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臉也要天下,你們看著辦《大明王朝1566》十二

明朝 嚴嵩 嚴世蕃 海瑞 胡宗憲 86影視劇 2018-11-28

要臉還是要天下?

嘉靖年間,為補國庫虧空,在浙江推行改稻為桑政策。改稻為桑受阻,奸人炸燬河堤,製造天災假象,導致建德、淳安兩縣遭災,朝廷幾經週轉,又制定以改兼賑方略,即絲綢大戶用糧買災民田地改為桑田,同時賑災。看似一舉兩得,實則會導致災民來年無田可種。地方博弈,朝廷博弈,同時上演。地方上大戶沈一石受鄭泌昌、何茂才之命冒著織造局的名義買田,而織造局代表宮裡,這個行為是打嘉靖的臉,天威震怒,找來內閣嚴氏父子問話,劇情展開。

朕要臉也要天下,你們看著辦《大明王朝1566》十二

1、 天威震嚴黨

嘉靖知道織造局買田事件後,找來嚴氏父子問話,以詢問改稻為桑的進展開頭,嚴世藩如實稟報,嘉靖順勢把話題引到織造局買田上來,而實際這件事是浙江地方的嚴黨為保命自作主張去做的,嚴氏父子並不知情,嘉靖問起來,父子二人也都是一驚,伺候皇上二十年的嚴閣老此時也已經淡定不了了,因為言語間感受到了嘉靖的震怒,此事處理不好,小命不保啊。

朕要臉也要天下,你們看著辦《大明王朝1566》十二

嚴世藩說如果是我的人乾的,我就把他們就地正法,我自己也一起背鍋。嘉靖不依不饒,說自己吧內閣交給你們,造成了這麼大虧空,為了補虧空也同意了你們改稻為桑的政策,如果你們把虧空的賬都算我頭上,那乾脆你們來做皇帝吧。意思就是虧空是內閣的,改稻為桑是內閣的,賬當然也是內閣的。如果不認賬,那就是謀反。這個話也說明了為什麼嘉靖這麼忌諱"織造局買田"的事情,因為意味著嚴黨開始甩鍋了。嚴嵩之所以在皇上身邊二十年,大部分原因是能背鍋,對他來說,一個會甩鍋的嚴黨沒有存在的意義。嚴嵩趕緊來背鍋,也正是這樣,才挽回了一絲局面。

朕要臉也要天下,你們看著辦《大明王朝1566》十二

震怒過後,命令嚴世藩徹查此事,並未過多指責二人。倒是離開皇宮後嚴嵩對嚴世藩的一番指責,演繹出了嚴嵩二十年屹立不倒的原因。

朕要臉也要天下,你們看著辦《大明王朝1566》十二

他何嘗不知道下面的人貪墨橫行、民間怨聲載道?他又何嘗不知道裕王是唯一的儲君,繼位後他絕無法保全嚴家?就如胡宗憲一般,都能看到最後的歸宿,但沒得選,只能如此。

二人回到府中開始商議對策,嚴世藩開口就是抱怨,惹得嚴嵩憤怒,開口叫人拿刀把自己殺了。

朕要臉也要天下,你們看著辦《大明王朝1566》十二

眾人趕緊下跪,嚴嵩才平息下來。開始商議。經過討論,排除了胡宗憲和織造局幹這件事的可能,最後確定了肯定是鄭泌昌、何茂才乾的好事,嚴嵩當機立斷,做出決定:用人上,鄭泌昌何茂才不可靠了,事情還是要胡宗憲辦;其次是給嘉靖要有個交代,織造局買田的人都抓起來,不能手軟;最後也要善後,挽回嘉靖名譽,在沒受災的縣份買,就不是乘人之危,價格也不能太低,保證當地的穩定。這一番手段也很利索,不愧是首輔。

朕要臉也要天下,你們看著辦《大明王朝1566》十二

畫面轉到裕王府,清流派知道當前情況後聚在一起商議對策,徐階有些衝動,當下覺得這就是個參嚴黨一本的好時機,而李妃和張居正卻 看的更清,當前嘉靖並未明說要辦嚴黨,形勢並不明朗,應當持觀望態度,眾人覺得有理,最後裕王拍板,目前先觀望,同時參嚴黨的奏疏也要開始準備,雙管齊下,等待時機。

2、 海瑞交鋒沈一石

之前的劇情中,海剛峰控制住了淳安縣的局勢,按照和高翰文的計劃,帶著兵要把燈籠取下來。再借著"打著宮裡的名義賤買田地"的藉口,扣押糧船,賑濟災民。便去見沈一石。海剛峰見面就是一記悶錘,說按大明官制,你一個商人不應該穿綢緞衣服。沈一石則說是織造局看我辦差勤勉特批的。海瑞緊接著又來一招泰山壓頂(哈,6不6),又被輕鬆化解。

朕要臉也要天下,你們看著辦《大明王朝1566》十二

這見面的一來一往,激起了海瑞的鬥志,也激起了沈一石的鬥志,來來往往好不熱鬧。劇中精彩對決,書面難以言表。

海瑞說你打著織造局幌子買田,不是宮裡的意思,我得把你的招牌取下來,並給沈一石扣了個誹謗朝廷的大帽子,海懟王名不虛傳啊。沈一石假裝此時才明白,命人放下招牌下的一面旗子,上書奉旨賑災四個大字。好一個沈一石啊,鬧得朝堂風雲突變,自己心裡原來早有後招,引起朝堂震動,嘉靖暴怒,嚴黨差點被倒的"織造局買田"原來是"奉旨賑災",這麼多糧船,並非用來買田,而是用來賑濟災民。若是賑災,那就不是往嘉靖身上潑髒水,而是往嘉靖臉上貼金啦。不過這可把海瑞弄蒙圈了。

朕要臉也要天下,你們看著辦《大明王朝1566》十二

海瑞不解,沈一石說自己是聽朝廷的話,讓我多產絲我就多產絲,現在朝廷缺糧賑災,我借糧是幫朝廷也是幫我自己。至於改稻為桑,百姓有了糧食,自己也可以改種桑苗,把產的絲多賣給我一些,我就能完成任務了。沈一石這一番話也很有道理。改稻為桑這個政策其實看上去是個好政策,有了銷量,缺原材料。但因為太著急,無法讓百姓一個一個的改,執行的官員又想從中牟利,便定了讓大戶兼併土地來改。官員要牟利,大戶也逐利,自然就只有壓低田價來保證利潤,這才讓事情愈發地不可收拾,最後做成了死局。

不管沈一石出於什麼目的,至少目前階段和海瑞的目的一致,便達成了共識,將糧食發放到災民手中。至此兩人交鋒結束。

此處的劇情基本梳理完畢,後面的一大看點就是:"織造局買田"變為"奉旨賑災"後,又將引起什麼新的變化呢?敬請期待。祝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