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佔據絕對優勢,為什麼被朱棣翻盤了呢?原因出在這裡'

"

靖難之役是中國歷史唯一一次藩王叛亂成功承繼大統的軍事行動。建文帝在佔據絕對優勢的前提下,重用黃子澄、方孝孺等名儒,逼反燕王朱棣,喪失政權。黃子澄、方孝孺雖然忠烈,卻迂腐保守,不通變故,誤國誤民。

一、削藩的失當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冊封子孫為藩王,在北方長城沿線設置了九邊重鎮,由皇子統軍抵禦蒙古的反攻。邊塞藩王手握重兵,擁有護衛,節制沿線軍隊。如年長的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各擁兵10萬,節制北方眾將,寧王朱權統帥明朝最精銳的騎兵,藩王是抵禦邊塞的主要力量,也成為威脅中央政權的核心力量。


"

靖難之役是中國歷史唯一一次藩王叛亂成功承繼大統的軍事行動。建文帝在佔據絕對優勢的前提下,重用黃子澄、方孝孺等名儒,逼反燕王朱棣,喪失政權。黃子澄、方孝孺雖然忠烈,卻迂腐保守,不通變故,誤國誤民。

一、削藩的失當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冊封子孫為藩王,在北方長城沿線設置了九邊重鎮,由皇子統軍抵禦蒙古的反攻。邊塞藩王手握重兵,擁有護衛,節制沿線軍隊。如年長的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各擁兵10萬,節制北方眾將,寧王朱權統帥明朝最精銳的騎兵,藩王是抵禦邊塞的主要力量,也成為威脅中央政權的核心力量。


建文帝佔據絕對優勢,為什麼被朱棣翻盤了呢?原因出在這裡



明王朝中央政府方面,皇太子朱標早逝,朱元璋立朱允炆為皇太孫。朱元璋晚年通過胡惟庸、藍玉案將開國功臣一掃而盡,開國功勳集團一掃而空。明太祖去世後,朱允炆即位,是為建文帝。建文帝重用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等名儒,視削藩為頭等大事。齊泰為兵部尚書,對政治、軍事略有了解,黃子澄、方孝孺是一介書生,將讀書與治國混為一談,好空談,缺乏執政經驗,建文帝失國由此而來。

朝廷重臣在削藩事宜達成共識後,面臨削弱哪位藩王、如何削弱的措問題。第一,削強藩,還是削弱藩?強藩是指長城沿線掌握重兵的藩王,如掌握重兵的燕王、寧王,晉王已經去世,燕王年齡居長,功勳最大;寧王兵馬精銳,但是他的實際年齡比建文帝還小一歲。弱藩則是內陸各藩王,管轄兵力較少。第二,如何削藩,是維持物質待遇、剝奪兵權,還是廢為庶人、嚴格管制?

其一,在削藩次序上,齊泰認為應該先廢燕王,燕王實力最強,威脅最大,應當首先削弱燕王;黃子澄認為應該從有過失的親王入手,建文帝支持黃子澄的觀點,此舉是建文帝犯下的第一個嚴重的錯誤。在各藩尚未洞察中央削藩意圖時,中央可先下手為強,控制燕王,即可達到削藩目的,至於其他藩王,或削其護衛,或內地遷徙,只是時間問題。削弱一般藩王,則是提前暴露目標,為其造反提供準備時間。黃子澄此舉可謂書生之見,給建文帝以及國家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在燕王朱棣進京朝見時,建文帝並未將其拘押。


"

靖難之役是中國歷史唯一一次藩王叛亂成功承繼大統的軍事行動。建文帝在佔據絕對優勢的前提下,重用黃子澄、方孝孺等名儒,逼反燕王朱棣,喪失政權。黃子澄、方孝孺雖然忠烈,卻迂腐保守,不通變故,誤國誤民。

一、削藩的失當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冊封子孫為藩王,在北方長城沿線設置了九邊重鎮,由皇子統軍抵禦蒙古的反攻。邊塞藩王手握重兵,擁有護衛,節制沿線軍隊。如年長的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各擁兵10萬,節制北方眾將,寧王朱權統帥明朝最精銳的騎兵,藩王是抵禦邊塞的主要力量,也成為威脅中央政權的核心力量。


