份更加明確了,如《史記·天官書》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緯書《春秋·運鬥樞》言:“牽牛神,名略。”同時,史料記載,漢武帝曾在長安昆明池兩側各立一座牽牛、織女塑像,模仿牛女隔河相望的情景,可見此時牛郎織女已經具備了人具體的相貌形體。而在漢代,鵲橋相會的故事也出現了,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漢代典籍《淮南子》說:“烏鵲填河成橋而渡織女”,之所以是“烏鵲成橋”,有的學者認為與漢代“鵲腦令人相思”的巫術認識有關。

從史料推測,大約在漢代,“七夕”從七月初一,變成了七月初七。這種變化,一是因為古人的數字信仰,認為“五五”“七七”“九九”這樣的數字有著神祕的力量;另一個原因在於“七月七日”原本就是傳統歲時性吉日。農曆七月,正是剛入初秋,天氣乾燥涼爽,人們在這一天曝晒衣裳和書籍,後來這一“吉日”與牛女“七夕”相合併為一天,如《四民月令》載:“七月七日,曝經書,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祈請於河鼓(即“牽牛”)、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守夜者鹹懷私願。”七月七日成為欣賞天庭歡會,乞求人間幸福的良宵,七夕原有的禁忌意義在此時期已經基本消解,漢魏以後,“七夕”逐漸成為了表達女性願望、比試與展示女性巧藝的節日。

同時,牽牛織女之間的悲劇愛情故事也不斷豐富成熟,人們對兩“人”相隔河漢卻執著相愛,感到既惋惜又羨慕,如《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寫的完全是男女之間思念。在這種影響下,“七夕”和“牛女”與婚戀愛情的聯繫也不斷緊密,直到白居易《長恨歌》與陳鴻《長恨歌傳》問世後,楊貴妃、唐明皇七月七日於長生殿盟誓“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但最終以悲劇收場的愛情故事廣為流傳,“七夕”守夜奇願的節俗在唐代遍佈全國,遠播四海,“七夕”具有類似西方“情人節”的性質也是在這個時候形成的。

本課所選唐代神童詩人林傑的《乞巧》一詩,所描寫的就是中唐時期的一次七夕節,詩中家家戶戶的女孩子望著天空祈願,而“穿盡紅絲幾萬條”,她們所企盼的不僅是一雙巧手,更是一段美滿的愛情。

隨著社會文化條件的變化,七夕節的活動更加豐富多彩,牽牛織女的故事形態也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如牽牛星變成了人間的“牛郎”,牛女不斷成親還育有了兒女等等,在後世的牛女故事中,人們著力突出的是牛郎織女之間真摯的愛情,以及愛情受阻所產生的思念與感傷,還有對能夠突破一切乃至天條的真愛的羨慕和追崇。“牛女”和“七夕”反映了中國人民對真摯愛情最樸素最執著的追求,正如宋朝的秦觀在《鵲橋仙》中所詠:“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拓展閱讀

中國民間四大故事

“牛郎織女”與“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祝英臺”“白蛇傳”並稱為“中國四大民間故事”,在民間文化中有著既深且廣的影響。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在早期有兩種流行的版本,一種是樑代文獻《荊楚歲時記》記載說:牽牛娶織女時,因為無錢備辦聘禮,於是向天帝借錢兩萬備禮,事後久久不還,天帝一生氣將牛郎趕到銀河西岸的營室之中,與織女遙遙相對。另一種說法是樑代殷芸《小說》一書所載:織女是天帝的女兒,擅長織“雲錦天衣”,天帝念她孤獨辛苦,把她許配給河西的牛郎,結果織女荒廢了織造,被天帝處罰回到河東,只允許二人每年相見一次。這兩種說法在後代不斷演義變形,形成了眾多版本,袁珂先生《中國神話傳說詞典》所列的是現在民間通行版本之一:

“織女為天帝孫女,王母娘娘外孫女,於織紝之暇,常與諸仙女於銀河澡浴。牛郎則下方一貧苦孤兒也,常受嫂虐待,分與一老牛,令其自立門戶。其時天地相去未遠,銀河與凡間相連。牛郎遵老牛囑,去銀河竊得織女天衣,織女不能去,遂為牛郎妻。經數年,產兒女各一,男耕女織,生活幸福。不意天帝查明此事,震怒非常,立遣天神往逮織女。王母娘娘慮天神疏虞,亦偕同去。織女被捕上天,牛郎不得上,與兒女仰天大哭。時老牛垂死,囑牛郎於其死後剖皮衣之,便可登天。牛郎如其言,果偕兒女上天。差已追及織女,王母娘娘忽拔頭上金簪,憑空劃之,頓成波濤滾滾天河。牛郎織女隔河相望,無由得過,只有悲泣。後終感動天帝,許其一年一度於七月七日鵲橋相會。”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孟姜女哭長城

