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縣三匯彩亭將參選世界非遺文化項目評選

民俗 藝術 刺繡 經濟 西部看四川 2017-06-06
渠縣三匯彩亭將參選世界非遺文化項目評選

渠縣三匯彩亭

渠縣三匯彩亭將參選世界非遺文化項目評選

四川新聞網達州5月31日訊(張寧 鄭雅丹)6月10日至18日,國際非遺節在成都舉辦,渠縣三匯彩亭將參選世界非遺文化項目評選活動。

渠縣三匯彩亭會,興於清初,盛於清中後期到民國年間。而後演變為每年3月16至18在三匯鎮街道和碼頭表演的民俗文化節。它的形成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社會政治經濟背景。公元前314年,古代賨人就在三匯活動,賨人“勇勁好歌舞”的性格創造了燦爛的古巴渠文化,為渠縣三匯彩亭奠定了堅實的文化底蘊。同時,優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商貿的繁榮,為彩亭的發展創造了社會基礎。北宋景佑年間(1034——1038)初置三匯鎮,雍正八年(1730年)至民國24年置縣臣署和分縣署,歷時205年,這期間三匯彩亭由誕生走向了成熟。

渠縣三匯鎮處於四川東部華鎣市北段西側,跨州河、巴河、渠江形成三江六碼頭,上承千里巴山,下接萬里長江,素有“小重慶”、“小香港”的美稱。這裡水路交通發達,物產豐富,商賈雲集。上游的土特產和來自上海、重慶的百貨、食鹽、白糖等物資都在此中轉,夜間沿河兩岸船上的漁燈讓三匯成了“不夜城”,由此各行會商幫漸成。人口的遷徙,多元素文化的交融,形成了濃厚的文化氛圍和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文化。原著三匯鎮人,以古代賨人後裔為主,後因戰亂、瘟疫造成人口大減,明末清初的兩次“湖廣填川”運動,讓兩湖、兩廣、江浙、福建、陝西等地居民大量遷入,促成了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古代賨人的剽勇之風和秦楚閩粵的奮進之氣,使三匯鎮產生了濃厚的獨特文化氛圍,各幫派勢力以文化逐名,漸漸形成了王爺會、土地會、藥王會、文昌會、三聖會等地方民俗文化活動,三匯彩亭在清初就應運而生。每年農曆3月16日至3月18日,本地居民抬三聖娘娘(一司送子、一司天花、一司麻疹),對三聖娘娘進行祭祀,敬神娛神,祈子禳災,三匯人民把獻彩亭作為敬奉神明的最珍貴、最濃重的儀式。後來有行幫商會集工匠之精華,專攻彩亭技藝,以期獨佔鰲頭,相互的激烈競爭使得彩亭逐漸發揚光大,逐漸形成固定的節日——三匯彩亭會,成為三匯鎮傳統民間民俗文化,成為如今的國家非遺乃至世界非遺項目。

彩亭,最初起源於漢代“百戲”高杆技藝中的“尋橦”,又稱之為“爬杆”、“頂杆”,表演者在杆上做技巧或造型表演,渠縣漢闕就記載了這樣的情景。到了唐宋時代,“尋橦”稱為“戴杆”,並從雜技藝術中分流脫穎而為“高臺社火”,至明代,“高臺社火’演變成“行香走會”,其主要內容就是“抬閣”,劉侗、於奕在《帝京景物略•弘人橋》中描述到:“又誇寰者,為抬閣。鐵桿數丈,曲折成勢,飾樓閣崖木雲煙縷形,層置四五兒嬰,伴此劇演。其法:環鐵約兒腰,平承兒尻,衣彩飾其外,杆暗從衣物錯亂中傳下,所見雲稍煙處,空坐一兒,或兒跨像焉,登空飄飄……”。至清初,“抬閣”就演變成了彩亭。新中國建立後,渠縣三匯彩亭煥發了時代風采,形成由政府、民間團體主辦的格局,成為當地促進經濟、文化發展的民間主要文化活動。

三匯彩亭,集合了戲劇、鐵工、木工、刺繡、雕塑、印染、縫紉、繪畫等多種技藝,在約4m²d的平臺中心,豎立一根經過特殊鍛打的鐵桿,杆上支架橫伸斜展,曲折有致,將從戲文和生活中提煉的人物,情節層疊3—5層,通高8—10米,“四人昇之以形,遊弋大街,遊樂碼頭”。腳伕齊步慢行,亭上兒童舞袖擺手,翻轉滾動,亭子閃閃悠悠,似墜非墜,把彩亭的“高、驚、險、奇、巧”的高超的藝術特徵表現的淋漓盡致,讓觀眾牽魂撩魄,驚歎不已。

三匯彩亭至今近300年,已歷九代傳承人。第七代彩亭國家級傳承人王安大師從第六代傳承人楊佔榮,曾隨師參加了達州市物交會、青運會的廣場表演,參加過1992年四川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獨立帶隊參加了2005年在雅安召開的第三屆旅發大會獲銀獎,2006年四川省第十屆運動會開幕式。2008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非遺項目,三匯鎮被文化部授予“彩亭文化藝術之鄉”。

本次參選國際非遺節表演,拍攝內容突出了時代主旋律——脫貧攻堅。《穆桂英掛帥》歌頌了在鎮委、鎮政府的領導下,在“巾幗建功”行動中表現出的三匯婦女的颯爽英姿,《火焰山》暗示扶貧攻堅是一項浩大的工程,非一蹴而能,號召大家像唐僧師徒西天取經一樣克服工作中的千難萬險,《船舟借傘》提倡在脫貧奔康路上大家發揚大愛無疆的精神,同舟共濟、互幫互帶,《包公鍘侄》表示了黨委政府將以零容忍的態度反腐、拒腐防變的決心和信心。這不僅是把三匯彩亭推向世界,更是以彩亭這一民間民俗文化載體,向全世界展示中國各級政府以民為本的初衷不忘。(圖由本文作者提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