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農村 高能小子終極裝備 人生第一份工作 上海 管天管地管空氣竹官 2019-08-30
"


"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小時候的鋼筆


仔細想想,已經有很多年沒有使用鋼筆寫過字了。

鋼筆,曾經作為人們最廣泛、最主要的書寫工具,伴隨了我們幾代人的成長。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方便實用的中性筆開始普及,鋼筆就慢慢失去了書寫的價值,退出了人們的學習和生活。現在,如果誰擁有一支鋼筆,那這支鋼筆的主要功能也不是用來寫字了,而是變成了收藏品。

小學一二年級寫字用鉛筆,三年級開始老師才讓用鋼筆。一支好鋼筆,不僅僅好看好用,而且感覺寫出來的字也漂亮。擁有一支好鋼筆,一直是小時候的願望,但是,那時候生活在農村,家庭條件也不好,這個願望一直沒有實現,都是使用的普通鋼筆。


"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小時候的鋼筆


仔細想想,已經有很多年沒有使用鋼筆寫過字了。

鋼筆,曾經作為人們最廣泛、最主要的書寫工具,伴隨了我們幾代人的成長。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方便實用的中性筆開始普及,鋼筆就慢慢失去了書寫的價值,退出了人們的學習和生活。現在,如果誰擁有一支鋼筆,那這支鋼筆的主要功能也不是用來寫字了,而是變成了收藏品。

小學一二年級寫字用鉛筆,三年級開始老師才讓用鋼筆。一支好鋼筆,不僅僅好看好用,而且感覺寫出來的字也漂亮。擁有一支好鋼筆,一直是小時候的願望,但是,那時候生活在農村,家庭條件也不好,這個願望一直沒有實現,都是使用的普通鋼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鋼筆尖


那時候鋼筆是身份的象徵,代表著一個人的學問,就連大人們有用沒有的都會在上衣左胸前的衣兜裡面插上一支鋼筆,冬天的中山裝還會在左上衣兜蓋上留一個專門插鋼筆的口子,顯得斯文有文化,盡顯知識分子的派頭,年輕的小夥子還會因為插支鋼筆獲得姑娘們的青睞。

我使用的第一支鋼筆是什麼樣的?書寫的什麼字?換過多少隻鋼筆?現在早已忘記了。但是有關使用鋼筆而發生的點點滴滴,現在卻還歷歷在目。

小時候去城裡的商場,最喜歡到文具櫃檯去看看,木框玻璃櫃臺裡面,靜靜的躺著各式各樣的鋼筆,心裡非常渴望能買一支使用,但是一看價格標籤,便打消了這個念頭,城裡的鋼筆太貴了。


"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小時候的鋼筆


仔細想想,已經有很多年沒有使用鋼筆寫過字了。

鋼筆,曾經作為人們最廣泛、最主要的書寫工具,伴隨了我們幾代人的成長。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方便實用的中性筆開始普及,鋼筆就慢慢失去了書寫的價值,退出了人們的學習和生活。現在,如果誰擁有一支鋼筆,那這支鋼筆的主要功能也不是用來寫字了,而是變成了收藏品。

小學一二年級寫字用鉛筆,三年級開始老師才讓用鋼筆。一支好鋼筆,不僅僅好看好用,而且感覺寫出來的字也漂亮。擁有一支好鋼筆,一直是小時候的願望,但是,那時候生活在農村,家庭條件也不好,這個願望一直沒有實現,都是使用的普通鋼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鋼筆尖


那時候鋼筆是身份的象徵,代表著一個人的學問,就連大人們有用沒有的都會在上衣左胸前的衣兜裡面插上一支鋼筆,冬天的中山裝還會在左上衣兜蓋上留一個專門插鋼筆的口子,顯得斯文有文化,盡顯知識分子的派頭,年輕的小夥子還會因為插支鋼筆獲得姑娘們的青睞。

我使用的第一支鋼筆是什麼樣的?書寫的什麼字?換過多少隻鋼筆?現在早已忘記了。但是有關使用鋼筆而發生的點點滴滴,現在卻還歷歷在目。

小時候去城裡的商場,最喜歡到文具櫃檯去看看,木框玻璃櫃臺裡面,靜靜的躺著各式各樣的鋼筆,心裡非常渴望能買一支使用,但是一看價格標籤,便打消了這個念頭,城裡的鋼筆太貴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鋼筆


那時候我們最常用的一種鋼筆是:筆帽是亮銀色的,筆身是塑料的,顏色多以棕紅、純黑、灰色或藏青等暗色調為主,筆尖和筆舌都很小。軟軟的塑料筆肚外面加了一個金屬管,並鏤空一側,加上一個可以按下去的金屬彈片。每次把筆尖伸進墨水瓶中,按上幾下,然後豎起筆來,再用手指頭彈上幾下,目的是為了把附著在筆尖上的墨水都吸進筆肚中去。

一直新鋼筆,筆肚要先用熱水燙一下,才能吸進墨水,所以買了新鋼筆,即使再著急使用,也不會直接吸墨水,而是先拿回家裡,從暖瓶裡倒出一點開水,使勁捏幾下筆肚,吸進熱水,然後再甩淨水分,才開始吸進墨水使用。現在想想,這種做法應該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在那時候卻是同學們的共識,認為很有道理。


"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小時候的鋼筆


仔細想想,已經有很多年沒有使用鋼筆寫過字了。

鋼筆,曾經作為人們最廣泛、最主要的書寫工具,伴隨了我們幾代人的成長。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方便實用的中性筆開始普及,鋼筆就慢慢失去了書寫的價值,退出了人們的學習和生活。現在,如果誰擁有一支鋼筆,那這支鋼筆的主要功能也不是用來寫字了,而是變成了收藏品。

小學一二年級寫字用鉛筆,三年級開始老師才讓用鋼筆。一支好鋼筆,不僅僅好看好用,而且感覺寫出來的字也漂亮。擁有一支好鋼筆,一直是小時候的願望,但是,那時候生活在農村,家庭條件也不好,這個願望一直沒有實現,都是使用的普通鋼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鋼筆尖


那時候鋼筆是身份的象徵,代表著一個人的學問,就連大人們有用沒有的都會在上衣左胸前的衣兜裡面插上一支鋼筆,冬天的中山裝還會在左上衣兜蓋上留一個專門插鋼筆的口子,顯得斯文有文化,盡顯知識分子的派頭,年輕的小夥子還會因為插支鋼筆獲得姑娘們的青睞。

