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滿洲家族修譜中發現的歷史

家譜:又稱族譜、宗譜等。簡單的家譜,就是譜表,是反映幾代傳人的名字。複雜的就是譜書,會記載家族的遷徙和重大事件,家族出的重要人物及其事蹟,有的還有家訓等。

我本對家譜沒有研究,但因富察家族修譜人富察銘安先生年事已高,身體不好。在前段我去看望老先生的時候,老先生將大半輩子收集的眾多富察家族的家譜電子文檔悉數交給我,感受到老先生對我信任,也感覺到了責任。現就前段時間與富察銘安先生交談了解的一些家譜事情,結合自己思考,寫此文章,談一下從滿洲家譜研究中發現的歷史。

一、滿洲家譜起源於何時?

中原歷史上是長期封建集權制度國家,早期一般家族是不能有家譜,歷史記載的只是帝王家族的世系,但很多帝王是布衣出身,原也沒有家譜,如史載劉邦就是布衣出身,根本沒家譜。結果其後代不斷編造,到唐朝開始編造出完整家譜。中原一般家族是到宋朝才許可建立家譜。所以除了孔子世家,一般家庭最早的家譜都是從宋朝開始。但一些家譜追隨攀歷史名人,開始自稱為某歷史名人之後。甚至到明清修家譜時候,一些家譜一直上推到春秋戰國甚至傳說的黃帝時代,寫上是黃帝的某某後裔。但專家認為,宋朝以前的家譜。除孔子世家以外,都是不可考證的。

那麼滿洲家譜起源於何時呢?

現在一般認為,滿洲早期的家譜,是源於沒有文字時代的子孫繩。滿洲的子孫繩,是用不同顏色的布條等連綴而成的“子孫繩”。每個布條代表一個生丁,根據家人的生死添續;隔代之間用特殊的骨飾等表示。也有的是生男孩掛小弓箭,生女孩掛布條,名曰“懸弓掛帛”。

子孫繩的來源可以說非常久遠,來源於滿洲關於女真人始祖武篤本貝子傳說,佛多媽媽將女兒嫁與武篤本貝子,佛多媽媽將女兒脖子上帶的藍、白、青三色捻成舊索線摘下,換上新索線,交給武篤本貝子說:我的格格給你做福晉了,你要好好地待她!說完又從口袋裡掏出一條十多尺長的紅色紡絨繩,她說;這叫子孫繩。今後,你們結婚生了小孩子,生男孩時往子孫繩上繫個小弓箭,生女孩繫個“布郎當”,為了與下一輩人有所區別,在中間夾個嘎拉哈。並給他們一個裝子孫繩的皮口袋。

現在,還有一些滿洲家譜保存有佛多媽媽的口袋和子孫繩,平時放西牆上。

富察銘安先生也走訪多家有家譜的,見過一些子孫繩,但現在的子孫繩,更多是一種象徵意義,因裡面無法承載更多的信息,所以還不能當家譜那樣解讀。

大部分滿洲人家譜,一般都是有600年曆史左右,各家譜的始祖基本與清太祖努爾哈赤六世祖蒙哥帖木兒的時間相當。只有少數的家譜時間比較長,如有的瓜爾佳家譜達到800多歷史,已經傳承28代。還有的完顏家譜可以與金末一些帝王銜接。這些只算是少數。

"


在滿洲家族修譜中發現的歷史

家譜:又稱族譜、宗譜等。簡單的家譜,就是譜表,是反映幾代傳人的名字。複雜的就是譜書,會記載家族的遷徙和重大事件,家族出的重要人物及其事蹟,有的還有家訓等。

我本對家譜沒有研究,但因富察家族修譜人富察銘安先生年事已高,身體不好。在前段我去看望老先生的時候,老先生將大半輩子收集的眾多富察家族的家譜電子文檔悉數交給我,感受到老先生對我信任,也感覺到了責任。現就前段時間與富察銘安先生交談了解的一些家譜事情,結合自己思考,寫此文章,談一下從滿洲家譜研究中發現的歷史。

一、滿洲家譜起源於何時?

中原歷史上是長期封建集權制度國家,早期一般家族是不能有家譜,歷史記載的只是帝王家族的世系,但很多帝王是布衣出身,原也沒有家譜,如史載劉邦就是布衣出身,根本沒家譜。結果其後代不斷編造,到唐朝開始編造出完整家譜。中原一般家族是到宋朝才許可建立家譜。所以除了孔子世家,一般家庭最早的家譜都是從宋朝開始。但一些家譜追隨攀歷史名人,開始自稱為某歷史名人之後。甚至到明清修家譜時候,一些家譜一直上推到春秋戰國甚至傳說的黃帝時代,寫上是黃帝的某某後裔。但專家認為,宋朝以前的家譜。除孔子世家以外,都是不可考證的。

那麼滿洲家譜起源於何時呢?

