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排便那些事兒

寶寶排便在寶寶的日常護理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因為新生兒無法自理自己的排便問題,而爸爸媽媽對此護理掌握的好壞,則對寶寶的生理、心理影響很大。所以,新手爸爸媽媽一定要做好寶寶排便的護理工作。寶寶排尿的次數多,這是正常現象,不要因為寶寶總排尿,就減少給水量。尤其是夏季,如果喂水少,室溫又高,寶寶會出現脫水現象。

寶寶排便那些事兒

排便衛生

嬰兒排便前後要注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1.嬰兒坐盆排便時,不能養成餵飯、吃零食和玩玩具的不衛生習慣。

2.給孩子(尤其是女孩子)擦屁股,要堅持從前向後的原則,因為從後向前會造成尿道口的汙染,而引發尿道炎、膀胱炎。

3.每天晚上都要給孩子洗屁股,因為大便後總會有少量糞便汙染肛門周圍。況且,女嬰的陰道分泌物、汁液、皮脂是細菌繁殖的良好環境;男嬰殘餘尿液在包皮內沉澱,而形成有特殊臭味的白色奶酪樣的包皮垢,它可刺激包皮發炎。

4.每次排便後,將便盆洗刷乾淨。

5.將孩子的便盆倒掉以及給孩子擦屁股後,家長都要用流動水將手洗乾淨。

防止小兒便祕

一、小兒便祕的常見原因

1.大多數父母對小兒排便引導不當,如強制排便等,逐漸形成了“心理性便祕”。久而久之,小兒不僅得不到排便的快感,反而厭惡排便,使直腸充盈糞便後不再引起排便反射,即形成“習慣性便祕”。

2.飲食不當也可引起便祕,如過多地食用魚肉、蛋類,而缺少穀物、蔬菜等食物的攝入。

3.兒童生活不規律,沒有按時起居和排便的習慣。

4.一些病理情況,如先天性巨結腸、肛門先天性狹窄、甲狀腺功能低下等,都是導致小兒便祕的因素。

寶寶排便那些事兒

二、防治小兒便祕

1.應該注意的一點是家長的正確引導,在嬰兒排便前發出信號,而且每天在時間上基本固定,逐漸使其適應按時排便;如果小兒不排便,也不可勉強,更不可強制孩子長時間蹲坐便盆。

2.在飲食方面,應該適當給予一些精製食品、蔬菜、紅薯、水果等。

3.對於經常發生便祕的小兒,除需要訓練排便習慣外,也可給予一些促進腸蠕動和潤腸的藥物,如口服果導片、酚酞等。對較嚴重的習慣性便祕,可選用瓜蔞仁、郁李仁、火麻仁等量,用蜂蜜調製成丸,每丸3克,每日1-2丸。

4.對於頑固性便祕者,或先天性巨結腸引起的便祕等,應到醫院診治。

三、寶寶便祕及大便異常的原因和處理辦法

總的來說排便次數因寶寶體質而異;對於便祕,很嚴格的定義是每週大便≤2次,且大便性狀為乾硬的丸狀。關於大便異常,主要與寶寶糞便的顏色和性狀有關,常見含奶瓣、有泡沫、發酸臭味的大便多為消化不好引起的。

大多數寶寶對普通配方奶粉中的大分子牛奶蛋白消化不好時,大便表現為便祕、大便中較多的奶瓣、大便發臭等;對配方奶中含量較高的乳糖消化不良,則常見泡沫便、發酸便、屁多脹氣等;如果是對配方奶中的棕櫚油消化不好,容易造成大便乾燥、排便困難等情況。依據症狀的輕重,家長需酌情判斷或諮詢醫生是否需要將奶粉更換為易消化配方。

寶寶排便那些事兒

下面是童粉兒們的留言問到最多的問題,在此統一回答,希望能對各位寶爸寶媽都有幫助。

問答

1、 寶寶糞便怎樣才算正常?

最近觀察我家寶寶的糞便,發現與之前有所不同,最近寶寶的糞便總是很稀,顏色為淡黃色,請問這正常嗎?(來自四川童粉兒)

答:寶寶最初3日內排胎便,顏色為深綠色或黑色,沒有臭味。胎便是由胎兒期腸粘膜分泌物、膽汁及嚥下的羊水組成,出生後12個小時內開始排洩,2-3天排完。

正常寶寶糞便因哺乳成分不同而不同。母乳餵養的寶寶排便次數多,每日6-7次,較稀,為金黃色,但無奶瓣。喂配方奶的寶寶,排便次數較母乳餵養的寶寶要少,每日4-6次,顏色呈淺黃色,較幹,這些都屬於正常現象。如果排便次數超過6-7次,而且有奶瓣及粘液,或水分增多就是病態,應設法尋找原因及時給予治療。或將情況告訴醫生,由醫生決定需要採取什麼措施。

