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致庸後人在天津

天津和平區赤峰道74號,有一座磚木結構的小洋樓,這裡就是“晉商翹楚”喬致庸建於上世紀20年代的“大德通票號”。1943年,喬氏家族第七代喬燕和就出生在這裡。從她保留的一張兒時與父親的合影中,人們還能看到那塊已經消逝的“大德通票號”木質招牌。

喬致庸後人在天津

2006年,通過電視劇《喬家大院》,人們對喬致庸以及喬家的傳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民間甚至流傳“從政必看曾國藩,經商須學喬致庸。”而把這段歷史搬上電視熒屏的,正是喬燕和。不過,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她,並沒有傳承喬家的衣缽從商,而是15歲入梨園,研習崑曲幾十年。

喬致庸後人在天津

某年8月3日,環球人物雜誌記者在北方崑曲劇院排練廳見到了喬燕和,年近古稀的她正帶著學生們排練新戲,一顰一笑,一招一式,生動傳神。雖然已經在北京生活了幾十年,但喬燕和內心深處,卻始終有一個魂牽夢繞的家——山西省祁縣喬家堡村喬家大院。

喬致庸後人在天津

1990年,喬燕和第一次回到喬家,“當我第一次看見喬家大院時,感到很震撼。這裡雖不是山西最大的宅院,卻記錄著喬家幾百年來的興衰,沉澱著祖輩們幾百年來的晉商精神。”

喬致庸後人在天津

圖為喬燕和

喬家的經營之道

山西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經濟學家樑小民曾做過統計,從明朝初年到民國初年的500多年間,4大晉商的年總收入甚至趕上了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在清代全國的商業領域中,人數最多、資本最雄厚、分佈最廣的也是晉商。喬致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喬致庸後人在天津

1818年,喬致庸出生在山西祁縣一個商賈世家,是喬家第三代,人稱“亮財主”。他執掌家務期間,喬家日益興盛,成為山西富甲一方的商戶。其下屬“復字號”(喬家商號名稱都冠以“復”字,人們將其統稱為“復字號”)稱雄包頭,有“先有復盛公,後有包頭城”的說法。

喬致庸後人在天津

喬家另有大德通、大德恆兩大票號,遍佈全國各地商埠、碼頭。至清末,喬家已經在全國有票號、錢莊、當鋪、糧店200多處,資產達數千萬兩白銀。有人說,喬家鼎盛時“富可敵國”,對於這一盛況,喬燕和並沒有聽家人提起,她唯一聽說的是,喬致庸晚年時給北洋水師捐過一艘軍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