我使用的第一支鋼筆是什麼樣的?書寫的什麼字?換過多少隻鋼筆?現在早已忘記了。但是有關使用鋼筆而發生的點點滴滴,現在卻還歷歷在目。

小時候去城裡的商場,最喜歡到文具櫃檯去看看,木框玻璃櫃臺裡面,靜靜的躺著各式各樣的鋼筆,心裡非常渴望能買一支使用,但是一看價格標籤,便打消了這個念頭,城裡的鋼筆太貴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鋼筆


那時候我們最常用的一種鋼筆是:筆帽是亮銀色的,筆身是塑料的,顏色多以棕紅、純黑、灰色或藏青等暗色調為主,筆尖和筆舌都很小。軟軟的塑料筆肚外面加了一個金屬管,並鏤空一側,加上一個可以按下去的金屬彈片。每次把筆尖伸進墨水瓶中,按上幾下,然後豎起筆來,再用手指頭彈上幾下,目的是為了把附著在筆尖上的墨水都吸進筆肚中去。

一直新鋼筆,筆肚要先用熱水燙一下,才能吸進墨水,所以買了新鋼筆,即使再著急使用,也不會直接吸墨水,而是先拿回家裡,從暖瓶裡倒出一點開水,使勁捏幾下筆肚,吸進熱水,然後再甩淨水分,才開始吸進墨水使用。現在想想,這種做法應該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在那時候卻是同學們的共識,認為很有道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修鋼筆的小攤


使用的墨水主要有純藍和藍黑兩種顏色,儘管一毛錢就可以買一瓶“上海”、“英雄”牌墨水,但是一般農村家庭經濟拮据,很多同學也不捨得買,而是去買一分錢一片的墨水片,放在空墨水瓶裡搖晃稀釋做成墨水,每次鼓搗完,雙手就會沾滿藍藍的顏色。墨水片就像藍色藥片,大小和包裝很像當年吃的退燒藥——安乃近片,只是顏色不同,還發生過不少老年人誤當成感冒藥服用的笑話。


"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小時候的鋼筆


仔細想想,已經有很多年沒有使用鋼筆寫過字了。

鋼筆,曾經作為人們最廣泛、最主要的書寫工具,伴隨了我們幾代人的成長。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方便實用的中性筆開始普及,鋼筆就慢慢失去了書寫的價值,退出了人們的學習和生活。現在,如果誰擁有一支鋼筆,那這支鋼筆的主要功能也不是用來寫字了,而是變成了收藏品。

小學一二年級寫字用鉛筆,三年級開始老師才讓用鋼筆。一支好鋼筆,不僅僅好看好用,而且感覺寫出來的字也漂亮。擁有一支好鋼筆,一直是小時候的願望,但是,那時候生活在農村,家庭條件也不好,這個願望一直沒有實現,都是使用的普通鋼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鋼筆尖


那時候鋼筆是身份的象徵,代表著一個人的學問,就連大人們有用沒有的都會在上衣左胸前的衣兜裡面插上一支鋼筆,冬天的中山裝還會在左上衣兜蓋上留一個專門插鋼筆的口子,顯得斯文有文化,盡顯知識分子的派頭,年輕的小夥子還會因為插支鋼筆獲得姑娘們的青睞。

我使用的第一支鋼筆是什麼樣的?書寫的什麼字?換過多少隻鋼筆?現在早已忘記了。但是有關使用鋼筆而發生的點點滴滴,現在卻還歷歷在目。

小時候去城裡的商場,最喜歡到文具櫃檯去看看,木框玻璃櫃臺裡面,靜靜的躺著各式各樣的鋼筆,心裡非常渴望能買一支使用,但是一看價格標籤,便打消了這個念頭,城裡的鋼筆太貴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鋼筆


那時候我們最常用的一種鋼筆是:筆帽是亮銀色的,筆身是塑料的,顏色多以棕紅、純黑、灰色或藏青等暗色調為主,筆尖和筆舌都很小。軟軟的塑料筆肚外面加了一個金屬管,並鏤空一側,加上一個可以按下去的金屬彈片。每次把筆尖伸進墨水瓶中,按上幾下,然後豎起筆來,再用手指頭彈上幾下,目的是為了把附著在筆尖上的墨水都吸進筆肚中去。

一直新鋼筆,筆肚要先用熱水燙一下,才能吸進墨水,所以買了新鋼筆,即使再著急使用,也不會直接吸墨水,而是先拿回家裡,從暖瓶裡倒出一點開水,使勁捏幾下筆肚,吸進熱水,然後再甩淨水分,才開始吸進墨水使用。現在想想,這種做法應該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在那時候卻是同學們的共識,認為很有道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修鋼筆的小攤


使用的墨水主要有純藍和藍黑兩種顏色,儘管一毛錢就可以買一瓶“上海”、“英雄”牌墨水,但是一般農村家庭經濟拮据,很多同學也不捨得買,而是去買一分錢一片的墨水片,放在空墨水瓶裡搖晃稀釋做成墨水,每次鼓搗完,雙手就會沾滿藍藍的顏色。墨水片就像藍色藥片,大小和包裝很像當年吃的退燒藥——安乃近片,只是顏色不同,還發生過不少老年人誤當成感冒藥服用的笑話。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墨水片


那時候墨水瓶一般都是放在家裡面,上學之前給鋼筆吸滿墨水,夠用一天的。如果墨水放在教室,會有同學經常借用,不幾天一瓶墨水就會用完。將墨水放在家裡,不是吝嗇,而是珍惜。有的時候上學前會忘記吸墨水,寫著寫著筆就幹了,只好向同位借幾滴墨水。雙方都擰開筆身,一個筆頭朝下捏著筆肚滴出墨水,,一個筆頭朝上捏著筆肚接受墨水。一般情況下同學就是借給一兩滴,夠寫完作業用的。借墨水需要向關係好的同學借,如果關係不好,連一滴墨水都不會借給你。


"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小時候的鋼筆


仔細想想,已經有很多年沒有使用鋼筆寫過字了。

鋼筆,曾經作為人們最廣泛、最主要的書寫工具,伴隨了我們幾代人的成長。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方便實用的中性筆開始普及,鋼筆就慢慢失去了書寫的價值,退出了人們的學習和生活。現在,如果誰擁有一支鋼筆,那這支鋼筆的主要功能也不是用來寫字了,而是變成了收藏品。

