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富有的藩王,萬曆因他28年不上朝,最後真被李自成燉煮了?'

"

崇禎十四年初,闖王李自成在順利將永寧、宜陽收入囊中後,一路高歌猛進,直抵洛陽。不得幾日,固若金湯的洛陽城也被其拿下,明朝鎮守洛陽的藩王朱常洵棄城倉皇出逃又被抓回。平日貪生怕死、醉夢酒色的明福王一看到面前的李自成,磕頭如搗蒜,跪求闖王刀下留人,企圖保得性命。

這李自成厲聲斥責福王的種種罪行後,命人將這300多斤的明朝親王頭顱砍下示眾,身體鬚髮刮盡,連同肥鹿一起投入幾口大鍋中燉煮。這一“福”一“鹿”,大吉大利好兆頭,李自成下令置酒設宴,犒勞官兵,美其名曰“福祿酒會”。

“福王常洵遇害。自成兵灼王血,雜鹿醢嘗之,名曰福祿酒。”

這是諸多野史和民間傳說對洛陽城破後朱常洵悲慘下場的記載與描述,其死之慘令人膽寒,那麼這一代福王真的是如此貪生怕死,死得這般目不能視嗎?

"

崇禎十四年初,闖王李自成在順利將永寧、宜陽收入囊中後,一路高歌猛進,直抵洛陽。不得幾日,固若金湯的洛陽城也被其拿下,明朝鎮守洛陽的藩王朱常洵棄城倉皇出逃又被抓回。平日貪生怕死、醉夢酒色的明福王一看到面前的李自成,磕頭如搗蒜,跪求闖王刀下留人,企圖保得性命。

這李自成厲聲斥責福王的種種罪行後,命人將這300多斤的明朝親王頭顱砍下示眾,身體鬚髮刮盡,連同肥鹿一起投入幾口大鍋中燉煮。這一“福”一“鹿”,大吉大利好兆頭,李自成下令置酒設宴,犒勞官兵,美其名曰“福祿酒會”。

“福王常洵遇害。自成兵灼王血,雜鹿醢嘗之,名曰福祿酒。”

這是諸多野史和民間傳說對洛陽城破後朱常洵悲慘下場的記載與描述,其死之慘令人膽寒,那麼這一代福王真的是如此貪生怕死,死得這般目不能視嗎?

明朝最富有的藩王,萬曆因他28年不上朝,最後真被李自成燉煮了?

兵臨城下,福王不會坐視不管

朱常洵乃是萬曆皇帝和他寧願捨棄江山也放不下的鄭貴妃的愛子。萬曆皇帝一心想讓朱常洵繼承皇位,無奈群臣反對,因此朱常洵也成了萬曆年間的“廷杖案”和“國本之爭”的主角。經歷15年的明爭暗鬥之後,萬曆皇帝無奈在長子朱常洛17歲那年才將其立為太子,朱常洵封為福王。愛子不能繼位,愛妃不能扶正,此後的28年萬曆皇帝乾脆就不上朝了。

不過朱常洵雖然只是個藩王,但他這個藩王可不一般,不僅地近位尊,而且就藩時的“配置”那是嚴重超規格的。白銀4萬兩、良田2萬頃、還有四川和洛陽的鹽茶稅等等。李自成用了千餘輛車馬才搬空其官府的財寶,這明福王可謂是富可敵國。

所以,朱常洵不為大明江山,就是為了自己的財富和奢華生活他也得拼死抵抗,這一點在《明史》和1986年出土的福王墓《壙志》中都能得到印證。

"

崇禎十四年初,闖王李自成在順利將永寧、宜陽收入囊中後,一路高歌猛進,直抵洛陽。不得幾日,固若金湯的洛陽城也被其拿下,明朝鎮守洛陽的藩王朱常洵棄城倉皇出逃又被抓回。平日貪生怕死、醉夢酒色的明福王一看到面前的李自成,磕頭如搗蒜,跪求闖王刀下留人,企圖保得性命。

這李自成厲聲斥責福王的種種罪行後,命人將這300多斤的明朝親王頭顱砍下示眾,身體鬚髮刮盡,連同肥鹿一起投入幾口大鍋中燉煮。這一“福”一“鹿”,大吉大利好兆頭,李自成下令置酒設宴,犒勞官兵,美其名曰“福祿酒會”。

“福王常洵遇害。自成兵灼王血,雜鹿醢嘗之,名曰福祿酒。”

這是諸多野史和民間傳說對洛陽城破後朱常洵悲慘下場的記載與描述,其死之慘令人膽寒,那麼這一代福王真的是如此貪生怕死,死得這般目不能視嗎?

