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中鄢懋卿為什麼作死只上交100萬?

明朝 嚴嵩 徐階 嚴世蕃 高拱 張居正 趙貞吉 水牛也擠奶 2019-04-11

《大明王朝1566》中嚴黨的倒臺直接導火索是因為鄢懋卿上交的鹽稅只有100萬,嘉靖大怒之下開始清理嚴黨。總收入500多萬嚴黨為什麼只給嘉靖100萬?自認為可以密不透風才藝高人膽大?其實嚴黨之所以做出這樣“無腦”的行為是基於以下幾點。

《大明王朝1566》中鄢懋卿為什麼作死只上交100萬?

一、嘉靖和嚴黨的算法不同。嘉靖自然是知道嚴黨貪汙的,只是嘉靖有個底線:一兩銀子,十錢歸我(62.5%),六錢歸嚴黨(37.5%);再要貪得更多,就是嚴黨撈過界,要打屁股了。巡鹽總收入500多萬兩白銀。200多萬國庫,100萬嘉靖私人小金庫,剩下約200萬分成三分,一份鄢懋卿自己拿,一份歸嚴嵩,一份送到京師上下打點。按照嚴黨的“設想”,其實這個這個分配很合理,至少在嚴黨心中,他們自己並沒有撈過界。為了計算方便,一律取整。嘉靖所得比例:(100萬+200萬)/500萬=60%;嚴黨所得比例:200萬/500萬=40%。嚴黨心中,天下是你是你朱家的,所以給國庫的錢就應當算在嘉靖的分紅比例中,嘉靖依舊得了大頭,這個分配比例只是在作死的邊沿試探,但是沒有超過底線。可嚴黨誤判了嘉靖的想法,嘉靖比想象中更精明和自私,國庫是國庫,小金庫是小金庫。按照嘉靖的想法,分紅應該在扣除國庫所得後進行,而且自己的小金庫所得必須是大頭。嚴黨所得比例:200萬/(500萬-200萬)=66.7%;嘉靖所的比例:100萬/(500萬-200萬)=33.3%。嘉靖心中,百年老店朱明,我朱某是董事長,嚴嵩是總經理(首席家奴),保證百年老店不倒是家奴應該做的事,所以國庫得到的錢要劃出去,董事長只分到33%的小頭,所以嘉靖暴怒了。

《大明王朝1566》中鄢懋卿為什麼作死只上交100萬?

二、嚴黨沒有察覺危機鄢懋卿南下巡鹽時,嚴黨沒有察覺危機到來。嚴黨首魁嚴嵩受到嘉靖的打擊和年齡因素,權勢有所下降,依然為首輔;嚴世蕃雖然被逐出內閣,依然吏部工部要職;鄢懋卿主管鹽政、刑部羅龍文、刑部侍郎葉鏜,大理寺卿萬寀等都身居要職。在嚴黨看來,此時嚴世蕃出閣,但高拱張居正也出閣了,兌子而已,不算大輸。嚴黨掌握財政,人事和部分地方官員,國家和嘉靖想用錢、幹事都離不開嚴黨,嚴黨依舊有不可替代性。改稻為桑嚴黨棋差一招,丟了浙江的兩個棋子鄭必昌何茂才,但關鍵時刻嚴黨及時止損,並且握住了清流“通倭”的小辮子,隨時可以反擊。而徐階和趙貞吉陷入改稻為桑的後續旋渦中,徐階面臨枯竭的國庫,趙貞吉湊不齊絲綢賣錢,都要咬牙苦熬,對比嚴黨為“有效率”的充實國庫,至少此時嚴黨認為形式不是大好也是中好,嘉靖沒有理由辦他們,所以可以“照舊”分錢。嚴黨上下,只有嚴嵩一個人流淚,意識到危機來臨。嘉靖面前裝出過分的老態、送戲班子給徐階,都是在做最壞的打算了。

《大明王朝1566》中鄢懋卿為什麼作死只上交100萬?

三、鹽稅制度本身回到原題,假如嚴黨“睿智”,這次分100萬提成,200萬給嘉靖,嘉靖拿了大頭,嚴黨不就順利“過關”了?恰好相反,正是嚴黨足夠“睿智”,所以他們不會不想也不能這麼做。呂芳說,永樂年間,鹽稅有1000多萬兩;嘉靖末年,只能收上100多萬兩。有一部分鹽稅確實劃到南直隸的財政系統中——假定這部分是300萬兩,就是說起碼有600萬兩的鹽稅稅收,被鹽稅系統、地方官場、基層小吏等利益集團瓜分。鹽稅供養起了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嘉靖時期和永樂時期的鹽稅總收入假定持平,鄢懋卿南下巡鹽,收上來的500多萬兩的鹽稅,實際上已經接近徵收鹽稅的上限,鄢懋卿不借用“皇帝指示、閣老批示”的權勢重壓,想擺平這麼龐大的利益集團幾乎不可能。500多萬兩收上來,已經讓很多官員在“割肉”了——換句話說,不進行大規模改革,來年想持續500多萬兩的鹽稅極度困難,因為鹽稅系統到地方基層上下都會抵制。如果這次給了嘉靖200萬兩,下次嘉靖胃口依舊,怎麼拿得出這麼多錢?不光鄢懋卿,嚴黨不會給嘉靖200萬兩。

嚴嵩執掌首輔二十餘載最擅長的莫過於理財、用人,鄢懋卿的收入分配方案能夠得到嚴嵩的認可絕對不是無腦作死,也是做了深思熟慮的。可惜人無百日紅,花無百日紅,首輔總有下臺一天,此事剛好成為了一個被倒臺的契機而已,從而看起來“無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