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臺灣走進1624年,當“月港貿易”見證海洋文明的興起,當“一帶一路”的朋友圈逐步擴大蓬勃發展,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橋頭堡的海滄要在這個偉大時代扮演怎樣的角色?

大明王朝除了1566,還有1624,與臺海有關

15日,第十一屆海峽論壇——“大航海時代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在廈門海滄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國歷史研究院院長高翔等出席了研討會。

研討會上,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紛紛表示,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海滄是世界海洋文化的交匯點、包括臺灣在內的中國海洋文化的重要支撐,它見證了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發展歷史中的一段輝煌。

高翔說,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為推動兩岸經濟繁榮創造了新的戰略機遇。海峽兩岸應深化融合發展,推動應通盡通,打造共同市場,抓住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大機遇,共享發展成果,實現共同繁榮。

這是連續舉辦十一屆的海峽論壇首次聯合兩岸專家,以“鄭和下西洋”的歷史事件為紐帶,交流探討“一帶一路”。

深厚積澱

海滄見證海上絲綢之路輝煌

歷史也是確實如此,廈門市海滄區在明代中後期被稱為“月港”。

在1426年至1633年兩百多年的時間裡,月港崛起成為中國最大的外貿口岸。

大明王朝除了1566,還有1624,與臺海有關

1567年明朝隆慶皇帝批准,月港為中國唯一合法的民間海外貿易港口,曾開闢了18條航線,與47個國家有商貿往來,這段歷史對中國乃至世界文明進程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也正是在月港時代,全球化的大航海時代開啟了。

實際上,奠定海滄在世界海洋文明中地位的不只是月港,從這裡還走出了開臺王顏思齊、海洋赤子周起元等拓海先驅,歐洲第一張中國地圖《古今形勝之圖》就刊刻於海滄,這些都見證了海滄在海上絲綢之路中承擔的重要歷史角色。

傳承融合推動海滄成為兩岸人文高地

臺灣嘉賓楊渡表示,在整個東亞各地開展海絲文化的挖掘、保護、傳承,海滄做得獨樹一幟,“深厚的文化積澱加上創造性的傳承弘揚舉措,正推動海滄成為海峽兩岸的人文高地。”

近年來,海滄通過一系列品位高、有溫度的創新舉措,加大對海絲文化的挖掘和傳承。

大明王朝除了1566,還有1624,與臺海有關

藍色海灣廣場、海關鐘樓建設和《古今形勝之圖》迴歸故里等見證了海滄“海絲文化”的起源;《開臺王顏思齊》《海洋赤子——周起元》等紀錄片的拍攝播放,讓海洋文化的傳播更具有文學性、藝術性。

6月11日,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國際頂級建築大師王澍來到廈門,詳細解讀海滄金沙書院概念性設計方案,它將打造成為海峽兩岸及海絲文化的人文新地標。

“文化的浸潤正潤物細無聲地在全社會散發開來。”海滄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推動海絲文化的傳承中,海滄特有的群體——臺胞社區主任助理也讓人尊敬。

6月14日,大陸第一座以紀念顏思齊為主題的開臺文化公園正式在海滄開園,這個項目得以在短短兩年建成,就少不了幾十名臺灣社區助理頻繁往來海峽兩岸蒐集史料的助力。

主動作為“海絲”“陸絲”在海滄無縫對接

日前,在廈門海滄集裝箱碼頭,裝有來自福建、江西等地的食品、服裝、傢俱等貨物的一個個集裝箱,隨著“絲路海運”航線被運送到“海絲”沿線重要港口。

大明王朝除了1566,還有1624,與臺海有關

“通過這種點和線的連接,串成了一個‘一帶一路’繁榮發展的網絡,也促進了全球貿易的發展,提升了海滄集裝箱港口的知名度。”福建絲路海運運營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2015年8月,首趟中歐班列(廈門至波蘭羅茲)由廈門自貿片區海滄車站駛出,這是目前大陸運行距離最長的一趟中歐班列,全程運行11866公里