小學一二年級寫字用鉛筆,三年級開始老師才讓用鋼筆。一支好鋼筆,不僅僅好看好用,而且感覺寫出來的字也漂亮。擁有一支好鋼筆,一直是小時候的願望,但是,那時候生活在農村,家庭條件也不好,這個願望一直沒有實現,都是使用的普通鋼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鋼筆尖


那時候鋼筆是身份的象徵,代表著一個人的學問,就連大人們有用沒有的都會在上衣左胸前的衣兜裡面插上一支鋼筆,冬天的中山裝還會在左上衣兜蓋上留一個專門插鋼筆的口子,顯得斯文有文化,盡顯知識分子的派頭,年輕的小夥子還會因為插支鋼筆獲得姑娘們的青睞。

我使用的第一支鋼筆是什麼樣的?書寫的什麼字?換過多少隻鋼筆?現在早已忘記了。但是有關使用鋼筆而發生的點點滴滴,現在卻還歷歷在目。

小時候去城裡的商場,最喜歡到文具櫃檯去看看,木框玻璃櫃臺裡面,靜靜的躺著各式各樣的鋼筆,心裡非常渴望能買一支使用,但是一看價格標籤,便打消了這個念頭,城裡的鋼筆太貴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鋼筆


那時候我們最常用的一種鋼筆是:筆帽是亮銀色的,筆身是塑料的,顏色多以棕紅、純黑、灰色或藏青等暗色調為主,筆尖和筆舌都很小。軟軟的塑料筆肚外面加了一個金屬管,並鏤空一側,加上一個可以按下去的金屬彈片。每次把筆尖伸進墨水瓶中,按上幾下,然後豎起筆來,再用手指頭彈上幾下,目的是為了把附著在筆尖上的墨水都吸進筆肚中去。

一直新鋼筆,筆肚要先用熱水燙一下,才能吸進墨水,所以買了新鋼筆,即使再著急使用,也不會直接吸墨水,而是先拿回家裡,從暖瓶裡倒出一點開水,使勁捏幾下筆肚,吸進熱水,然後再甩淨水分,才開始吸進墨水使用。現在想想,這種做法應該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在那時候卻是同學們的共識,認為很有道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修鋼筆的小攤


使用的墨水主要有純藍和藍黑兩種顏色,儘管一毛錢就可以買一瓶“上海”、“英雄”牌墨水,但是一般農村家庭經濟拮据,很多同學也不捨得買,而是去買一分錢一片的墨水片,放在空墨水瓶裡搖晃稀釋做成墨水,每次鼓搗完,雙手就會沾滿藍藍的顏色。墨水片就像藍色藥片,大小和包裝很像當年吃的退燒藥——安乃近片,只是顏色不同,還發生過不少老年人誤當成感冒藥服用的笑話。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墨水片


那時候墨水瓶一般都是放在家裡面,上學之前給鋼筆吸滿墨水,夠用一天的。如果墨水放在教室,會有同學經常借用,不幾天一瓶墨水就會用完。將墨水放在家裡,不是吝嗇,而是珍惜。有的時候上學前會忘記吸墨水,寫著寫著筆就幹了,只好向同位借幾滴墨水。雙方都擰開筆身,一個筆頭朝下捏著筆肚滴出墨水,,一個筆頭朝上捏著筆肚接受墨水。一般情況下同學就是借給一兩滴,夠寫完作業用的。借墨水需要向關係好的同學借,如果關係不好,連一滴墨水都不會借給你。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小時候好想要的鋼筆


由於墨水質量不好,時間長了會造成鋼筆堵塞不下墨水,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就要進行清洗。清洗並不複雜,接半盆清水,將鋼筆的鼻尖、筆舌拆下,連同筆膽一起仔細進行清洗,必要時用針、小毛刷、剃鬚刀片、頭髮絲或者其它尖銳的東西將墨水殘渣剔出。應該注意的是有的鋼筆筆尖、筆舌不太容易拔出來,需要使用鉗子等工具,如果力度掌握不好的話往往會把筆尖弄壞,就會懊惱不已。

那時候比較高級的鋼筆就是一頭帶個小圓珠筆的鋼筆,這樣的鋼筆即使沒墨水了,用圓珠筆還可以應急一下。但是這個圓珠筆很短,不光用的快,還不好買,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輕易使用這個圓珠筆。


"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小時候的鋼筆


仔細想想,已經有很多年沒有使用鋼筆寫過字了。

鋼筆,曾經作為人們最廣泛、最主要的書寫工具,伴隨了我們幾代人的成長。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方便實用的中性筆開始普及,鋼筆就慢慢失去了書寫的價值,退出了人們的學習和生活。現在,如果誰擁有一支鋼筆,那這支鋼筆的主要功能也不是用來寫字了,而是變成了收藏品。

小學一二年級寫字用鉛筆,三年級開始老師才讓用鋼筆。一支好鋼筆,不僅僅好看好用,而且感覺寫出來的字也漂亮。擁有一支好鋼筆,一直是小時候的願望,但是,那時候生活在農村,家庭條件也不好,這個願望一直沒有實現,都是使用的普通鋼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鋼筆尖


那時候鋼筆是身份的象徵,代表著一個人的學問,就連大人們有用沒有的都會在上衣左胸前的衣兜裡面插上一支鋼筆,冬天的中山裝還會在左上衣兜蓋上留一個專門插鋼筆的口子,顯得斯文有文化,盡顯知識分子的派頭,年輕的小夥子還會因為插支鋼筆獲得姑娘們的青睞。

我使用的第一支鋼筆是什麼樣的?書寫的什麼字?換過多少隻鋼筆?現在早已忘記了。但是有關使用鋼筆而發生的點點滴滴,現在卻還歷歷在目。

小時候去城裡的商場,最喜歡到文具櫃檯去看看,木框玻璃櫃臺裡面,靜靜的躺著各式各樣的鋼筆,心裡非常渴望能買一支使用,但是一看價格標籤,便打消了這個念頭,城裡的鋼筆太貴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鋼筆