孟姜女的故事在戰國時的古籍中已經有片斷記載,《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說,齊國大將杞梁在伐呂途中戰死,齊侯歸來時,路遇杞梁妻,他拒絕在郊外弔唁,認為不合禮法,所以被人們稱道。《孟子》《禮記》等書中說孟姜女善哭其夫,漢劉向《列女傳》說她枕夫屍哀哭,“十日而城為之崩”,“哭長城”的元素在這裡已經具備了。後世民間傳說綜合了這些說法,又與秦始皇修長城聯繫起來,並加以演義後形成了許多版本。唐代文獻《同賢記》的說法是:範杞梁因逃避秦始皇苦役,躲到孟超家後園樹上,孟女仲姿正在池中洗澡,因身體為杞梁所見,便以身相許。後杞梁被拉去築長城,死於苦役,仲姿往哭,城崩,露出杞梁屍骨。仲姿滴血骨上,認出丈夫,帶回安葬。除了“孟姜女”之名還未出現後,基本就是現在民間通行的說法。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梁山伯與祝英臺

“梁祝”故事,最早見於唐初樑載言《十道四蕃志》中“義婦祝英臺與梁山伯同冢”事蹟,晚唐文獻《宣室志》有“義婦冢”一則,簡略地記錄了梁祝故事的全貌,後經不斷擴充,在清代邵金彪《祝英臺小傳》及《寧波府志》等文獻中基本定型。“梁祝”故事的大致內容說的是,東晉時上虞大族祝家有的女兒叫祝英臺,小名九娘,才貌雙絕。父母欲為她擇偶,她卻改易男裝,化稱“九官”,以外出遊學的方式自己尋找如意郎君。

離家後,祝英臺在路上遇到了會稽梁山伯,一見如故,兩人因此一起到義興善權山的碧鮮巖築庵讀書,同居同宿三年,梁山伯卻仍不知祝英臺為女子。祝英臺對梁山伯暗生情愫,臨別時對梁山伯說:“某月日可相訪,我把妹妹嫁給你。”實際上是想到時候,把原委告之梁山伯,然後與之成親。

可是,樑卻自以家貧,羞澀畏行,延誤了約期,父母便把祝英臺嫁給了馬家。後來梁山伯做官為經過祝家,向家僮求見“九官”。家僮說:“我家只有九娘,沒有叫九官的。”粱山伯恍然悟到其中緣由,便以同學之誼,乞求一見,祝英臺便以羅扇遮面,出門一揖而去。梁山伯事後悔恨而死,遺言葬在清道山下。第二年年祝英臺將出嫁,祝英臺到樑墓前祭拜,失聲慟哭,這時大地忽然開裂,祝英臺墮入塋中,梁祝均化為蝴蝶飛去。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白蛇傳

完整的白蛇傳故事最早見於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但這時候的白娘子還是妖氣十足,後來到了清代的《雷峰塔傳奇》中,白娘子變成了善良如觀世音一般的女子,同時突出了她熱烈追求愛情的性格。

故事的大致內容是:南宋時,修煉成精的白蛇和青蛇,化作白娘子和小青來到人間,二人在西湖遊玩時遇雨,書生許仙(又稱許宣)將傘借給了她們。經過許多事情後,許仙與白娘子逐漸由相識變為了相愛,並結為了夫妻,到鎮江開藥店為生。後來,金山寺和尚法海看出了許仙身上的妖氣,要他在端午節勸白娘子喝雄黃酒,白娘子喝後現出了蛇形,嚇死了許仙,被白娘子盜來仙草救活,並抹去了許仙的記憶,夫妻因此恩愛如故。法海仍不死心,將許仙誘騙並囚禁在金山寺中,白娘子與小青前去營救,水漫金山,就出了許仙,但後來白娘子被是被法海用缽盂鎮在了雷鋒塔下。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小知識