現在一般認為,滿洲早期的家譜,是源於沒有文字時代的子孫繩。滿洲的子孫繩,是用不同顏色的布條等連綴而成的“子孫繩”。每個布條代表一個生丁,根據家人的生死添續;隔代之間用特殊的骨飾等表示。也有的是生男孩掛小弓箭,生女孩掛布條,名曰“懸弓掛帛”。

子孫繩的來源可以說非常久遠,來源於滿洲關於女真人始祖武篤本貝子傳說,佛多媽媽將女兒嫁與武篤本貝子,佛多媽媽將女兒脖子上帶的藍、白、青三色捻成舊索線摘下,換上新索線,交給武篤本貝子說:我的格格給你做福晉了,你要好好地待她!說完又從口袋裡掏出一條十多尺長的紅色紡絨繩,她說;這叫子孫繩。今後,你們結婚生了小孩子,生男孩時往子孫繩上繫個小弓箭,生女孩繫個“布郎當”,為了與下一輩人有所區別,在中間夾個嘎拉哈。並給他們一個裝子孫繩的皮口袋。

現在,還有一些滿洲家譜保存有佛多媽媽的口袋和子孫繩,平時放西牆上。

富察銘安先生也走訪多家有家譜的,見過一些子孫繩,但現在的子孫繩,更多是一種象徵意義,因裡面無法承載更多的信息,所以還不能當家譜那樣解讀。

大部分滿洲人家譜,一般都是有600年曆史左右,各家譜的始祖基本與清太祖努爾哈赤六世祖蒙哥帖木兒的時間相當。只有少數的家譜時間比較長,如有的瓜爾佳家譜達到800多歷史,已經傳承28代。還有的完顏家譜可以與金末一些帝王銜接。這些只算是少數。

在滿洲家族修譜中發現的歷史

二、家譜與文字

為何一般的滿洲家譜都在600年曆史左右?以前我寫的文章談過此問題,推測是是因為金朝時候,女真人曾殘害過成吉思汗的祖先,於是蒙古人對女真人特別是皇族完顏氏和其他如蒲察氏等一些大族進行追殺。所以退回老家的女真人就躲入深山中。到元末的時候,一些女真人才敢從深山出來,所以記載家譜,一般都是從元末明初的600多年開始。

現在經進一步研究,感覺女真人並非全部躲到深山,還有一部分沒跑,所以蒙古人對此部分女真人實行隨俗而治,開始設了五個萬戶,後來剩下三個萬戶,太祖努爾哈赤的祖先就是三個萬戶之一。

也就說還有一部分女真人沒有跑到深山中,人數上至少有幾萬戶。但這幾萬戶的家族,也只有一部分,如看到的瓜爾佳氏族譜那樣保存了800多年,甚至有的可以與以前金朝保留下的金史資料銜接上。但還有一部分沒有保存下來,比如太祖努爾哈赤家族也只保存到六世祖,也就是600多年前,為何沒有更早一些的家譜?

我認為存在文化傳承和戰亂遺失等多種原因。

文化傳承,最主要的就是本民族文字的傳承。是否因為沒有文字,到有了滿文以後才制定的家譜呢?

金朝初年,在契丹字基礎上創制女真字,女真字一直在女真人中使用,明朝永樂年間四夷館編寫的《華夷譯語》其中專門有女真文,說明當時女真人使用女真文比較普遍,所以明朝對各民族交往的部門就要掌握這些文字。現在人一般依據《明英宗實錄》第十13卷記載:玄城衛指揮撒升哈、脫脫木答魯等奏:“臣等四十衛無識女直字者,乞自後敕文之類第用達達字。”認為自此開始女真人不認識女真字,而改用蒙古文字。

但我個人認為只能說明這部分女真人放棄使用女真字,改用蒙古字。而不能證明所有的女真人都放棄了女真字。因為自女真人建立的大金國和東夏國滅亡後,女真人狀態就恢復為一盤散沙,分離為不同的部族,沒有一個統一管理的權力部門,自然也就不會有一道命令自某年某月某日起停止使用女真字,使用女真字以及最後放棄使用,或用蒙古文等其他文字,肯定也是漸進的過程。女真內部的祭祖祭神以及對外交流等,都需要文字,各女真部族可能發展上存在不統一,與蒙古部落接觸多的女真部族可能先使用蒙古字,而離蒙古部落遠的女真人則可能保留女真字就要長一些,但不論長短,不論女真人使用什麼文字,說明女真人一直在使用文字。

那種說因為沒有文字,而長期沒有記錄家譜的說法,是不存在的。出現家譜斷代並非因為沒有文字,而是另有原因。

那麼女真人一直在使用文字,為何還是出現斷代?或是記載家譜比較晚呢?