明朝最富有的藩王,萬曆因他28年不上朝,最後真被李自成燉煮了?

兵臨城下,福王不會坐視不管

朱常洵乃是萬曆皇帝和他寧願捨棄江山也放不下的鄭貴妃的愛子。萬曆皇帝一心想讓朱常洵繼承皇位,無奈群臣反對,因此朱常洵也成了萬曆年間的“廷杖案”和“國本之爭”的主角。經歷15年的明爭暗鬥之後,萬曆皇帝無奈在長子朱常洛17歲那年才將其立為太子,朱常洵封為福王。愛子不能繼位,愛妃不能扶正,此後的28年萬曆皇帝乾脆就不上朝了。

不過朱常洵雖然只是個藩王,但他這個藩王可不一般,不僅地近位尊,而且就藩時的“配置”那是嚴重超規格的。白銀4萬兩、良田2萬頃、還有四川和洛陽的鹽茶稅等等。李自成用了千餘輛車馬才搬空其官府的財寶,這明福王可謂是富可敵國。

所以,朱常洵不為大明江山,就是為了自己的財富和奢華生活他也得拼死抵抗,這一點在《明史》和1986年出土的福王墓《壙志》中都能得到印證。

明朝最富有的藩王,萬曆因他28年不上朝,最後真被李自成燉煮了?

常洵召三將入,賜宴加禮。越數日,賊大至,攻城。常洵出千金募勇士,縋而出,用矛入賊營,賊稍卻。——《明史.列傳八》

另外還有一段歷史,那就是李自成不是第一次攻打洛陽。早在崇禎八年,高迎祥、李自成就曾率數萬之眾進犯洛陽,連戰數日不得,這一戰高迎祥逃亡陝西后被尾追的明軍要了性命,李自成率殘部逃入陝西商洛。

從這個層面來說,李自成義軍在福王眼中並非不可一世的天兵神將,有前戰之經驗,加上洛陽城防堅固,你說朱常洵豈有拱手相贈、不擊不抗之理?

"

崇禎十四年初,闖王李自成在順利將永寧、宜陽收入囊中後,一路高歌猛進,直抵洛陽。不得幾日,固若金湯的洛陽城也被其拿下,明朝鎮守洛陽的藩王朱常洵棄城倉皇出逃又被抓回。平日貪生怕死、醉夢酒色的明福王一看到面前的李自成,磕頭如搗蒜,跪求闖王刀下留人,企圖保得性命。

這李自成厲聲斥責福王的種種罪行後,命人將這300多斤的明朝親王頭顱砍下示眾,身體鬚髮刮盡,連同肥鹿一起投入幾口大鍋中燉煮。這一“福”一“鹿”,大吉大利好兆頭,李自成下令置酒設宴,犒勞官兵,美其名曰“福祿酒會”。

“福王常洵遇害。自成兵灼王血,雜鹿醢嘗之,名曰福祿酒。”

這是諸多野史和民間傳說對洛陽城破後朱常洵悲慘下場的記載與描述,其死之慘令人膽寒,那麼這一代福王真的是如此貪生怕死,死得這般目不能視嗎?

明朝最富有的藩王,萬曆因他28年不上朝,最後真被李自成燉煮了?

兵臨城下,福王不會坐視不管

朱常洵乃是萬曆皇帝和他寧願捨棄江山也放不下的鄭貴妃的愛子。萬曆皇帝一心想讓朱常洵繼承皇位,無奈群臣反對,因此朱常洵也成了萬曆年間的“廷杖案”和“國本之爭”的主角。經歷15年的明爭暗鬥之後,萬曆皇帝無奈在長子朱常洛17歲那年才將其立為太子,朱常洵封為福王。愛子不能繼位,愛妃不能扶正,此後的28年萬曆皇帝乾脆就不上朝了。

不過朱常洵雖然只是個藩王,但他這個藩王可不一般,不僅地近位尊,而且就藩時的“配置”那是嚴重超規格的。白銀4萬兩、良田2萬頃、還有四川和洛陽的鹽茶稅等等。李自成用了千餘輛車馬才搬空其官府的財寶,這明福王可謂是富可敵國。

所以,朱常洵不為大明江山,就是為了自己的財富和奢華生活他也得拼死抵抗,這一點在《明史》和1986年出土的福王墓《壙志》中都能得到印證。

明朝最富有的藩王,萬曆因他28年不上朝,最後真被李自成燉煮了?

