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泰安岱嶽區舉辦首屆泰山農副產品博覽會

農業 泰山 三農 農產品 新華網 新華網 2017-09-09

新華網濟南9月7日電(任澤成、徐峰) 9月6日,首屆泰山(潤恆城)農副產品博覽會在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啟幕。本屆博覽會由泰安市人民政府主辦,岱嶽區人民政府、江蘇潤恆物流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泰安潤恆農產品市場有限公司承辦,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1000餘家企業參展。

本屆博覽會以“綠色、健康、合作、共贏”為主題,以現代農業成就展覽、農業交流合作、農業貿易洽談為主要內容,將在持續5天的時間裡集中展示全國各地的名優農副產品和泰安農業產業化發展成就,搭建農副產品展銷重要平臺。

在博覽會現場,各式各樣的農產品琳琅滿目,吸引了眾多群眾駐足圍觀。而許多常見的農作物,經過深加工後產生了倍增的價值,昔日的“土草根”華麗轉身,成為群眾交口稱讚的“致富寶”。

現場受到關注的一款農業深加工產品“麥中寶”,就是通過純物理分離技術,提取的小麥籽粒種皮和胚乳中間的糊粉層。專家表示,糊粉層雖然是薄薄的一層,但卻包含了麥粒中90%的營養成分,糊粉層中的膳食纖維含量是燕麥的50倍,蛋白質含量是牛奶的7倍,由它製作的全穀物健康食品廣受市場歡迎。

在博覽會上亮相的東嶽桑葉茶,就是對桑葉進行深加工,採用科學工藝烘焙提高附加值。該產品綠色健康,沖泡後口味甘醇、清香怡人,尤其對中老年人及不宜飲茶的人提供了一種新型飲品,有利於養生保健。

作為溫補佳品的黃精,是泰山四大名藥之一。近年來,泰安仙露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依託山東農業大學科研力量,結合傳統醫藥工藝和現代科學技術研發的黃精絲系列產品,贏得了大眾的口碑,目前已獲得2項專利,依託當地山區的自然環境從事黃精藥食同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也為當地群眾致富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岱嶽區在本次展會上展出的農副產品多為各項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的產物。近年來,岱嶽區不斷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完善產業配套、壯大產業規模,走農副產品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發展道路。目前,岱嶽區擁有“泰安煎餅”“泰安黃金梨”“泰安黃芽白菜”“化馬灣大櫻桃”等地理標誌商標8件,全區有22家農產品出口企業通過了IS09000、HACCP、歐盟EU、美國NOP日本JAS等28項國內外認證。

據瞭解,本屆農博會設置三大展區,特裝展區和兩個標準展區共計7000平方米,參展商品類涵蓋了農副產品的全部品類。活動主辦方表示,本次農博會將依託潤恆集團冷鏈物流為核心,逐步打造集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現代農產品流通平臺。(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