就按大多數滿洲家譜有600年曆史計算,也就是跟太祖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相當,時間大約是元末明初。既然女真人一直使用文字,那麼那時候的家譜就應是用女真文書寫,其後的歷史,女真各部都出現了非常坎坷的歷史。是因為以下原因造成滿洲早期家譜記載的缺失。

1、遷徙,很多女真部族出現遷徙,而且不是一次遷徙,是多次遷徙。比如太祖努爾哈赤的祖先,最初被認定居住在今天黑龍江的依蘭縣,其後因為部族間的戰爭,一度遷徙到朝鮮半島北部,最後輾轉才到了今天遼寧省的新賓地區。我們知道一般個人搬家,每次都會丟失一些東西,何況是一個部族,而且是多次搬家,很多歷史資料有可能就被遺棄。

2、毀滅性的戰爭。女真各部,在其後的歷史大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戰爭,有很多是摧毀性的戰爭。女真各部間的戰爭,並不很激烈。但外部來的戰爭打擊往往是毀滅性的。比如蒙古瓦剌強盛的時候,一度控制了大部分女真部族,這控制過程並非是一帆風順的,而且一系列的戰爭,尤其居住在女真與蒙古接壤的部族,造到打擊更大,他們被驅逐離開世代居住地區,但女真人肯定不是自願遷走,而且經過激烈戰爭的反抗,在失敗後才離開的。而朝鮮和明朝多次聯合對女真一些部族的圍剿,更是血腥的大屠殺。

因為這些戰爭都是外來打擊,事前沒有準備,所以戰爭中遭受損失巨大,造成很多文字資料的丟失。

綜上,我認為,一部分是因為一些女真人躲避蒙古人的報復行動而進入深山中生活,家譜記載出現斷代。另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長期多次遷徙和來自外部的多次毀滅性打擊,造成文字記錄丟失,這也是大多數滿洲家族家譜出現斷代,只有600年曆史的原因。而一些保存比較好的,就如一些瓜爾佳氏家譜和完顏家譜則能保持800多年曆史,有的可以與金史銜接,當然這些是少數了。

"


在滿洲家族修譜中發現的歷史

家譜:又稱族譜、宗譜等。簡單的家譜,就是譜表,是反映幾代傳人的名字。複雜的就是譜書,會記載家族的遷徙和重大事件,家族出的重要人物及其事蹟,有的還有家訓等。

我本對家譜沒有研究,但因富察家族修譜人富察銘安先生年事已高,身體不好。在前段我去看望老先生的時候,老先生將大半輩子收集的眾多富察家族的家譜電子文檔悉數交給我,感受到老先生對我信任,也感覺到了責任。現就前段時間與富察銘安先生交談了解的一些家譜事情,結合自己思考,寫此文章,談一下從滿洲家譜研究中發現的歷史。

一、滿洲家譜起源於何時?

中原歷史上是長期封建集權制度國家,早期一般家族是不能有家譜,歷史記載的只是帝王家族的世系,但很多帝王是布衣出身,原也沒有家譜,如史載劉邦就是布衣出身,根本沒家譜。結果其後代不斷編造,到唐朝開始編造出完整家譜。中原一般家族是到宋朝才許可建立家譜。所以除了孔子世家,一般家庭最早的家譜都是從宋朝開始。但一些家譜追隨攀歷史名人,開始自稱為某歷史名人之後。甚至到明清修家譜時候,一些家譜一直上推到春秋戰國甚至傳說的黃帝時代,寫上是黃帝的某某後裔。但專家認為,宋朝以前的家譜。除孔子世家以外,都是不可考證的。

那麼滿洲家譜起源於何時呢?

