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於人性中發現理性的光輝'

"

荀子在中國思想界的地位不可忽視,正如馮友蘭先生所說:“荀子在中國歷史之地位,如亞里士多德之在西洋歷史,其氣象之篤實似之。

荀子是戰國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據記載,荀子曾多次以宗師的身份擔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學宮之長)。當時的稷下學宮是聞名各國的文化教育中心,荀子是享有很高聲望的儒者,司馬遷也將荀子與孟子並列,寫入《史記》,可見其在戰國學界的影響之大。

"

荀子在中國思想界的地位不可忽視,正如馮友蘭先生所說:“荀子在中國歷史之地位,如亞里士多德之在西洋歷史,其氣象之篤實似之。

荀子是戰國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據記載,荀子曾多次以宗師的身份擔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學宮之長)。當時的稷下學宮是聞名各國的文化教育中心,荀子是享有很高聲望的儒者,司馬遷也將荀子與孟子並列,寫入《史記》,可見其在戰國學界的影響之大。

荀子:於人性中發現理性的光輝

但後世對於荀子和荀學的評價和定位,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首創儒家道統說的唐代大儒韓愈在《讀〈荀子〉》一文中認為,荀子的學說和漢代揚雄的學說一樣是“大醇而小疵”,不如孟子的學說那樣“醇而又醇”。如何理解“小疵”?後世認為,韓愈主要是在批評荀子提出的性惡論。今天,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荀子的性惡論。

何為善惡?何為性偽?

荀子的人性學說主要見於《荀子·性惡》篇。要正確理解荀子的性惡論,首先要明確荀子對於善與惡、性與偽的區分。

"

荀子在中國思想界的地位不可忽視,正如馮友蘭先生所說:“荀子在中國歷史之地位,如亞里士多德之在西洋歷史,其氣象之篤實似之。

荀子是戰國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據記載,荀子曾多次以宗師的身份擔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學宮之長)。當時的稷下學宮是聞名各國的文化教育中心,荀子是享有很高聲望的儒者,司馬遷也將荀子與孟子並列,寫入《史記》,可見其在戰國學界的影響之大。

荀子:於人性中發現理性的光輝

但後世對於荀子和荀學的評價和定位,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首創儒家道統說的唐代大儒韓愈在《讀〈荀子〉》一文中認為,荀子的學說和漢代揚雄的學說一樣是“大醇而小疵”,不如孟子的學說那樣“醇而又醇”。如何理解“小疵”?後世認為,韓愈主要是在批評荀子提出的性惡論。今天,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荀子的性惡論。

何為善惡?何為性偽?

荀子的人性學說主要見於《荀子·性惡》篇。要正確理解荀子的性惡論,首先要明確荀子對於善與惡、性與偽的區分。

荀子:於人性中發現理性的光輝

善、惡之分:荀子認為,正理平治就是善,偏險悖亂就是惡,這就是善與惡的區分。由此可見,荀子是從政治學角度來談論善、惡的。

"

荀子在中國思想界的地位不可忽視,正如馮友蘭先生所說:“荀子在中國歷史之地位,如亞里士多德之在西洋歷史,其氣象之篤實似之。

荀子是戰國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據記載,荀子曾多次以宗師的身份擔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學宮之長)。當時的稷下學宮是聞名各國的文化教育中心,荀子是享有很高聲望的儒者,司馬遷也將荀子與孟子並列,寫入《史記》,可見其在戰國學界的影響之大。

荀子:於人性中發現理性的光輝

但後世對於荀子和荀學的評價和定位,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首創儒家道統說的唐代大儒韓愈在《讀〈荀子〉》一文中認為,荀子的學說和漢代揚雄的學說一樣是“大醇而小疵”,不如孟子的學說那樣“醇而又醇”。如何理解“小疵”?後世認為,韓愈主要是在批評荀子提出的性惡論。今天,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荀子的性惡論。

何為善惡?何為性偽?

