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養的這六個誤區你碰到了嗎?'

"

很多新手媽媽在母乳餵養的道路上走過不少誤區,踩了不少坑, 一些來自家人、朋友的經驗,讓媽媽不知所措,甚至因此失去繼續哺乳的信心而提前斷奶嗎? 來看看這些“坑”, 看看你們是不是也中招了。

"

很多新手媽媽在母乳餵養的道路上走過不少誤區,踩了不少坑, 一些來自家人、朋友的經驗,讓媽媽不知所措,甚至因此失去繼續哺乳的信心而提前斷奶嗎? 來看看這些“坑”, 看看你們是不是也中招了。

母乳餵養的這六個誤區你碰到了嗎?

一、 剛生完孩子頭幾天沒下奶,要加奶粉!

從寶寶降生那一刻開始,乳房就已經做好充分準備了。除非有特殊問題不能哺乳,否則的話產後一個小時內開始餵奶將大大提高母乳餵養的成功率。不用擔心因為乳汁少或沒奶而餓壞了寶寶,剛出生的嬰兒胃容量很小,僅為10-20ml左右。

如果這時候餵養奶粉, 有可能造成母乳餵養失敗。寶寶對第一口奶是有記憶的,第一口吃的是母乳,寶寶就喜歡母乳。

二、母乳餵養須定時,兩小時喂一次

孩子一出生因為提前看了書,書上有按時餵養的說法,於是每次給孩子餵奶都要看時間。誰知道新生兒吃奶從來不由人願,往往吃著吃著就睡了,再醒還是哭,可到兩個小時還早著呢,哄又哄不住,乾脆想吃就吃吧!

實際上,說是這麼說,還得按照每個寶寶的情況來,選擇按需餵養才是正理。

三、 很少有漲奶的感覺了,肯定是快沒奶了

在寶寶生長髮育一切正常的情況下,乳汁是會跟著孩子的需求走的,媽媽們會感到乳房不再有充盈的感覺,乳房可能一直處於柔軟的狀態。但這並不是說你快沒奶了,而是乳房已經進入了供需平衡的階段,你該慶祝自己終於不用被漲奶折磨了。

四、 媽媽感冒發燒了,不能吃藥!不能餵奶!

首先感冒不影響哺乳,媽媽餵奶時帶著口罩就行了,平常儘量注意少和寶寶親密接觸,沒有發熱可以不用吃藥,一般幾天就會痊癒的;哺乳期間媽媽如果出現發熱,只要不是急性傳染病或乳房局部感染(乳腺炎)等原因引起,就不必輕易停餵母乳。高熱時,媽媽可服退熱藥如對乙酰氨基酚,這種藥屬於L1藥物。

五、 奶水很稀說明沒營養

奶水有時候看起來稀稀的,其實是因為你看到的是前奶。 來例假後,奶水就沒營養了。 前奶是指在哺乳前兩三分鐘分泌出來的奶水,水分較多所以看起來比較稀。嬰兒吸出的前奶以後的奶被叫做後奶,外觀呈白色,比較濃稠。後奶中含有大量的脂肪、蛋白質和乳糖,提供嬰兒發育所必須的能量。

一句話:前奶含有大量水分是給寶寶解渴的,那後奶中大量的脂肪就是給寶寶解餓的。所以,前奶後奶都需要讓寶寶喝到。

六、 來例假後,奶水就沒營養了

這家裡長輩常常會說的話, “女人來月經後奶水就不好了,還有毒?” 請相信,即使例假來了母乳依舊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恢復月經後最初幾天可能奶水量會少些,但是讓寶寶多吸吮就好了,只要堅持親喂、勤喂,奶量很快就會恢復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