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縣組織代表到魯甸卯家灣安置區參觀考察'

""巧家縣組織代表到魯甸卯家灣安置區參觀考察

巧家新聞網訊(記者 徐有定 阮開波)7月26日,巧家縣組織70餘名新增易地扶貧搬遷戶代表到魯甸卯家灣安置區實地參觀考察。

"巧家縣組織代表到魯甸卯家灣安置區參觀考察

巧家新聞網訊(記者 徐有定 阮開波)7月26日,巧家縣組織70餘名新增易地扶貧搬遷戶代表到魯甸卯家灣安置區實地參觀考察。

巧家縣組織代表到魯甸卯家灣安置區參觀考察

在卯家灣安置區現場,來自各鄉鎮的易地扶貧搬遷戶代表、隨遷戶和村幹部代表觀看了卯家灣安置區專題片,參觀了展廳、樣板房,瞭解安置區居住條件及各項配套設施。安置區高起點的規劃設計,完善的配套設施,拔地而起的樓群引起了代表們的興趣,大家紛紛拿起手機,通過電話、視頻的形式,向家人介紹安置區的基本情況。

"巧家縣組織代表到魯甸卯家灣安置區參觀考察

巧家新聞網訊(記者 徐有定 阮開波)7月26日,巧家縣組織70餘名新增易地扶貧搬遷戶代表到魯甸卯家灣安置區實地參觀考察。

巧家縣組織代表到魯甸卯家灣安置區參觀考察

在卯家灣安置區現場,來自各鄉鎮的易地扶貧搬遷戶代表、隨遷戶和村幹部代表觀看了卯家灣安置區專題片,參觀了展廳、樣板房,瞭解安置區居住條件及各項配套設施。安置區高起點的規劃設計,完善的配套設施,拔地而起的樓群引起了代表們的興趣,大家紛紛拿起手機,通過電話、視頻的形式,向家人介紹安置區的基本情況。

巧家縣組織代表到魯甸卯家灣安置區參觀考察

“我家選擇的是4人戶,參觀完我很放心,房子的面積很大,設計裝修很合理也很現代化,學校、醫院和各種基礎設施都很齊全,能夠搬到卯家灣很不錯。這裡還提供了很多就業崗位,政府把能考慮的都為我們考慮好了,搬遷過來後我們的生活水平應該也會得到提高。”在參觀完樣板房後,紅山鄉紅山社區易地扶貧搬遷戶代表何佾高興的說到。

42歲的葉順學是茂租鄉白卡村的易地扶貧搬遷戶代表,家裡四個孩子在讀書,每次到學校要走3個小時,當聽說能搬到卯家灣後,他最關心的是學校能不能近一點,方便孩子讀書。在卯家灣安置區聽完介紹後,葉順學說:“我就吃夠了沒文化的苦,就想讓孩子多讀點書。當初決定要搬,更多的也是考慮孩子讀書,今天看完卯家灣這邊的建設,我很放心,卯家灣這裡學校配套齊全,教育教學質量應該也比孩子在農村好,為了孩子好,我一定要搬過來。”

"巧家縣組織代表到魯甸卯家灣安置區參觀考察

巧家新聞網訊(記者 徐有定 阮開波)7月26日,巧家縣組織70餘名新增易地扶貧搬遷戶代表到魯甸卯家灣安置區實地參觀考察。

巧家縣組織代表到魯甸卯家灣安置區參觀考察

在卯家灣安置區現場,來自各鄉鎮的易地扶貧搬遷戶代表、隨遷戶和村幹部代表觀看了卯家灣安置區專題片,參觀了展廳、樣板房,瞭解安置區居住條件及各項配套設施。安置區高起點的規劃設計,完善的配套設施,拔地而起的樓群引起了代表們的興趣,大家紛紛拿起手機,通過電話、視頻的形式,向家人介紹安置區的基本情況。

巧家縣組織代表到魯甸卯家灣安置區參觀考察

“我家選擇的是4人戶,參觀完我很放心,房子的面積很大,設計裝修很合理也很現代化,學校、醫院和各種基礎設施都很齊全,能夠搬到卯家灣很不錯。這裡還提供了很多就業崗位,政府把能考慮的都為我們考慮好了,搬遷過來後我們的生活水平應該也會得到提高。”在參觀完樣板房後,紅山鄉紅山社區易地扶貧搬遷戶代表何佾高興的說到。