荀子的人性學說主要見於《荀子·性惡》篇。要正確理解荀子的性惡論,首先要明確荀子對於善與惡、性與偽的區分。

荀子:於人性中發現理性的光輝

善、惡之分:荀子認為,正理平治就是善,偏險悖亂就是惡,這就是善與惡的區分。由此可見,荀子是從政治學角度來談論善、惡的。

荀子:於人性中發現理性的光輝

性、偽之分:在荀子看來,“性”是“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的先天稟賦,人性是基於人的生命本體而存在的,是與生俱來的,他將人性界定為人的自然性質和與生俱來的生理慾望;“偽”是“可學而能,可事而成”的後天努力,人的優良的社會品質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由於文化環境的影響,經過長期教化和學習形成的。

“性”何以為惡?

《荀子·性惡》篇中對於“人之性惡”,荀子有多重論證。

第一層論證:以情論性,荀子認為,人天生就有種種慾望,順從人的各種慾望發展則會產生爭奪、殘賊、淫亂等罪惡,導致社會混亂,所以人性本來是惡的。

"

荀子在中國思想界的地位不可忽視,正如馮友蘭先生所說:“荀子在中國歷史之地位,如亞里士多德之在西洋歷史,其氣象之篤實似之。

荀子是戰國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據記載,荀子曾多次以宗師的身份擔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學宮之長)。當時的稷下學宮是聞名各國的文化教育中心,荀子是享有很高聲望的儒者,司馬遷也將荀子與孟子並列,寫入《史記》,可見其在戰國學界的影響之大。

荀子:於人性中發現理性的光輝

但後世對於荀子和荀學的評價和定位,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首創儒家道統說的唐代大儒韓愈在《讀〈荀子〉》一文中認為,荀子的學說和漢代揚雄的學說一樣是“大醇而小疵”,不如孟子的學說那樣“醇而又醇”。如何理解“小疵”?後世認為,韓愈主要是在批評荀子提出的性惡論。今天,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荀子的性惡論。

何為善惡?何為性偽?

荀子的人性學說主要見於《荀子·性惡》篇。要正確理解荀子的性惡論,首先要明確荀子對於善與惡、性與偽的區分。

荀子:於人性中發現理性的光輝

善、惡之分:荀子認為,正理平治就是善,偏險悖亂就是惡,這就是善與惡的區分。由此可見,荀子是從政治學角度來談論善、惡的。

荀子:於人性中發現理性的光輝

性、偽之分:在荀子看來,“性”是“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的先天稟賦,人性是基於人的生命本體而存在的,是與生俱來的,他將人性界定為人的自然性質和與生俱來的生理慾望;“偽”是“可學而能,可事而成”的後天努力,人的優良的社會品質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由於文化環境的影響,經過長期教化和學習形成的。

“性”何以為惡?

《荀子·性惡》篇中對於“人之性惡”,荀子有多重論證。

第一層論證:以情論性,荀子認為,人天生就有種種慾望,順從人的各種慾望發展則會產生爭奪、殘賊、淫亂等罪惡,導致社會混亂,所以人性本來是惡的。

荀子:於人性中發現理性的光輝

第二層論證:從現實中存在的禮法來反證,之所以現在社會上存在禮法,並且將遵守禮法的人看作君子,把違背禮法的人看作小人,就是因為人性是惡的,而好的行為都是因為制度的原因,是由於後天的人為而成的,所以人性本來是惡的。

第三層論證:人人都在尋求禮義,也就是尋求一種善。荀子認為,人尋求一種東西就是因為缺乏某一種東西,由人追求禮義可以推出人缺乏禮義也就是善,所以人性是惡的。

善從何來?如何去惡建善?

荀子認為,“善”來自社會群體性的生活秩序的建構與確保的需要。所謂“善”,就是人的一切行為都符合禮義規範,社會安定有序。而這種“善”當然不可能來自人的本性。在荀子看來,禮義是由聖人制定的,聖人之所以不同於普通人,就在於他能約束本性,追求性情以外的事物,於是制定出禮義和法度。

"

荀子在中國思想界的地位不可忽視,正如馮友蘭先生所說:“荀子在中國歷史之地位,如亞里士多德之在西洋歷史,其氣象之篤實似之。

荀子是戰國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據記載,荀子曾多次以宗師的身份擔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學宮之長)。當時的稷下學宮是聞名各國的文化教育中心,荀子是享有很高聲望的儒者,司馬遷也將荀子與孟子並列,寫入《史記》,可見其在戰國學界的影響之大。

荀子:於人性中發現理性的光輝

但後世對於荀子和荀學的評價和定位,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首創儒家道統說的唐代大儒韓愈在《讀〈荀子〉》一文中認為,荀子的學說和漢代揚雄的學說一樣是“大醇而小疵”,不如孟子的學說那樣“醇而又醇”。如何理解“小疵”?後世認為,韓愈主要是在批評荀子提出的性惡論。今天,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荀子的性惡論。

何為善惡?何為性偽?

