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晉南北朝人物誌-(七十六)賈思勰

作為一個歷史的傳播者,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麼?

對我來說,莫過於想要研究、介紹一個人物的時候,沒有可以信賴的史料用來參考。這也是我基本只涉獵明朝以前的歷史的原因,因為進入十七世紀以後,中國的歷史材料陡然上升,且可信度均算不上特別高。

"

兩晉南北朝人物誌-(七十六)賈思勰

作為一個歷史的傳播者,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麼?

對我來說,莫過於想要研究、介紹一個人物的時候,沒有可以信賴的史料用來參考。這也是我基本只涉獵明朝以前的歷史的原因,因為進入十七世紀以後,中國的歷史材料陡然上升,且可信度均算不上特別高。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而即使全部採信二十四史、《資治通鑑》之類的正史、信史,也會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記敘人物太少(對,太少而不是太多),有很多對後世有較大影響力的人物沒有留下傳記。

對於這個問題,偉大領袖在他的《賀新郎-讀史》裡,對中國的歷史有過極為精闢的論述:

"

兩晉南北朝人物誌-(七十六)賈思勰

作為一個歷史的傳播者,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麼?

對我來說,莫過於想要研究、介紹一個人物的時候,沒有可以信賴的史料用來參考。這也是我基本只涉獵明朝以前的歷史的原因,因為進入十七世紀以後,中國的歷史材料陡然上升,且可信度均算不上特別高。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而即使全部採信二十四史、《資治通鑑》之類的正史、信史,也會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記敘人物太少(對,太少而不是太多),有很多對後世有較大影響力的人物沒有留下傳記。

對於這個問題,偉大領袖在他的《賀新郎-讀史》裡,對中國的歷史有過極為精闢的論述: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有多少風流人物?

而梁啟超先生則有著更加激烈的觀點——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譜也!

"

兩晉南北朝人物誌-(七十六)賈思勰

作為一個歷史的傳播者,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麼?

對我來說,莫過於想要研究、介紹一個人物的時候,沒有可以信賴的史料用來參考。這也是我基本只涉獵明朝以前的歷史的原因,因為進入十七世紀以後,中國的歷史材料陡然上升,且可信度均算不上特別高。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而即使全部採信二十四史、《資治通鑑》之類的正史、信史,也會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記敘人物太少(對,太少而不是太多),有很多對後世有較大影響力的人物沒有留下傳記。

對於這個問題,偉大領袖在他的《賀新郎-讀史》裡,對中國的歷史有過極為精闢的論述: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有多少風流人物?

而梁啟超先生則有著更加激烈的觀點——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譜也!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仔細想想,還真是如此。無論是被稱作史家之絕唱的《史記》,還是被蔑稱為穢史的《魏書》、仍無定稿的《清史稿》,都是在為帝王將相編撰家譜。能“青史留名”者,絕大部分都是官宦名流,庶人想在其中留名的,大約只能進入《忠義列傳》、《孝行列傳》。部分史書如《三國志》,甚至連這些列傳都沒有。

但是沒能在正史裡留下一份列傳的,不代表就沒有影響力。實際上,很多在史官眼裡看起來很平凡的人,對後世的影響恐怕超過史書裡的幾乎所有人。

"

兩晉南北朝人物誌-(七十六)賈思勰

作為一個歷史的傳播者,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麼?

對我來說,莫過於想要研究、介紹一個人物的時候,沒有可以信賴的史料用來參考。這也是我基本只涉獵明朝以前的歷史的原因,因為進入十七世紀以後,中國的歷史材料陡然上升,且可信度均算不上特別高。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而即使全部採信二十四史、《資治通鑑》之類的正史、信史,也會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記敘人物太少(對,太少而不是太多),有很多對後世有較大影響力的人物沒有留下傳記。

對於這個問題,偉大領袖在他的《賀新郎-讀史》裡,對中國的歷史有過極為精闢的論述: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有多少風流人物?

而梁啟超先生則有著更加激烈的觀點——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譜也!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仔細想想,還真是如此。無論是被稱作史家之絕唱的《史記》,還是被蔑稱為穢史的《魏書》、仍無定稿的《清史稿》,都是在為帝王將相編撰家譜。能“青史留名”者,絕大部分都是官宦名流,庶人想在其中留名的,大約只能進入《忠義列傳》、《孝行列傳》。部分史書如《三國志》,甚至連這些列傳都沒有。

但是沒能在正史裡留下一份列傳的,不代表就沒有影響力。實際上,很多在史官眼裡看起來很平凡的人,對後世的影響恐怕超過史書裡的幾乎所有人。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就以北魏為例吧,浩浩一本《魏書》,記載了多少北魏一朝的名人,而對於普通人來說能知道個元宏就不錯了,其他人基本上也就隨緣了。而有位在《魏書》、《北史》甚至《資治通鑑》都難覓蹤跡的人,對後世的影響力卻幾乎超越了整本《魏書》裡記載的人物,他就是賈思勰。

"

兩晉南北朝人物誌-(七十六)賈思勰

作為一個歷史的傳播者,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麼?