常洵召三將入,賜宴加禮。越數日,賊大至,攻城。常洵出千金募勇士,縋而出,用矛入賊營,賊稍卻。——《明史.列傳八》

另外還有一段歷史,那就是李自成不是第一次攻打洛陽。早在崇禎八年,高迎祥、李自成就曾率數萬之眾進犯洛陽,連戰數日不得,這一戰高迎祥逃亡陝西后被尾追的明軍要了性命,李自成率殘部逃入陝西商洛。

從這個層面來說,李自成義軍在福王眼中並非不可一世的天兵神將,有前戰之經驗,加上洛陽城防堅固,你說朱常洵豈有拱手相贈、不擊不抗之理?

明朝最富有的藩王,萬曆因他28年不上朝,最後真被李自成燉煮了?

還有一點,崇禎繼位之後,對這個叔輩的福王還是十分尊敬的,福王也屢屢為北方戰事慷慨解囊。在崇禎聞訊福王遇難後墜朝三日,厚葬賜諡。倘若朱常洵沒有抗敵之舉、守城之功,崇禎怎會有如此之舉?

由此可以看出,洛陽之戰福王必當奮力守城,而且守城頗為得力,只是最後河南總兵王紹禹的手下變節,深夜打開北城門而導致全城失守(關於洛陽之戰,清末貢生、洛陽縣大廟房管事李安邦整理記載的較為詳盡真實)。

"

崇禎十四年初,闖王李自成在順利將永寧、宜陽收入囊中後,一路高歌猛進,直抵洛陽。不得幾日,固若金湯的洛陽城也被其拿下,明朝鎮守洛陽的藩王朱常洵棄城倉皇出逃又被抓回。平日貪生怕死、醉夢酒色的明福王一看到面前的李自成,磕頭如搗蒜,跪求闖王刀下留人,企圖保得性命。

這李自成厲聲斥責福王的種種罪行後,命人將這300多斤的明朝親王頭顱砍下示眾,身體鬚髮刮盡,連同肥鹿一起投入幾口大鍋中燉煮。這一“福”一“鹿”,大吉大利好兆頭,李自成下令置酒設宴,犒勞官兵,美其名曰“福祿酒會”。

“福王常洵遇害。自成兵灼王血,雜鹿醢嘗之,名曰福祿酒。”

這是諸多野史和民間傳說對洛陽城破後朱常洵悲慘下場的記載與描述,其死之慘令人膽寒,那麼這一代福王真的是如此貪生怕死,死得這般目不能視嗎?

明朝最富有的藩王,萬曆因他28年不上朝,最後真被李自成燉煮了?

兵臨城下,福王不會坐視不管

朱常洵乃是萬曆皇帝和他寧願捨棄江山也放不下的鄭貴妃的愛子。萬曆皇帝一心想讓朱常洵繼承皇位,無奈群臣反對,因此朱常洵也成了萬曆年間的“廷杖案”和“國本之爭”的主角。經歷15年的明爭暗鬥之後,萬曆皇帝無奈在長子朱常洛17歲那年才將其立為太子,朱常洵封為福王。愛子不能繼位,愛妃不能扶正,此後的28年萬曆皇帝乾脆就不上朝了。

不過朱常洵雖然只是個藩王,但他這個藩王可不一般,不僅地近位尊,而且就藩時的“配置”那是嚴重超規格的。白銀4萬兩、良田2萬頃、還有四川和洛陽的鹽茶稅等等。李自成用了千餘輛車馬才搬空其官府的財寶,這明福王可謂是富可敵國。

所以,朱常洵不為大明江山,就是為了自己的財富和奢華生活他也得拼死抵抗,這一點在《明史》和1986年出土的福王墓《壙志》中都能得到印證。

明朝最富有的藩王,萬曆因他28年不上朝,最後真被李自成燉煮了?

常洵召三將入,賜宴加禮。越數日,賊大至,攻城。常洵出千金募勇士,縋而出,用矛入賊營,賊稍卻。——《明史.列傳八》

另外還有一段歷史,那就是李自成不是第一次攻打洛陽。早在崇禎八年,高迎祥、李自成就曾率數萬之眾進犯洛陽,連戰數日不得,這一戰高迎祥逃亡陝西后被尾追的明軍要了性命,李自成率殘部逃入陝西商洛。

從這個層面來說,李自成義軍在福王眼中並非不可一世的天兵神將,有前戰之經驗,加上洛陽城防堅固,你說朱常洵豈有拱手相贈、不擊不抗之理?