荀子的人性學說主要見於《荀子·性惡》篇。要正確理解荀子的性惡論,首先要明確荀子對於善與惡、性與偽的區分。

荀子:於人性中發現理性的光輝

善、惡之分:荀子認為,正理平治就是善,偏險悖亂就是惡,這就是善與惡的區分。由此可見,荀子是從政治學角度來談論善、惡的。

荀子:於人性中發現理性的光輝

性、偽之分:在荀子看來,“性”是“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的先天稟賦,人性是基於人的生命本體而存在的,是與生俱來的,他將人性界定為人的自然性質和與生俱來的生理慾望;“偽”是“可學而能,可事而成”的後天努力,人的優良的社會品質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由於文化環境的影響,經過長期教化和學習形成的。

“性”何以為惡?

《荀子·性惡》篇中對於“人之性惡”,荀子有多重論證。

第一層論證:以情論性,荀子認為,人天生就有種種慾望,順從人的各種慾望發展則會產生爭奪、殘賊、淫亂等罪惡,導致社會混亂,所以人性本來是惡的。

荀子:於人性中發現理性的光輝

第二層論證:從現實中存在的禮法來反證,之所以現在社會上存在禮法,並且將遵守禮法的人看作君子,把違背禮法的人看作小人,就是因為人性是惡的,而好的行為都是因為制度的原因,是由於後天的人為而成的,所以人性本來是惡的。

第三層論證:人人都在尋求禮義,也就是尋求一種善。荀子認為,人尋求一種東西就是因為缺乏某一種東西,由人追求禮義可以推出人缺乏禮義也就是善,所以人性是惡的。

善從何來?如何去惡建善?

荀子認為,“善”來自社會群體性的生活秩序的建構與確保的需要。所謂“善”,就是人的一切行為都符合禮義規範,社會安定有序。而這種“善”當然不可能來自人的本性。在荀子看來,禮義是由聖人制定的,聖人之所以不同於普通人,就在於他能約束本性,追求性情以外的事物,於是制定出禮義和法度。

荀子:於人性中發現理性的光輝

另外,荀子還提出了“塗之人可以為禹”的觀點。禹之所以能成為禹,就在於他實行仁義法正。如果現在的人都懂得仁義、法度的本質,都具有可以做到仁義、法度的條件,那麼他們也是可以成為禹這樣的聖賢的。

荀子對於孟子的性善論的批評

荀子的性惡論是與孟子的性善論相對的,《荀子·性惡》篇中對孟子的性善論有諸多批評。

孟子認為,人是有仁、義、禮、智四端的,這也是人之所以不同於禽獸的地方。為了論證其性善觀,孟子舉了一個例子:假如有人看到一個孩子掉入井中,他本能便會選擇伸出援手,但這種伸出援手並不是為了要結交這個孩子的父母,也不是為了獲得鄉親、朋友的讚譽,更不是因為討厭孩子的哭聲,而是因為人有不忍人之心,有四端。不過,雖然孟子認為人具有仁、義、禮、智四端,但是依然需要擴而充之才行,“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

荀子在中國思想界的地位不可忽視,正如馮友蘭先生所說:“荀子在中國歷史之地位,如亞里士多德之在西洋歷史,其氣象之篤實似之。

荀子是戰國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據記載,荀子曾多次以宗師的身份擔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學宮之長)。當時的稷下學宮是聞名各國的文化教育中心,荀子是享有很高聲望的儒者,司馬遷也將荀子與孟子並列,寫入《史記》,可見其在戰國學界的影響之大。

荀子:於人性中發現理性的光輝

但後世對於荀子和荀學的評價和定位,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首創儒家道統說的唐代大儒韓愈在《讀〈荀子〉》一文中認為,荀子的學說和漢代揚雄的學說一樣是“大醇而小疵”,不如孟子的學說那樣“醇而又醇”。如何理解“小疵”?後世認為,韓愈主要是在批評荀子提出的性惡論。今天,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荀子的性惡論。

何為善惡?何為性偽?

