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與慢|週末讀書

諾貝爾經濟學獎 金融 葉檀 投資 德外5號 2017-07-31
思考,快與慢|週末讀書

內容簡介

丹尼爾·卡尼曼是位格外令人興致盎然的思想家,是現今在世的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之一,他因對判斷和決策制定的理性模式提出挑戰而榮獲2002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的研究打開了社會心理學、認知科學、對理性與幸福的研究以及行為經濟學的新局面。本書就是他多年研究和思考成果的集大成之作。 在書中,卡尼曼會帶領我們體驗一次思維的創新之旅。

他認為,我們的大腦有快與慢兩種作決定的方式。常用的無意識的“系統1”依賴情感、記憶和經驗迅速作出判斷,它見聞廣博,使我們能夠迅速對眼前的情況作出反應。但系統1也很容易上當,它固守“眼見即為事實”的原則,任由損失厭惡和樂觀偏見之類的錯覺引導我們作出錯誤的選擇。有意識的“系統2”通過調動注意力來分析和解決問題,並作出決定,它比較慢,不容易出錯,但它很懶惰,經常走捷徑,直接採納系統1的直覺型判斷結果。

為了使讀者真切體會到系統1和系統2這兩個主角的特點,卡尼曼介紹了很多經典有趣的行為實驗,指出我們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覺,什麼時候不能相信;指導我們如何在商場、職場和個人生活中作出更好的選擇,以及如何運用不同技巧來避免那些常常使我們陷入麻煩的思維失誤。

《思考,快與慢》將會徹底改變你對思考的看法。

編輯推薦

社會思想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堪與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和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相媲美。如果你今年只能讀一本書,就讀這一本!

英文版2011年10月底上市,兩個月時間內即打入《紐約時報》和《經濟學人》的年度十佳圖書榜。《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前20名,上市至今超過7個月,橫掃全球各大暢銷書排行榜。

《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衛報》、《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商業週刊》、《華盛頓郵報》、等國外媒體,《三聯生活週刊》、《商學院》、《東方早報》、《文匯報》等國內知名媒體爭相報道。巴曙鬆、葉檀、何帆、趙曉、王福重、劉建位等知名經濟學家、投資專家高度評價,力薦閱讀!

50 年前,人們以為我們能駕馭自己的思想。但事實上,我們的行為常常受到許多無法看見的因素所影響。我們雖然身處生活這場遊戲之中,但對遊戲的機制卻不理解,偏見常常導致我們追求錯誤的東西。我們的感知和記憶並不可靠,對於自己心理狀態的感知和記憶尤其不可靠。

關於人類自身還有許多未知之謎,對於自己,我們瞭解得其實不多。卡尼曼就如思想的拓荒者,他的研究成果為我們認識自我提供了重要的支點。卡尼曼對於人類思考和選擇的理解所作出的貢獻,無人能出其右。作為歷史上重要的一位心理學家,卡尼曼重塑了認知心理學、理性和因果關係分析,重新詮釋了風險,重新闡釋了幸福和財富的關係,寫就了這部傑作。

關於我們的大腦有多容易上當,這本書作了全面、有說服力的論述。根基於自己的和多位心理學家、經濟學家與其他專家的研究成果,卡尼曼擁有了一種能力,能夠把數十年以來的研究成果以一種有趣的語言呈現出來,即使門外漢也能看得懂。這本書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書。許多科學書通常是前後不一的,一些有趣的章節後面往往跟著一些枯燥乏味的內容。這本書就不是這樣,它既是有分量的一本書,同時充滿了魅力和實用性,適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每個人都應該讀讀這本書。

作者簡介

丹尼爾·卡尼曼,普林斯頓大學尤金·希金斯心理學榮譽退休教授,普林斯頓的伍德羅·威爾遜公共及國際事務學院榮譽教授。憑藉著與阿莫斯·特維斯基對決策制定問題的開先河之研究,卡尼曼獲得了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精彩書評