對我來說,莫過於想要研究、介紹一個人物的時候,沒有可以信賴的史料用來參考。這也是我基本只涉獵明朝以前的歷史的原因,因為進入十七世紀以後,中國的歷史材料陡然上升,且可信度均算不上特別高。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而即使全部採信二十四史、《資治通鑑》之類的正史、信史,也會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記敘人物太少(對,太少而不是太多),有很多對後世有較大影響力的人物沒有留下傳記。

對於這個問題,偉大領袖在他的《賀新郎-讀史》裡,對中國的歷史有過極為精闢的論述: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有多少風流人物?

而梁啟超先生則有著更加激烈的觀點——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譜也!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仔細想想,還真是如此。無論是被稱作史家之絕唱的《史記》,還是被蔑稱為穢史的《魏書》、仍無定稿的《清史稿》,都是在為帝王將相編撰家譜。能“青史留名”者,絕大部分都是官宦名流,庶人想在其中留名的,大約只能進入《忠義列傳》、《孝行列傳》。部分史書如《三國志》,甚至連這些列傳都沒有。

但是沒能在正史裡留下一份列傳的,不代表就沒有影響力。實際上,很多在史官眼裡看起來很平凡的人,對後世的影響恐怕超過史書裡的幾乎所有人。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就以北魏為例吧,浩浩一本《魏書》,記載了多少北魏一朝的名人,而對於普通人來說能知道個元宏就不錯了,其他人基本上也就隨緣了。而有位在《魏書》、《北史》甚至《資治通鑑》都難覓蹤跡的人,對後世的影響力卻幾乎超越了整本《魏書》裡記載的人物,他就是賈思勰。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有關賈思勰的生卒年、履歷,我們今天一概不知,只大致知道他是北魏益都人(在今天的壽光一代),做過一任高陽太守。甚至就連他做官的地方都有爭議,因為北魏當時有兩個高陽,一個在河北一個在山東,不知道賈思勰到底是哪一個?

所謂的郡太守,放到今天也相當於地級市委書記了。無論是古代還是今天,一個地級市的領導想要名留國史都極難,除非是做出什麼極其有利於國計民生或者令人神共憤的事情。

"

兩晉南北朝人物誌-(七十六)賈思勰

作為一個歷史的傳播者,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麼?

對我來說,莫過於想要研究、介紹一個人物的時候,沒有可以信賴的史料用來參考。這也是我基本只涉獵明朝以前的歷史的原因,因為進入十七世紀以後,中國的歷史材料陡然上升,且可信度均算不上特別高。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而即使全部採信二十四史、《資治通鑑》之類的正史、信史,也會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記敘人物太少(對,太少而不是太多),有很多對後世有較大影響力的人物沒有留下傳記。

對於這個問題,偉大領袖在他的《賀新郎-讀史》裡,對中國的歷史有過極為精闢的論述: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有多少風流人物?

而梁啟超先生則有著更加激烈的觀點——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譜也!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仔細想想,還真是如此。無論是被稱作史家之絕唱的《史記》,還是被蔑稱為穢史的《魏書》、仍無定稿的《清史稿》,都是在為帝王將相編撰家譜。能“青史留名”者,絕大部分都是官宦名流,庶人想在其中留名的,大約只能進入《忠義列傳》、《孝行列傳》。部分史書如《三國志》,甚至連這些列傳都沒有。

但是沒能在正史裡留下一份列傳的,不代表就沒有影響力。實際上,很多在史官眼裡看起來很平凡的人,對後世的影響恐怕超過史書裡的幾乎所有人。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就以北魏為例吧,浩浩一本《魏書》,記載了多少北魏一朝的名人,而對於普通人來說能知道個元宏就不錯了,其他人基本上也就隨緣了。而有位在《魏書》、《北史》甚至《資治通鑑》都難覓蹤跡的人,對後世的影響力卻幾乎超越了整本《魏書》裡記載的人物,他就是賈思勰。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有關賈思勰的生卒年、履歷,我們今天一概不知,只大致知道他是北魏益都人(在今天的壽光一代),做過一任高陽太守。甚至就連他做官的地方都有爭議,因為北魏當時有兩個高陽,一個在河北一個在山東,不知道賈思勰到底是哪一個?