現在一般認為,滿洲早期的家譜,是源於沒有文字時代的子孫繩。滿洲的子孫繩,是用不同顏色的布條等連綴而成的“子孫繩”。每個布條代表一個生丁,根據家人的生死添續;隔代之間用特殊的骨飾等表示。也有的是生男孩掛小弓箭,生女孩掛布條,名曰“懸弓掛帛”。

子孫繩的來源可以說非常久遠,來源於滿洲關於女真人始祖武篤本貝子傳說,佛多媽媽將女兒嫁與武篤本貝子,佛多媽媽將女兒脖子上帶的藍、白、青三色捻成舊索線摘下,換上新索線,交給武篤本貝子說:我的格格給你做福晉了,你要好好地待她!說完又從口袋裡掏出一條十多尺長的紅色紡絨繩,她說;這叫子孫繩。今後,你們結婚生了小孩子,生男孩時往子孫繩上繫個小弓箭,生女孩繫個“布郎當”,為了與下一輩人有所區別,在中間夾個嘎拉哈。並給他們一個裝子孫繩的皮口袋。

現在,還有一些滿洲家譜保存有佛多媽媽的口袋和子孫繩,平時放西牆上。

富察銘安先生也走訪多家有家譜的,見過一些子孫繩,但現在的子孫繩,更多是一種象徵意義,因裡面無法承載更多的信息,所以還不能當家譜那樣解讀。

大部分滿洲人家譜,一般都是有600年曆史左右,各家譜的始祖基本與清太祖努爾哈赤六世祖蒙哥帖木兒的時間相當。只有少數的家譜時間比較長,如有的瓜爾佳家譜達到800多歷史,已經傳承28代。還有的完顏家譜可以與金末一些帝王銜接。這些只算是少數。

在滿洲家族修譜中發現的歷史

二、家譜與文字

為何一般的滿洲家譜都在600年曆史左右?以前我寫的文章談過此問題,推測是是因為金朝時候,女真人曾殘害過成吉思汗的祖先,於是蒙古人對女真人特別是皇族完顏氏和其他如蒲察氏等一些大族進行追殺。所以退回老家的女真人就躲入深山中。到元末的時候,一些女真人才敢從深山出來,所以記載家譜,一般都是從元末明初的600多年開始。

現在經進一步研究,感覺女真人並非全部躲到深山,還有一部分沒跑,所以蒙古人對此部分女真人實行隨俗而治,開始設了五個萬戶,後來剩下三個萬戶,太祖努爾哈赤的祖先就是三個萬戶之一。

也就說還有一部分女真人沒有跑到深山中,人數上至少有幾萬戶。但這幾萬戶的家族,也只有一部分,如看到的瓜爾佳氏族譜那樣保存了800多年,甚至有的可以與以前金朝保留下的金史資料銜接上。但還有一部分沒有保存下來,比如太祖努爾哈赤家族也只保存到六世祖,也就是600多年前,為何沒有更早一些的家譜?

我認為存在文化傳承和戰亂遺失等多種原因。

文化傳承,最主要的就是本民族文字的傳承。是否因為沒有文字,到有了滿文以後才制定的家譜呢?

金朝初年,在契丹字基礎上創制女真字,女真字一直在女真人中使用,明朝永樂年間四夷館編寫的《華夷譯語》其中專門有女真文,說明當時女真人使用女真文比較普遍,所以明朝對各民族交往的部門就要掌握這些文字。現在人一般依據《明英宗實錄》第十13卷記載:玄城衛指揮撒升哈、脫脫木答魯等奏:“臣等四十衛無識女直字者,乞自後敕文之類第用達達字。”認為自此開始女真人不認識女真字,而改用蒙古文字。

但我個人認為只能說明這部分女真人放棄使用女真字,改用蒙古字。而不能證明所有的女真人都放棄了女真字。因為自女真人建立的大金國和東夏國滅亡後,女真人狀態就恢復為一盤散沙,分離為不同的部族,沒有一個統一管理的權力部門,自然也就不會有一道命令自某年某月某日起停止使用女真字,使用女真字以及最後放棄使用,或用蒙古文等其他文字,肯定也是漸進的過程。女真內部的祭祖祭神以及對外交流等,都需要文字,各女真部族可能發展上存在不統一,與蒙古部落接觸多的女真部族可能先使用蒙古字,而離蒙古部落遠的女真人則可能保留女真字就要長一些,但不論長短,不論女真人使用什麼文字,說明女真人一直在使用文字。

那種說因為沒有文字,而長期沒有記錄家譜的說法,是不存在的。出現家譜斷代並非因為沒有文字,而是另有原因。

那麼女真人一直在使用文字,為何還是出現斷代?或是記載家譜比較晚呢?

