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允炆為何只當了四年皇上?明成祖:浪漫幼稚,毫無決斷

要說起明朝第二位皇上朱允炆,他這皇上當的時間也夠尷尬的,也就四年,一個手指頭都沒數完就下位了,然後像人間蒸發那樣,不見人影了。

朱允炆,是朱重八的孫子,朱標的次子,這身份倒是不尷尬,哪哪都有長輩疼愛的感覺。可後來他爹朱標還未登基即英年早逝 ,他爺爺朱元璋就欽定他的儲君之位,立他為皇太孫。

在當時爺爺還在,爸剛死的時候,作為朱重八那老油條的親生寶貝孫子性子看起來倒不會隨他爺爺,性子就隨他爸,說好聽點就是溫文爾雅;一針見血地所就是性格仁柔、優柔寡斷,英斷不足。

這就是在當時看來的,以後坐上皇位了還不知呢!

明朝朱允炆為何只當了四年皇上?明成祖:浪漫幼稚,毫無決斷

就在阿炆尷尬的四年在位期間他就實行削藩之舉。這昔日的小皇孫發起力也挺猛的,竟敢對他爺爺在位期間執行的分封政策發起挑戰。

首先朱重八的分封政策和賦予藩王清君側的權利是靖難之役的源頭,可以說是罪魁禍首。其次是因為當時這小皇孫怕有人想危及他的皇位,其中最擔心的就是這藩王中實力最大的四叔叔啦,所以當時削藩要針對的主要是炆兄的四叔。

炆兄採用先剪枝葉(弱藩)再砍樹根(明成祖)的方式削藩。不得不說這建文對叔叔們的做法太過分了。這小子不知道他之前是不是裝“溫文爾雅”的那款,削藩的急切和凶狠程度令人重新認識他了。

在不到一年時間內連廢五王,朱重八去世不過一個多月,屍骨未寒之際就廢周王尤為過分,甚至是令人髮指,直接將諸王叔父廢為庶人,完全不留任何餘地,與其叫削藩不如叫廢藩。

到兩個月,明成祖同母弟周王就在八月被捕,並廢為庶人。緊接著,建文元年四月,湘、齊、代三王被廢,其中湘王朱柏全家自焚而死,再過兩個月,岷王又被廢為庶人。

明朝朱允炆為何只當了四年皇上?明成祖:浪漫幼稚,毫無決斷

至於燕王明成祖,被削的藩王日子悽慘無比,囚禁的囚禁,流放的流放。本身兒子全送南京,交出北平三衛,甚至裝瘋賣傻……但是這有用嗎?明顯沒用,本身的侄子和那群文官們沒有一個是要放過他。

在當時的窘況下,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權力與否,而是腦袋搬家與否…… 所以一直裝瘋賣傻的他後來暗地裡召集兵力,蓄勢待發,明成祖於七月起兵靖難。

在當時大一統的環境下,藩王造反幾乎沒有成功的先例的情況下,人家的四叔就偏偏策反成功了,玟兄當時應該覺得好打臉哦。靖難之役後炆兄就下落不明。

明朝朱允炆為何只當了四年皇上?明成祖:浪漫幼稚,毫無決斷

其實現在分析性地來看,為什麼當時如此山窮水盡的的燕王能夠策反成功呢?首先從炆兄自身角度來講,他最大的錯誤是根本沒理解和信任他爺爺的能力,朱重八已經為他能當穩皇上做足了工作,可以說這炆兄只要什麼都不動,他的皇位就穩如泰山。

無奈熊孩子自以為高明,偏要把朱重八苦心布的局全盤推翻,背道而馳本身胡搞瞎搞,如果不輸才叫沒天理。具體方面除了削藩,這炆兄另一個大錯就是激烈地變更祖制,急切抬高文臣地位,貶抑武將勳臣,以至多數地方武臣對這場皇族內鬥持冷眼觀望態度。

還是從自身角度來說,這炆兄自大,沒有原則,用人不明,好面子,沒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人。早在他還是皇太孫的時候,黃子澄跟他說過:“諸王的護衛勉強就夠自保,一旦有變,大軍壓境,誰人可擋?

漢初七國之亂並非不強,最後灰飛煙滅,大小強弱不同,正義與非正義不一樣而已。”他聽後,表示很贊同。可後來呢?一即位,就幹出了裁軍之舉,真是令人大跌眼鏡。

這表面上看來是一種仁政,但其實是在削弱國防力量。所以後來要來對抗他四叔的時候不就跟摔得跟狗吃屎嗎。

明朝朱允炆為何只當了四年皇上?明成祖:浪漫幼稚,毫無決斷

對比一下朱瞻基是怎麼對付朱高煦的:御駕親征,一戰而擒。所以那些說什麼新政的我覺得就歇了吧,瑜不掩瑕。登基幾天就開始削藩。削藩就削藩吧,這大方向是沒錯的。

可是執行成什麼了,這明明就是逼著手上還有點兵的皇叔們去鋌而走險吧?ZZ就是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這屁股還沒把龍椅捂熱乎呢就把本身變成老朱家的孤家寡人了。

其次,從對手實力角度來講,炆兄的掌舉國之力卻幹不贏偏居一隅的四叔,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他四叔的綜合能力極強。

這燕王要反也實在是被這過分的侄兒逼到牆角了,看到那幾個被削藩的兄弟的下場他能不膽戰心寒?連裝瘋這種不要臉的招數都用上了,可見他其實對造反是沒啥信心的。

不過他的性格決定了他是寧死不肯做鹹魚的,抄刀子幹!不知道是不是前輩子拯救過太陽系,運氣實在好到逆天——這也從側面證明了他的對手實在豬到逆天。

明朝朱允炆為何只當了四年皇上?明成祖:浪漫幼稚,毫無決斷

燕軍能勝,的確在當時看來有些出乎意料。燕王當時的兵力和本身侄子相比,當然是羸弱的一方。但他最聰明的就是,攻下一城後並不駐防,而是集中所有兵力一直往南京方向打。

​因為明成祖知道,他沒必要全殲明軍,他只要以最快的速度攻進南京城,控制住京城,就可以君臨天下,明軍見木已成舟也只能俯首稱臣。

建文帝之失有二

一:浪漫幼稚,毫無決斷;二:不識軍旅,以殺伐之視為兒戲。單純從戰役來看,明成祖能破南京是有運氣的偶然,雖然炆兄昏招連連,拉都拉不住。

但是從長遠來看,建文帝這麼玩法,吃棗也藥丸,大明朝的頭號威脅在北,北境必為重兵之境,炆兄這麼搞法,北方遲早生事 。

所以最後阿炆被四叔拉下龍椅,都怪阿標死的早。有阿標在,幫他收拾好叔們,阿炆就可以穩坐龍椅,高枕無憂了。可惜沒有如果,阿標死的早,沒爹的娃命苦啊,椅子被搶了。

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也變成了“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歷史上的靖難之役就是告訴我們任何軍事上的勝利都是以強勝弱,弱者永遠也不會勝利。成則王侯敗則寇,歷史就是這麼無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