42歲的葉順學是茂租鄉白卡村的易地扶貧搬遷戶代表,家裡四個孩子在讀書,每次到學校要走3個小時,當聽說能搬到卯家灣後,他最關心的是學校能不能近一點,方便孩子讀書。在卯家灣安置區聽完介紹後,葉順學說:“我就吃夠了沒文化的苦,就想讓孩子多讀點書。當初決定要搬,更多的也是考慮孩子讀書,今天看完卯家灣這邊的建設,我很放心,卯家灣這裡學校配套齊全,教育教學質量應該也比孩子在農村好,為了孩子好,我一定要搬過來。”

巧家縣組織代表到魯甸卯家灣安置區參觀考察

隨後,易地扶貧搬遷戶代表、隨遷戶和村幹部到和昇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扶貧車間、粵旺食用菌產業園,瞭解安置區在就業扶持、產業配套及後續發展方面的情況。在和昇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扶貧車間,代表們和工人直接接觸,詢問他們的生產和收入情況。

參觀扶貧車間時,記者遇到了白鶴灘鎮大溝村主任李起平。他為了做好大溝村52戶搬遷戶、3戶隨遷戶的搬遷工作,曾自費來卯家灣安置區考察過一次。

“群眾最關心的問題是搬遷到卯家灣後生產生活問題怎麼解決,今天來這裡參觀完後我很放心,回去也能給他們一個交代。我剛聽介紹卯家灣這裡有基地、有一萬畝的果園、一萬畝的蔬菜大棚,還有扶貧車間,群眾務工不愁找不到,有務工的地方群眾就有收入,生產生活也就沒問題。”李起平告訴記者。

"巧家縣組織代表到魯甸卯家灣安置區參觀考察

巧家新聞網訊(記者 徐有定 阮開波)7月26日,巧家縣組織70餘名新增易地扶貧搬遷戶代表到魯甸卯家灣安置區實地參觀考察。

巧家縣組織代表到魯甸卯家灣安置區參觀考察

在卯家灣安置區現場,來自各鄉鎮的易地扶貧搬遷戶代表、隨遷戶和村幹部代表觀看了卯家灣安置區專題片,參觀了展廳、樣板房,瞭解安置區居住條件及各項配套設施。安置區高起點的規劃設計,完善的配套設施,拔地而起的樓群引起了代表們的興趣,大家紛紛拿起手機,通過電話、視頻的形式,向家人介紹安置區的基本情況。

巧家縣組織代表到魯甸卯家灣安置區參觀考察

“我家選擇的是4人戶,參觀完我很放心,房子的面積很大,設計裝修很合理也很現代化,學校、醫院和各種基礎設施都很齊全,能夠搬到卯家灣很不錯。這裡還提供了很多就業崗位,政府把能考慮的都為我們考慮好了,搬遷過來後我們的生活水平應該也會得到提高。”在參觀完樣板房後,紅山鄉紅山社區易地扶貧搬遷戶代表何佾高興的說到。

42歲的葉順學是茂租鄉白卡村的易地扶貧搬遷戶代表,家裡四個孩子在讀書,每次到學校要走3個小時,當聽說能搬到卯家灣後,他最關心的是學校能不能近一點,方便孩子讀書。在卯家灣安置區聽完介紹後,葉順學說:“我就吃夠了沒文化的苦,就想讓孩子多讀點書。當初決定要搬,更多的也是考慮孩子讀書,今天看完卯家灣這邊的建設,我很放心,卯家灣這裡學校配套齊全,教育教學質量應該也比孩子在農村好,為了孩子好,我一定要搬過來。”

巧家縣組織代表到魯甸卯家灣安置區參觀考察

隨後,易地扶貧搬遷戶代表、隨遷戶和村幹部到和昇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扶貧車間、粵旺食用菌產業園,瞭解安置區在就業扶持、產業配套及後續發展方面的情況。在和昇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扶貧車間,代表們和工人直接接觸,詢問他們的生產和收入情況。

參觀扶貧車間時,記者遇到了白鶴灘鎮大溝村主任李起平。他為了做好大溝村52戶搬遷戶、3戶隨遷戶的搬遷工作,曾自費來卯家灣安置區考察過一次。

“群眾最關心的問題是搬遷到卯家灣後生產生活問題怎麼解決,今天來這裡參觀完後我很放心,回去也能給他們一個交代。我剛聽介紹卯家灣這裡有基地、有一萬畝的果園、一萬畝的蔬菜大棚,還有扶貧車間,群眾務工不愁找不到,有務工的地方群眾就有收入,生產生活也就沒問題。”李起平告訴記者。

巧家縣組織代表到魯甸卯家灣安置區參觀考察

通過本次參觀考察,讓搬遷群眾能實地查看卯家灣安置區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產業規劃和就業扶貧車間。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搬遷到卯家灣,住房有保障,基礎設施配套健全,產業有規劃,就業有崗位。