那時候我們最常用的一種鋼筆是:筆帽是亮銀色的,筆身是塑料的,顏色多以棕紅、純黑、灰色或藏青等暗色調為主,筆尖和筆舌都很小。軟軟的塑料筆肚外面加了一個金屬管,並鏤空一側,加上一個可以按下去的金屬彈片。每次把筆尖伸進墨水瓶中,按上幾下,然後豎起筆來,再用手指頭彈上幾下,目的是為了把附著在筆尖上的墨水都吸進筆肚中去。

一直新鋼筆,筆肚要先用熱水燙一下,才能吸進墨水,所以買了新鋼筆,即使再著急使用,也不會直接吸墨水,而是先拿回家裡,從暖瓶裡倒出一點開水,使勁捏幾下筆肚,吸進熱水,然後再甩淨水分,才開始吸進墨水使用。現在想想,這種做法應該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在那時候卻是同學們的共識,認為很有道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修鋼筆的小攤


使用的墨水主要有純藍和藍黑兩種顏色,儘管一毛錢就可以買一瓶“上海”、“英雄”牌墨水,但是一般農村家庭經濟拮据,很多同學也不捨得買,而是去買一分錢一片的墨水片,放在空墨水瓶裡搖晃稀釋做成墨水,每次鼓搗完,雙手就會沾滿藍藍的顏色。墨水片就像藍色藥片,大小和包裝很像當年吃的退燒藥——安乃近片,只是顏色不同,還發生過不少老年人誤當成感冒藥服用的笑話。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墨水片


那時候墨水瓶一般都是放在家裡面,上學之前給鋼筆吸滿墨水,夠用一天的。如果墨水放在教室,會有同學經常借用,不幾天一瓶墨水就會用完。將墨水放在家裡,不是吝嗇,而是珍惜。有的時候上學前會忘記吸墨水,寫著寫著筆就幹了,只好向同位借幾滴墨水。雙方都擰開筆身,一個筆頭朝下捏著筆肚滴出墨水,,一個筆頭朝上捏著筆肚接受墨水。一般情況下同學就是借給一兩滴,夠寫完作業用的。借墨水需要向關係好的同學借,如果關係不好,連一滴墨水都不會借給你。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小時候好想要的鋼筆


由於墨水質量不好,時間長了會造成鋼筆堵塞不下墨水,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就要進行清洗。清洗並不複雜,接半盆清水,將鋼筆的鼻尖、筆舌拆下,連同筆膽一起仔細進行清洗,必要時用針、小毛刷、剃鬚刀片、頭髮絲或者其它尖銳的東西將墨水殘渣剔出。應該注意的是有的鋼筆筆尖、筆舌不太容易拔出來,需要使用鉗子等工具,如果力度掌握不好的話往往會把筆尖弄壞,就會懊惱不已。

那時候比較高級的鋼筆就是一頭帶個小圓珠筆的鋼筆,這樣的鋼筆即使沒墨水了,用圓珠筆還可以應急一下。但是這個圓珠筆很短,不光用的快,還不好買,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輕易使用這個圓珠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兩用鋼筆


在那個年代,修鋼筆算是一種職業。鋼筆最容易損壞的是筆尖、筆肚,隔上一段時間,修鋼筆的就會騎個自行車,後面帶個扁平的木頭盒子,蓋子上面鑲嵌著透明的玻璃,透過玻璃可以看到裡面裝滿了各式各樣的鋼筆配件:筆尖、筆帽、筆舌、筆筒、筆肚等,當然也會有新鋼筆。同學們都會相互轉告:修鋼筆的來了,在學校門口。

同學們圍著鋼筆攤,嘰嘰喳喳,問這問那,都希望自己的壞鋼筆能快點修好。鋼筆匠一邊修理鋼筆,一遍應付著同學們的問話,忙得不亦樂乎。不需要修鋼筆的同學也會圍著鋼筆攤看熱鬧,仔細觀察著修鋼筆的過程。


"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小時候的鋼筆


仔細想想,已經有很多年沒有使用鋼筆寫過字了。

鋼筆,曾經作為人們最廣泛、最主要的書寫工具,伴隨了我們幾代人的成長。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方便實用的中性筆開始普及,鋼筆就慢慢失去了書寫的價值,退出了人們的學習和生活。現在,如果誰擁有一支鋼筆,那這支鋼筆的主要功能也不是用來寫字了,而是變成了收藏品。

小學一二年級寫字用鉛筆,三年級開始老師才讓用鋼筆。一支好鋼筆,不僅僅好看好用,而且感覺寫出來的字也漂亮。擁有一支好鋼筆,一直是小時候的願望,但是,那時候生活在農村,家庭條件也不好,這個願望一直沒有實現,都是使用的普通鋼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鋼筆尖


那時候鋼筆是身份的象徵,代表著一個人的學問,就連大人們有用沒有的都會在上衣左胸前的衣兜裡面插上一支鋼筆,冬天的中山裝還會在左上衣兜蓋上留一個專門插鋼筆的口子,顯得斯文有文化,盡顯知識分子的派頭,年輕的小夥子還會因為插支鋼筆獲得姑娘們的青睞。

我使用的第一支鋼筆是什麼樣的?書寫的什麼字?換過多少隻鋼筆?現在早已忘記了。但是有關使用鋼筆而發生的點點滴滴,現在卻還歷歷在目。

小時候去城裡的商場,最喜歡到文具櫃檯去看看,木框玻璃櫃臺裡面,靜靜的躺著各式各樣的鋼筆,心裡非常渴望能買一支使用,但是一看價格標籤,便打消了這個念頭,城裡的鋼筆太貴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鋼筆


那時候我們最常用的一種鋼筆是:筆帽是亮銀色的,筆身是塑料的,顏色多以棕紅、純黑、灰色或藏青等暗色調為主,筆尖和筆舌都很小。軟軟的塑料筆肚外面加了一個金屬管,並鏤空一側,加上一個可以按下去的金屬彈片。每次把筆尖伸進墨水瓶中,按上幾下,然後豎起筆來,再用手指頭彈上幾下,目的是為了把附著在筆尖上的墨水都吸進筆肚中去。

一直新鋼筆,筆肚要先用熱水燙一下,才能吸進墨水,所以買了新鋼筆,即使再著急使用,也不會直接吸墨水,而是先拿回家裡,從暖瓶裡倒出一點開水,使勁捏幾下筆肚,吸進熱水,然後再甩淨水分,才開始吸進墨水使用。現在想想,這種做法應該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在那時候卻是同學們的共識,認為很有道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修鋼筆的小攤