荀子的人性學說主要見於《荀子·性惡》篇。要正確理解荀子的性惡論,首先要明確荀子對於善與惡、性與偽的區分。

荀子:於人性中發現理性的光輝

善、惡之分:荀子認為,正理平治就是善,偏險悖亂就是惡,這就是善與惡的區分。由此可見,荀子是從政治學角度來談論善、惡的。

荀子:於人性中發現理性的光輝

性、偽之分:在荀子看來,“性”是“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的先天稟賦,人性是基於人的生命本體而存在的,是與生俱來的,他將人性界定為人的自然性質和與生俱來的生理慾望;“偽”是“可學而能,可事而成”的後天努力,人的優良的社會品質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由於文化環境的影響,經過長期教化和學習形成的。

“性”何以為惡?

《荀子·性惡》篇中對於“人之性惡”,荀子有多重論證。

第一層論證:以情論性,荀子認為,人天生就有種種慾望,順從人的各種慾望發展則會產生爭奪、殘賊、淫亂等罪惡,導致社會混亂,所以人性本來是惡的。

荀子:於人性中發現理性的光輝

第二層論證:從現實中存在的禮法來反證,之所以現在社會上存在禮法,並且將遵守禮法的人看作君子,把違背禮法的人看作小人,就是因為人性是惡的,而好的行為都是因為制度的原因,是由於後天的人為而成的,所以人性本來是惡的。

第三層論證:人人都在尋求禮義,也就是尋求一種善。荀子認為,人尋求一種東西就是因為缺乏某一種東西,由人追求禮義可以推出人缺乏禮義也就是善,所以人性是惡的。

善從何來?如何去惡建善?

荀子認為,“善”來自社會群體性的生活秩序的建構與確保的需要。所謂“善”,就是人的一切行為都符合禮義規範,社會安定有序。而這種“善”當然不可能來自人的本性。在荀子看來,禮義是由聖人制定的,聖人之所以不同於普通人,就在於他能約束本性,追求性情以外的事物,於是制定出禮義和法度。

荀子:於人性中發現理性的光輝

另外,荀子還提出了“塗之人可以為禹”的觀點。禹之所以能成為禹,就在於他實行仁義法正。如果現在的人都懂得仁義、法度的本質,都具有可以做到仁義、法度的條件,那麼他們也是可以成為禹這樣的聖賢的。

荀子對於孟子的性善論的批評

荀子的性惡論是與孟子的性善論相對的,《荀子·性惡》篇中對孟子的性善論有諸多批評。

孟子認為,人是有仁、義、禮、智四端的,這也是人之所以不同於禽獸的地方。為了論證其性善觀,孟子舉了一個例子:假如有人看到一個孩子掉入井中,他本能便會選擇伸出援手,但這種伸出援手並不是為了要結交這個孩子的父母,也不是為了獲得鄉親、朋友的讚譽,更不是因為討厭孩子的哭聲,而是因為人有不忍人之心,有四端。不過,雖然孟子認為人具有仁、義、禮、智四端,但是依然需要擴而充之才行,“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荀子:於人性中發現理性的光輝

對此,荀子批評道:“今孟子曰‘人之性善’,無辨合符驗,坐而言之,起而不可設,張而不可施行,豈不過甚矣哉!”在他看來,孟子的性善論沒有與之相契合的證據及可以驗證的憑據,無異於憑空想象。

人性問題始終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關於人性的爭論已經綿延了兩千多年。作為其中的典型代表,荀子觀察到人慾望的擴張性與物的相對有限性和人的社會性之間會產生一種張力,為了解決這種衝突,他認為求助於每一個人的修身養性是不值得相信的,因而轉向禮義制度。這一性惡學說豐富了我國古代思想中對於人性的探討,同時也對我國古代的法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實,當下和諧社會的構建也是如此,既需要對人性善的提倡,也需要制度的同步建設。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