建文帝佔據絕對優勢,為什麼被朱棣翻盤了呢?原因出在這裡



明王朝中央政府方面,皇太子朱標早逝,朱元璋立朱允炆為皇太孫。朱元璋晚年通過胡惟庸、藍玉案將開國功臣一掃而盡,開國功勳集團一掃而空。明太祖去世後,朱允炆即位,是為建文帝。建文帝重用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等名儒,視削藩為頭等大事。齊泰為兵部尚書,對政治、軍事略有了解,黃子澄、方孝孺是一介書生,將讀書與治國混為一談,好空談,缺乏執政經驗,建文帝失國由此而來。

朝廷重臣在削藩事宜達成共識後,面臨削弱哪位藩王、如何削弱的措問題。第一,削強藩,還是削弱藩?強藩是指長城沿線掌握重兵的藩王,如掌握重兵的燕王、寧王,晉王已經去世,燕王年齡居長,功勳最大;寧王兵馬精銳,但是他的實際年齡比建文帝還小一歲。弱藩則是內陸各藩王,管轄兵力較少。第二,如何削藩,是維持物質待遇、剝奪兵權,還是廢為庶人、嚴格管制?

其一,在削藩次序上,齊泰認為應該先廢燕王,燕王實力最強,威脅最大,應當首先削弱燕王;黃子澄認為應該從有過失的親王入手,建文帝支持黃子澄的觀點,此舉是建文帝犯下的第一個嚴重的錯誤。在各藩尚未洞察中央削藩意圖時,中央可先下手為強,控制燕王,即可達到削藩目的,至於其他藩王,或削其護衛,或內地遷徙,只是時間問題。削弱一般藩王,則是提前暴露目標,為其造反提供準備時間。黃子澄此舉可謂書生之見,給建文帝以及國家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在燕王朱棣進京朝見時,建文帝並未將其拘押。


建文帝佔據絕對優勢,為什麼被朱棣翻盤了呢?原因出在這裡



其二,如何削藩,這關乎藩王的生存環境。中國曆代削藩,均以收回兵權,剝奪了參政、統軍權力為核心,但是還會給予藩王必要的地位和待遇,使其名義上尊貴但是缺乏實權。建文帝依照黃子澄的策略,不顧及手足之情,將有不法行為的藩王盡行廢黜,廢周、齊、代、岷四王為庶人,湘王自焚身亡。諸王儘管有不法行為,還是建文帝的叔輩,明太祖朱元璋的子嗣,建文帝可削其護衛,改換封地,或遷徙進京,建文帝卻將他們貶為庶人,各王兔死狐悲,唯恐自己不得善終,中央與各藩王的矛盾徹底對立。在靖難之役中,各路藩王無一人支援朝廷,可見建文帝在宗室中處境尷尬,谷王朱橞在燕王起步後迅速撤離藩地宣府(今張家口)來到南京,在燕軍兵臨城下後獻金川門,迎朱棣入城。


"

靖難之役是中國歷史唯一一次藩王叛亂成功承繼大統的軍事行動。建文帝在佔據絕對優勢的前提下,重用黃子澄、方孝孺等名儒,逼反燕王朱棣,喪失政權。黃子澄、方孝孺雖然忠烈,卻迂腐保守,不通變故,誤國誤民。

一、削藩的失當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冊封子孫為藩王,在北方長城沿線設置了九邊重鎮,由皇子統軍抵禦蒙古的反攻。邊塞藩王手握重兵,擁有護衛,節制沿線軍隊。如年長的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各擁兵10萬,節制北方眾將,寧王朱權統帥明朝最精銳的騎兵,藩王是抵禦邊塞的主要力量,也成為威脅中央政權的核心力量。


建文帝佔據絕對優勢,為什麼被朱棣翻盤了呢?原因出在這裡



明王朝中央政府方面,皇太子朱標早逝,朱元璋立朱允炆為皇太孫。朱元璋晚年通過胡惟庸、藍玉案將開國功臣一掃而盡,開國功勳集團一掃而空。明太祖去世後,朱允炆即位,是為建文帝。建文帝重用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等名儒,視削藩為頭等大事。齊泰為兵部尚書,對政治、軍事略有了解,黃子澄、方孝孺是一介書生,將讀書與治國混為一談,好空談,缺乏執政經驗,建文帝失國由此而來。

朝廷重臣在削藩事宜達成共識後,面臨削弱哪位藩王、如何削弱的措問題。第一,削強藩,還是削弱藩?強藩是指長城沿線掌握重兵的藩王,如掌握重兵的燕王、寧王,晉王已經去世,燕王年齡居長,功勳最大;寧王兵馬精銳,但是他的實際年齡比建文帝還小一歲。弱藩則是內陸各藩王,管轄兵力較少。第二,如何削藩,是維持物質待遇、剝奪兵權,還是廢為庶人、嚴格管制?