使用的墨水主要有純藍和藍黑兩種顏色,儘管一毛錢就可以買一瓶“上海”、“英雄”牌墨水,但是一般農村家庭經濟拮据,很多同學也不捨得買,而是去買一分錢一片的墨水片,放在空墨水瓶裡搖晃稀釋做成墨水,每次鼓搗完,雙手就會沾滿藍藍的顏色。墨水片就像藍色藥片,大小和包裝很像當年吃的退燒藥——安乃近片,只是顏色不同,還發生過不少老年人誤當成感冒藥服用的笑話。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墨水片


那時候墨水瓶一般都是放在家裡面,上學之前給鋼筆吸滿墨水,夠用一天的。如果墨水放在教室,會有同學經常借用,不幾天一瓶墨水就會用完。將墨水放在家裡,不是吝嗇,而是珍惜。有的時候上學前會忘記吸墨水,寫著寫著筆就幹了,只好向同位借幾滴墨水。雙方都擰開筆身,一個筆頭朝下捏著筆肚滴出墨水,,一個筆頭朝上捏著筆肚接受墨水。一般情況下同學就是借給一兩滴,夠寫完作業用的。借墨水需要向關係好的同學借,如果關係不好,連一滴墨水都不會借給你。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小時候好想要的鋼筆


由於墨水質量不好,時間長了會造成鋼筆堵塞不下墨水,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就要進行清洗。清洗並不複雜,接半盆清水,將鋼筆的鼻尖、筆舌拆下,連同筆膽一起仔細進行清洗,必要時用針、小毛刷、剃鬚刀片、頭髮絲或者其它尖銳的東西將墨水殘渣剔出。應該注意的是有的鋼筆筆尖、筆舌不太容易拔出來,需要使用鉗子等工具,如果力度掌握不好的話往往會把筆尖弄壞,就會懊惱不已。

那時候比較高級的鋼筆就是一頭帶個小圓珠筆的鋼筆,這樣的鋼筆即使沒墨水了,用圓珠筆還可以應急一下。但是這個圓珠筆很短,不光用的快,還不好買,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輕易使用這個圓珠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兩用鋼筆


在那個年代,修鋼筆算是一種職業。鋼筆最容易損壞的是筆尖、筆肚,隔上一段時間,修鋼筆的就會騎個自行車,後面帶個扁平的木頭盒子,蓋子上面鑲嵌著透明的玻璃,透過玻璃可以看到裡面裝滿了各式各樣的鋼筆配件:筆尖、筆帽、筆舌、筆筒、筆肚等,當然也會有新鋼筆。同學們都會相互轉告:修鋼筆的來了,在學校門口。

同學們圍著鋼筆攤,嘰嘰喳喳,問這問那,都希望自己的壞鋼筆能快點修好。鋼筆匠一邊修理鋼筆,一遍應付著同學們的問話,忙得不亦樂乎。不需要修鋼筆的同學也會圍著鋼筆攤看熱鬧,仔細觀察著修鋼筆的過程。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修筆匠


在鋼筆上刻字,是一種時尚。那個時候,有專門在鋼筆上刻字刻畫的人,也會經常光顧我們的學校。同學們也會圍的裡三層外三層,有的是給自己的鋼筆刻字,更多的則是來看熱鬧,看著刻字匠熟練流暢的手法,即佩服又羨慕。大多數同學只要求在筆身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價格不高。如果要求刻上一句古詩或者一條龍、一隻鳳凰的圖案,只有家境比較好的同學才捨得。刻完字後,刻字匠用蠟筆在字體上一塗,再用軟布一擦,字體或圖案非常醒目,使這支鋼筆變得不再普通。在鋼筆上刻字刻畫,是為了好看,是一種美,也是為自己的鋼筆做個記號。

修鋼筆和在鋼筆上刻字,這兩門手藝現在應該都絕跡了。


"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小時候的鋼筆


仔細想想,已經有很多年沒有使用鋼筆寫過字了。

鋼筆,曾經作為人們最廣泛、最主要的書寫工具,伴隨了我們幾代人的成長。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方便實用的中性筆開始普及,鋼筆就慢慢失去了書寫的價值,退出了人們的學習和生活。現在,如果誰擁有一支鋼筆,那這支鋼筆的主要功能也不是用來寫字了,而是變成了收藏品。

小學一二年級寫字用鉛筆,三年級開始老師才讓用鋼筆。一支好鋼筆,不僅僅好看好用,而且感覺寫出來的字也漂亮。擁有一支好鋼筆,一直是小時候的願望,但是,那時候生活在農村,家庭條件也不好,這個願望一直沒有實現,都是使用的普通鋼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鋼筆尖


那時候鋼筆是身份的象徵,代表著一個人的學問,就連大人們有用沒有的都會在上衣左胸前的衣兜裡面插上一支鋼筆,冬天的中山裝還會在左上衣兜蓋上留一個專門插鋼筆的口子,顯得斯文有文化,盡顯知識分子的派頭,年輕的小夥子還會因為插支鋼筆獲得姑娘們的青睞。

我使用的第一支鋼筆是什麼樣的?書寫的什麼字?換過多少隻鋼筆?現在早已忘記了。但是有關使用鋼筆而發生的點點滴滴,現在卻還歷歷在目。

小時候去城裡的商場,最喜歡到文具櫃檯去看看,木框玻璃櫃臺裡面,靜靜的躺著各式各樣的鋼筆,心裡非常渴望能買一支使用,但是一看價格標籤,便打消了這個念頭,城裡的鋼筆太貴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鋼筆


那時候我們最常用的一種鋼筆是:筆帽是亮銀色的,筆身是塑料的,顏色多以棕紅、純黑、灰色或藏青等暗色調為主,筆尖和筆舌都很小。軟軟的塑料筆肚外面加了一個金屬管,並鏤空一側,加上一個可以按下去的金屬彈片。每次把筆尖伸進墨水瓶中,按上幾下,然後豎起筆來,再用手指頭彈上幾下,目的是為了把附著在筆尖上的墨水都吸進筆肚中去。