每年農曆的七月七日是七夕節,又叫做乞巧節。傳說天帝的女兒織女住在銀河之東,負責為天庭織錦。後來,織女嫁給了河西的牛郎,荒廢了織錦的工作,天帝罰她夫妻二人在銀河兩畔分居,每年七月七日才能在鵲橋上相會一次,這就是七夕節的由來。

根據東漢的《四民月令》記載,這一天人們要曝晒書籍,設置祭品,並在筵席上撒上香粉,夜裡向織女星許願。如果織女收到了願望,三年後便會實現。七夕節主要是女孩子的節日,女孩子在這一天都向織女許願,希望自己可以像織女一樣心靈手巧,並在這一天通過比賽“穿針”等遊戲考驗女孩子的技藝,所以才叫“乞巧節”。

“乞巧習俗”

“乞巧”是七夕節最重要的內容之一,這種習俗可以追溯到漢代,《西京雜記》載:“至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于闐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謂為相連愛”“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乞巧”除了向織女祈求巧手外,還可以乞富、乞壽、乞子,但許願時一般只能選擇一種。

“乞巧”習俗中最重要也是最好玩兒的部分是“穿針引線”,在七夕當晚,女孩子們用特製的七孔針或九孔針,對著月光或在焚著香的暗室中比賽來回貫穿綵線,穿得快且好者為“得巧”,會得到織女的“保佑”,同時一般也會設置有一些獎品,獎勵給“得巧”者。後來“乞巧”的花樣越來越多,占卜的意味變得更濃,就發展出了“丟巧針”的習俗,即將針、植物的根莖等拋到盛有清水的碗中,在日光下觀測物件在水中的發散的影像,以判斷是否“得巧”。還有觀測蜘蛛結網方式,將蜘蛛放置盒中,如果蛛網結得周正,就是得巧,實際上離“穿針”越來越遠了。

在民間還有一個特別的園藝乞巧方式,那就是種巧芽,這一習俗可以追溯到宋代,《東京夢華錄》在記載:“又以綠豆、小豆、小麥於磁器內,以水浸之,生芽數寸,以紅藍縷束之,謂之‘種生’”。人們在七夕之前,培植豆芽或麥芽,到七夕活動期間,婦女帶著各自精心培植的作品,奉獻給巧娘娘,同時讓大家品評,看誰的巧芽長得茁壯順溜,誰就“得巧”,“巧”由單純的織技擴大到了一般的農事技藝,也更加能夠體現女性的智慧和細心。

"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提起“七夕”,現在的人一般想起的是“中國情人節”,其實,這不過是商人的噱頭,“七夕”雖然與婚姻愛情有關,但卻並不是“情人節”,而是“乞巧節”。

所謂“七夕乞巧”,就是女性在農曆七月七日夜裡,向“織女”祈求“巧藝”。中國古代是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女紅”是女性必須掌握的技能,也是女性在社會生產中承擔的重要職能,所以女孩子無不希望自己能有一雙像織女一般的巧手,能夠為自己織就一個美好的未來。“乞巧節”是女性的專有節日,它的出現以及“乞巧”節俗的形成,反映了中國古代對女性貢獻的肯定以及女性對自身智慧與能力的自豪,是中國傳統女性文化的優秀遺產,在今天仍然有著性別教育的積極意義。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妙文精解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註釋

(1)碧霄:青天。

(2)牽牛織女:牽牛星與織女星,此處也指牛郎和織女。

(3)河橋:鵲橋。

(4)乞巧:舊時風俗,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

(5)穿盡紅絲:指穿針引線的遊戲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又傳說月下老人以赤繩系夫妻之足,雖仇家異域,此繩一系,終不可避。後因以“紅絲”為婚姻或媒妁的代稱。

翻譯

今宵又到七夕節,抬頭看著青天,牽牛和織女要渡過鵲橋相會。

家家戶戶的女孩子都要望著秋月,一夜之間穿盡紅線幾萬條。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背景知識

七夕節的形成

七夕起源於上古社會的對織女星的崇拜。織女星在二十八宿中稱“女”,由於它是北半天球亮度僅次於大角的明星,因此很早就受到古人的注意。古人將織女星作為秋季開始的標誌,把它首次出現在正東方的那一天定為七月一日,故而在詩文提到“織女星”。,一般都是指秋天的夜色,如“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同時,在古代的歷法中,“鬥綱之端連貫營室,織女之紀,指牽牛之初,以紀日月,故日星紀。五星起其初,日月起其中,凡十二次。”(《漢書·律曆志》)織女星和銀河對岸的亮星牽牛星相配合,與“斗柄”一同被作為天文時間變化的標誌,因此很早的時候人們便將牽牛和織女聯繫起來,只是上古時牽牛星和織女星只是兩顆特殊的星星,還沒有形成“戀愛”關係,也還沒有“七夕”,或者說這時候的“七夕”可能是在七月初一。

