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農民起義的失敗,只因李自成的一個愚蠢行為

明朝 李自成 吳三桂 多爾袞 碧草斜陽 碧草斜陽 2017-10-10

明朝末期,天災人禍不斷髮生。明朝政府面對皇太極在邊外的威脅,節省開支,加重賦稅和徭役。而陝西又逢旱災,人民無法生活,只有鋌而走險。天啟七年(1627年)李自成於陝北發動農民起義。

明末李自成農民戰爭是中國古代史上時間最長、規模最大、鬥爭最尖銳、對後世影響也最深遠的一次農民戰爭。

明末農民起義的失敗,只因李自成的一個愚蠢行為

然而,歷史是無情的,縱觀整個中國歷史,依靠發動農民起義奪取政權的例子,成功者寥寥無幾,僅有兩例成功,分別是漢朝劉邦和明朝朱元璋這兩個幸運兒。

歷史已經定性,過去歷代歷次的農民起義的失敗,具體的主觀和客觀原因各有不同,但共同的根本原因都是由於農民階級的侷限性。而李自成作為農民階級的代表,自然也存在目光短淺,缺乏戰略眼光,無大一統觀念的缺陷。

明末農民起義的失敗,只因李自成的一個愚蠢行為

李自成在起義的初期,農民軍打出“均田免糧”的正義口號,受到廣大農民的熱烈歡迎和擁護,而明朝各地的許多官員,也迫於形勢歸順於農民軍。因此,李自成在起義初期,勢如破竹,摧枯拉朽。

至1644年初,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隨後進軍北京,崇禎帝朱由檢失勢絕望,自縊身亡,明朝滅亡。

此時,明朝山海關總兵吳三桂,還在孤軍鎮守山海關。關外,多爾袞率領的滿清鐵騎大軍對關內虎視眈眈。

明末農民起義的失敗,只因李自成的一個愚蠢行為

一時間,李自成、吳三桂、多爾袞三股勢力將進行智勇大比拼。其中,以吳三桂的兵力最少,實力最弱。而李自成和多爾袞也都明白,吳三桂只有投降,能得到吳三桂的一方實力將大大加強,因此,雙方都想方設法招降吳三桂,而李自成更將吳三桂一家大小全抓起來作為人質威脅吳三桂投降。

對於吳三桂來說,本來也不難選擇。李自成跟明朝的矛盾,屬於民族內部矛盾,只要李自成能善待吳三桂,那麼投降李自成沒什麼,更何況為了家人的安全,吳三桂也應該投降李自成。但滿清跟明朝的矛盾,屬於兩個民族之間的矛盾,若投降滿清,吳三桂必將受到輿論譴責,將來在史書上也會留下“漢奸”的罪名。因此,吳三桂一開始是意欲投降李自成的。

明末農民起義的失敗,只因李自成的一個愚蠢行為

正當吳三桂即將率兵投奔李自成之際,身在北京的李自成做出了愚蠢行為。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剛剛建立,尚未穩固,理應團結各方勢力,穩定政權。但李自成一進北京,便顯擺勝利者的姿態,打壓地方官僚貴族,搶奪民財,燒殺擄掠無惡不作,導致人心盡失。就連吳三桂的父親,也被李自成嚴刑拷打,追繳財產。

吳三桂得到這一消息,又陷入了猶豫。李自成這種行為根本就是草莽強盜,不得人心,不可能走得太遠。投降於他,很有可能就是送羊入虎口,凶多吉少。思之再三,吳三桂請求多爾袞入關共同夾擊李自成,條件是事成以後,雙方以黃河為界南北分治。多爾袞將計就計,欣然答應。於是,吳三桂放行,清兵得以進入山海關。

明末農民起義的失敗,只因李自成的一個愚蠢行為

此後,吳三桂和多爾袞在山海關夾擊李自成,李自成敗退,殺吳三桂全家以洩憤。最終不得不撤出北京,在逃亡途中被殺。

而吳三桂,在擊敗李自成之後,多爾袞食言,“南北分治”的承諾作廢。在強大的清軍面前,吳三桂無可奈何,只好俯首稱臣,卻白白背上了個“漢奸”罪名。至於後來吳三桂再起兵反清,“漢奸”也就升級成為“大漢奸”遺臭萬年了。而滿清,也因吳三桂的幫助,由地方政權擴張為全國政權,得以建立大清朝統治中華民族兩百多年。

明末農民起義的失敗,只因李自成的一個愚蠢行為

漢人被強令剔發易服

李自成,千不該萬不該一進北京就得意忘形。在這裡,農民階級的侷限性在李自成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毫無遠大的戰略眼光,缺乏政治手腕,他永遠領略不了像曹操那般“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智慧。若能聯合吳三桂,定能把滿清阻擋在山海關外。但是,歷史沒有如果。李自成和吳三桂,也因此成為漢人心中的千古罪人,正是他們,使得漢人要承受“剔發易服”的屈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