一直新鋼筆,筆肚要先用熱水燙一下,才能吸進墨水,所以買了新鋼筆,即使再著急使用,也不會直接吸墨水,而是先拿回家裡,從暖瓶裡倒出一點開水,使勁捏幾下筆肚,吸進熱水,然後再甩淨水分,才開始吸進墨水使用。現在想想,這種做法應該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在那時候卻是同學們的共識,認為很有道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修鋼筆的小攤


使用的墨水主要有純藍和藍黑兩種顏色,儘管一毛錢就可以買一瓶“上海”、“英雄”牌墨水,但是一般農村家庭經濟拮据,很多同學也不捨得買,而是去買一分錢一片的墨水片,放在空墨水瓶裡搖晃稀釋做成墨水,每次鼓搗完,雙手就會沾滿藍藍的顏色。墨水片就像藍色藥片,大小和包裝很像當年吃的退燒藥——安乃近片,只是顏色不同,還發生過不少老年人誤當成感冒藥服用的笑話。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墨水片


那時候墨水瓶一般都是放在家裡面,上學之前給鋼筆吸滿墨水,夠用一天的。如果墨水放在教室,會有同學經常借用,不幾天一瓶墨水就會用完。將墨水放在家裡,不是吝嗇,而是珍惜。有的時候上學前會忘記吸墨水,寫著寫著筆就幹了,只好向同位借幾滴墨水。雙方都擰開筆身,一個筆頭朝下捏著筆肚滴出墨水,,一個筆頭朝上捏著筆肚接受墨水。一般情況下同學就是借給一兩滴,夠寫完作業用的。借墨水需要向關係好的同學借,如果關係不好,連一滴墨水都不會借給你。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小時候好想要的鋼筆


由於墨水質量不好,時間長了會造成鋼筆堵塞不下墨水,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就要進行清洗。清洗並不複雜,接半盆清水,將鋼筆的鼻尖、筆舌拆下,連同筆膽一起仔細進行清洗,必要時用針、小毛刷、剃鬚刀片、頭髮絲或者其它尖銳的東西將墨水殘渣剔出。應該注意的是有的鋼筆筆尖、筆舌不太容易拔出來,需要使用鉗子等工具,如果力度掌握不好的話往往會把筆尖弄壞,就會懊惱不已。

那時候比較高級的鋼筆就是一頭帶個小圓珠筆的鋼筆,這樣的鋼筆即使沒墨水了,用圓珠筆還可以應急一下。但是這個圓珠筆很短,不光用的快,還不好買,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輕易使用這個圓珠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兩用鋼筆


在那個年代,修鋼筆算是一種職業。鋼筆最容易損壞的是筆尖、筆肚,隔上一段時間,修鋼筆的就會騎個自行車,後面帶個扁平的木頭盒子,蓋子上面鑲嵌著透明的玻璃,透過玻璃可以看到裡面裝滿了各式各樣的鋼筆配件:筆尖、筆帽、筆舌、筆筒、筆肚等,當然也會有新鋼筆。同學們都會相互轉告:修鋼筆的來了,在學校門口。

同學們圍著鋼筆攤,嘰嘰喳喳,問這問那,都希望自己的壞鋼筆能快點修好。鋼筆匠一邊修理鋼筆,一遍應付著同學們的問話,忙得不亦樂乎。不需要修鋼筆的同學也會圍著鋼筆攤看熱鬧,仔細觀察著修鋼筆的過程。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修筆匠


在鋼筆上刻字,是一種時尚。那個時候,有專門在鋼筆上刻字刻畫的人,也會經常光顧我們的學校。同學們也會圍的裡三層外三層,有的是給自己的鋼筆刻字,更多的則是來看熱鬧,看著刻字匠熟練流暢的手法,即佩服又羨慕。大多數同學只要求在筆身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價格不高。如果要求刻上一句古詩或者一條龍、一隻鳳凰的圖案,只有家境比較好的同學才捨得。刻完字後,刻字匠用蠟筆在字體上一塗,再用軟布一擦,字體或圖案非常醒目,使這支鋼筆變得不再普通。在鋼筆上刻字刻畫,是為了好看,是一種美,也是為自己的鋼筆做個記號。

修鋼筆和在鋼筆上刻字,這兩門手藝現在應該都絕跡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鋼筆刻字是門技術



"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小時候的鋼筆


仔細想想,已經有很多年沒有使用鋼筆寫過字了。

鋼筆,曾經作為人們最廣泛、最主要的書寫工具,伴隨了我們幾代人的成長。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方便實用的中性筆開始普及,鋼筆就慢慢失去了書寫的價值,退出了人們的學習和生活。現在,如果誰擁有一支鋼筆,那這支鋼筆的主要功能也不是用來寫字了,而是變成了收藏品。

小學一二年級寫字用鉛筆,三年級開始老師才讓用鋼筆。一支好鋼筆,不僅僅好看好用,而且感覺寫出來的字也漂亮。擁有一支好鋼筆,一直是小時候的願望,但是,那時候生活在農村,家庭條件也不好,這個願望一直沒有實現,都是使用的普通鋼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鋼筆尖


那時候鋼筆是身份的象徵,代表著一個人的學問,就連大人們有用沒有的都會在上衣左胸前的衣兜裡面插上一支鋼筆,冬天的中山裝還會在左上衣兜蓋上留一個專門插鋼筆的口子,顯得斯文有文化,盡顯知識分子的派頭,年輕的小夥子還會因為插支鋼筆獲得姑娘們的青睞。

我使用的第一支鋼筆是什麼樣的?書寫的什麼字?換過多少隻鋼筆?現在早已忘記了。但是有關使用鋼筆而發生的點點滴滴,現在卻還歷歷在目。

小時候去城裡的商場,最喜歡到文具櫃檯去看看,木框玻璃櫃臺裡面,靜靜的躺著各式各樣的鋼筆,心裡非常渴望能買一支使用,但是一看價格標籤,便打消了這個念頭,城裡的鋼筆太貴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鋼筆


那時候我們最常用的一種鋼筆是:筆帽是亮銀色的,筆身是塑料的,顏色多以棕紅、純黑、灰色或藏青等暗色調為主,筆尖和筆舌都很小。軟軟的塑料筆肚外面加了一個金屬管,並鏤空一側,加上一個可以按下去的金屬彈片。每次把筆尖伸進墨水瓶中,按上幾下,然後豎起筆來,再用手指頭彈上幾下,目的是為了把附著在筆尖上的墨水都吸進筆肚中去。