所謂的郡太守,放到今天也相當於地級市委書記了。無論是古代還是今天,一個地級市的領導想要名留國史都極難,除非是做出什麼極其有利於國計民生或者令人神共憤的事情。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賈郡守也不例外,在高陽太守任上,他沒能靠政績進入《循吏列傳》或者《酷吏列傳》;但是靠著他留下的著作,他卻與同時代的祖沖之齊名,成為了南北朝時期北方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而那本著作的名字,就叫做《齊民要術》。

"

兩晉南北朝人物誌-(七十六)賈思勰

作為一個歷史的傳播者,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麼?

對我來說,莫過於想要研究、介紹一個人物的時候,沒有可以信賴的史料用來參考。這也是我基本只涉獵明朝以前的歷史的原因,因為進入十七世紀以後,中國的歷史材料陡然上升,且可信度均算不上特別高。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而即使全部採信二十四史、《資治通鑑》之類的正史、信史,也會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記敘人物太少(對,太少而不是太多),有很多對後世有較大影響力的人物沒有留下傳記。

對於這個問題,偉大領袖在他的《賀新郎-讀史》裡,對中國的歷史有過極為精闢的論述: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有多少風流人物?

而梁啟超先生則有著更加激烈的觀點——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譜也!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仔細想想,還真是如此。無論是被稱作史家之絕唱的《史記》,還是被蔑稱為穢史的《魏書》、仍無定稿的《清史稿》,都是在為帝王將相編撰家譜。能“青史留名”者,絕大部分都是官宦名流,庶人想在其中留名的,大約只能進入《忠義列傳》、《孝行列傳》。部分史書如《三國志》,甚至連這些列傳都沒有。

但是沒能在正史裡留下一份列傳的,不代表就沒有影響力。實際上,很多在史官眼裡看起來很平凡的人,對後世的影響恐怕超過史書裡的幾乎所有人。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就以北魏為例吧,浩浩一本《魏書》,記載了多少北魏一朝的名人,而對於普通人來說能知道個元宏就不錯了,其他人基本上也就隨緣了。而有位在《魏書》、《北史》甚至《資治通鑑》都難覓蹤跡的人,對後世的影響力卻幾乎超越了整本《魏書》裡記載的人物,他就是賈思勰。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有關賈思勰的生卒年、履歷,我們今天一概不知,只大致知道他是北魏益都人(在今天的壽光一代),做過一任高陽太守。甚至就連他做官的地方都有爭議,因為北魏當時有兩個高陽,一個在河北一個在山東,不知道賈思勰到底是哪一個?

所謂的郡太守,放到今天也相當於地級市委書記了。無論是古代還是今天,一個地級市的領導想要名留國史都極難,除非是做出什麼極其有利於國計民生或者令人神共憤的事情。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賈郡守也不例外,在高陽太守任上,他沒能靠政績進入《循吏列傳》或者《酷吏列傳》;但是靠著他留下的著作,他卻與同時代的祖沖之齊名,成為了南北朝時期北方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而那本著作的名字,就叫做《齊民要術》。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所謂“齊民”,有幾種解釋,有人認為是出自“編戶齊民”這個成語,也有人認為是指齊地的人民,還有人覺得是指這本書問世以後正趕上北齊的時代,因此是指的北齊的人民。但是無論哪一種解釋,都不否認一點——這本書是中國最偉大的農學著作。

在賈思勰寫作這本書的時候,北方正經歷一個巨大的變革期——在經過一百多年的基本和平的發展以後,生產和經濟恢復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上;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使得北魏的生產模式更加向農業靠攏。然而一場名為六鎮起義的大火,將這一切重新變為灰燼。

"

兩晉南北朝人物誌-(七十六)賈思勰

作為一個歷史的傳播者,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麼?

對我來說,莫過於想要研究、介紹一個人物的時候,沒有可以信賴的史料用來參考。這也是我基本只涉獵明朝以前的歷史的原因,因為進入十七世紀以後,中國的歷史材料陡然上升,且可信度均算不上特別高。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而即使全部採信二十四史、《資治通鑑》之類的正史、信史,也會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記敘人物太少(對,太少而不是太多),有很多對後世有較大影響力的人物沒有留下傳記。

對於這個問題,偉大領袖在他的《賀新郎-讀史》裡,對中國的歷史有過極為精闢的論述: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有多少風流人物?