明朝最富有的藩王,萬曆因他28年不上朝,最後真被李自成燉煮了?

還有一點,崇禎繼位之後,對這個叔輩的福王還是十分尊敬的,福王也屢屢為北方戰事慷慨解囊。在崇禎聞訊福王遇難後墜朝三日,厚葬賜諡。倘若朱常洵沒有抗敵之舉、守城之功,崇禎怎會有如此之舉?

由此可以看出,洛陽之戰福王必當奮力守城,而且守城頗為得力,只是最後河南總兵王紹禹的手下變節,深夜打開北城門而導致全城失守(關於洛陽之戰,清末貢生、洛陽縣大廟房管事李安邦整理記載的較為詳盡真實)。

明朝最富有的藩王,萬曆因他28年不上朝,最後真被李自成燉煮了?

被刮被烹,未必是事實

從某些角度來看朱常洵被入鍋烹煮有一定道理。李自成義軍吃人坊間傳聞本來就不少,再加上闖王有洛陽一敗之恥,另外加上大胖子福王之“福”和肥鹿之“祿”,這兩者組合就是“”巨福巨祿”,確實也符合李自成心中所求之夢,因此來看,這種說法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不過,我們還是要看看歷史上的李自成真的是殺人如麻、殘毒之人嗎?《明史》等多為清初所著,對李自成等“不安分”的另類當然不會頌揚標榜,只會添鹽加醋損毀之。拋開明清兩代,我們看看民國和當代的評價。

"

崇禎十四年初,闖王李自成在順利將永寧、宜陽收入囊中後,一路高歌猛進,直抵洛陽。不得幾日,固若金湯的洛陽城也被其拿下,明朝鎮守洛陽的藩王朱常洵棄城倉皇出逃又被抓回。平日貪生怕死、醉夢酒色的明福王一看到面前的李自成,磕頭如搗蒜,跪求闖王刀下留人,企圖保得性命。

這李自成厲聲斥責福王的種種罪行後,命人將這300多斤的明朝親王頭顱砍下示眾,身體鬚髮刮盡,連同肥鹿一起投入幾口大鍋中燉煮。這一“福”一“鹿”,大吉大利好兆頭,李自成下令置酒設宴,犒勞官兵,美其名曰“福祿酒會”。

“福王常洵遇害。自成兵灼王血,雜鹿醢嘗之,名曰福祿酒。”

這是諸多野史和民間傳說對洛陽城破後朱常洵悲慘下場的記載與描述,其死之慘令人膽寒,那麼這一代福王真的是如此貪生怕死,死得這般目不能視嗎?

明朝最富有的藩王,萬曆因他28年不上朝,最後真被李自成燉煮了?

兵臨城下,福王不會坐視不管

朱常洵乃是萬曆皇帝和他寧願捨棄江山也放不下的鄭貴妃的愛子。萬曆皇帝一心想讓朱常洵繼承皇位,無奈群臣反對,因此朱常洵也成了萬曆年間的“廷杖案”和“國本之爭”的主角。經歷15年的明爭暗鬥之後,萬曆皇帝無奈在長子朱常洛17歲那年才將其立為太子,朱常洵封為福王。愛子不能繼位,愛妃不能扶正,此後的28年萬曆皇帝乾脆就不上朝了。

不過朱常洵雖然只是個藩王,但他這個藩王可不一般,不僅地近位尊,而且就藩時的“配置”那是嚴重超規格的。白銀4萬兩、良田2萬頃、還有四川和洛陽的鹽茶稅等等。李自成用了千餘輛車馬才搬空其官府的財寶,這明福王可謂是富可敵國。

所以,朱常洵不為大明江山,就是為了自己的財富和奢華生活他也得拼死抵抗,這一點在《明史》和1986年出土的福王墓《壙志》中都能得到印證。

明朝最富有的藩王,萬曆因他28年不上朝,最後真被李自成燉煮了?

常洵召三將入,賜宴加禮。越數日,賊大至,攻城。常洵出千金募勇士,縋而出,用矛入賊營,賊稍卻。——《明史.列傳八》

另外還有一段歷史,那就是李自成不是第一次攻打洛陽。早在崇禎八年,高迎祥、李自成就曾率數萬之眾進犯洛陽,連戰數日不得,這一戰高迎祥逃亡陝西后被尾追的明軍要了性命,李自成率殘部逃入陝西商洛。

從這個層面來說,李自成義軍在福王眼中並非不可一世的天兵神將,有前戰之經驗,加上洛陽城防堅固,你說朱常洵豈有拱手相贈、不擊不抗之理?