一直新鋼筆,筆肚要先用熱水燙一下,才能吸進墨水,所以買了新鋼筆,即使再著急使用,也不會直接吸墨水,而是先拿回家裡,從暖瓶裡倒出一點開水,使勁捏幾下筆肚,吸進熱水,然後再甩淨水分,才開始吸進墨水使用。現在想想,這種做法應該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在那時候卻是同學們的共識,認為很有道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修鋼筆的小攤


使用的墨水主要有純藍和藍黑兩種顏色,儘管一毛錢就可以買一瓶“上海”、“英雄”牌墨水,但是一般農村家庭經濟拮据,很多同學也不捨得買,而是去買一分錢一片的墨水片,放在空墨水瓶裡搖晃稀釋做成墨水,每次鼓搗完,雙手就會沾滿藍藍的顏色。墨水片就像藍色藥片,大小和包裝很像當年吃的退燒藥——安乃近片,只是顏色不同,還發生過不少老年人誤當成感冒藥服用的笑話。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墨水片


那時候墨水瓶一般都是放在家裡面,上學之前給鋼筆吸滿墨水,夠用一天的。如果墨水放在教室,會有同學經常借用,不幾天一瓶墨水就會用完。將墨水放在家裡,不是吝嗇,而是珍惜。有的時候上學前會忘記吸墨水,寫著寫著筆就幹了,只好向同位借幾滴墨水。雙方都擰開筆身,一個筆頭朝下捏著筆肚滴出墨水,,一個筆頭朝上捏著筆肚接受墨水。一般情況下同學就是借給一兩滴,夠寫完作業用的。借墨水需要向關係好的同學借,如果關係不好,連一滴墨水都不會借給你。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小時候好想要的鋼筆


由於墨水質量不好,時間長了會造成鋼筆堵塞不下墨水,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就要進行清洗。清洗並不複雜,接半盆清水,將鋼筆的鼻尖、筆舌拆下,連同筆膽一起仔細進行清洗,必要時用針、小毛刷、剃鬚刀片、頭髮絲或者其它尖銳的東西將墨水殘渣剔出。應該注意的是有的鋼筆筆尖、筆舌不太容易拔出來,需要使用鉗子等工具,如果力度掌握不好的話往往會把筆尖弄壞,就會懊惱不已。

那時候比較高級的鋼筆就是一頭帶個小圓珠筆的鋼筆,這樣的鋼筆即使沒墨水了,用圓珠筆還可以應急一下。但是這個圓珠筆很短,不光用的快,還不好買,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輕易使用這個圓珠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兩用鋼筆


在那個年代,修鋼筆算是一種職業。鋼筆最容易損壞的是筆尖、筆肚,隔上一段時間,修鋼筆的就會騎個自行車,後面帶個扁平的木頭盒子,蓋子上面鑲嵌著透明的玻璃,透過玻璃可以看到裡面裝滿了各式各樣的鋼筆配件:筆尖、筆帽、筆舌、筆筒、筆肚等,當然也會有新鋼筆。同學們都會相互轉告:修鋼筆的來了,在學校門口。

同學們圍著鋼筆攤,嘰嘰喳喳,問這問那,都希望自己的壞鋼筆能快點修好。鋼筆匠一邊修理鋼筆,一遍應付著同學們的問話,忙得不亦樂乎。不需要修鋼筆的同學也會圍著鋼筆攤看熱鬧,仔細觀察著修鋼筆的過程。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修筆匠


在鋼筆上刻字,是一種時尚。那個時候,有專門在鋼筆上刻字刻畫的人,也會經常光顧我們的學校。同學們也會圍的裡三層外三層,有的是給自己的鋼筆刻字,更多的則是來看熱鬧,看著刻字匠熟練流暢的手法,即佩服又羨慕。大多數同學只要求在筆身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價格不高。如果要求刻上一句古詩或者一條龍、一隻鳳凰的圖案,只有家境比較好的同學才捨得。刻完字後,刻字匠用蠟筆在字體上一塗,再用軟布一擦,字體或圖案非常醒目,使這支鋼筆變得不再普通。在鋼筆上刻字刻畫,是為了好看,是一種美,也是為自己的鋼筆做個記號。

修鋼筆和在鋼筆上刻字,這兩門手藝現在應該都絕跡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鋼筆刻字是門技術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字刻的真好


現在,鍵盤已成為寫東西的主流,雖然還叫寫文章、寫材料,但是早已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寫字”了,即便是上學的學生,使用鋼筆的也很少了。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電腦打字普及之前,如果能寫的一手漂亮鋼筆字,那就是大家公認的才子,在農村鄰居們會求你寫封信,在機關領導會讓你寫講話稿、寫總結,當年因為字寫得漂亮而升職的人不在少數。當年,龐中華的字帖風靡全國,儘管手頭拮据,我也曾買過一本,但是鋼筆字一直沒有練出來。

鋼筆,我們曾經最重要的書寫工具,曾經是知識分子上衣口袋裡的光亮,現在,竟然由平常變得珍貴——成了收藏,成了愛好,成了奢侈品。

這個世界雖然變化太快,我們也要跟上時代。

感謝定陶區冉堌鎮中學 王飛 老師友情朗讀。


"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小時候的鋼筆


仔細想想,已經有很多年沒有使用鋼筆寫過字了。

鋼筆,曾經作為人們最廣泛、最主要的書寫工具,伴隨了我們幾代人的成長。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方便實用的中性筆開始普及,鋼筆就慢慢失去了書寫的價值,退出了人們的學習和生活。現在,如果誰擁有一支鋼筆,那這支鋼筆的主要功能也不是用來寫字了,而是變成了收藏品。

小學一二年級寫字用鉛筆,三年級開始老師才讓用鋼筆。一支好鋼筆,不僅僅好看好用,而且感覺寫出來的字也漂亮。擁有一支好鋼筆,一直是小時候的願望,但是,那時候生活在農村,家庭條件也不好,這個願望一直沒有實現,都是使用的普通鋼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鋼筆尖


那時候鋼筆是身份的象徵,代表著一個人的學問,就連大人們有用沒有的都會在上衣左胸前的衣兜裡面插上一支鋼筆,冬天的中山裝還會在左上衣兜蓋上留一個專門插鋼筆的口子,顯得斯文有文化,盡顯知識分子的派頭,年輕的小夥子還會因為插支鋼筆獲得姑娘們的青睞。