而梁啟超先生則有著更加激烈的觀點——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譜也!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仔細想想,還真是如此。無論是被稱作史家之絕唱的《史記》,還是被蔑稱為穢史的《魏書》、仍無定稿的《清史稿》,都是在為帝王將相編撰家譜。能“青史留名”者,絕大部分都是官宦名流,庶人想在其中留名的,大約只能進入《忠義列傳》、《孝行列傳》。部分史書如《三國志》,甚至連這些列傳都沒有。

但是沒能在正史裡留下一份列傳的,不代表就沒有影響力。實際上,很多在史官眼裡看起來很平凡的人,對後世的影響恐怕超過史書裡的幾乎所有人。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就以北魏為例吧,浩浩一本《魏書》,記載了多少北魏一朝的名人,而對於普通人來說能知道個元宏就不錯了,其他人基本上也就隨緣了。而有位在《魏書》、《北史》甚至《資治通鑑》都難覓蹤跡的人,對後世的影響力卻幾乎超越了整本《魏書》裡記載的人物,他就是賈思勰。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有關賈思勰的生卒年、履歷,我們今天一概不知,只大致知道他是北魏益都人(在今天的壽光一代),做過一任高陽太守。甚至就連他做官的地方都有爭議,因為北魏當時有兩個高陽,一個在河北一個在山東,不知道賈思勰到底是哪一個?

所謂的郡太守,放到今天也相當於地級市委書記了。無論是古代還是今天,一個地級市的領導想要名留國史都極難,除非是做出什麼極其有利於國計民生或者令人神共憤的事情。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賈郡守也不例外,在高陽太守任上,他沒能靠政績進入《循吏列傳》或者《酷吏列傳》;但是靠著他留下的著作,他卻與同時代的祖沖之齊名,成為了南北朝時期北方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而那本著作的名字,就叫做《齊民要術》。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所謂“齊民”,有幾種解釋,有人認為是出自“編戶齊民”這個成語,也有人認為是指齊地的人民,還有人覺得是指這本書問世以後正趕上北齊的時代,因此是指的北齊的人民。但是無論哪一種解釋,都不否認一點——這本書是中國最偉大的農學著作。

在賈思勰寫作這本書的時候,北方正經歷一個巨大的變革期——在經過一百多年的基本和平的發展以後,生產和經濟恢復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上;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使得北魏的生產模式更加向農業靠攏。然而一場名為六鎮起義的大火,將這一切重新變為灰燼。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賈思勰寫作《齊民要術》的時期,大約是公元六世紀三十年代,這段時間正是北魏走向崩潰、東西魏互相對峙的時期。各路諸侯征伐不休,兩個魏國之間互相開戰,百姓的生活再次陷入困頓。在這個時候,保存下北魏乃至整個漢魏以來的農業發展成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所以,在亂世之中寫就的《齊民要術》就尤為重要了。在這本名著之中,賈思勰把從開荒到耕種、從生產前準備到對作物的再處理都講的十分詳細;而無論是旱地裡的作物,還是水產品的養殖,在《齊民要術》裡也都有著完整的介紹。

"

兩晉南北朝人物誌-(七十六)賈思勰

作為一個歷史的傳播者,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麼?

對我來說,莫過於想要研究、介紹一個人物的時候,沒有可以信賴的史料用來參考。這也是我基本只涉獵明朝以前的歷史的原因,因為進入十七世紀以後,中國的歷史材料陡然上升,且可信度均算不上特別高。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而即使全部採信二十四史、《資治通鑑》之類的正史、信史,也會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記敘人物太少(對,太少而不是太多),有很多對後世有較大影響力的人物沒有留下傳記。

對於這個問題,偉大領袖在他的《賀新郎-讀史》裡,對中國的歷史有過極為精闢的論述: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有多少風流人物?

而梁啟超先生則有著更加激烈的觀點——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譜也!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仔細想想,還真是如此。無論是被稱作史家之絕唱的《史記》,還是被蔑稱為穢史的《魏書》、仍無定稿的《清史稿》,都是在為帝王將相編撰家譜。能“青史留名”者,絕大部分都是官宦名流,庶人想在其中留名的,大約只能進入《忠義列傳》、《孝行列傳》。部分史書如《三國志》,甚至連這些列傳都沒有。

但是沒能在正史裡留下一份列傳的,不代表就沒有影響力。實際上,很多在史官眼裡看起來很平凡的人,對後世的影響恐怕超過史書裡的幾乎所有人。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就以北魏為例吧,浩浩一本《魏書》,記載了多少北魏一朝的名人,而對於普通人來說能知道個元宏就不錯了,其他人基本上也就隨緣了。而有位在《魏書》、《北史》甚至《資治通鑑》都難覓蹤跡的人,對後世的影響力卻幾乎超越了整本《魏書》裡記載的人物,他就是賈思勰。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有關賈思勰的生卒年、履歷,我們今天一概不知,只大致知道他是北魏益都人(在今天的壽光一代),做過一任高陽太守。甚至就連他做官的地方都有爭議,因為北魏當時有兩個高陽,一個在河北一個在山東,不知道賈思勰到底是哪一個?

