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什麼時候成了“東方”,僅僅是一廂情願嗎?'

"

如果說奧斯曼帝國對歐洲的壓力促成了“西方”的進一步成型,那麼反過來講,歐洲對“東方”的看法,也在同一過程中得以塑造。

"

如果說奧斯曼帝國對歐洲的壓力促成了“西方”的進一步成型,那麼反過來講,歐洲對“東方”的看法,也在同一過程中得以塑造。

中國什麼時候成了“東方”,僅僅是一廂情願嗎?

東方與西方,藝術的想象

東方與西方的概念很早就有了,早到什麼時候難以確證,但不乏線索。英語裡有兩個詞都有東西方的意思,來源卻完全不一樣。East和West來自古代日耳曼語,Orient 與Occident則來源於拉丁語。稍有歷史觀的讀者就明白,後兩個詞是文明世界的通用語,前邊那一對詞語比較“野蠻”,廣泛運用應在羅馬帝國崩潰之後。故而相對來說,Orient 與Occident包含的文化意義大於地理意義,從而成為我們討論東西方的基礎。

在羅馬帝國晚期,不少人已經開始用Orient 和Occident來指代帝國的東部與西部,而東西方的分界線,劃定在亞平寧半島的最東端。也就是說,從那個時候起,“西方”這個概念就不再包含意大利以東的地區,即便是希臘,也屬於東方而非西方。到了中世紀,這樣的劃分沒有多大變動,無非更加確切一些。譬如教會就把羅馬城當成東西方的分野,羅馬以西屬於西方教會,以東歸東方教會。

隨著時間的推移,外部壓力的變化,對於歐洲人來說,西方的內涵變得越來越確定。反之,東方的範圍越來越大,內涵也變來變去。羅馬時代,東方就是蠻族。中世紀,東方包括希臘,十字軍東征的時代,阿拉伯人也包括在內。再後來,當奧斯曼帝國成為東方的主體,西方與東方的對立也潛入歐洲人的深層文化,塑造著他們的敵我意識。

"

如果說奧斯曼帝國對歐洲的壓力促成了“西方”的進一步成型,那麼反過來講,歐洲對“東方”的看法,也在同一過程中得以塑造。

中國什麼時候成了“東方”,僅僅是一廂情願嗎?

東方與西方,藝術的想象

東方與西方的概念很早就有了,早到什麼時候難以確證,但不乏線索。英語裡有兩個詞都有東西方的意思,來源卻完全不一樣。East和West來自古代日耳曼語,Orient 與Occident則來源於拉丁語。稍有歷史觀的讀者就明白,後兩個詞是文明世界的通用語,前邊那一對詞語比較“野蠻”,廣泛運用應在羅馬帝國崩潰之後。故而相對來說,Orient 與Occident包含的文化意義大於地理意義,從而成為我們討論東西方的基礎。

在羅馬帝國晚期,不少人已經開始用Orient 和Occident來指代帝國的東部與西部,而東西方的分界線,劃定在亞平寧半島的最東端。也就是說,從那個時候起,“西方”這個概念就不再包含意大利以東的地區,即便是希臘,也屬於東方而非西方。到了中世紀,這樣的劃分沒有多大變動,無非更加確切一些。譬如教會就把羅馬城當成東西方的分野,羅馬以西屬於西方教會,以東歸東方教會。

隨著時間的推移,外部壓力的變化,對於歐洲人來說,西方的內涵變得越來越確定。反之,東方的範圍越來越大,內涵也變來變去。羅馬時代,東方就是蠻族。中世紀,東方包括希臘,十字軍東征的時代,阿拉伯人也包括在內。再後來,當奧斯曼帝國成為東方的主體,西方與東方的對立也潛入歐洲人的深層文化,塑造著他們的敵我意識。

中國什麼時候成了“東方”,僅僅是一廂情願嗎?

亞洲不等於東方

因此,至少到17世紀末,在歐洲的殖民勢力尚未在更遠的亞洲地區立足之前,“東方”根本不包括印度,更別提更遠的中國了。這樣的認識基本維持到了下一個世紀。即便在18世紀西方啟蒙思想家掀起“中國熱”的時期,中國也是單獨列出的,與“東方”沒有多大關係。因為在那時候,東方仍然主要指的是奧斯曼帝國的勢力範圍。甚至到了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政府為巴黎和會準備的一系列資料彙編中,所謂的《東方問題歷史》討論的內容依舊以奧斯曼帝國為核心,包括帝國的興起與衰落、俄羅斯對帝國的覬覦,以及帝國崩潰後巴爾幹地區的紛爭等等。

18世紀的黑格爾對東西方對立的論述非常有影響。他在《歷史哲學》中認為,人類的自由精神起步於東方,完善於西方。在這個進程中,西方越來越文明,東方越來越落後。然而他論述的東方,不管多麼貧窮、混亂或腐敗,基本上只是對奧斯曼帝國的描繪和想象,因為他勾勒的進步路線,起點就在小亞細亞。在黑格爾之後,西方人寫自己的文明史,多半從東方寫起。講古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對西方的影響和塑造,背後的邏輯沒多少變化。

"

如果說奧斯曼帝國對歐洲的壓力促成了“西方”的進一步成型,那麼反過來講,歐洲對“東方”的看法,也在同一過程中得以塑造。

中國什麼時候成了“東方”,僅僅是一廂情願嗎?