當我們的先民進入神話時代後,開始將人類的生活與牽牛織女的某種特性聯繫起來,這兩顆星星就逐漸被人們神化和人格化了。如《詩·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銀河邊的織女像織布一樣每天移動七次,但永遠也織不成一匹,對岸的牽牛也從不拉車,這首詩的意旨在於諷刺那些徒有虛名的人,可見在此詩寫成的那個時代,牽牛和織女似乎仍沒有特殊的關係,但是卻很明顯地擬人化和形象化了。

織女與牽牛之間到底的什麼時候開始產生情感的?史乘闕如,我們難以推明其上緣,但最晚在戰國末期至秦朝初年這一段時間內,“牛女戀”已經廣為流傳了,如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日書》記載說:“戊申、己酉,牽牛以取織女,不果,三棄。”大意是,“戊申日、己酉日牽牛迎娶織女的喜事沒有辦成,如果在這樣的日子娶婦的話,三年丈夫就會離棄妻子。”可知當時已經有牽牛與織女結婚的傳說,並且因為織女牽牛為銀河所阻未能完婚而形成一種民間婚嫁的時間禁忌,所以一開始的“七夕”,不但不是個喜慶的節日,反而是一個禁止嫁娶的“忌日”。

在漢代牽牛織女的身份更加明確了,如《史記·天官書》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緯書《春秋·運鬥樞》言:“牽牛神,名略。”同時,史料記載,漢武帝曾在長安昆明池兩側各立一座牽牛、織女塑像,模仿牛女隔河相望的情景,可見此時牛郎織女已經具備了人具體的相貌形體。而在漢代,鵲橋相會的故事也出現了,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漢代典籍《淮南子》說:“烏鵲填河成橋而渡織女”,之所以是“烏鵲成橋”,有的學者認為與漢代“鵲腦令人相思”的巫術認識有關。

從史料推測,大約在漢代,“七夕”從七月初一,變成了七月初七。這種變化,一是因為古人的數字信仰,認為“五五”“七七”“九九”這樣的數字有著神祕的力量;另一個原因在於“七月七日”原本就是傳統歲時性吉日。農曆七月,正是剛入初秋,天氣乾燥涼爽,人們在這一天曝晒衣裳和書籍,後來這一“吉日”與牛女“七夕”相合併為一天,如《四民月令》載:“七月七日,曝經書,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祈請於河鼓(即“牽牛”)、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守夜者鹹懷私願。”七月七日成為欣賞天庭歡會,乞求人間幸福的良宵,七夕原有的禁忌意義在此時期已經基本消解,漢魏以後,“七夕”逐漸成為了表達女性願望、比試與展示女性巧藝的節日。

同時,牽牛織女之間的悲劇愛情故事也不斷豐富成熟,人們對兩“人”相隔河漢卻執著相愛,感到既惋惜又羨慕,如《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寫的完全是男女之間思念。在這種影響下,“七夕”和“牛女”與婚戀愛情的聯繫也不斷緊密,直到白居易《長恨歌》與陳鴻《長恨歌傳》問世後,楊貴妃、唐明皇七月七日於長生殿盟誓“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但最終以悲劇收場的愛情故事廣為流傳,“七夕”守夜奇願的節俗在唐代遍佈全國,遠播四海,“七夕”具有類似西方“情人節”的性質也是在這個時候形成的。

本課所選唐代神童詩人林傑的《乞巧》一詩,所描寫的就是中唐時期的一次七夕節,詩中家家戶戶的女孩子望著天空祈願,而“穿盡紅絲幾萬條”,她們所企盼的不僅是一雙巧手,更是一段美滿的愛情。

隨著社會文化條件的變化,七夕節的活動更加豐富多彩,牽牛織女的故事形態也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如牽牛星變成了人間的“牛郎”,牛女不斷成親還育有了兒女等等,在後世的牛女故事中,人們著力突出的是牛郎織女之間真摯的愛情,以及愛情受阻所產生的思念與感傷,還有對能夠突破一切乃至天條的真愛的羨慕和追崇。“牛女”和“七夕”反映了中國人民對真摯愛情最樸素最執著的追求,正如宋朝的秦觀在《鵲橋仙》中所詠:“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拓展閱讀