所謂的郡太守,放到今天也相當於地級市委書記了。無論是古代還是今天,一個地級市的領導想要名留國史都極難,除非是做出什麼極其有利於國計民生或者令人神共憤的事情。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賈郡守也不例外,在高陽太守任上,他沒能靠政績進入《循吏列傳》或者《酷吏列傳》;但是靠著他留下的著作,他卻與同時代的祖沖之齊名,成為了南北朝時期北方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而那本著作的名字,就叫做《齊民要術》。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所謂“齊民”,有幾種解釋,有人認為是出自“編戶齊民”這個成語,也有人認為是指齊地的人民,還有人覺得是指這本書問世以後正趕上北齊的時代,因此是指的北齊的人民。但是無論哪一種解釋,都不否認一點——這本書是中國最偉大的農學著作。

在賈思勰寫作這本書的時候,北方正經歷一個巨大的變革期——在經過一百多年的基本和平的發展以後,生產和經濟恢復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上;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使得北魏的生產模式更加向農業靠攏。然而一場名為六鎮起義的大火,將這一切重新變為灰燼。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賈思勰寫作《齊民要術》的時期,大約是公元六世紀三十年代,這段時間正是北魏走向崩潰、東西魏互相對峙的時期。各路諸侯征伐不休,兩個魏國之間互相開戰,百姓的生活再次陷入困頓。在這個時候,保存下北魏乃至整個漢魏以來的農業發展成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所以,在亂世之中寫就的《齊民要術》就尤為重要了。在這本名著之中,賈思勰把從開荒到耕種、從生產前準備到對作物的再處理都講的十分詳細;而無論是旱地裡的作物,還是水產品的養殖,在《齊民要術》裡也都有著完整的介紹。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和現在有些掛名的“總編”、“主編”不同,賈思勰寫作《齊民要術》的時候,是和之前的司馬遷、之後的李時珍一樣,親自下到農田裡去觀察記錄,甚至親身做實驗。

比如他要觀察牧羊的特點,就自己掏腰包買了一些羊羔(沒有要公家報銷哦)去養,養了好幾年,將這些小羊的從幼齒到成熟,再到剃毛、下鍋,都詳細記錄在案。這樣的第一手材料,其可信度也就極高了。

"

兩晉南北朝人物誌-(七十六)賈思勰

作為一個歷史的傳播者,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麼?

對我來說,莫過於想要研究、介紹一個人物的時候,沒有可以信賴的史料用來參考。這也是我基本只涉獵明朝以前的歷史的原因,因為進入十七世紀以後,中國的歷史材料陡然上升,且可信度均算不上特別高。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而即使全部採信二十四史、《資治通鑑》之類的正史、信史,也會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記敘人物太少(對,太少而不是太多),有很多對後世有較大影響力的人物沒有留下傳記。

對於這個問題,偉大領袖在他的《賀新郎-讀史》裡,對中國的歷史有過極為精闢的論述: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有多少風流人物?

而梁啟超先生則有著更加激烈的觀點——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譜也!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仔細想想,還真是如此。無論是被稱作史家之絕唱的《史記》,還是被蔑稱為穢史的《魏書》、仍無定稿的《清史稿》,都是在為帝王將相編撰家譜。能“青史留名”者,絕大部分都是官宦名流,庶人想在其中留名的,大約只能進入《忠義列傳》、《孝行列傳》。部分史書如《三國志》,甚至連這些列傳都沒有。

但是沒能在正史裡留下一份列傳的,不代表就沒有影響力。實際上,很多在史官眼裡看起來很平凡的人,對後世的影響恐怕超過史書裡的幾乎所有人。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就以北魏為例吧,浩浩一本《魏書》,記載了多少北魏一朝的名人,而對於普通人來說能知道個元宏就不錯了,其他人基本上也就隨緣了。而有位在《魏書》、《北史》甚至《資治通鑑》都難覓蹤跡的人,對後世的影響力卻幾乎超越了整本《魏書》裡記載的人物,他就是賈思勰。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有關賈思勰的生卒年、履歷,我們今天一概不知,只大致知道他是北魏益都人(在今天的壽光一代),做過一任高陽太守。甚至就連他做官的地方都有爭議,因為北魏當時有兩個高陽,一個在河北一個在山東,不知道賈思勰到底是哪一個?