東方與西方,藝術的想象

東方與西方的概念很早就有了,早到什麼時候難以確證,但不乏線索。英語裡有兩個詞都有東西方的意思,來源卻完全不一樣。East和West來自古代日耳曼語,Orient 與Occident則來源於拉丁語。稍有歷史觀的讀者就明白,後兩個詞是文明世界的通用語,前邊那一對詞語比較“野蠻”,廣泛運用應在羅馬帝國崩潰之後。故而相對來說,Orient 與Occident包含的文化意義大於地理意義,從而成為我們討論東西方的基礎。

在羅馬帝國晚期,不少人已經開始用Orient 和Occident來指代帝國的東部與西部,而東西方的分界線,劃定在亞平寧半島的最東端。也就是說,從那個時候起,“西方”這個概念就不再包含意大利以東的地區,即便是希臘,也屬於東方而非西方。到了中世紀,這樣的劃分沒有多大變動,無非更加確切一些。譬如教會就把羅馬城當成東西方的分野,羅馬以西屬於西方教會,以東歸東方教會。

隨著時間的推移,外部壓力的變化,對於歐洲人來說,西方的內涵變得越來越確定。反之,東方的範圍越來越大,內涵也變來變去。羅馬時代,東方就是蠻族。中世紀,東方包括希臘,十字軍東征的時代,阿拉伯人也包括在內。再後來,當奧斯曼帝國成為東方的主體,西方與東方的對立也潛入歐洲人的深層文化,塑造著他們的敵我意識。

中國什麼時候成了“東方”,僅僅是一廂情願嗎?

亞洲不等於東方

因此,至少到17世紀末,在歐洲的殖民勢力尚未在更遠的亞洲地區立足之前,“東方”根本不包括印度,更別提更遠的中國了。這樣的認識基本維持到了下一個世紀。即便在18世紀西方啟蒙思想家掀起“中國熱”的時期,中國也是單獨列出的,與“東方”沒有多大關係。因為在那時候,東方仍然主要指的是奧斯曼帝國的勢力範圍。甚至到了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政府為巴黎和會準備的一系列資料彙編中,所謂的《東方問題歷史》討論的內容依舊以奧斯曼帝國為核心,包括帝國的興起與衰落、俄羅斯對帝國的覬覦,以及帝國崩潰後巴爾幹地區的紛爭等等。

18世紀的黑格爾對東西方對立的論述非常有影響。他在《歷史哲學》中認為,人類的自由精神起步於東方,完善於西方。在這個進程中,西方越來越文明,東方越來越落後。然而他論述的東方,不管多麼貧窮、混亂或腐敗,基本上只是對奧斯曼帝國的描繪和想象,因為他勾勒的進步路線,起點就在小亞細亞。在黑格爾之後,西方人寫自己的文明史,多半從東方寫起。講古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對西方的影響和塑造,背後的邏輯沒多少變化。

中國什麼時候成了“東方”,僅僅是一廂情願嗎?

伊斯坦布爾景象

反倒是中國人一廂情願地對號入座,搶在西方人前面把自己納入了“東方”的窠臼。 而這種自己給自己“挖坑”的心態和舉動,背後仍然是奧斯曼帝國的巨大陰影。

例如對近代中國有巨大影響的梁啟超,他發明“東亞病夫”一詞,毫無疑問借鑑的就是奧斯曼帝國的蔑稱“歐洲病夫”。

他的老師康有為對奧斯曼帝國的關注更早。1898年,康有為向光緒皇帝上書,稱“突厥”(奧斯曼帝國)乃中國的殷鑑,“今中國之形,與突厥同;中國之病亦與突厥同。”中國要從奧斯曼帝國那裡汲取教訓,立憲救國,切不可像突厥那樣,“廢憲法,復守舊”,以至於一敗塗地。1908年,康有為還到了伊斯坦布爾,近距離考察了奧斯曼土耳其人的自我拯救——青年土耳其黨人發動兵變,恢復1876年憲法,建立君主立憲制。自那以後,隨著中土兩國在國運上出現更多的相似之處,“東方”漸漸統攝了中國。而西方與東方的對立,也悄然發生著變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