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鐵骨素心蘭是潮汕哪個地方的市花嗎?

市花是一個城市的代表花卉,行走在城中應該觸目可見,比如廣州的市花木棉花、汕頭的市花鳳凰花,大街小巷均到處可見。但在普寧,很少人會知道當地的市花叫鐵山蘭花。

鐵山蘭花生長於普寧的地理性標誌鐵山之崖澗,因為品種珍貴,不但山上難尋,即使有人移種在家也是鎖在深閨,因此一般人不易見到。在普寧市區通往汕頭潮南的路上,建有一座鐵山蘭城雕,但畢竟是經過抽象化藝術加工的,現實生活中的鐵山蘭少有人見。

你知道,鐵骨素心蘭是潮汕哪個地方的市花嗎?

市花是一座城市形象的重要標誌,它代表一個城市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文化底蘊、精神風貌,鐵山蘭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花卉?顧名思義,鐵山蘭產於普寧鐵山嶺上,有個好聽的名字叫鐵骨素心蘭。鐵骨素心蘭在蘭花家族中算是名貴蘭花品種。其葉如劍,細而挺拔,有錚錚鐵骨之相,所以叫鐵骨素,其色墨綠,每到花開的時候,香遠溢清,在日本稱其為天香,因此又得名天香素。

你知道,鐵骨素心蘭是潮汕哪個地方的市花嗎?

出產鐵山蘭的鐵山在潮汕俗稱為鐵尖山,或者鐵嶂。這座山不高,卻是普寧重要的地理標誌,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的《普寧縣誌》載:鐵山,以崖石俱作鐵色,故名”。

與北方的崇山峻嶺相比,鐵山歸根到底只能算是丘陵,其山之東、西、南三面是練江流域平原,北面綿延與廣太鎮大坪山緊接,最高海拔488米,比廣州白雲山的主峰摩星嶺海拔382米還高100多米。鐵山峰巒疊嶂,崖澗濺玉,石嶂之中多生蘭花蕙草,每當花開時節,風吹飄香十里外,故稱“鐵嶂蘭芬”,是普寧傳統的八景之一。

八景是我國古代約定俗成的一種特有的風物文化景觀,是一個地方人文文化的一種歷史體現。幾乎每個城市都會湊齊八景來體現地方的人文歷史,例如潮州八景或者羊城八景。作為代表性的八處景物多為城市歷史和人文的重要反映和象徵,歷代文人墨客也多集中予以題詠描繪。

普寧的八景一般指昆崗鬆韻、鐵嶂蘭芬、靈匯甘泉、錢湖漁艇、培風寶塔、洪寺幽探、南巖遠眺、雲石樵徑。這八個浸透人文氣息的景觀拱衛在普寧故城洪陽城的周邊,是解放前普寧人最為流連忘返的地方,解放後,普寧的行政中心遷往流沙,老縣城逐漸凋零,四百多年曆史積累的老縣城洪陽被矮化成為一個小鎮,普寧八景也隨著逐漸式微,現在有些景觀已經湮滅。

鐵山在洪陽城的南邊,中國自古以來有“智者樂水,仁者樂山”說法,文人喜歡遊山玩水,鐵山多有蘭花,鐵嶂蘭芬作為普寧八景之一,自來深受文人的喜愛,尤其在蘭花盛開之時,必定是結伴而來。我突然想起《論語》中記載的一幕:“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縱情山水間,閒逸愜意的一幕,必定也經常發生在鐵山腳下。

你知道,鐵骨素心蘭是潮汕哪個地方的市花嗎?