所謂的郡太守,放到今天也相當於地級市委書記了。無論是古代還是今天,一個地級市的領導想要名留國史都極難,除非是做出什麼極其有利於國計民生或者令人神共憤的事情。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賈郡守也不例外,在高陽太守任上,他沒能靠政績進入《循吏列傳》或者《酷吏列傳》;但是靠著他留下的著作,他卻與同時代的祖沖之齊名,成為了南北朝時期北方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而那本著作的名字,就叫做《齊民要術》。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所謂“齊民”,有幾種解釋,有人認為是出自“編戶齊民”這個成語,也有人認為是指齊地的人民,還有人覺得是指這本書問世以後正趕上北齊的時代,因此是指的北齊的人民。但是無論哪一種解釋,都不否認一點——這本書是中國最偉大的農學著作。

在賈思勰寫作這本書的時候,北方正經歷一個巨大的變革期——在經過一百多年的基本和平的發展以後,生產和經濟恢復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上;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使得北魏的生產模式更加向農業靠攏。然而一場名為六鎮起義的大火,將這一切重新變為灰燼。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賈思勰寫作《齊民要術》的時期,大約是公元六世紀三十年代,這段時間正是北魏走向崩潰、東西魏互相對峙的時期。各路諸侯征伐不休,兩個魏國之間互相開戰,百姓的生活再次陷入困頓。在這個時候,保存下北魏乃至整個漢魏以來的農業發展成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所以,在亂世之中寫就的《齊民要術》就尤為重要了。在這本名著之中,賈思勰把從開荒到耕種、從生產前準備到對作物的再處理都講的十分詳細;而無論是旱地裡的作物,還是水產品的養殖,在《齊民要術》裡也都有著完整的介紹。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和現在有些掛名的“總編”、“主編”不同,賈思勰寫作《齊民要術》的時候,是和之前的司馬遷、之後的李時珍一樣,親自下到農田裡去觀察記錄,甚至親身做實驗。

比如他要觀察牧羊的特點,就自己掏腰包買了一些羊羔(沒有要公家報銷哦)去養,養了好幾年,將這些小羊的從幼齒到成熟,再到剃毛、下鍋,都詳細記錄在案。這樣的第一手材料,其可信度也就極高了。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放在今天,已經很難想象一個地級幹部會自己出錢搞研究;因此,也就不難理解,身為一個普通太守的賈思勰,能收穫別的太守收穫不到的成就:

從隋唐開始,《齊民要術》就被升格到了官方農業生產指導用書的高度,後面的宋、明、清等朝都著重強調過這本著作的意義,並且直接用於各地農民的生產生活之中。

"

兩晉南北朝人物誌-(七十六)賈思勰

作為一個歷史的傳播者,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麼?

對我來說,莫過於想要研究、介紹一個人物的時候,沒有可以信賴的史料用來參考。這也是我基本只涉獵明朝以前的歷史的原因,因為進入十七世紀以後,中國的歷史材料陡然上升,且可信度均算不上特別高。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而即使全部採信二十四史、《資治通鑑》之類的正史、信史,也會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記敘人物太少(對,太少而不是太多),有很多對後世有較大影響力的人物沒有留下傳記。

對於這個問題,偉大領袖在他的《賀新郎-讀史》裡,對中國的歷史有過極為精闢的論述: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有多少風流人物?

而梁啟超先生則有著更加激烈的觀點——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譜也!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仔細想想,還真是如此。無論是被稱作史家之絕唱的《史記》,還是被蔑稱為穢史的《魏書》、仍無定稿的《清史稿》,都是在為帝王將相編撰家譜。能“青史留名”者,絕大部分都是官宦名流,庶人想在其中留名的,大約只能進入《忠義列傳》、《孝行列傳》。部分史書如《三國志》,甚至連這些列傳都沒有。

但是沒能在正史裡留下一份列傳的,不代表就沒有影響力。實際上,很多在史官眼裡看起來很平凡的人,對後世的影響恐怕超過史書裡的幾乎所有人。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就以北魏為例吧,浩浩一本《魏書》,記載了多少北魏一朝的名人,而對於普通人來說能知道個元宏就不錯了,其他人基本上也就隨緣了。而有位在《魏書》、《北史》甚至《資治通鑑》都難覓蹤跡的人,對後世的影響力卻幾乎超越了整本《魏書》裡記載的人物,他就是賈思勰。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有關賈思勰的生卒年、履歷,我們今天一概不知,只大致知道他是北魏益都人(在今天的壽光一代),做過一任高陽太守。甚至就連他做官的地方都有爭議,因為北魏當時有兩個高陽,一個在河北一個在山東,不知道賈思勰到底是哪一個?

