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為何情願自殺也不南遷?面子上過不去?還是堅守君王死社稷?

崇禎帝是一個被許多人同情的皇帝,連李自成也說他“君非甚暗”,歷史上對崇禎帝的評價迥異,否定者,謂他是一個苛察殘暴的專制帝王,一個剛愎自用的亡國之君,重用袁崇煥、洪承疇等名將能臣,又親自給他們掘好了悲劇的墳墓;肯定者,謂他是一個勵精圖治的勤政皇帝,一個精明強幹的青年天子。他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生,最後吊死在煤山一顆槐樹上(今故宮北面景山公園),實現了他“國君死社稷”的志向。

崇禎為何情願自殺也不南遷?面子上過不去?還是堅守君王死社稷?

1627年,明思宗崇禎皇帝朱由檢17歲受遺命繼承皇位。即位初年,為節省國庫開支,他下令大幅度地裁撤邊防驛站、免官稅。崇禎皇帝自己的衣服破了也捨不得更換,以至於某日聽講書時,他穿的內衣袖子破損不堪地露在外面。就是這樣一位節儉的皇帝,其私藏的皇銀內帑數目卻非常驚人。

崇禎為何情願自殺也不南遷?面子上過不去?還是堅守君王死社稷?

甲申年正月(1644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農民政權,百萬大師攻陷平陽和太原後進逼北京。驚恐萬狀的崇禎皇帝特地召見吳三桂的父親吳襄等戶部、兵部的要員們,商量調關外的吳三桂入關勤王。吳襄給崇禎皇帝算了一筆賬:如果調吳三桂進衛北京,需要一百萬兩銀子的軍費,而國庫的賬上只有區區四十萬兩。對此,大臣們反覆上書懇求,希望崇禎皇帝拿出自己的皇銀內帑以充軍餉。皇銀內帑,也稱皇帑,說白了就是皇帝的私房錢。拿自己的私房錢辦公家的事,對一向節儉摳門的崇禎來說,無異於剜他的心頭肉。他向大臣們哭窮:“內帑業已用盡。”

崇禎為何情願自殺也不南遷?面子上過不去?還是堅守君王死社稷?

資金缺口無處彌補,崇禎皇帝便在大臣身上打主意——號召群臣募捐。崇禎雖然慳吝如鐵公雞,但腦子並不笨,深知萬事開頭難,有人率先垂範就好辦。於是,他派太監徐高通知周皇后之父、國丈嘉定伯周奎,讓他捐十萬兩白銀,起個表率作用。沒想到周奎眼見女婿將受滅頂之災,也不肯伸出援手,堅稱沒有。最後,徐高實在看不過去,憤然而起,說:“老皇親如此鄙吝,朝廷萬難措手,大事必不可為矣。即使廣蓄多產,後來何益?”周奎無奈之下只好答應勒緊褲帶捐獻一萬兩。皇帝的老丈人都捐了,其他人再不掏腰包實在說不過去。

崇禎為何情願自殺也不南遷?面子上過不去?還是堅守君王死社稷?

李自成攻佔北京後,從崇禎皇帝的宮內搜出白銀是多少呢?時以工部員外郎的官銜管理節慎庫的趙士錦在他的《甲申紀事》一書中說:“賊載往陝西金銀錠上有歷年字號,聞自萬曆八年以後,解內庫銀尚未動也。銀尚存三千餘萬兩,金一百五十萬兩。”

明軍在與農民起義軍和清軍的兩線戰鬥中,屢戰屢敗,已完全喪失戰鬥力。三月十七日,農民起義軍圍攻京城。十八日晚,朱由檢與貼身太監王承恩登上煤山(也稱萬壽山,今北京景山),遠望著城外和彰義門一帶的連天烽火,只是哀聲長嘆,徘徊無語。李自成軍攻入北京。太監王廉急告皇帝,朱由檢在宮中飲酒長嘆:“苦我民爾!”太監張殷勸皇帝投降,被一劍刺死。朱由檢命人分送太子、永王、定王到勳戚周奎、田弘遇家。回宮後寫下詔書,命成國公朱純臣統領諸軍和輔助太子朱慈烺。又命周皇后、袁貴妃和3個兒子入宮,簡單叮囑了兒子們幾句,命太監將他們分別送往外戚家避藏。他又哭著對周皇后說:“你是國母,理應殉國。”周皇后也哭著說:“妾跟從你18年,陛下沒有聽過妾一句話,以致有今日。現在陛下命妾死,妾怎麼敢不死?”說完解帶自縊而亡。朱由檢轉身對袁貴妃說:“你也隨皇后去吧!”袁貴妃哭著拜別,也自縊。朱由檢又召來15歲的長平公主,流著淚說:“你為什麼要降生到帝王家來啊!”說完左袖遮臉,右手拔出刀來砍中了她的左臂,接著又砍傷她的右肩,她昏死了過去。