就按大多數滿洲家譜有600年曆史計算,也就是跟太祖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相當,時間大約是元末明初。既然女真人一直使用文字,那麼那時候的家譜就應是用女真文書寫,其後的歷史,女真各部都出現了非常坎坷的歷史。是因為以下原因造成滿洲早期家譜記載的缺失。

1、遷徙,很多女真部族出現遷徙,而且不是一次遷徙,是多次遷徙。比如太祖努爾哈赤的祖先,最初被認定居住在今天黑龍江的依蘭縣,其後因為部族間的戰爭,一度遷徙到朝鮮半島北部,最後輾轉才到了今天遼寧省的新賓地區。我們知道一般個人搬家,每次都會丟失一些東西,何況是一個部族,而且是多次搬家,很多歷史資料有可能就被遺棄。

2、毀滅性的戰爭。女真各部,在其後的歷史大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戰爭,有很多是摧毀性的戰爭。女真各部間的戰爭,並不很激烈。但外部來的戰爭打擊往往是毀滅性的。比如蒙古瓦剌強盛的時候,一度控制了大部分女真部族,這控制過程並非是一帆風順的,而且一系列的戰爭,尤其居住在女真與蒙古接壤的部族,造到打擊更大,他們被驅逐離開世代居住地區,但女真人肯定不是自願遷走,而且經過激烈戰爭的反抗,在失敗後才離開的。而朝鮮和明朝多次聯合對女真一些部族的圍剿,更是血腥的大屠殺。

因為這些戰爭都是外來打擊,事前沒有準備,所以戰爭中遭受損失巨大,造成很多文字資料的丟失。

綜上,我認為,一部分是因為一些女真人躲避蒙古人的報復行動而進入深山中生活,家譜記載出現斷代。另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長期多次遷徙和來自外部的多次毀滅性打擊,造成文字記錄丟失,這也是大多數滿洲家族家譜出現斷代,只有600年曆史的原因。而一些保存比較好的,就如一些瓜爾佳氏家譜和完顏家譜則能保持800多年曆史,有的可以與金史銜接,當然這些是少數了。

在滿洲家族修譜中發現的歷史

三、一般家譜存在的問題

1、修譜。乾隆年間之前,各家譜一般在長房或家族族長的後代間傳承,修譜續譜還不普遍。從乾隆年開始,國家建立八旗戶籍,國家也保存相應八旗各家族家譜。各家要求繼承相應職務,都要拿出家譜與國家保存的家譜對照,核對無誤後,頒發許可繼承相應職務。從乾隆年間開始實施此制度,這就要求滿洲人幾乎家家都要保存家譜。

關於最後修譜的時間,一般是在民國期間。如在滿洲地區的,可能都是在滿洲國時候,那時候雖說是日本佔領時期,但溥儀還是支持滿洲各家族修譜,愛新覺羅家譜最後就是那時候修的,其他的滿洲各大家族大多也是那時候進行的最後一次大的修譜活動。

2、文字問題。因為早期的家譜全部是滿文,是到晚清甚至民國的時候,才改為漢文家譜。因為改漢文家譜的時候家族分支比較多,來往已經很少,所以都是各自去改漢文家族。因為選用的漢字不同,造成同一家族,家譜上的祖先名諱出現不同,給後代製作大譜出現困難。

3、女性上家譜問題。滿洲人沒有漢族人那樣的男尊女卑,早期的滿洲家譜也記載女性,一般就是未婚的女性名字。因為結婚後的女性就算夫家的人,要記載在夫家。現在滿洲修譜一般也寫上女性。但也是存在女性結婚後以及後代都記載在夫家,所以一般也就只記載名字。

4、姓氏問題。滿洲人在清朝中期有個別的使用漢姓,後因為皇帝強調保持國俗即本民族習俗,禁止改漢姓,所以予以糾正。比如傅恆,現在有的寫富察傅恆就錯了,傅恆不是完整的名字,傅就是富察改的漢姓傅,故要用滿洲姓名應為富察恆。

5、排字問題。早期滿洲人姓名是滿語名,多音節名字,不存在排字問題。皇家是從康熙開始才確定了排字。但因皇帝一再強調保持國俗即本民族習俗,禁止用漢俗。所以一般滿洲家族的按輩分進行排字比較晚,大多是到晚清甚至民國才開始排字,所以即使同祖,因為長時間分開居住,所以其後會選擇不同排字,故不能以排字來確定是否屬於同一家族。

6、關於幾世孫問題。現在一些人,為了突顯自己是某位名人之後,往往自稱是某某名人的第幾世孫。但這裡就存在一個問題,如果說是某位名人之孫,那麼就少了這位名人及其子兩代人,如說是幾世孫,也是要少兩代人。所以一般還叫幾世或是幾代人比較好。

"