所謂的郡太守,放到今天也相當於地級市委書記了。無論是古代還是今天,一個地級市的領導想要名留國史都極難,除非是做出什麼極其有利於國計民生或者令人神共憤的事情。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賈郡守也不例外,在高陽太守任上,他沒能靠政績進入《循吏列傳》或者《酷吏列傳》;但是靠著他留下的著作,他卻與同時代的祖沖之齊名,成為了南北朝時期北方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而那本著作的名字,就叫做《齊民要術》。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所謂“齊民”,有幾種解釋,有人認為是出自“編戶齊民”這個成語,也有人認為是指齊地的人民,還有人覺得是指這本書問世以後正趕上北齊的時代,因此是指的北齊的人民。但是無論哪一種解釋,都不否認一點——這本書是中國最偉大的農學著作。

在賈思勰寫作這本書的時候,北方正經歷一個巨大的變革期——在經過一百多年的基本和平的發展以後,生產和經濟恢復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上;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使得北魏的生產模式更加向農業靠攏。然而一場名為六鎮起義的大火,將這一切重新變為灰燼。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賈思勰寫作《齊民要術》的時期,大約是公元六世紀三十年代,這段時間正是北魏走向崩潰、東西魏互相對峙的時期。各路諸侯征伐不休,兩個魏國之間互相開戰,百姓的生活再次陷入困頓。在這個時候,保存下北魏乃至整個漢魏以來的農業發展成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所以,在亂世之中寫就的《齊民要術》就尤為重要了。在這本名著之中,賈思勰把從開荒到耕種、從生產前準備到對作物的再處理都講的十分詳細;而無論是旱地裡的作物,還是水產品的養殖,在《齊民要術》裡也都有著完整的介紹。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和現在有些掛名的“總編”、“主編”不同,賈思勰寫作《齊民要術》的時候,是和之前的司馬遷、之後的李時珍一樣,親自下到農田裡去觀察記錄,甚至親身做實驗。

比如他要觀察牧羊的特點,就自己掏腰包買了一些羊羔(沒有要公家報銷哦)去養,養了好幾年,將這些小羊的從幼齒到成熟,再到剃毛、下鍋,都詳細記錄在案。這樣的第一手材料,其可信度也就極高了。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放在今天,已經很難想象一個地級幹部會自己出錢搞研究;因此,也就不難理解,身為一個普通太守的賈思勰,能收穫別的太守收穫不到的成就:

從隋唐開始,《齊民要術》就被升格到了官方農業生產指導用書的高度,後面的宋、明、清等朝都著重強調過這本著作的意義,並且直接用於各地農民的生產生活之中。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除了在本國發光發熱外,《齊民要術》還走出了國門,在日本、朝鮮半島等東亞文化圈地區也成為核心農書之一。在達爾文寫作《物種起源》的時候,還專門參考並鳴謝了這本“中國古代大百科全書”。

而在賈思勰的家鄉壽光,如今還有一所高校就是以賈思勰的名字命名的——賈思勰農學院。這位偉大的農學家的名字,至今仍在被當地人民反覆傳頌。

"

兩晉南北朝人物誌-(七十六)賈思勰

作為一個歷史的傳播者,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麼?

對我來說,莫過於想要研究、介紹一個人物的時候,沒有可以信賴的史料用來參考。這也是我基本只涉獵明朝以前的歷史的原因,因為進入十七世紀以後,中國的歷史材料陡然上升,且可信度均算不上特別高。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而即使全部採信二十四史、《資治通鑑》之類的正史、信史,也會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記敘人物太少(對,太少而不是太多),有很多對後世有較大影響力的人物沒有留下傳記。

對於這個問題,偉大領袖在他的《賀新郎-讀史》裡,對中國的歷史有過極為精闢的論述: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有多少風流人物?