同時也揮劍刺死了自己年僅六歲的麼女—昭仁公主。朱由檢又砍死了妃嬪數人,並命令左右去催懿安張皇后自盡。懿安張皇后隔簾對朱由檢拜了幾拜,自縊身亡。十九日凌晨,李自成起義軍從彰義門殺入北京城。然後朱由檢手執三眼槍與數十名太監騎馬出東華門,被亂箭所阻,再跑到齊化門(朝陽門),成國公朱純臣閉門不納,後轉向安定門,此地守軍已經星散,大門深鎖,太監以利斧亦無法劈開。三月十九日拂曉,大火四起,重返皇宮,城外已經是火光映天。此時天色將明,朱由檢在前殿鳴鐘召集百官,卻無一人前來,朱由檢說:“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最後在景山歪脖樹上自縊身亡,死時光著左腳,右腳穿著一隻紅鞋。時年33歲。身邊僅有提督太監王承恩陪同。

崇禎為何情願自殺也不南遷?面子上過不去?還是堅守君王死社稷?

後世對崇禎皇帝的評價,還是比較客氣的,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的自殺。人們都認為崇禎皇帝是有骨氣的,至少不是貪生怕死的孬種,還認為他是滿腔抱負、勵精圖治但心有餘而力不足,認為他是勤政勤儉的,只不過不幸地生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

崇禎為何情願自殺也不南遷?面子上過不去?還是堅守君王死社稷?

圖片來自網絡

其實對崇禎帝來說,是大可以不用一死了之的,當時有一個辦法可以自保:那就是南遷,放棄危在旦夕的北京,到南京建立臨時王朝。這一辦法或許過於自私和丟臉,但是尚可保住江南的半壁江山,明朝或許不會這麼快就滅亡。俗話不是說: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嘛!

但是崇禎帝最終卻沒有南遷,放棄了一條生路,還親手斷送了大明江山,自己也自縊身亡。那麼,崇禎帝為什麼遲遲不肯南遷?崇禎帝難道是真的不想南遷?

遷都的建議是崇禎帝在德正殿進行一次私下召見時,由江西籍官員、翰林學士李明睿首次提出的。當皇上問到今後的策略時,李明睿的回答也是相當坦率,甚至在提到北方失利時也無所顧忌。他說,義軍已經逼臨京城,朝廷正值“危急存亡之秋”,唯一明智的選擇,就是遷都南京。

主要還是因為朱棣死前留下的10個字,朱棣一生和蒙古人打仗,單身打一輩子,蒙古仍不能消滅。朱棣意識到,北方民族是華夏永遠的隱患,因此,死前留下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遺言。

也就是明朝的天子永遠守住北京這個與北方民族最近的國門,而朱家君王隨時做好死社稷的準備。自從朱棣以後,歷代君王都嚴格遵守這10個字,無論何種危機時刻,大明皇帝都沒有南遷,最直接的是土木堡之變,大明30萬軍隊全軍覆沒,皇帝朱祁鎮被俘,此時北方空虛,人心惶惶,北京烤鴨隨時淪陷,因此當時也有人建議南遷。

崇禎為何情願自殺也不南遷?面子上過不去?還是堅守君王死社稷?

土木堡之變

但最終後代皇帝還是遵守了朱棣的10個字,皇帝沒了,再立一個,堅決抵抗到底,因此這10個字成為大明王朝皇帝的傳統,如果後代皇帝違背,那就是沒有資格做皇帝。因此崇禎時代,別說南遷了,就是當時的義和,都被大臣詬病,更何況是南遷。

崇禎為何情願自殺也不南遷?面子上過不去?還是堅守君王死社稷?

其實崇禎帝不是不想南遷,只是他優柔寡斷,既想“做婊子又想立牌坊”是崇禎南遷之事失敗最好的解釋。

崇禎冷酷想必群臣都心知肚明,自冤殺袁承煥之後,朝臣基本看透了崇禎真面目了。制約東林黨的魏忠賢死了,東林黨一黨獨大,這些讀書人只會嘴上功夫,全然不懂變通之理。認為南遷首都就是“靖康之恥”,南渡就是投降軟弱無能的表現。崇禎有此意南遷,但迫於當時朝內不正常的氣氛,自己又不敢堅持南遷,又想讓手下朝臣提出來,可朝中大臣害怕其反覆無常,寧可亡國也不提出南遷,並且只要崇禎一提出,然後集體反對,以示文人的清高。

我估計大臣心裡想的是,國家又不是我自己的,天塌下來由你崇禎頂著,崇禎真是無奈之極了。崇禎想南遷是有記載的:在李自成包圍北京之前,崇禎為朝廷南遷還專門招開了個會議,但在陳演、光時亨等東林黨成員反對下終未能下決心遷都南京,錯過了最後的機會,當李自成大軍把北京城圍的水洩不通的時候,崇禎只有死路一條了―上吊。再有一件事就是,崇禎十七年二月丁亥條裡有介紹: 在內閣商議南遷事宜時周皇后曾對思宗說“南中我家裡甚可居,惜政府無有力持之者”。周皇后說南方咱還有個家,為什麼不遷回去呢?周皇后當時勸說朱由檢遷都南京,崇禎不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