凡是對人類行為或投資感興趣的人,都必須讀讀卡尼曼的這本新書。他清楚地表明,儘管我們都一相情願地認為自己是能作出理性決策的,然而事實卻是,我們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種偏見。認識這些偏見至少可以給你一個儘量防止這些偏見的機會。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丹尼爾·卡尼曼在書中有力地展示了,快速和緩慢的思考是多麼容易就讓人們偏離了理性的。

——《華盛頓郵報》

好極了!卡尼曼對於人類思考和選擇的理解所作出的貢獻,無人能出其右。他堪與達爾文、亞當·斯密和弗洛伊德等科學巨匠相媲美。作為歷史上重要的一位心理學家,卡尼曼重塑了認知心理學、理性和因果關係分析,重新理解了風險,重新闡釋了幸福和財富的關係,寫就了這部傑作,它的磅礴、內涵、智慧、人性和謙遜讓人折服。如果你今年只能讀一本書,就讀這一本吧。

——《環球郵報》

關於我們的大腦有多容易上當,這本書作了全面、有說服力的論述。根基於自己的和多位心理學家、經濟學家與其他專家的研究成果,卡尼曼擁有了一種卓越的能力,能夠把數十年以來的研究成果以一種有趣的語言呈現出來,即使門外漢也能看得懂。這本書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書。許多科學書通常是前後不一的,一些有趣的章節後面往往跟著一些枯燥乏味的內容。這本書就不是這樣,它既是有分量的一本書,同時充滿了魅力和實用性,適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每個人都應該讀讀這本書。

——《波士頓環球報》

書摘

突破是科學研究的重點,而我們理解聯想機制的第一個重大突破就是對測量方式的改進。幾十年前,唯一研究聯想的方法是向眾人提問,比如“當你聽到‘天’這個詞時腦海中最先出現的詞是什麼”,研究者記錄了不同回答出現的頻率,比如“夜晚”、“晴天”,或者“日間長”等。在20世紀80年代,心理學家發現,看到一個詞時,人的思維就會立刻產生變化,而且這種變化是可測量的,同時,很多相關詞彙會被激發出來。如果你最近看到或者聽到“喝__”這個詞,你可能會填上偏旁為“氵”的“湯”字而不會填成“場”。當然,如果你剛看到了“運動__”這個詞,你可能就會填上“場”字了。我們將此現象稱為啟動效應,也就是說“喝”這個概念在“湯”之前出現,“運動”先於“場”出現。

啟動效應有多種表現形式。如果你的腦海中此時有“喝”這個概念(不論你是否注意到這一點),恰好此時有人低聲跟你說了“湯”字或者在你前面遠遠的地方放上一碗湯,你肯定會比平時更快地意識到“湯”這個詞。當然,你腦海中首先出現的不僅有湯這個概念,還有與食物相關的很多概念,包括豬肉、餓、脂肪、飲食和餅乾等。如果最近用餐時幾乎都是坐在搖晃的餐桌前吃飯,你的腦海中還會首先浮現搖晃這個概念。此外,啟動聯想的概念也能引起其他概念,儘管這種能力不算強。就像是池塘裡的漣漪一樣,概念的激活也是由聯想概念這張大網上的一小部分向外逐漸擴展開來的。這個漣漪效應現在是心理學研究中最令人興奮的探索之一。

關於記憶理解的另一項重大突破,是研究者發現啟動效應不只限於概念和詞彙。當然,單純通過有意識的經驗,你是無法瞭解到這一點的,但你一定要接受這個另類的想法,即你的行為和感情有時會受制於你自己甚至都沒有意識到的事件。在一項實驗中,心理學家約翰·巴奇(John Bargh)和他的同事們讓紐約大學的數位學生從一個包含5個單詞的詞組中(例如“發現、他、它、黃色的、馬上”) 挑出4個單詞來重組句子。其中一個小組的學生重組的句子中有一半都含有與老年人相關的詞彙,例如佛羅里達州、健忘的、禿頂的、灰白的或者滿臉皺紋的。當他們完成這項任務時,又被叫到大廳另一頭的辦公室裡去參加另一個實驗。從大廳的一頭走到另一頭是這次實驗的關鍵所在。研究者悄悄地測量了他們所用的時間。正如巴奇預料的那樣,那些以老年為主題造句子的年輕人比其他人走得要慢得多。這個實驗後來成了經典案例。