中國民間四大故事

“牛郎織女”與“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祝英臺”“白蛇傳”並稱為“中國四大民間故事”,在民間文化中有著既深且廣的影響。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在早期有兩種流行的版本,一種是樑代文獻《荊楚歲時記》記載說:牽牛娶織女時,因為無錢備辦聘禮,於是向天帝借錢兩萬備禮,事後久久不還,天帝一生氣將牛郎趕到銀河西岸的營室之中,與織女遙遙相對。另一種說法是樑代殷芸《小說》一書所載:織女是天帝的女兒,擅長織“雲錦天衣”,天帝念她孤獨辛苦,把她許配給河西的牛郎,結果織女荒廢了織造,被天帝處罰回到河東,只允許二人每年相見一次。這兩種說法在後代不斷演義變形,形成了眾多版本,袁珂先生《中國神話傳說詞典》所列的是現在民間通行版本之一:

“織女為天帝孫女,王母娘娘外孫女,於織紝之暇,常與諸仙女於銀河澡浴。牛郎則下方一貧苦孤兒也,常受嫂虐待,分與一老牛,令其自立門戶。其時天地相去未遠,銀河與凡間相連。牛郎遵老牛囑,去銀河竊得織女天衣,織女不能去,遂為牛郎妻。經數年,產兒女各一,男耕女織,生活幸福。不意天帝查明此事,震怒非常,立遣天神往逮織女。王母娘娘慮天神疏虞,亦偕同去。織女被捕上天,牛郎不得上,與兒女仰天大哭。時老牛垂死,囑牛郎於其死後剖皮衣之,便可登天。牛郎如其言,果偕兒女上天。差已追及織女,王母娘娘忽拔頭上金簪,憑空劃之,頓成波濤滾滾天河。牛郎織女隔河相望,無由得過,只有悲泣。後終感動天帝,許其一年一度於七月七日鵲橋相會。”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孟姜女哭長城

孟姜女的故事在戰國時的古籍中已經有片斷記載,《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說,齊國大將杞梁在伐呂途中戰死,齊侯歸來時,路遇杞梁妻,他拒絕在郊外弔唁,認為不合禮法,所以被人們稱道。《孟子》《禮記》等書中說孟姜女善哭其夫,漢劉向《列女傳》說她枕夫屍哀哭,“十日而城為之崩”,“哭長城”的元素在這裡已經具備了。後世民間傳說綜合了這些說法,又與秦始皇修長城聯繫起來,並加以演義後形成了許多版本。唐代文獻《同賢記》的說法是:範杞梁因逃避秦始皇苦役,躲到孟超家後園樹上,孟女仲姿正在池中洗澡,因身體為杞梁所見,便以身相許。後杞梁被拉去築長城,死於苦役,仲姿往哭,城崩,露出杞梁屍骨。仲姿滴血骨上,認出丈夫,帶回安葬。除了“孟姜女”之名還未出現後,基本就是現在民間通行的說法。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梁山伯與祝英臺

“梁祝”故事,最早見於唐初樑載言《十道四蕃志》中“義婦祝英臺與梁山伯同冢”事蹟,晚唐文獻《宣室志》有“義婦冢”一則,簡略地記錄了梁祝故事的全貌,後經不斷擴充,在清代邵金彪《祝英臺小傳》及《寧波府志》等文獻中基本定型。“梁祝”故事的大致內容說的是,東晉時上虞大族祝家有的女兒叫祝英臺,小名九娘,才貌雙絕。父母欲為她擇偶,她卻改易男裝,化稱“九官”,以外出遊學的方式自己尋找如意郎君。

離家後,祝英臺在路上遇到了會稽梁山伯,一見如故,兩人因此一起到義興善權山的碧鮮巖築庵讀書,同居同宿三年,梁山伯卻仍不知祝英臺為女子。祝英臺對梁山伯暗生情愫,臨別時對梁山伯說:“某月日可相訪,我把妹妹嫁給你。”實際上是想到時候,把原委告之梁山伯,然後與之成親。