不管母乳餵養還是配方奶餵養,如果孩子的大便非常硬或者乾燥,原因可能是沒有得到充足的水分,或是由於疾病、發熱和天氣熱而造成水分不足的結果。一旦他開始進食固體食物時,大便堅硬可能提示孩子吃了太多消化系統難以處理的易導致便祕的食物,例如穀類和牛奶(在孩子12個月以前不推薦用牛奶)。

要牢記大便的顏色和質地偶爾發生變化是正常現象。例如,因進食了大量的穀類或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引起消化不良,大便可能變成綠色。在補充鐵質時,孩子的大便會變成黑棕色,肛門受到微小的刺激時,大便的外面可以見到血跡。

不同小兒排便有很大的差異,許多孩子在餵養後不久排一次便。這是胃腸反射的結果,只要胃中充滿食物時,就可使消化系統更加活躍。

孩子3—6周大時,有些母乳餵養的孩子可能一週僅有一次大便,這仍然正常。這與母乳含有的需要腸道消化和排洩的固體廢物極少有關,因此,排便次數少並不是便祕的體徵。只要大便仍然發軟就沒有問題,因此,你的孩子是正常的,體重穩定增加,需要有規律地看護。配方奶餵養的孩子一天至少一次大便,如果排便次數減少,並且似乎因大便堅硬而費力,可能是便祕,這就要諮詢醫生。

寶寶排便那些事兒

2、 怎麼讓寶寶晚上不尿床?

寶寶兩歲多了,晚上睡覺的時候總是不自己表達要排尿,一沒把尿就尿床,有時候你問他尿不尿,他說不尿,轉過身去就尿床了,這該怎麼辦?(來自無錫童粉兒)

答:注意白天不要讓寶寶玩的太瘋,或者睡覺前不要太過興奮。這樣寶寶晚上睡覺就比較清醒。還有自己弄清楚寶寶晚上排尿的大概時間,到時見就把一下,邊把尿邊對寶寶耳語,讓寶寶知道你在幹什麼,不然寶寶不高興會很厭煩媽媽的行為。最好邊把尿邊對寶寶說,以後尿尿要告訴媽媽,不可以憋著之類的引導語,漸漸的寶寶就有這樣的思維了,也就不會再尿床了。

3、寶寶多大才完全知道自己排便?

寶寶19個多月,有時排尿就知道喊媽媽,有時就不知道,請問寶寶多大才知道自己排便?(來自河北童粉兒)

答:每個寶寶的情況都不一樣,一般兩歲的寶寶神經系統才發育完全,開始知道自己要說排便,但也會因為常常玩過頭而尿褲子,19個月的寶寶這方面還不太強,所以不要著急。爸爸媽媽可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培養寶寶。

寶寶排便那些事兒

4、 如何訓練寶寶自行排便?

從寶寶會走路以後,就沒穿過開襠褲,一直是把尿。現在寶寶都沒養成自己脫褲子排便的習慣,有時候排便自己會說,可玩起來就忘了,常常尿溼褲子,特別是冷天,又怕他感冒,該如何訓練他自己排便?(來自大同童粉兒)

答:可先觀察寶寶多久排尿一次,多 寶寶告訴媽媽,寶寶排尿的時候儘量帶其去衛生間,慢慢養成習慣,寶現在已經會說話了,可以給他多講講,特別是他尿溼的情況下,先不要著急給他換,告訴他這樣的結果,以後慢慢就好了。

5、 如何幫助寶寶戒掉紙尿褲?

我家寶寶25個月了,還在用紙尿褲,18個月的時候開始訓練自己排便,每天偶爾會尿褲子。可是21個月的時候因為一次腹瀉,我不得不給他用紙尿褲,腹瀉好了,可排便就不肯叫了,還會理直氣壯的說:“我有紙尿褲,要拉紙尿褲上。” 如何幫助寶寶戒掉紙尿褲呢?(來自北京童粉兒)

答:先要做通寶寶的思想工作,讓他意思到自己長大了,自己會排便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完全脫離紙尿褲也要一步步來,建議使用拉拉褲,因為拉拉褲穿脫就像小內褲一樣方便。最初可在拉拉褲上墊上一層傳統的尿布,一旦寶寶排尿了,他會立刻覺得難受,就會叫,多試幾次,他就知道尿褲子是很不舒服的,就會叫爸爸媽媽來幫忙。然後抽掉紙尿褲用拉拉褲鞏固一段時間,最後完全脫離紙尿褲。爸爸媽媽要善於觀察寶寶的言行,寶寶排尿時一般會發呆,一定要養成寶寶定時排尿的好習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