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年間這一次抗倭援朝你知道多少?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日本和朝鮮經常吵吵,經常一言不和就開幹!從唐朝高句麗時代,到最近的二戰期間,日本是每隔個幾百年就跟朝鮮掐一架。

今天我們聊聊明朝日本和朝鮮互掐的那段歷史。

萬曆年間這一次抗倭援朝你知道多少?

萬曆朝鮮戰爭

眾所周知日本國土狹小,俗稱彈丸之地,然而日本人的野心非常大。

萬曆二十年(1592),日本大名豐臣秀吉基本上統一日本之後,就又急不可耐地出兵朝鮮。當時朝鮮還是中國的小弟,大哥一看小弟被揍了,打狗也要看主人啊!於是派兵援朝抗倭。史稱萬曆朝鮮戰爭。

一開始,明軍是看不起日軍的,畢竟幾十年前戚繼光在沿海把倭寇打的屁滾尿流徹底趕出了中國,明軍現在還有勝利者的驕傲。所以只派了三千人馬,而日軍呢?十五萬!驕傲總要付出代價的,明軍統帥是祖承訓,帶領的三千兵馬一交戰就幾乎全軍覆沒,多虧祖將軍是練過長跑的,撿了一條命逃了出來。

打了敗仗怎麼辦?大明朝的字典裡沒有議和和投降,換人,接著打!

萬曆年間這一次抗倭援朝你知道多少?

明朝抗倭第一名將李如鬆

這次明朝派出的是就是李如鬆,有意思的是,李如鬆是名將李成樑的兒子,而祖承訓曾是李家的僕人。僕人打了敗仗,少爺過來報仇。這李如鬆可不是個好惹的主,虎父無犬子用在李家父子身上再合適不過。

李如鬆這次帶了多少兵馬?不到五萬。

“夠嗎?”朝鮮那邊小心翼翼地問。

李如鬆很自信:足夠!我還嫌太多呢!

四萬對十五萬為什麼還這麼自信!答案是:因為我是李如鬆。

日軍一看,呦?又來了!還沒打夠是吧!那就擼起袖子接著打吧!不過這次日軍沒有那麼好運氣,噼裡啪啦就被打了一頓。挨完了打日軍都還是懵的:這夥明軍比之前的咋強那麼多?

一看打不過,日軍便龜縮在平壤城。李如鬆親自指揮,三面攻城,之所以留下一面不圍,是因為李如松明白:圍師必缺,我打你,但又給你一點希望,不做困獸之鬥,才能將明軍的損失降至最低。

只用了一天,明軍便攻破平壤城,入城後明軍操刀子就上,嘴裡面喊著:打死這幫龜孫!日軍試圖頑抗到底,但面對的是萬曆第一猛將(戚繼光和他老爹李成樑都得排他後面),被打的鬼哭狼嚎,不得不夾著尾巴逃跑了。第一戰,日軍傷亡兩萬,明軍傷亡不到三千。

攻下平壤之後,李如鬆打開地圖,對手下們說:前面就是王京(今天的首爾),攻下他,我們就可以回家了!

萬曆年間這一次抗倭援朝你知道多少?

萬曆朝鮮戰爭兩軍路線圖

當時首爾駐軍五萬,而李如鬆呢,四萬。中國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五倍於敵才能攻城,李如鬆的兵馬肯定是不夠的。不過中國還有句古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行軍打仗離不開糧草。既然打不了你,我燒了你的糧草,讓你不得不退。李如鬆抵達王京,日軍嚴陣以待,然後明軍直撲-----龍山,龍山是日軍糧倉所在地。日軍傻眼了,自己傻不愣登地在城上等著明軍攻城,結果人家鳥都不鳥,直接到龍山一把火把糧倉給燒了。

然後就地紮營,讓後在那唱著:我在這裡等著你走開,等著你走開!等著你走開!

在餓肚子面前,日軍的武士道精神也完全沒用了,於是開始撤退。

萬里二十一年四月十八日,日軍全軍撤出王京,狼狽逃回日本,明軍在後面用火槍送行,當然,有的不小心送的遠了,就直接送到了西天。

第一次抗倭戰爭,以明軍大勝,日軍慘敗為結局正式結束。

(不過可笑的是,戰後,朝鮮史學家卻將功勞全部攬在朝鮮李氏王朝身上,李舜臣,朝鮮的一個敗軍之將,國家都被打得快要亡國了,愣是被吹成了民族英雄。不過看看現在的南朝鮮的德行,也就瞭然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