其一,在削藩次序上,齊泰認為應該先廢燕王,燕王實力最強,威脅最大,應當首先削弱燕王;黃子澄認為應該從有過失的親王入手,建文帝支持黃子澄的觀點,此舉是建文帝犯下的第一個嚴重的錯誤。在各藩尚未洞察中央削藩意圖時,中央可先下手為強,控制燕王,即可達到削藩目的,至於其他藩王,或削其護衛,或內地遷徙,只是時間問題。削弱一般藩王,則是提前暴露目標,為其造反提供準備時間。黃子澄此舉可謂書生之見,給建文帝以及國家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在燕王朱棣進京朝見時,建文帝並未將其拘押。


建文帝佔據絕對優勢,為什麼被朱棣翻盤了呢?原因出在這裡



其二,如何削藩,這關乎藩王的生存環境。中國曆代削藩,均以收回兵權,剝奪了參政、統軍權力為核心,但是還會給予藩王必要的地位和待遇,使其名義上尊貴但是缺乏實權。建文帝依照黃子澄的策略,不顧及手足之情,將有不法行為的藩王盡行廢黜,廢周、齊、代、岷四王為庶人,湘王自焚身亡。諸王儘管有不法行為,還是建文帝的叔輩,明太祖朱元璋的子嗣,建文帝可削其護衛,改換封地,或遷徙進京,建文帝卻將他們貶為庶人,各王兔死狐悲,唯恐自己不得善終,中央與各藩王的矛盾徹底對立。在靖難之役中,各路藩王無一人支援朝廷,可見建文帝在宗室中處境尷尬,谷王朱橞在燕王起步後迅速撤離藩地宣府(今張家口)來到南京,在燕軍兵臨城下後獻金川門,迎朱棣入城。


建文帝佔據絕對優勢,為什麼被朱棣翻盤了呢?原因出在這裡



在削藩意圖過程中,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是燕王朱棣的同母弟,年齡在宗親中位列第二,建文帝將其廢黜,令燕王及諸王極為震驚,遂有反意。建文帝元年五月是朱元璋的忌日,各藩必須進京。朱棣認為此行凶險,派三個兒子祭拜,以示無謀反之心。齊泰與魏祖輝認為應該扣留燕王三子,作為人質控制燕王;而黃子澄認為應當釋放三子,麻痺燕王,表明朝廷並無削藩之意。黃子澄的建議實屬書生之意,已經廢黜四王,逼死一王,周王之廢已經驚動燕王,如何去麻痺?但是建文帝最終採取了黃子澄的建議,放燕王三子回封國,失去了制衡燕王最後的機遇。同年七月,燕王起兵,一件輕鬆解決的小事演變成了動搖國本的軍事叛亂,黃子澄率出昏招,可謂罪無可赦。

二、戰略的失誤

燕王起兵後,以一藩之力對抗朝廷的中央軍,建文帝屢次聽信黃子澄、方孝孺的錯誤建議,葬送大好局面。


"

靖難之役是中國歷史唯一一次藩王叛亂成功承繼大統的軍事行動。建文帝在佔據絕對優勢的前提下,重用黃子澄、方孝孺等名儒,逼反燕王朱棣,喪失政權。黃子澄、方孝孺雖然忠烈,卻迂腐保守,不通變故,誤國誤民。

一、削藩的失當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冊封子孫為藩王,在北方長城沿線設置了九邊重鎮,由皇子統軍抵禦蒙古的反攻。邊塞藩王手握重兵,擁有護衛,節制沿線軍隊。如年長的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各擁兵10萬,節制北方眾將,寧王朱權統帥明朝最精銳的騎兵,藩王是抵禦邊塞的主要力量,也成為威脅中央政權的核心力量。


