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汽修人才缺口或超80%培訓模式是大難題'

"
"
中國新能源汽修人才缺口或超80%培訓模式是大難題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井噴式發展,而新能源汽修人員卻面臨嚴重缺失,這不僅將直接影響消費者的售後服務體驗,更將制約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健康發展。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在世界範圍內的興起,中國作為全球重要的汽車市場之一,新能源汽車產業也駛入快車道。2018年中國汽車銷量出現28年來首次下降,即便在整體車市下行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仍保持著穩步增長的發展態勢。

根據中汽協公佈的最新產銷數據,今年1-6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61.4萬輛和61.7萬輛,同比增長48.5%和49.6%。儘管產銷增速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回落,但從整體車市來看,新能源汽車持續正增長的優勢不斷突顯。

不過,相對於新能源汽車的井噴式發展,新能源汽修人員培養卻處於較為滯後的狀態。此前,據工信部統計,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修人員為17萬,預計到2020年這一人才需求將達到85萬,缺口有68萬,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維修領域將面臨80%的人才空白。

在外界看來,新能源汽車維修人員為何會出現如此大的缺口?這將給消費者帶來怎樣的直接影響?而面對這一現狀,關乎到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維修體系該如何發展?汽車預言家將通過分析梳理、專家採訪對這些問題進行一一解讀。

1

每10個消費者中或將有8個面臨無售後風險

資料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起步,90年代進入發展期。在國家鼓勵政策支持下,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逐漸落地。雖然與傳統汽車行業相比,新能源汽車發展較晚,但在節能環保的大環境下,新能源汽車發展速度超過了傳統燃油車。

政策指導下的高速發展未給上下游產業鏈帶來完善的人才培養模式,使得人才缺乏成為制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瓶頸之一。目前,新能源汽車領域無論是整車企業、零部件供應商還是後市場服務提供者,面臨的核心問題都是人才缺乏。

作為汽車售後服務的重要一環,汽車維修影響著消費者用車的絕大部分體驗。新能源汽車雖與傳統燃油車不同,但在售後維修等方面同樣也需要專業的人員進行技術支持。而80%的維修人員缺失,則意味著消費者在購買新能源汽車產品後面臨的售後維修風險將大幅增加。

以去年數據為例,2018年全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同比增長88.9%,達到98.5萬輛,若以85萬的人員需求來算,那麼每十個消費者中就會配有大約8個維修人員提供相應的服務,而面對80%的維修人員缺失,那麼這8個維修人員將減少至2個人,這意味著每銷售出10輛車就有8個消費者會遇到不好的售後維修體驗。

2

“三電”技術導致維修門檻變高

雖然汽車維修的從業人員很多,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漸擴大後,傳統維修人員卻很少能夠快速轉換到新的市場。由於維修新能源汽車大多涉及到電學方面的專業知識,這些專業知識與傳統燃油汽車的維修技術並不相同或相似,因此,傳統汽修人員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門檻無形中被提高。

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車,電池、電機、電控三電系統代替了傳統燃油車的發動機、變速箱和傳動系統。新的技術對於新能源汽車維修提出了新的標準與要求,在維修資質、維修設備、維修場地、安全防護等方面有別於傳統燃油車的維修。

對於新能源汽車而言,不管是動力電池還是驅動電機,工作電壓都與傳統燃油車不同。眾所周知,人體安全電壓最多不超過36V,而電動汽車最低電壓都是380V,屬於非安全電壓。現有的主機廠基本都規定從事該類維修保養的維修技師,必須持有“電工證”才能上崗操作。

業內專業人士向汽車預言家透露,沒有電氣維修資質的人員在對電動車進行維修工作時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若專業知識不達標,維修人員在維修過程中很容易由於操作不當導致高壓事故,不僅會引發動力電池洩露或車輛起火等,嚴重的還會造成人員傷亡。

除了新能源汽車涉及的電學方面的知識以外,新能源汽車本身的構造也與傳統燃油車有著明顯的差別,因此,全方位掌握核心技術的人才儲備實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而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專業的職業教育發展還處在初級極端,國家對汽車行業教育培訓體系的建設也不夠完善。

3

專家:產業鏈佈局和規範化培訓是關鍵

在外界看來,新能源汽車售後服務與維修人員息息相關,若長時間未能對人員缺口進行彌補和完善,或許會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造成負面影響,而如何改善這一局面似乎也更受到關注。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祕書長、汽車後市場委員會理事長師建華在接受汽車預言家採訪時表示,由於目前新能源汽車本身的基礎配套設施沒有形成完善佈局,出現維修人員缺失的現象很正常。只有整個產業鏈的佈局進入到一個合理且完善的狀態,與之相關的人才、服務等體系的問題才能得到解決。

他認為,新能源汽車市場所面臨的發展問題不能只靠國家政策來帶動,車企方面也需要一併發力。對於主機廠而言,人才才是驅動產品不斷優化的動力,因此,在產品以外,對新能源汽車後市場服務商的規劃也同樣需要用心對待。

事實上,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的構建不僅僅侷限在配套設施以及後市場服務上,對於維修人員的專業性培訓也同樣需要完善與規範。目前,不少培訓機構還存在虛假宣傳、假證氾濫的情況,培訓市場規範化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國家863項目專家王秉剛向汽車預言家透露,儘管電動車的三電系統技術要求很嚴格,但整體而言,維修電動車要比傳統燃油車更為簡單,只要完成培訓市場的專業化、規範化,電動車的維修人員就能大幅增加。

“新能源汽車維修人員缺失80%這一預測的準確性還有待考證,不過在電動車維修方面,技師的專業性確實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表示,“雖然從體量上看,新能源汽修人員與傳統燃油車還有一定的差距,但可以看到的是目前新能源汽車的維修標準也正在努力完善中。”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