在滿洲家族修譜中發現的歷史

家譜:又稱族譜、宗譜等。簡單的家譜,就是譜表,是反映幾代傳人的名字。複雜的就是譜書,會記載家族的遷徙和重大事件,家族出的重要人物及其事蹟,有的還有家訓等。

我本對家譜沒有研究,但因富察家族修譜人富察銘安先生年事已高,身體不好。在前段我去看望老先生的時候,老先生將大半輩子收集的眾多富察家族的家譜電子文檔悉數交給我,感受到老先生對我信任,也感覺到了責任。現就前段時間與富察銘安先生交談了解的一些家譜事情,結合自己思考,寫此文章,談一下從滿洲家譜研究中發現的歷史。

一、滿洲家譜起源於何時?

中原歷史上是長期封建集權制度國家,早期一般家族是不能有家譜,歷史記載的只是帝王家族的世系,但很多帝王是布衣出身,原也沒有家譜,如史載劉邦就是布衣出身,根本沒家譜。結果其後代不斷編造,到唐朝開始編造出完整家譜。中原一般家族是到宋朝才許可建立家譜。所以除了孔子世家,一般家庭最早的家譜都是從宋朝開始。但一些家譜追隨攀歷史名人,開始自稱為某歷史名人之後。甚至到明清修家譜時候,一些家譜一直上推到春秋戰國甚至傳說的黃帝時代,寫上是黃帝的某某後裔。但專家認為,宋朝以前的家譜。除孔子世家以外,都是不可考證的。

那麼滿洲家譜起源於何時呢?

現在一般認為,滿洲早期的家譜,是源於沒有文字時代的子孫繩。滿洲的子孫繩,是用不同顏色的布條等連綴而成的“子孫繩”。每個布條代表一個生丁,根據家人的生死添續;隔代之間用特殊的骨飾等表示。也有的是生男孩掛小弓箭,生女孩掛布條,名曰“懸弓掛帛”。

子孫繩的來源可以說非常久遠,來源於滿洲關於女真人始祖武篤本貝子傳說,佛多媽媽將女兒嫁與武篤本貝子,佛多媽媽將女兒脖子上帶的藍、白、青三色捻成舊索線摘下,換上新索線,交給武篤本貝子說:我的格格給你做福晉了,你要好好地待她!說完又從口袋裡掏出一條十多尺長的紅色紡絨繩,她說;這叫子孫繩。今後,你們結婚生了小孩子,生男孩時往子孫繩上繫個小弓箭,生女孩繫個“布郎當”,為了與下一輩人有所區別,在中間夾個嘎拉哈。並給他們一個裝子孫繩的皮口袋。

現在,還有一些滿洲家譜保存有佛多媽媽的口袋和子孫繩,平時放西牆上。

富察銘安先生也走訪多家有家譜的,見過一些子孫繩,但現在的子孫繩,更多是一種象徵意義,因裡面無法承載更多的信息,所以還不能當家譜那樣解讀。

大部分滿洲人家譜,一般都是有600年曆史左右,各家譜的始祖基本與清太祖努爾哈赤六世祖蒙哥帖木兒的時間相當。只有少數的家譜時間比較長,如有的瓜爾佳家譜達到800多歷史,已經傳承28代。還有的完顏家譜可以與金末一些帝王銜接。這些只算是少數。

在滿洲家族修譜中發現的歷史

二、家譜與文字

為何一般的滿洲家譜都在600年曆史左右?以前我寫的文章談過此問題,推測是是因為金朝時候,女真人曾殘害過成吉思汗的祖先,於是蒙古人對女真人特別是皇族完顏氏和其他如蒲察氏等一些大族進行追殺。所以退回老家的女真人就躲入深山中。到元末的時候,一些女真人才敢從深山出來,所以記載家譜,一般都是從元末明初的600多年開始。

現在經進一步研究,感覺女真人並非全部躲到深山,還有一部分沒跑,所以蒙古人對此部分女真人實行隨俗而治,開始設了五個萬戶,後來剩下三個萬戶,太祖努爾哈赤的祖先就是三個萬戶之一。

也就說還有一部分女真人沒有跑到深山中,人數上至少有幾萬戶。但這幾萬戶的家族,也只有一部分,如看到的瓜爾佳氏族譜那樣保存了800多年,甚至有的可以與以前金朝保留下的金史資料銜接上。但還有一部分沒有保存下來,比如太祖努爾哈赤家族也只保存到六世祖,也就是600多年前,為何沒有更早一些的家譜?

我認為存在文化傳承和戰亂遺失等多種原因。

文化傳承,最主要的就是本民族文字的傳承。是否因為沒有文字,到有了滿文以後才制定的家譜呢?