明朝最富有的藩王,萬曆因他28年不上朝,最後真被李自成燉煮了?

還有一點,崇禎繼位之後,對這個叔輩的福王還是十分尊敬的,福王也屢屢為北方戰事慷慨解囊。在崇禎聞訊福王遇難後墜朝三日,厚葬賜諡。倘若朱常洵沒有抗敵之舉、守城之功,崇禎怎會有如此之舉?

由此可以看出,洛陽之戰福王必當奮力守城,而且守城頗為得力,只是最後河南總兵王紹禹的手下變節,深夜打開北城門而導致全城失守(關於洛陽之戰,清末貢生、洛陽縣大廟房管事李安邦整理記載的較為詳盡真實)。

明朝最富有的藩王,萬曆因他28年不上朝,最後真被李自成燉煮了?

被刮被烹,未必是事實

從某些角度來看朱常洵被入鍋烹煮有一定道理。李自成義軍吃人坊間傳聞本來就不少,再加上闖王有洛陽一敗之恥,另外加上大胖子福王之“福”和肥鹿之“祿”,這兩者組合就是“”巨福巨祿”,確實也符合李自成心中所求之夢,因此來看,這種說法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不過,我們還是要看看歷史上的李自成真的是殺人如麻、殘毒之人嗎?《明史》等多為清初所著,對李自成等“不安分”的另類當然不會頌揚標榜,只會添鹽加醋損毀之。拋開明清兩代,我們看看民國和當代的評價。

明朝最富有的藩王,萬曆因他28年不上朝,最後真被李自成燉煮了?

“獻忠系粗才,一味好殺,自成則頗有大略。”——呂思勉;

“我們歷來的造反領袖,後來都腐化了,做了皇帝的都不好了,但李自成始終是好的,老百姓都稱讚他,因為他代表農民利益向地主階級造反。”——毛澤東;

“李自成是農民革命史中一位偉大的人物。”——郭沫若

由此可見闖王李自成的真面目可能並非有些史書所載,那麼關於其烹煮福王也未必就是真事,更何況就連《明史》對這一段也沒有記載。

“縋城出,匿迎恩寺。翌日,賊跡而執之,遂遇害。兩承奉伏屍哭,賊捽之去。承奉呼曰:王死某不願生,乞一棺收王骨,棆粉無所恨。賊義而許之。桐棺一寸,載以斷車,兩人即其旁自縊死。”

這是《明史.列傳八》中的記載,兩位下人乞得福王屍體,再加上崇禎命河南有司改殯,還有1924年被盜土、1986年在河南孟津縣發現的明福王壙志,這些應該可以印證當年朱常洵應該是得屍下葬的。

"

崇禎十四年初,闖王李自成在順利將永寧、宜陽收入囊中後,一路高歌猛進,直抵洛陽。不得幾日,固若金湯的洛陽城也被其拿下,明朝鎮守洛陽的藩王朱常洵棄城倉皇出逃又被抓回。平日貪生怕死、醉夢酒色的明福王一看到面前的李自成,磕頭如搗蒜,跪求闖王刀下留人,企圖保得性命。

這李自成厲聲斥責福王的種種罪行後,命人將這300多斤的明朝親王頭顱砍下示眾,身體鬚髮刮盡,連同肥鹿一起投入幾口大鍋中燉煮。這一“福”一“鹿”,大吉大利好兆頭,李自成下令置酒設宴,犒勞官兵,美其名曰“福祿酒會”。

“福王常洵遇害。自成兵灼王血,雜鹿醢嘗之,名曰福祿酒。”

這是諸多野史和民間傳說對洛陽城破後朱常洵悲慘下場的記載與描述,其死之慘令人膽寒,那麼這一代福王真的是如此貪生怕死,死得這般目不能視嗎?

明朝最富有的藩王,萬曆因他28年不上朝,最後真被李自成燉煮了?