而梁啟超先生則有著更加激烈的觀點——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譜也!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仔細想想,還真是如此。無論是被稱作史家之絕唱的《史記》,還是被蔑稱為穢史的《魏書》、仍無定稿的《清史稿》,都是在為帝王將相編撰家譜。能“青史留名”者,絕大部分都是官宦名流,庶人想在其中留名的,大約只能進入《忠義列傳》、《孝行列傳》。部分史書如《三國志》,甚至連這些列傳都沒有。

但是沒能在正史裡留下一份列傳的,不代表就沒有影響力。實際上,很多在史官眼裡看起來很平凡的人,對後世的影響恐怕超過史書裡的幾乎所有人。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就以北魏為例吧,浩浩一本《魏書》,記載了多少北魏一朝的名人,而對於普通人來說能知道個元宏就不錯了,其他人基本上也就隨緣了。而有位在《魏書》、《北史》甚至《資治通鑑》都難覓蹤跡的人,對後世的影響力卻幾乎超越了整本《魏書》裡記載的人物,他就是賈思勰。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有關賈思勰的生卒年、履歷,我們今天一概不知,只大致知道他是北魏益都人(在今天的壽光一代),做過一任高陽太守。甚至就連他做官的地方都有爭議,因為北魏當時有兩個高陽,一個在河北一個在山東,不知道賈思勰到底是哪一個?

所謂的郡太守,放到今天也相當於地級市委書記了。無論是古代還是今天,一個地級市的領導想要名留國史都極難,除非是做出什麼極其有利於國計民生或者令人神共憤的事情。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賈郡守也不例外,在高陽太守任上,他沒能靠政績進入《循吏列傳》或者《酷吏列傳》;但是靠著他留下的著作,他卻與同時代的祖沖之齊名,成為了南北朝時期北方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而那本著作的名字,就叫做《齊民要術》。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所謂“齊民”,有幾種解釋,有人認為是出自“編戶齊民”這個成語,也有人認為是指齊地的人民,還有人覺得是指這本書問世以後正趕上北齊的時代,因此是指的北齊的人民。但是無論哪一種解釋,都不否認一點——這本書是中國最偉大的農學著作。

在賈思勰寫作這本書的時候,北方正經歷一個巨大的變革期——在經過一百多年的基本和平的發展以後,生產和經濟恢復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上;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使得北魏的生產模式更加向農業靠攏。然而一場名為六鎮起義的大火,將這一切重新變為灰燼。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賈思勰寫作《齊民要術》的時期,大約是公元六世紀三十年代,這段時間正是北魏走向崩潰、東西魏互相對峙的時期。各路諸侯征伐不休,兩個魏國之間互相開戰,百姓的生活再次陷入困頓。在這個時候,保存下北魏乃至整個漢魏以來的農業發展成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所以,在亂世之中寫就的《齊民要術》就尤為重要了。在這本名著之中,賈思勰把從開荒到耕種、從生產前準備到對作物的再處理都講的十分詳細;而無論是旱地裡的作物,還是水產品的養殖,在《齊民要術》裡也都有著完整的介紹。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和現在有些掛名的“總編”、“主編”不同,賈思勰寫作《齊民要術》的時候,是和之前的司馬遷、之後的李時珍一樣,親自下到農田裡去觀察記錄,甚至親身做實驗。

比如他要觀察牧羊的特點,就自己掏腰包買了一些羊羔(沒有要公家報銷哦)去養,養了好幾年,將這些小羊的從幼齒到成熟,再到剃毛、下鍋,都詳細記錄在案。這樣的第一手材料,其可信度也就極高了。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放在今天,已經很難想象一個地級幹部會自己出錢搞研究;因此,也就不難理解,身為一個普通太守的賈思勰,能收穫別的太守收穫不到的成就:

從隋唐開始,《齊民要術》就被升格到了官方農業生產指導用書的高度,後面的宋、明、清等朝都著重強調過這本著作的意義,並且直接用於各地農民的生產生活之中。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除了在本國發光發熱外,《齊民要術》還走出了國門,在日本、朝鮮半島等東亞文化圈地區也成為核心農書之一。在達爾文寫作《物種起源》的時候,還專門參考並鳴謝了這本“中國古代大百科全書”。

而在賈思勰的家鄉壽光,如今還有一所高校就是以賈思勰的名字命名的——賈思勰農學院。這位偉大的農學家的名字,至今仍在被當地人民反覆傳頌。

即使生卒年都不可考,他卻因為寫了這本書,至今仍被山東人傳頌

在《兩晉南北朝人物誌》第三部的末尾,我既沒有講王侯將相的故事,也無意去記敘那些名士風流。我想講的,只是一個“普通人”(其身份在今天也不算普通),如何在歷史的沙灘上留下自己不被時間的浪花拍打去印記的故事。

賈思勰編定《齊民要術》的那一年,是公元544年,東魏武定二年。這個年號也許非常奇怪,因為它是東魏的年號。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北魏已經非常陌生,東魏就更加聞所未聞。那麼,這個存在感很低的王朝又是從何而來呢?

咱們下回再說。

(《兩晉南北朝人物誌》第三部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