金朝初年,在契丹字基礎上創制女真字,女真字一直在女真人中使用,明朝永樂年間四夷館編寫的《華夷譯語》其中專門有女真文,說明當時女真人使用女真文比較普遍,所以明朝對各民族交往的部門就要掌握這些文字。現在人一般依據《明英宗實錄》第十13卷記載:玄城衛指揮撒升哈、脫脫木答魯等奏:“臣等四十衛無識女直字者,乞自後敕文之類第用達達字。”認為自此開始女真人不認識女真字,而改用蒙古文字。

但我個人認為只能說明這部分女真人放棄使用女真字,改用蒙古字。而不能證明所有的女真人都放棄了女真字。因為自女真人建立的大金國和東夏國滅亡後,女真人狀態就恢復為一盤散沙,分離為不同的部族,沒有一個統一管理的權力部門,自然也就不會有一道命令自某年某月某日起停止使用女真字,使用女真字以及最後放棄使用,或用蒙古文等其他文字,肯定也是漸進的過程。女真內部的祭祖祭神以及對外交流等,都需要文字,各女真部族可能發展上存在不統一,與蒙古部落接觸多的女真部族可能先使用蒙古字,而離蒙古部落遠的女真人則可能保留女真字就要長一些,但不論長短,不論女真人使用什麼文字,說明女真人一直在使用文字。

那種說因為沒有文字,而長期沒有記錄家譜的說法,是不存在的。出現家譜斷代並非因為沒有文字,而是另有原因。

那麼女真人一直在使用文字,為何還是出現斷代?或是記載家譜比較晚呢?

就按大多數滿洲家譜有600年曆史計算,也就是跟太祖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相當,時間大約是元末明初。既然女真人一直使用文字,那麼那時候的家譜就應是用女真文書寫,其後的歷史,女真各部都出現了非常坎坷的歷史。是因為以下原因造成滿洲早期家譜記載的缺失。

1、遷徙,很多女真部族出現遷徙,而且不是一次遷徙,是多次遷徙。比如太祖努爾哈赤的祖先,最初被認定居住在今天黑龍江的依蘭縣,其後因為部族間的戰爭,一度遷徙到朝鮮半島北部,最後輾轉才到了今天遼寧省的新賓地區。我們知道一般個人搬家,每次都會丟失一些東西,何況是一個部族,而且是多次搬家,很多歷史資料有可能就被遺棄。

2、毀滅性的戰爭。女真各部,在其後的歷史大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戰爭,有很多是摧毀性的戰爭。女真各部間的戰爭,並不很激烈。但外部來的戰爭打擊往往是毀滅性的。比如蒙古瓦剌強盛的時候,一度控制了大部分女真部族,這控制過程並非是一帆風順的,而且一系列的戰爭,尤其居住在女真與蒙古接壤的部族,造到打擊更大,他們被驅逐離開世代居住地區,但女真人肯定不是自願遷走,而且經過激烈戰爭的反抗,在失敗後才離開的。而朝鮮和明朝多次聯合對女真一些部族的圍剿,更是血腥的大屠殺。

因為這些戰爭都是外來打擊,事前沒有準備,所以戰爭中遭受損失巨大,造成很多文字資料的丟失。

綜上,我認為,一部分是因為一些女真人躲避蒙古人的報復行動而進入深山中生活,家譜記載出現斷代。另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長期多次遷徙和來自外部的多次毀滅性打擊,造成文字記錄丟失,這也是大多數滿洲家族家譜出現斷代,只有600年曆史的原因。而一些保存比較好的,就如一些瓜爾佳氏家譜和完顏家譜則能保持800多年曆史,有的可以與金史銜接,當然這些是少數了。

在滿洲家族修譜中發現的歷史

三、一般家譜存在的問題

1、修譜。乾隆年間之前,各家譜一般在長房或家族族長的後代間傳承,修譜續譜還不普遍。從乾隆年開始,國家建立八旗戶籍,國家也保存相應八旗各家族家譜。各家要求繼承相應職務,都要拿出家譜與國家保存的家譜對照,核對無誤後,頒發許可繼承相應職務。從乾隆年間開始實施此制度,這就要求滿洲人幾乎家家都要保存家譜。

關於最後修譜的時間,一般是在民國期間。如在滿洲地區的,可能都是在滿洲國時候,那時候雖說是日本佔領時期,但溥儀還是支持滿洲各家族修譜,愛新覺羅家譜最後就是那時候修的,其他的滿洲各大家族大多也是那時候進行的最後一次大的修譜活動。