兵臨城下,福王不會坐視不管

朱常洵乃是萬曆皇帝和他寧願捨棄江山也放不下的鄭貴妃的愛子。萬曆皇帝一心想讓朱常洵繼承皇位,無奈群臣反對,因此朱常洵也成了萬曆年間的“廷杖案”和“國本之爭”的主角。經歷15年的明爭暗鬥之後,萬曆皇帝無奈在長子朱常洛17歲那年才將其立為太子,朱常洵封為福王。愛子不能繼位,愛妃不能扶正,此後的28年萬曆皇帝乾脆就不上朝了。

不過朱常洵雖然只是個藩王,但他這個藩王可不一般,不僅地近位尊,而且就藩時的“配置”那是嚴重超規格的。白銀4萬兩、良田2萬頃、還有四川和洛陽的鹽茶稅等等。李自成用了千餘輛車馬才搬空其官府的財寶,這明福王可謂是富可敵國。

所以,朱常洵不為大明江山,就是為了自己的財富和奢華生活他也得拼死抵抗,這一點在《明史》和1986年出土的福王墓《壙志》中都能得到印證。

明朝最富有的藩王,萬曆因他28年不上朝,最後真被李自成燉煮了?

常洵召三將入,賜宴加禮。越數日,賊大至,攻城。常洵出千金募勇士,縋而出,用矛入賊營,賊稍卻。——《明史.列傳八》

另外還有一段歷史,那就是李自成不是第一次攻打洛陽。早在崇禎八年,高迎祥、李自成就曾率數萬之眾進犯洛陽,連戰數日不得,這一戰高迎祥逃亡陝西后被尾追的明軍要了性命,李自成率殘部逃入陝西商洛。

從這個層面來說,李自成義軍在福王眼中並非不可一世的天兵神將,有前戰之經驗,加上洛陽城防堅固,你說朱常洵豈有拱手相贈、不擊不抗之理?

明朝最富有的藩王,萬曆因他28年不上朝,最後真被李自成燉煮了?

還有一點,崇禎繼位之後,對這個叔輩的福王還是十分尊敬的,福王也屢屢為北方戰事慷慨解囊。在崇禎聞訊福王遇難後墜朝三日,厚葬賜諡。倘若朱常洵沒有抗敵之舉、守城之功,崇禎怎會有如此之舉?

由此可以看出,洛陽之戰福王必當奮力守城,而且守城頗為得力,只是最後河南總兵王紹禹的手下變節,深夜打開北城門而導致全城失守(關於洛陽之戰,清末貢生、洛陽縣大廟房管事李安邦整理記載的較為詳盡真實)。

明朝最富有的藩王,萬曆因他28年不上朝,最後真被李自成燉煮了?

被刮被烹,未必是事實

從某些角度來看朱常洵被入鍋烹煮有一定道理。李自成義軍吃人坊間傳聞本來就不少,再加上闖王有洛陽一敗之恥,另外加上大胖子福王之“福”和肥鹿之“祿”,這兩者組合就是“”巨福巨祿”,確實也符合李自成心中所求之夢,因此來看,這種說法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不過,我們還是要看看歷史上的李自成真的是殺人如麻、殘毒之人嗎?《明史》等多為清初所著,對李自成等“不安分”的另類當然不會頌揚標榜,只會添鹽加醋損毀之。拋開明清兩代,我們看看民國和當代的評價。

明朝最富有的藩王,萬曆因他28年不上朝,最後真被李自成燉煮了?

“獻忠系粗才,一味好殺,自成則頗有大略。”——呂思勉;

“我們歷來的造反領袖,後來都腐化了,做了皇帝的都不好了,但李自成始終是好的,老百姓都稱讚他,因為他代表農民利益向地主階級造反。”——毛澤東;

“李自成是農民革命史中一位偉大的人物。”——郭沫若

由此可見闖王李自成的真面目可能並非有些史書所載,那麼關於其烹煮福王也未必就是真事,更何況就連《明史》對這一段也沒有記載。

“縋城出,匿迎恩寺。翌日,賊跡而執之,遂遇害。兩承奉伏屍哭,賊捽之去。承奉呼曰:王死某不願生,乞一棺收王骨,棆粉無所恨。賊義而許之。桐棺一寸,載以斷車,兩人即其旁自縊死。”

這是《明史.列傳八》中的記載,兩位下人乞得福王屍體,再加上崇禎命河南有司改殯,還有1924年被盜土、1986年在河南孟津縣發現的明福王壙志,這些應該可以印證當年朱常洵應該是得屍下葬的。

明朝最富有的藩王,萬曆因他28年不上朝,最後真被李自成燉煮了?

綜上所述,富可敵國的大胖子藩王朱常洵並非被李自成烹煮下酒了,至於“福祿酒會”可能有,在福王府就鹿肉犒賞三軍,這也是一種有福有祿呀。

以上均為小編個人之見,歡迎大家一起探討,《明朝事》今日到此打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