建文帝佔據絕對優勢,為什麼被朱棣翻盤了呢?原因出在這裡



明王朝中央政府方面,皇太子朱標早逝,朱元璋立朱允炆為皇太孫。朱元璋晚年通過胡惟庸、藍玉案將開國功臣一掃而盡,開國功勳集團一掃而空。明太祖去世後,朱允炆即位,是為建文帝。建文帝重用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等名儒,視削藩為頭等大事。齊泰為兵部尚書,對政治、軍事略有了解,黃子澄、方孝孺是一介書生,將讀書與治國混為一談,好空談,缺乏執政經驗,建文帝失國由此而來。

朝廷重臣在削藩事宜達成共識後,面臨削弱哪位藩王、如何削弱的措問題。第一,削強藩,還是削弱藩?強藩是指長城沿線掌握重兵的藩王,如掌握重兵的燕王、寧王,晉王已經去世,燕王年齡居長,功勳最大;寧王兵馬精銳,但是他的實際年齡比建文帝還小一歲。弱藩則是內陸各藩王,管轄兵力較少。第二,如何削藩,是維持物質待遇、剝奪兵權,還是廢為庶人、嚴格管制?

其一,在削藩次序上,齊泰認為應該先廢燕王,燕王實力最強,威脅最大,應當首先削弱燕王;黃子澄認為應該從有過失的親王入手,建文帝支持黃子澄的觀點,此舉是建文帝犯下的第一個嚴重的錯誤。在各藩尚未洞察中央削藩意圖時,中央可先下手為強,控制燕王,即可達到削藩目的,至於其他藩王,或削其護衛,或內地遷徙,只是時間問題。削弱一般藩王,則是提前暴露目標,為其造反提供準備時間。黃子澄此舉可謂書生之見,給建文帝以及國家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在燕王朱棣進京朝見時,建文帝並未將其拘押。


建文帝佔據絕對優勢,為什麼被朱棣翻盤了呢?原因出在這裡



其二,如何削藩,這關乎藩王的生存環境。中國曆代削藩,均以收回兵權,剝奪了參政、統軍權力為核心,但是還會給予藩王必要的地位和待遇,使其名義上尊貴但是缺乏實權。建文帝依照黃子澄的策略,不顧及手足之情,將有不法行為的藩王盡行廢黜,廢周、齊、代、岷四王為庶人,湘王自焚身亡。諸王儘管有不法行為,還是建文帝的叔輩,明太祖朱元璋的子嗣,建文帝可削其護衛,改換封地,或遷徙進京,建文帝卻將他們貶為庶人,各王兔死狐悲,唯恐自己不得善終,中央與各藩王的矛盾徹底對立。在靖難之役中,各路藩王無一人支援朝廷,可見建文帝在宗室中處境尷尬,谷王朱橞在燕王起步後迅速撤離藩地宣府(今張家口)來到南京,在燕軍兵臨城下後獻金川門,迎朱棣入城。


建文帝佔據絕對優勢,為什麼被朱棣翻盤了呢?原因出在這裡



在削藩意圖過程中,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是燕王朱棣的同母弟,年齡在宗親中位列第二,建文帝將其廢黜,令燕王及諸王極為震驚,遂有反意。建文帝元年五月是朱元璋的忌日,各藩必須進京。朱棣認為此行凶險,派三個兒子祭拜,以示無謀反之心。齊泰與魏祖輝認為應該扣留燕王三子,作為人質控制燕王;而黃子澄認為應當釋放三子,麻痺燕王,表明朝廷並無削藩之意。黃子澄的建議實屬書生之意,已經廢黜四王,逼死一王,周王之廢已經驚動燕王,如何去麻痺?但是建文帝最終採取了黃子澄的建議,放燕王三子回封國,失去了制衡燕王最後的機遇。同年七月,燕王起兵,一件輕鬆解決的小事演變成了動搖國本的軍事叛亂,黃子澄率出昏招,可謂罪無可赦。