那時的山是青的,水是清的,風是輕的,蘭是香的,一切都是原生態的。如今山水依然在,鐵山蘭卻已經已經被視為珍貴品種徙入富貴人家。鐵山蘭原本是產於鐵山的野蘭,披星戴月,餐風飲露,逍遙自在。連年來,常有尋蘭者聞香至此,蘭花被遷徙,野蘭逐漸成為家蘭,現在鐵山上已經逐漸難尋鐵山蘭芳蹤了。

孔子說:"芝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蘭花原本就應該生在空谷或者石巖之上,它幽逸自賞,不爭不群,後人寓意品質高潔,遂有“花中君子”美稱。歷朝歷代文人士大夫常常藉以抒發自己情懷。宋代著名畫家鄭思肖擅長畫蘭,宋滅之後,蒙古統治者慕名請他作畫,結果竟被他嚴詞拒絕。此後鄭思肖畫的蘭花,一直都是露根的,且不著地,旁人問其故,他答曰:“國土之不存,蘭根焉能著地?”借蘭花抒發其愛國之心與亡國之痛,傳為千古佳話。

你知道,鐵骨素心蘭是潮汕哪個地方的市花嗎?

讀這個小典故,突然記起清代後期發生在鐵山腳下的一次反清起義:滿清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這一年的清王朝,內憂外患交際,太平天國北伐,英、美、法等列強強硬“修約”活動,要求中國全境開放通商,承認鴉片貿易合法化,整個中國危如累卵,全國各地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北山村人許阿梅在鐵山腳下豎起“明義振興”的大旗,公開反清復明,他率領村人相繼進攻普寧縣城連連告捷。咸豐五年,官兵反攻包圍了許阿梅的家鄉北山村,集中兵力圍剿義軍,許阿梅終因敵眾我寡告敗,勉強突圍到北山村東一個叫鯉魚溝地方壯烈自刎。許阿梅起義的時代是明亡滿清異族統治時代,與鄭思肖所處的宋滅蒙元統治的時代是一樣,異族的壓迫與民族矛盾激化相互交融。

許阿梅反清的意義,自有歷史學家去評論,但評價一個人,不能以今天的價值觀來審定,而應該復原迴歸到當事人當時所生活的時代背景下去表述。“國土之不存,蘭根焉能著地?”滿清統治中國267年以來,反清的抗爭的此起彼伏,一直到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才真正埋葬了滿清愛新覺羅氏的統治,漢人實現了真正的復國。許阿梅是一朵長於鐵山下的鐵山蘭,鐵骨錚錚,他的反清失敗了,卻是民族血性的一種體現,為後世留下了許多英雄故事。

鐵山蘭原名鐵骨素心蘭,顧名思義,鐵骨錚錚,一片素心,蘭花清香之中,鼓舞了許多普寧人奮發圖強。近一百多年來,許多普寧人為了生存與發展,遷移到了各地乃至海外,但是不管走到哪裡,巍巍鐵山是每個普寧人心中的故鄉象徵,無論走到哪裡,每個遊子的鄉夢之中都飄蕩著一股香馥的鐵山蘭香。“鐵山蘭開遊子歸”,每個普寧人鐵骨錚錚,秉承潮汕人愛拼才會贏的拼搏精神,努力拼搏,創業發家,同時素心一片,心懷家鄉,關心故鄉發展。普寧市政府為了表彰對普寧做出貢獻的人士設立的獎項叫做“鐵山蘭花獎”。

你知道,鐵骨素心蘭是潮汕哪個地方的市花嗎?
你知道,鐵骨素心蘭是潮汕哪個地方的市花嗎?

2015年,潮籍僑領張乙坤因熱心家鄉公益事業建設獲頒“鐵山蘭花獎”

野生的鐵山蘭已經逐漸消失,散入“非常”百姓家。失去了鐵骨素心蘭,鐵山只是一座土山。鐵山蘭離開鐵山,進入溫室,野性漸馴,淪為床頭案几的裝飾與擺設。作為普寧市市花,鐵骨錚錚素心一片的鐵山蘭那種獨立澗邊迎風斗雨的精神需要進一步挖掘與傳承。

文/黃劍豐 原標題《鐵骨素心蘭,逐漸消逝的普寧市市花》

來源:行走潮汕

免責聲明:本內容來源於網絡,僅做分享交流之用,無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於後臺聯系責編,我們將及時處理。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