"巧家縣組織代表到魯甸卯家灣安置區參觀考察

巧家新聞網訊(記者 徐有定 阮開波)7月26日,巧家縣組織70餘名新增易地扶貧搬遷戶代表到魯甸卯家灣安置區實地參觀考察。

巧家縣組織代表到魯甸卯家灣安置區參觀考察

在卯家灣安置區現場,來自各鄉鎮的易地扶貧搬遷戶代表、隨遷戶和村幹部代表觀看了卯家灣安置區專題片,參觀了展廳、樣板房,瞭解安置區居住條件及各項配套設施。安置區高起點的規劃設計,完善的配套設施,拔地而起的樓群引起了代表們的興趣,大家紛紛拿起手機,通過電話、視頻的形式,向家人介紹安置區的基本情況。

巧家縣組織代表到魯甸卯家灣安置區參觀考察

“我家選擇的是4人戶,參觀完我很放心,房子的面積很大,設計裝修很合理也很現代化,學校、醫院和各種基礎設施都很齊全,能夠搬到卯家灣很不錯。這裡還提供了很多就業崗位,政府把能考慮的都為我們考慮好了,搬遷過來後我們的生活水平應該也會得到提高。”在參觀完樣板房後,紅山鄉紅山社區易地扶貧搬遷戶代表何佾高興的說到。

42歲的葉順學是茂租鄉白卡村的易地扶貧搬遷戶代表,家裡四個孩子在讀書,每次到學校要走3個小時,當聽說能搬到卯家灣後,他最關心的是學校能不能近一點,方便孩子讀書。在卯家灣安置區聽完介紹後,葉順學說:“我就吃夠了沒文化的苦,就想讓孩子多讀點書。當初決定要搬,更多的也是考慮孩子讀書,今天看完卯家灣這邊的建設,我很放心,卯家灣這裡學校配套齊全,教育教學質量應該也比孩子在農村好,為了孩子好,我一定要搬過來。”

巧家縣組織代表到魯甸卯家灣安置區參觀考察

隨後,易地扶貧搬遷戶代表、隨遷戶和村幹部到和昇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扶貧車間、粵旺食用菌產業園,瞭解安置區在就業扶持、產業配套及後續發展方面的情況。在和昇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扶貧車間,代表們和工人直接接觸,詢問他們的生產和收入情況。

參觀扶貧車間時,記者遇到了白鶴灘鎮大溝村主任李起平。他為了做好大溝村52戶搬遷戶、3戶隨遷戶的搬遷工作,曾自費來卯家灣安置區考察過一次。

“群眾最關心的問題是搬遷到卯家灣後生產生活問題怎麼解決,今天來這裡參觀完後我很放心,回去也能給他們一個交代。我剛聽介紹卯家灣這裡有基地、有一萬畝的果園、一萬畝的蔬菜大棚,還有扶貧車間,群眾務工不愁找不到,有務工的地方群眾就有收入,生產生活也就沒問題。”李起平告訴記者。

巧家縣組織代表到魯甸卯家灣安置區參觀考察

通過本次參觀考察,讓搬遷群眾能實地查看卯家灣安置區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產業規劃和就業扶貧車間。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搬遷到卯家灣,住房有保障,基礎設施配套健全,產業有規劃,就業有崗位。

巧家縣組織代表到魯甸卯家灣安置區參觀考察

為做好搬遷群眾後續產業發展,確保“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搬遷群眾可享受到“擁有一套安置住房,現有耕地、林地權益不變,就醫、就學、戶口遷移有保障,各項補助政策,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後續產業扶持,就業創業扶持”等七項政策,將有效解除搬遷群眾的後顧之憂。同時,卯家灣安置區規劃建設了佔地3000畝的現代物流園和佔地2200畝的高原特色綠色食品加工園;將新建1萬畝優質蘋果基地、1萬畝綠色蔬菜基地。併成立就業服務中心,通過排查安置區現有企業及在建“兩園兩基地”項目,積極聯繫縣外企業用工崗位需求,建立就業崗位明細表,實行“一戶一檔案”“一人一方案”,把勞動力與就業崗位精準對接,全面解決就業問題。

據悉,卯家灣易遷安置區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設中心城市“一城三區”和若干小鎮、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發展的戰略佈局,根據“不是建一個安置區,而是建一座新城”的目標定位,一次性規劃新城區3.31平方公里,率先實施卯家灣安置區建設3700畝,總投資46.9億元,將承接搬遷安置規模8489戶36345人,涉及魯甸、巧家、永善、彝良、鹽津等5縣。2019年,巧家縣將跨縣區搬遷建檔立卡戶3351戶13695人,隨遷戶312戶1253人到魯甸卯家灣安置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