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將對58個貧困縣進行扶貧審計 嚴防“數字脫貧”

農村改革 農村 農業 農民 新華網 2017-05-13

新華社太原5月10日電(記者 王飛航)扶貧對象識別是否精準?扶貧資金使用效果如何?記者近日從山西省扶貧辦獲悉,這個省今年將對58個貧困縣進行扶貧審計,通過查賬本、擠水分,嚴防“數字脫貧”。

作為全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省份,到“十二五”末,山西省119個縣(市、區)中有36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還有22個省級貧困縣,農村貧困人口達232萬,貧困地區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6078元,佔全省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4.3%。

山西省扶貧辦有關負責人表示,2016年是脫貧攻堅的開局之年,全年共投入中央財政扶貧資金21.62億元,比上年增長49%;省級財政扶貧資金投入21.07億元,比上年增加10.09億元,增幅92%。

從脫貧成效上看,2016年,山西共實現57萬貧困人口脫貧,1900個貧困村有序退出;貧困地區農村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6623元,增幅為9%,高於全省農村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2.4個百分點。

為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山西省審計部門今年將對全省58個貧困縣進行扶貧審計,重點審計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扶貧資金分配管理使用情況,精準扶貧目標實現和扶貧項目建設運營績效情況,嚴肅查處脫貧攻堅政策措施落實和扶貧資金分配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重大違法違規、損失浪費和風險隱患等問題。

據瞭解,本次審計將採取“上審下”的組織方式,圍繞貧困縣建檔立卡信息系統,揭示納入的扶貧對象是否符合條件、脫貧人數與建檔立卡退出人數是否一致等數據不真實、數字脫貧等問題,重點查處重大違法違規和損害貧困農戶權益的問題,切實保證扶貧資金安全,維護扶貧對象切身利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