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講究”不能變成“講究窮”'

農村 民俗 農民 文化 農業 倫理 經濟 新華網客戶端 2019-08-10
"

來源:經濟日報

過多過重的人情往來,加重了生活負擔,更敗壞了社會風氣

名目繁多的宴席、五花八門的禮金、節節攀升的彩禮……一段時間來,部分農村地區因“窮講究”,導致隨禮返貧、因婚致貧屢見不鮮。熱衷“窮講究”,最終“講究窮”。鄉風異變成了農民小康路上的沉重負擔。

貧窮有很多原因,但是其中有一種就是“人情債”。如今,農村地區人情禮俗交往中贈送禮物的現象幾乎消失了,基本變成贈送禮金的形式,而且禮金標準也在不斷增加,平均金額差不多都要200元至500元左右,關係相對緊密的親友禮金標準要千元以上至2000元左右,甚至更多,有的一個月要出十幾次禮金,一年在人情債上有的要花費幾萬元甚至更多。

人情債加重了群眾負擔,有的群眾生活並不富裕,但在不良風俗下,不得不陷入人情往來的陷阱中。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說,根據農業農村部駐村調查發現,當下農民消費第一支出為食品,很多農民第二支出是人情禮金,超過看病支出。

過多過重的人情往來,敗壞了社會風氣。有些地方禮金的名目很荒唐,比如一個人每滿十歲就要舉辦生日宴等慶祝活動,大宴賓客。還形成了攀比之風,有的地方流行天價彩禮,即使有的人不認同,但在這樣的相互影響下,也不得不去做。別人家聘禮10萬元,我家嫁女至少20萬元。這麼做完全背離了人情禮金的初衷,完全變成一種相互攀比、相互要面子的方式。還有人用這樣的人情往來以謀取不正當利益。有的邀請下級、有求於自己的人蔘加宴席,就超出了人情往來的範疇。

鄉村振興是全面的振興,鄉風好同樣重要。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全面推行移風易俗,整治農村婚喪大操大辦、高額彩禮、鋪張浪費、厚葬薄養等不良習俗。要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讓群眾脫貧,鞏固脫貧成果,不要讓這樣的“窮講究”變成“講究窮”,必須旗幟鮮明反對天價彩禮、鋪張浪費、婚喪大操大辦和有悖家庭倫理、社會公德的做法。

我們也要看到,一旦不好的風氣形成,靠個人的努力是很難改變的,關鍵還要發揮政府的作用。政府對不良風氣進行干預,不是破壞民俗文化,而是保證民俗文化的健康發展;這不是干涉公民的自由,而是鞏固脫貧的成果,避免更多的人因惡俗而致貧。作為政府部門,要通過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端正農村農民的人情觀,提升鄉村文明程度,讓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民俗觀,自覺遠離攀比,讓新風尚充沛社會,讓正風壓倒邪氣。

其次,政府要幫助引導建立一些正能量的社會組織,通過這些組織來幫助村民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制定村規民約,提倡把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弘揚孝道、尊老愛幼、扶殘助殘、和諧敦睦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如一些地方建立的農村紅白喜事理事會,制定村規民約,對奢侈豪華的婚禮等進行干預,從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這值得更多地方推廣。

杜絕不良風氣,需要每一個公民努力,也需要政府努力,堅持一手抓經濟發展,一手抓思想教育引導。只有這樣,陳規陋習才會減少,社會風氣才能更加健康。(肖華 李政)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