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穎一:當前教育缺乏人文精神,育人比育才更根本


錢穎一:當前教育缺乏人文精神,育人比育才更根本


全文長 16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3 分鐘

錢穎一:當前教育缺乏人文精神,育人比育才更根本


精彩導讀

在我們當前的教育中,相對而言,我們更缺乏對人文精神、人格養成、人生髮展的教育。理解人文價值,堅守人格底線,反省人生意義,應該成為每一個受過教育的人的必修課。


在中文裡,“人才”是一個詞,而且我們經常都把“人才”簡單地落腳為“才”。所謂“拔尖創新人才”、“傑出人才”,都是指“才”。但是,“人才”是由“人”與“才”兩個漢字組成的。

才有“三力” 人有“三觀”

“才”關注的是“三力”:創造力、分析力、領導力。人有“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度量“才”的詞是成績、成功、成就,而形容“人”的詞則是自由、快樂、幸福。“育人”比“育才”更根本,是因為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

中華文化的傳統、中國教育的傳統,從來都是重視“人”的傳統。“四書”中《大學》開頭便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是幾乎每一箇中國教育者都常引述的一句話,講的是大學的目的是育人,是人的道德,是人的善。中國文化中的做人是非宗教的,這是與世界其他文明的不同之處。

梁啟超1914年到清華演講,題目是“君子”,對應的英文是gentlemen。梁啟超以“君子”寄語清華學子,強調的是做人:清華學子,首先要做君子,之後才是做才子。

在演講中,他引用了《易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說明的是做君子的條件。他還引用王陽明的話:“治山中賊易,治心中賊難”,說明“做人”比“做事”更難。正是由於此篇演講,“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才成為了清華的校訓。

錢穎一:當前教育缺乏人文精神,育人比育才更根本


育才不是教育終極目的

但是,這個重“人”的傳統後來發生了變化,使得重“才”逐漸壓倒重“人”。直接原因是,近代以來,中國經濟發展落後於西方了。落後就要捱打,因為西方有槍炮,西方有科學技術。

所以我們要科學救國、技術救國、實業救國。因此,教育就轉向科學知識、技術知識、專業知識的傳授,轉向對“才”的培養。不僅在中國,在所有落後國家實現追趕的過程中都是一樣的。

不過,這種由“人”向“才”的轉向近年來在中國走向了極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經濟迅速崛起的同時,經濟增長似乎變成了唯一的價值和目標。

即使當下討論的轉變發展方式和創新驅動,也仍然是把經濟發展作為目的。在這種思維中,人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力量,人才就成為加速經濟發展的動力。“育才”也隨之變成了教育的最終目的。

在經濟學中,人有兩個作用:一是作為勞動力,其中包括“才”的貢獻。二是作為消費者,是經濟活動的目的。所以在經濟學中,人不僅是工具,也是目的。

另一方面,在康德看來,人只能是目的,不能是工具。康德的哲學使得“人是目的”這一價值更加清晰和突顯。無論如何,只要人是目的,不僅是工具,教育的目的中,“育人”就比“育才”更根本。

錢穎一:當前教育缺乏人文精神,育人比育才更根本


育人有三個目的


教育如何體現“育人”?在我看來,作為目的的“人”包括“人文”、“人格”、“人生”三個方面。所以,關於人的教育,應該包括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格養成的教育和人生髮展的教育。

人文是相對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而言的。龍應臺女士這樣解讀人文:文學使你看見原來看不見的東西,可以讓你看見水裡白楊樹的倒影;哲學使你從思想的迷宮裡認識星星,從而有了走出思想迷宮的可能;歷史就是讓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的特定起點,沒有一個現象是孤立存在的。所以,文學讓你看見,哲學讓你定位,歷史讓你連接,這些都是人文的價值。

以人文為基礎的人格是做人的準則。人格養成是人的教育的基礎,正直誠實是對人格的基本要求,而對人格的起碼要求就是人格底線。說話有底線,就是說話講真話;做事有底線,就是做事有原則;做人有底線,就是做人有良知。人格的底線就是文明人的底線。

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曾經批評一些精英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批評的不是一般的利己主義者,而是那些學過很多知識、善於利用制度的缺陷和傳統的弊端,同時又沒有人格底線的利己主義者。

人生既有對人生髮展的夢想,更有對人生意義的探索。蘇格拉底的這句名言:“未經反省的人生不值得過”(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應該成為每一個學生用以經常提醒自己和檢討自己的格言。

在我們當前的教育中,相對而言,我們更缺乏對人文精神、人格養成、人生髮展的教育。理解人文價值,堅守人格底線,反省人生意義,應該成為每一個受過教育的人的必修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