可是,樑卻自以家貧,羞澀畏行,延誤了約期,父母便把祝英臺嫁給了馬家。後來梁山伯做官為經過祝家,向家僮求見“九官”。家僮說:“我家只有九娘,沒有叫九官的。”粱山伯恍然悟到其中緣由,便以同學之誼,乞求一見,祝英臺便以羅扇遮面,出門一揖而去。梁山伯事後悔恨而死,遺言葬在清道山下。第二年年祝英臺將出嫁,祝英臺到樑墓前祭拜,失聲慟哭,這時大地忽然開裂,祝英臺墮入塋中,梁祝均化為蝴蝶飛去。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白蛇傳

完整的白蛇傳故事最早見於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但這時候的白娘子還是妖氣十足,後來到了清代的《雷峰塔傳奇》中,白娘子變成了善良如觀世音一般的女子,同時突出了她熱烈追求愛情的性格。

故事的大致內容是:南宋時,修煉成精的白蛇和青蛇,化作白娘子和小青來到人間,二人在西湖遊玩時遇雨,書生許仙(又稱許宣)將傘借給了她們。經過許多事情後,許仙與白娘子逐漸由相識變為了相愛,並結為了夫妻,到鎮江開藥店為生。後來,金山寺和尚法海看出了許仙身上的妖氣,要他在端午節勸白娘子喝雄黃酒,白娘子喝後現出了蛇形,嚇死了許仙,被白娘子盜來仙草救活,並抹去了許仙的記憶,夫妻因此恩愛如故。法海仍不死心,將許仙誘騙並囚禁在金山寺中,白娘子與小青前去營救,水漫金山,就出了許仙,但後來白娘子被是被法海用缽盂鎮在了雷鋒塔下。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小知識

每年農曆的七月七日是七夕節,又叫做乞巧節。傳說天帝的女兒織女住在銀河之東,負責為天庭織錦。後來,織女嫁給了河西的牛郎,荒廢了織錦的工作,天帝罰她夫妻二人在銀河兩畔分居,每年七月七日才能在鵲橋上相會一次,這就是七夕節的由來。

根據東漢的《四民月令》記載,這一天人們要曝晒書籍,設置祭品,並在筵席上撒上香粉,夜裡向織女星許願。如果織女收到了願望,三年後便會實現。七夕節主要是女孩子的節日,女孩子在這一天都向織女許願,希望自己可以像織女一樣心靈手巧,並在這一天通過比賽“穿針”等遊戲考驗女孩子的技藝,所以才叫“乞巧節”。

“乞巧習俗”

“乞巧”是七夕節最重要的內容之一,這種習俗可以追溯到漢代,《西京雜記》載:“至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于闐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謂為相連愛”“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乞巧”除了向織女祈求巧手外,還可以乞富、乞壽、乞子,但許願時一般只能選擇一種。

“乞巧”習俗中最重要也是最好玩兒的部分是“穿針引線”,在七夕當晚,女孩子們用特製的七孔針或九孔針,對著月光或在焚著香的暗室中比賽來回貫穿綵線,穿得快且好者為“得巧”,會得到織女的“保佑”,同時一般也會設置有一些獎品,獎勵給“得巧”者。後來“乞巧”的花樣越來越多,占卜的意味變得更濃,就發展出了“丟巧針”的習俗,即將針、植物的根莖等拋到盛有清水的碗中,在日光下觀測物件在水中的發散的影像,以判斷是否“得巧”。還有觀測蜘蛛結網方式,將蜘蛛放置盒中,如果蛛網結得周正,就是得巧,實際上離“穿針”越來越遠了。

在民間還有一個特別的園藝乞巧方式,那就是種巧芽,這一習俗可以追溯到宋代,《東京夢華錄》在記載:“又以綠豆、小豆、小麥於磁器內,以水浸之,生芽數寸,以紅藍縷束之,謂之‘種生’”。人們在七夕之前,培植豆芽或麥芽,到七夕活動期間,婦女帶著各自精心培植的作品,奉獻給巧娘娘,同時讓大家品評,看誰的巧芽長得茁壯順溜,誰就“得巧”,“巧”由單純的織技擴大到了一般的農事技藝,也更加能夠體現女性的智慧和細心。

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相關史料

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逐廢織紝,天帝怒,許一年一度相會。

——《天中記》


七月七日,曝經書,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祈請於河鼓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守夜者鹹懷私願。或雲,見天漢中,有奕奕正白氣,如地河之波,輝輝有光曜五色,以此為徵應,見者便拜乞願,三年乃得。

——《藝文類聚》引《四民月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