我使用的第一支鋼筆是什麼樣的?書寫的什麼字?換過多少隻鋼筆?現在早已忘記了。但是有關使用鋼筆而發生的點點滴滴,現在卻還歷歷在目。

小時候去城裡的商場,最喜歡到文具櫃檯去看看,木框玻璃櫃臺裡面,靜靜的躺著各式各樣的鋼筆,心裡非常渴望能買一支使用,但是一看價格標籤,便打消了這個念頭,城裡的鋼筆太貴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鋼筆


那時候我們最常用的一種鋼筆是:筆帽是亮銀色的,筆身是塑料的,顏色多以棕紅、純黑、灰色或藏青等暗色調為主,筆尖和筆舌都很小。軟軟的塑料筆肚外面加了一個金屬管,並鏤空一側,加上一個可以按下去的金屬彈片。每次把筆尖伸進墨水瓶中,按上幾下,然後豎起筆來,再用手指頭彈上幾下,目的是為了把附著在筆尖上的墨水都吸進筆肚中去。

一直新鋼筆,筆肚要先用熱水燙一下,才能吸進墨水,所以買了新鋼筆,即使再著急使用,也不會直接吸墨水,而是先拿回家裡,從暖瓶裡倒出一點開水,使勁捏幾下筆肚,吸進熱水,然後再甩淨水分,才開始吸進墨水使用。現在想想,這種做法應該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在那時候卻是同學們的共識,認為很有道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修鋼筆的小攤


使用的墨水主要有純藍和藍黑兩種顏色,儘管一毛錢就可以買一瓶“上海”、“英雄”牌墨水,但是一般農村家庭經濟拮据,很多同學也不捨得買,而是去買一分錢一片的墨水片,放在空墨水瓶裡搖晃稀釋做成墨水,每次鼓搗完,雙手就會沾滿藍藍的顏色。墨水片就像藍色藥片,大小和包裝很像當年吃的退燒藥——安乃近片,只是顏色不同,還發生過不少老年人誤當成感冒藥服用的笑話。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墨水片


那時候墨水瓶一般都是放在家裡面,上學之前給鋼筆吸滿墨水,夠用一天的。如果墨水放在教室,會有同學經常借用,不幾天一瓶墨水就會用完。將墨水放在家裡,不是吝嗇,而是珍惜。有的時候上學前會忘記吸墨水,寫著寫著筆就幹了,只好向同位借幾滴墨水。雙方都擰開筆身,一個筆頭朝下捏著筆肚滴出墨水,,一個筆頭朝上捏著筆肚接受墨水。一般情況下同學就是借給一兩滴,夠寫完作業用的。借墨水需要向關係好的同學借,如果關係不好,連一滴墨水都不會借給你。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小時候好想要的鋼筆


由於墨水質量不好,時間長了會造成鋼筆堵塞不下墨水,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就要進行清洗。清洗並不複雜,接半盆清水,將鋼筆的鼻尖、筆舌拆下,連同筆膽一起仔細進行清洗,必要時用針、小毛刷、剃鬚刀片、頭髮絲或者其它尖銳的東西將墨水殘渣剔出。應該注意的是有的鋼筆筆尖、筆舌不太容易拔出來,需要使用鉗子等工具,如果力度掌握不好的話往往會把筆尖弄壞,就會懊惱不已。

那時候比較高級的鋼筆就是一頭帶個小圓珠筆的鋼筆,這樣的鋼筆即使沒墨水了,用圓珠筆還可以應急一下。但是這個圓珠筆很短,不光用的快,還不好買,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輕易使用這個圓珠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兩用鋼筆


在那個年代,修鋼筆算是一種職業。鋼筆最容易損壞的是筆尖、筆肚,隔上一段時間,修鋼筆的就會騎個自行車,後面帶個扁平的木頭盒子,蓋子上面鑲嵌著透明的玻璃,透過玻璃可以看到裡面裝滿了各式各樣的鋼筆配件:筆尖、筆帽、筆舌、筆筒、筆肚等,當然也會有新鋼筆。同學們都會相互轉告:修鋼筆的來了,在學校門口。

同學們圍著鋼筆攤,嘰嘰喳喳,問這問那,都希望自己的壞鋼筆能快點修好。鋼筆匠一邊修理鋼筆,一遍應付著同學們的問話,忙得不亦樂乎。不需要修鋼筆的同學也會圍著鋼筆攤看熱鬧,仔細觀察著修鋼筆的過程。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修筆匠


在鋼筆上刻字,是一種時尚。那個時候,有專門在鋼筆上刻字刻畫的人,也會經常光顧我們的學校。同學們也會圍的裡三層外三層,有的是給自己的鋼筆刻字,更多的則是來看熱鬧,看著刻字匠熟練流暢的手法,即佩服又羨慕。大多數同學只要求在筆身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價格不高。如果要求刻上一句古詩或者一條龍、一隻鳳凰的圖案,只有家境比較好的同學才捨得。刻完字後,刻字匠用蠟筆在字體上一塗,再用軟布一擦,字體或圖案非常醒目,使這支鋼筆變得不再普通。在鋼筆上刻字刻畫,是為了好看,是一種美,也是為自己的鋼筆做個記號。

修鋼筆和在鋼筆上刻字,這兩門手藝現在應該都絕跡了。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鋼筆刻字是門技術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字刻的真好


現在,鍵盤已成為寫東西的主流,雖然還叫寫文章、寫材料,但是早已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寫字”了,即便是上學的學生,使用鋼筆的也很少了。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電腦打字普及之前,如果能寫的一手漂亮鋼筆字,那就是大家公認的才子,在農村鄰居們會求你寫封信,在機關領導會讓你寫講話稿、寫總結,當年因為字寫得漂亮而升職的人不在少數。當年,龐中華的字帖風靡全國,儘管手頭拮据,我也曾買過一本,但是鋼筆字一直沒有練出來。

鋼筆,我們曾經最重要的書寫工具,曾經是知識分子上衣口袋裡的光亮,現在,竟然由平常變得珍貴——成了收藏,成了愛好,成了奢侈品。

這個世界雖然變化太快,我們也要跟上時代。

感謝定陶區冉堌鎮中學 王飛 老師友情朗讀。


「魯西南記憶」關於鋼筆的記憶

感謝定陶區冉堌鎮中學老師 王飛 友情朗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