二、戰略的失誤

燕王起兵後,以一藩之力對抗朝廷的中央軍,建文帝屢次聽信黃子澄、方孝孺的錯誤建議,葬送大好局面。


建文帝佔據絕對優勢,為什麼被朱棣翻盤了呢?原因出在這裡



燕王起兵後迅速控制了北平地區,隨後佔據保定,控制區域不過今北京、保定等地區,朝廷派老將耿炳文率軍討伐。燕王久經沙場,掌握的皆為精銳,在正面戰場大敗耿炳文。耿炳文善於堅守,死守真定(今石家莊市正定區),燕兵於是撤軍。此時,戰略局面對建文帝極為有利,他可以從全國範圍的內調集兵力、糧草圍剿燕王,燕王兵馬雖然精銳,但是資源畢竟有限,倘若堅持消耗戰,難以維持長久。此時建文帝再度犯下錯誤,他聽信黃子澄、方孝孺的建議,令李景隆接替耿炳文成為主帥。李景隆是開國功臣李文忠的兒子,是典型的紈絝子弟,軍事能力遠不及戍守邊塞的燕王,六十萬大軍毫無招架能力,明朝精銳力量蕩然無存。滿朝文武大臣建議處斬李景隆,但是建文帝只是將其召回,在燕王兵臨南京城下之際,李景隆與谷王開城門投降,可謂諷刺。

此後,燕兵節節勝利,兵臨城下。方孝孺卻建議建文帝死守社稷,此時的燕軍孤軍深入,其所控制的區域不過河北一帶,兵馬是燕軍和寧王朱權所部,絕大多數地區歸朝廷控制,倘若建文帝撤離國都,詔令天下討伐燕藩,斷不會將江山拱手讓出,最終建文帝自焚於皇宮(一說出家逃離),明朝皇位嬗變。


"

靖難之役是中國歷史唯一一次藩王叛亂成功承繼大統的軍事行動。建文帝在佔據絕對優勢的前提下,重用黃子澄、方孝孺等名儒,逼反燕王朱棣,喪失政權。黃子澄、方孝孺雖然忠烈,卻迂腐保守,不通變故,誤國誤民。

一、削藩的失當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冊封子孫為藩王,在北方長城沿線設置了九邊重鎮,由皇子統軍抵禦蒙古的反攻。邊塞藩王手握重兵,擁有護衛,節制沿線軍隊。如年長的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各擁兵10萬,節制北方眾將,寧王朱權統帥明朝最精銳的騎兵,藩王是抵禦邊塞的主要力量,也成為威脅中央政權的核心力量。


建文帝佔據絕對優勢,為什麼被朱棣翻盤了呢?原因出在這裡



明王朝中央政府方面,皇太子朱標早逝,朱元璋立朱允炆為皇太孫。朱元璋晚年通過胡惟庸、藍玉案將開國功臣一掃而盡,開國功勳集團一掃而空。明太祖去世後,朱允炆即位,是為建文帝。建文帝重用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等名儒,視削藩為頭等大事。齊泰為兵部尚書,對政治、軍事略有了解,黃子澄、方孝孺是一介書生,將讀書與治國混為一談,好空談,缺乏執政經驗,建文帝失國由此而來。

朝廷重臣在削藩事宜達成共識後,面臨削弱哪位藩王、如何削弱的措問題。第一,削強藩,還是削弱藩?強藩是指長城沿線掌握重兵的藩王,如掌握重兵的燕王、寧王,晉王已經去世,燕王年齡居長,功勳最大;寧王兵馬精銳,但是他的實際年齡比建文帝還小一歲。弱藩則是內陸各藩王,管轄兵力較少。第二,如何削藩,是維持物質待遇、剝奪兵權,還是廢為庶人、嚴格管制?

其一,在削藩次序上,齊泰認為應該先廢燕王,燕王實力最強,威脅最大,應當首先削弱燕王;黃子澄認為應該從有過失的親王入手,建文帝支持黃子澄的觀點,此舉是建文帝犯下的第一個嚴重的錯誤。在各藩尚未洞察中央削藩意圖時,中央可先下手為強,控制燕王,即可達到削藩目的,至於其他藩王,或削其護衛,或內地遷徙,只是時間問題。削弱一般藩王,則是提前暴露目標,為其造反提供準備時間。黃子澄此舉可謂書生之見,給建文帝以及國家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在燕王朱棣進京朝見時,建文帝並未將其拘押。