這個“佛羅里達效應”包括信息啟動的兩個階段。第一,儘管沒有人提過“老年”這個詞,但上述那組詞令人想到了年邁;第二,這些想法催生了一種行為,即緩慢行走,這個行為與老年人相關。所有這一切的發生都是無意識的。這些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誰也沒有提及自己注意到這些詞有什麼共同點,而且他們都堅持認為自己在第一個實驗中看到的那些詞並未對實驗後的行為產生什麼影響。“老年”這個概念並非他們的自覺意識,但其行為卻因此有了改變。這個由概念影響行為的啟動效應被稱為概念運動效應,值得我們關注。儘管你自己肯定沒有意識到這個效應,但讀了上述文字之後,“老年”這個概念肯定對你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假設需要站起來接杯水喝,你起身離開椅子的動作就會比平常稍稍慢上那麼一點,除非你恰巧不喜歡“老年”這一概念。有研究案例表明,如果對這一概念反感,人的動作就會比平時稍稍快那麼一點。

在相反的情況下,概念運動效應也同樣適用,德國一所大學曾做過的一項實驗便證實了這一點。這個實驗堪稱巴奇和他的同事在紐約所做的那個早期實驗的翻版。在實驗中,研究人員要求參與實驗的學生以每分鐘30步的速度在房間裡繞著圈走5分鐘,這個速度是他們正常行走速度的1/3。這個簡單的實驗過後,學生們能更快地辨認出與“老年”相關的詞彙,比如“健忘”、“年老”和“孤獨”等。啟動效應往往能產生連貫的反應:如果首先想到老年,你就會表現得像是上了年紀,而這種上了年紀的表現也會強化你關於“年老”的看法。

相互聯繫在聯想網絡中十分常見。例如,覺得高興時就會微笑,而微笑也會使你感到高興。拿支鉛筆放在齒間幾秒鐘,有橡皮的一端指向右邊,筆尖指向左邊。然後拿起筆來,咬住有橡皮的那一端,筆尖指向你的正前方。也許你並未意識到上述活動中有一個動作讓你的眉毛皺了起來,而另一個動作卻讓你的臉上有了微笑。有人曾經讓一些大學生給蓋瑞·拉爾森(Gary Larson)的漫畫《月亮背面》(The Far Side)評定幽默等級,同時要求他們在評級時咬一支筆。那些“微笑著的”學生(他們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微笑)對這本漫畫書幽默程度的評價比那些“皺著眉的”學生高得多。在另一項實驗中,那些皺眉的人(眉頭緊皺)在看到飢餓的兒童、爭論不休的人以及事故現場等令人不舒服的圖片時,往往會表現出更強烈的情感反應。

簡單地說,常見的動作也會不知不覺地影響到我們的想法和感覺。在一項實驗中,受試者按照要求用新耳機聽一些信息。他們被告知這項實驗的目的是檢測音頻設備的質量,研究人員告訴他們要不斷地搖晃腦袋,以檢查設備是否有聲音失真的問題,其中一半受試者要上下點頭,而另一半則要左右搖頭。他們聽到的內容是電臺的社論。那些點頭(表示同意的動作)的受試者往往易於接受他們聽到的信息,而那些搖頭的受試者則易於否定那些信息。要強調的是,受試者並沒有意識到上述問題,他們只是習慣性地將否定或接受的態度與其常用的身體語言聯繫起來而已。由此可見,老話講“不管你怎麼想的,都得心平氣和”,這真是條很好的建議,只有真正做到心平氣和,你才可能有回報。

中國第一家

專注媒體融合的研究院

傳遞信念信心

剖析實踐實驗

探求對策方法

合作:請聯繫微信後臺

投稿:[email protected]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點下方【寫留言】表達您的觀點和態度

歡迎將此文章轉發到朋友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