2、文字問題。因為早期的家譜全部是滿文,是到晚清甚至民國的時候,才改為漢文家譜。因為改漢文家譜的時候家族分支比較多,來往已經很少,所以都是各自去改漢文家族。因為選用的漢字不同,造成同一家族,家譜上的祖先名諱出現不同,給後代製作大譜出現困難。

3、女性上家譜問題。滿洲人沒有漢族人那樣的男尊女卑,早期的滿洲家譜也記載女性,一般就是未婚的女性名字。因為結婚後的女性就算夫家的人,要記載在夫家。現在滿洲修譜一般也寫上女性。但也是存在女性結婚後以及後代都記載在夫家,所以一般也就只記載名字。

4、姓氏問題。滿洲人在清朝中期有個別的使用漢姓,後因為皇帝強調保持國俗即本民族習俗,禁止改漢姓,所以予以糾正。比如傅恆,現在有的寫富察傅恆就錯了,傅恆不是完整的名字,傅就是富察改的漢姓傅,故要用滿洲姓名應為富察恆。

5、排字問題。早期滿洲人姓名是滿語名,多音節名字,不存在排字問題。皇家是從康熙開始才確定了排字。但因皇帝一再強調保持國俗即本民族習俗,禁止用漢俗。所以一般滿洲家族的按輩分進行排字比較晚,大多是到晚清甚至民國才開始排字,所以即使同祖,因為長時間分開居住,所以其後會選擇不同排字,故不能以排字來確定是否屬於同一家族。

6、關於幾世孫問題。現在一些人,為了突顯自己是某位名人之後,往往自稱是某某名人的第幾世孫。但這裡就存在一個問題,如果說是某位名人之孫,那麼就少了這位名人及其子兩代人,如說是幾世孫,也是要少兩代人。所以一般還叫幾世或是幾代人比較好。

在滿洲家族修譜中發現的歷史

四、家譜需要與官方的八旗戶口檔案以及其他家譜對照研究

有的一家族家譜記載的並不完全,富察銘安在修譜過程中,通過對比官方的八旗戶口檔案,發現官方的八旗戶口檔案記載了,某支系因戰爭戰死而無後代,於是由同族的某一後代過繼來,並繼承其相應的職務與榮譽。而家譜寫的各家族支系,並未註明某人是來自哪支的過繼子,而官方的八旗戶口檔案對屬於過繼的記載比較清楚。

有的家譜中,可以涉及其他重大歷史人物,比如在修富察家族家譜過程,就發現曹雪芹的姑爺爺富乃。

通過修譜,還能發現一些歷史問題,就是過去也有非領導職務級別問題。比如現在給的調級是非領導職務處級,主要就是工資給予處級的待遇。修譜中發現有的披甲是七品,就是說職務還是一般的披甲,但給予的工資是按七品級別給的。

在修譜中發現,一位剛到13歲就被授予正五品的雲騎蔚。再仔細一看,他的爺爺和父親都戰死了,家裡就他一個男丁。這就體現過去的規則,滿洲人打仗非常勇猛,不怕犧牲。就是自己戰死了,但獲得的戰功會轉給後代。這位13歲就獲得正五品職務,顯然也只是該級別的待遇,就是領取這級別的工資。但只要成年後,各方面考試合格,就會給與該級別相等的職務。另外,即使戰死者沒有後代,政府也會從同族後代指定一位作為他的過繼子,繼承他獲得戰功應該享受的待遇。

有的本家族人物的事蹟,在自己家譜中沒有記載,而在其他家譜中存在記載。比如富察家族有一位武將叫蘇爾東額,因為當時這支富察氏和瓜爾佳氏在一個佐領,而且是兩個家族輪管佐領,就是輪流擔任佐領,那支瓜爾佳氏就是最後擔任最高檢察院副檢察長的老一代革命家關山復所屬的家譜,根據這份瓜爾佳氏家譜記載,蘇爾東額打仗非常勇猛,一打仗就是拼命的樣子,一次打仗臉部受重傷,現在的話就是破相,當時還很年輕,但臉部受傷後,一般女孩可能都接受不了,太祖爺努爾哈赤得知後,就為此賜給蘇爾東額一個女人。這段事蹟在富察家族自己家譜沒有記載,估計可能是不願意寫臉部受傷破相的事情,為尊者諱。但在瓜爾佳氏家譜則完整記載了這件事。

以上是一些對家譜研究問題的認識,待以後有了新的研究認識,再與大家一起探討。

作者富察春兵

滿族文化網原創文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