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為了紀念自己一樁事,改了個地名,如今是個一線大都市

如今中國的一線城市不再只有北上廣深了,很多原先是所謂“準一線”的城市也在2016年被新的城市劃分標準納入一線城市範疇,譬如南京、青島之類。

在新的一線城市中,有一個極其容易被人忽略的城市,因為在這個城市附近有一個太強大的鄰居,耀眼的光芒遮蔽了一切。這個容易被忽略的城市就是天津,它強大的鄰居就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北京。

明成祖朱棣為了紀念自己一樁事,改了個地名,如今是個一線大都市

天津

說到天津這個城市,還是要從明朝初年說起。明朝的太祖皇帝朱元璋為了拱衛朱氏江山,封藩建國,分封諸子。可惜事與願違,他一死,四子燕王朱棣就搞出一個“靖難之役”,從北平起兵,打到南京,推翻了侄子建文帝。

朱棣當年起兵是從一個叫直沽的地方“濟渡滄州”,直沽就是今天天津最初的城址。燕王朱棣成為永樂皇帝之後,在成功喜悅之餘,為了紀念當年發兵的“龍興之地”,把直沽這個曾是“天子渡河之地”,將其賜名為天津,所謂天是天子,津則是渡口。

明成祖朱棣為了紀念自己一樁事,改了個地名,如今是個一線大都市

朱元璋

出於北部國防以及對老基地的重視,明成祖朱棣最終還是決定將都城遷到北平,日後改名為北京。在遷都北京之前,他必須先把作為京師屏障和門戶的天津建設好,於是在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下令在天津設天津衛、天津左衛、天津右衛,統稱三衛。所以,天津的第一部地方誌就叫《三衛志》,很可惜,這部書現在已經失傳了。

所謂的“衛”,是明朝的軍隊編制制度“衛所”制中的第一層級。明朝的軍隊組織分為衛、所兩級。一府設所,幾府設衛。衛設指揮使,統兵士五千六百人。衛下有 千戶所,千戶所下又設 有百戶所。 各府縣衛所歸各指揮使司 都指揮使管轄,各都指揮使又歸中央五軍都督府管轄。

明成祖朱棣為了紀念自己一樁事,改了個地名,如今是個一線大都市

燕王朱棣

衛又分兩種,一種駐紮於京師,一種駐紮於地方戰略要地。衛所駐軍就會築城,即所謂的“衛城”,久而久之就會從單純得到軍事要塞演變成市鎮,乃至城市。

永樂初年,明軍在天津三衛一共駐軍16000餘人,以拱衛將建立的京師和維護當地的安全。在設置天津三衛的同時,明成祖就命工部尚書黃福、平江伯陳瑄、都指揮僉事凌雲、指揮同知黃岡“築城浚池”,也就是修築衛城、疏浚河流。

明成祖朱棣為了紀念自己一樁事,改了個地名,如今是個一線大都市

明成祖

天津衛城的初型是以土版築,城基距地表約四米,逐層用黃土夯實,土層間鋪撒碎磚瓦和瓷片,類似後來所謂的“乾打壘”,所以稱為“築城”。這座土城周長九里餘,城高三丈五尺,寬二丈五尺,城的形狀是東西長,南北短,很像一把算盤,所以當地居民有稱之為算盤城的。

經過一年多的時間,土城建成,於是作為天津衛所的實體矗立起來,至今猶嘖嘖於津民之口的“天津衛”這一慣稱,也自此出現。時隔五年,明成祖將一切部署就緒,便於永樂七年(1409年)正式北遷,建都北京。天津也從此承擔起明清兩代捍衛京師的職責。

明成祖朱棣為了紀念自己一樁事,改了個地名,如今是個一線大都市

明軍

但是,土城築成將近百年時,就日漸傾記殘損,而不得不修建加固,於是在明孝宗弘治六年(1493年),由時任天津兵備道的劉福主持,用磚包砌加固,城池同修,各門增建甕城和城樓,歷時兩年竣工。

朝政府很重視這次重修,特由當時重臣、文學家李東陽親為之撰寫《修造衛城舊記》,記其始末,為天津城建留下了重要文獻。

明成祖朱棣為了紀念自己一樁事,改了個地名,如今是個一線大都市

明孝宗

設衛築城後的天津,各方面都有較快發展,特別是糧、鹽兩大經濟支柱更為顯著,天津從設衛築城以來,經過有明一代的經營,到明清之際,它終以有拱衛京師門戶,河海轉運樞紐,商業繁榮興盛,富魚鹽之利,招八方來客的優越條件,而成為人所矚目的要埠,遠遠超出單純軍事衝的地位。

修築天津衛城,也帶來了商業的繁榮。“當南北往來之衝,南運數萬之漕,悉道經於此,實在一大都會所莫能過也”。

明成祖朱棣為了紀念自己一樁事,改了個地名,如今是個一線大都市

李東陽

可見,明朝的時候,天津就是一線大都市了!

萬曆二十五年,朝廷出於很多原因,最主要就是防禦日本,設置了天津巡撫,“於是,設巡撫官於天津,防畿甸”。天津巡撫的出現,意味著天津建城史進入了新的階段。最初,天津巡撫並沒有陸上轄區,僅有防海的職責。

萬曆二十七年,明神宗又撤銷了天津巡撫這個設置。天津巡撫罷後二十餘年,因形勢變化於天啟元年復置,此次復置的直接原因是明朝的遼陽地區被後金攻克,“廷議設天津巡撫專飾海防”,重設天津巡撫,其主旨是為了抵抗關外後金勢力。復置後的天津巡撫其具體職責是“外防海口,內護神京’,並且有了陸上的轄區。

明成祖朱棣為了紀念自己一樁事,改了個地名,如今是個一線大都市

萬曆皇帝

明亡清興之後,順治九年(1652年),天津衛、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三衛合併為天津衛,設立民政、鹽運和稅收、軍事等輔助職能。 雍正三年(1725年),天津衛撤銷,改為天津州。雍正九年(1731年)昇天津州為天津府,轄六縣一州,相當於地級市的級別。

入清以後的天津,尤其是晚清民國的天津更是精彩,朱言在此篇中暫時不探討了。

天津這個地方的口音很奇怪,與周邊的口音都不一樣。天津市區與北京相距不過一百多公里,與說北京話的武清方言片相距只有十多公里,但天津話和北京話在語音上的差異,顯而易見。

明成祖朱棣為了紀念自己一樁事,改了個地名,如今是個一線大都市

明朝軍人

天津是一座移民城市。明代實行軍屯制度,外地大量移民以軍事組織的形式來到天津一帶屯墾官田,從而出現了許多冠以姓氏的“官屯”地名。“燕王掃北”時,安徽宿州一帶有大批軍士攜帶家眷來到天津。

這些移民實行軍事建制,“家庭承襲,鄰里相望”,形成了封閉的方言圈子。於是,皖北方言成了天津衛的通用語。在天津衛的軍人世家的皖北方言必處優勢地位,對天津話的產生與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天津話聽起來與周邊其他華北方言就不太一樣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