大明王朝除了1566,還有1624,與臺海有關

此後,海滄又利用獨特的區位優勢,通過極具特色的海鐵聯運延伸至臺灣地區,輻射東盟,實現“一帶”與“一路” 、“陸絲”和“海絲”在海滄無縫對接,常態化運營。

中歐(廈門)班列構建起國家物流新通道,使海滄正成為“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網絡的重要通道。數據顯示,自班列開通至今年5月底,中歐(廈門)班列累計發運超過430列,累計貨值超過70億元人民幣。

海滄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海滄將發揮好互聯互通和對臺合作的優勢,提升產業高端化、集群化、國際化,力爭更多國際優勢資源匯聚海滄,持續為“一帶一路”注入活力、增添動力。

【聲音】

構建和平安寧的海洋秩序

■鄭一鈞(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

數百年前,鄭和下西洋的創舉開啟了中國人走向海洋的第一步,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的雛形。通過走向海洋,構建起了和平安寧的海洋秩序,是我們如今能夠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基礎。同時,他也把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播到海外,傳遞了睦鄰友好的理念,這對於我們今天共同開發建設合作共贏的和諧海洋有著重要意義。

用新時代眼光看待海洋文明

■楊渡(臺灣嘉賓)

1624年是全球局勢風雲鉅變的一年,也是對臺灣有著重要意義的一年。在這一年開臺王顏思齊帶著28個兄弟登陸臺灣,開啟了臺灣開發的創舉。

站在當下,我們要用新時代的眼光來看待海洋文明,應該用我們自己的觀點來詮釋這段大背景下的大歷史。這一點,海滄走得特別自信,在對海洋文化的挖掘、保護、傳承上讓人尊敬,配得上世界海洋文明窗口的稱號。很多人認為中國沒有海洋文化,你站在海滄對話歷史就會發現我們的海洋文明多麼繁盛。

將海洋包容精神傳遞給後人

■鄭自海(江蘇省鄭和研究會副祕書長、南京鄭和研究會祕書長)

在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中,王景弘是一個重要的人物,他是走出大山的航海家。這位福建人以副使身份協助正使鄭和,率62艘巨型寶船、2.78萬餘名官兵和水手組成龐大船隊,出使西洋,從此開啟航海生涯。如今,王景弘也成為福建海絲文化的品牌,將包容的海洋精神傳遞給後人。

茶文化扮演文化傳播角色

■胡金雨(華祥苑品牌總監)

“海絲”和“陸絲”是貿易的通道,這其中的重要商品就是茶葉。在當前“一帶一路”倡議下,既是合作共贏、共同開發建設理念的傳遞,也是文化的傳播,茶文化有望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為在對外貿易中,茶葉一直都佔據著重要的地位。

弘揚“一帶一路”倡議發展世界經濟

■林建甫(臺灣嘉賓)

我們應該用鄭和下西洋的精神去弘揚“一帶一路”倡議,發展世界經濟。鄭和的壯舉是冒險精神和包容性的體現,我們中國人下西洋是要把中華文化傳播出去。

“一帶一路”倡議同樣如此,它有著極強的包容性,是要世界共享中國的發展紅利,共同推動全球的繁榮。臺灣更應該抓住機會,在“一帶一路”中扮演樞紐的角色,如果錯過就太可惜了。

《坤輿萬國全圖》 根據中國地圖摹抄

■李兆良(美洲鄭和學會會長)

一直以來,人們對《坤輿萬國全圖》的註釋都是,明代萬曆年間,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和中國學者李之藻共同繪製的世界上第一張最詳細的世界地圖。其實並非如此,《坤輿萬國全圖》不是利瑪竇測繪,母本也不是出自歐洲地圖,而是根據中國地圖摹抄的。按照這個思路就會發現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鄭和下西洋航程止於東非等都是歷史誤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