建文帝佔據絕對優勢,為什麼被朱棣翻盤了呢?原因出在這裡



其二,如何削藩,這關乎藩王的生存環境。中國曆代削藩,均以收回兵權,剝奪了參政、統軍權力為核心,但是還會給予藩王必要的地位和待遇,使其名義上尊貴但是缺乏實權。建文帝依照黃子澄的策略,不顧及手足之情,將有不法行為的藩王盡行廢黜,廢周、齊、代、岷四王為庶人,湘王自焚身亡。諸王儘管有不法行為,還是建文帝的叔輩,明太祖朱元璋的子嗣,建文帝可削其護衛,改換封地,或遷徙進京,建文帝卻將他們貶為庶人,各王兔死狐悲,唯恐自己不得善終,中央與各藩王的矛盾徹底對立。在靖難之役中,各路藩王無一人支援朝廷,可見建文帝在宗室中處境尷尬,谷王朱橞在燕王起步後迅速撤離藩地宣府(今張家口)來到南京,在燕軍兵臨城下後獻金川門,迎朱棣入城。


建文帝佔據絕對優勢,為什麼被朱棣翻盤了呢?原因出在這裡



在削藩意圖過程中,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是燕王朱棣的同母弟,年齡在宗親中位列第二,建文帝將其廢黜,令燕王及諸王極為震驚,遂有反意。建文帝元年五月是朱元璋的忌日,各藩必須進京。朱棣認為此行凶險,派三個兒子祭拜,以示無謀反之心。齊泰與魏祖輝認為應該扣留燕王三子,作為人質控制燕王;而黃子澄認為應當釋放三子,麻痺燕王,表明朝廷並無削藩之意。黃子澄的建議實屬書生之意,已經廢黜四王,逼死一王,周王之廢已經驚動燕王,如何去麻痺?但是建文帝最終採取了黃子澄的建議,放燕王三子回封國,失去了制衡燕王最後的機遇。同年七月,燕王起兵,一件輕鬆解決的小事演變成了動搖國本的軍事叛亂,黃子澄率出昏招,可謂罪無可赦。

二、戰略的失誤

燕王起兵後,以一藩之力對抗朝廷的中央軍,建文帝屢次聽信黃子澄、方孝孺的錯誤建議,葬送大好局面。


建文帝佔據絕對優勢,為什麼被朱棣翻盤了呢?原因出在這裡



燕王起兵後迅速控制了北平地區,隨後佔據保定,控制區域不過今北京、保定等地區,朝廷派老將耿炳文率軍討伐。燕王久經沙場,掌握的皆為精銳,在正面戰場大敗耿炳文。耿炳文善於堅守,死守真定(今石家莊市正定區),燕兵於是撤軍。此時,戰略局面對建文帝極為有利,他可以從全國範圍的內調集兵力、糧草圍剿燕王,燕王兵馬雖然精銳,但是資源畢竟有限,倘若堅持消耗戰,難以維持長久。此時建文帝再度犯下錯誤,他聽信黃子澄、方孝孺的建議,令李景隆接替耿炳文成為主帥。李景隆是開國功臣李文忠的兒子,是典型的紈絝子弟,軍事能力遠不及戍守邊塞的燕王,六十萬大軍毫無招架能力,明朝精銳力量蕩然無存。滿朝文武大臣建議處斬李景隆,但是建文帝只是將其召回,在燕王兵臨南京城下之際,李景隆與谷王開城門投降,可謂諷刺。

此後,燕兵節節勝利,兵臨城下。方孝孺卻建議建文帝死守社稷,此時的燕軍孤軍深入,其所控制的區域不過河北一帶,兵馬是燕軍和寧王朱權所部,絕大多數地區歸朝廷控制,倘若建文帝撤離國都,詔令天下討伐燕藩,斷不會將江山拱手讓出,最終建文帝自焚於皇宮(一說出家逃離),明朝皇位嬗變。


建文帝佔據絕對優勢,為什麼被朱棣翻盤了呢?原因出在這裡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說,燕王朱棣雄才大略,執政能力遠強於朱允炆,靖難之役的成功對中國進程的積極作用更大。

就事件本身而言,建文帝用人不當,激化宗室矛盾,原本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引發了全國性的戰爭,給剛剛恢復的明朝經濟帶來了沉重的打擊。黃子澄、方孝孺等文官書生意氣,在國家政務方面一塌糊塗,一錯再錯,可謂誤國誤民。因此,我們在觀察歷史時,要站在當時社會的角度,探究其對社會進程所做出的貢獻。後世對方孝孺、黃子澄等人不乏褒獎之意,但是恰恰是他們的所作所為葬送了建文帝的政權,為國家和民眾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可謂罪大惡極。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