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出殯,大擺“迷魂陣”:韓國學者又考證了,讓人哭笑不得

明朝 朱元璋 韓國 中國歷史 葫蘆齋主人 2017-04-04

朱元璋出殯,大擺“迷魂陣”:韓國學者又考證了,讓人哭笑不得


一直以來,明太祖朱元璋葬身何處,眾說紛紜。南京過去有個民謠:“南京有三怪,龍潭的姑娘像老太,蘿蔔當作小菜賣,十三個城門抬棺材。”

相傳朱元璋出殯時,搞了一個“迷魂陣”,當天十三城門同時出棺。這個說法已傳述了六百年,是南京民間最經典的段子之一。儘管有人認為無稽之談,然而,確實有史料記載,明人朱國楨《皇明大政記》則有:“而發引,各門下葬”。

有人則猜測,在十三城門同時出棺前,朱允炆已將朱元璋靈柩,從皇宮祕密通道,直接抬進了孝陵內。但是,更有人相信,朱元璋下葬時,真身棺材未抬進孝陵內,特別是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此說一度傳得很神。

孝陵“空穴說”,自古有之。傳說當明孝陵所在的紫金山一帶,每到半夜便有老婦人的啼哭聲傳出,附近人都覺得很怪,你傳我傳,就傳成是馬皇后在哭泣,原因是朱元璋把她一個人拋在孝陵內,此即所謂“後來孝陵傳夜哭,應緣馬後悲孤獨”。朱元璋出殯,大擺“迷魂陣”:韓國學者又考證了,讓人哭笑不得

在這個“夜哭”的基礎上,孝陵是朱元璋的衣冠冢一說,也附會出來,並流傳開了。後來傳說皇家後來在孝陵前大做法事,“夜哭”現象方才消失。

那麼朱元璋不葬在孝陵內又會葬在哪?中國民間有不同的說法,主要是兩個地方。一是真身葬於今南京城西的朝天宮,“世傳三清殿下為明祖真葬處”。“高皇帝龍蛻,在宮不在陵”一說,就是這麼一回事情。但對這樣的說法,大家都並未當真,清代浙東學派代表人物全祖望曾就此寫了一首詩,叫《從朝天宮謁孝陵》,詩稱“鍾阜衣冠是與非,朝天弓劍更傳疑。難尋玉匣珠襦地,但見神功聖德碑。開國諒無慚漢祖,嗣孫底是學曹丕。當年可笑山陵使,亂命何人為弼違。”

朱元璋另一個真身葬地,傳說在北京,這與朱棣篡權之後,由南京移都北京有關。

朱棣與朱元璋一樣,十分迷信,營建北京紫禁城時,覺得大內少了一座能鎮住王氣的風水山,便用城內筒子河和太液池南海挖出的泥土,堆了一座人工山,將之當成“鎮山”、“國運山”,以彌補紫禁城風水缺陷。同時,祕密遷葬朱元璋於此,因名“萬歲山”。此山即今景山,又名煤山。不知是不是巧合,亡國皇帝崇禎就死於此。

由於朱元璋死後祕葬,大擺迷魂陣,衍生許多傳說和猜測。

朱元璋出殯,大擺“迷魂陣”:韓國學者又考證了,讓人哭笑不得

大家都知道,近年來韓國某些學者熱衷於研究中國歷史,然後移花接木,佔為己有,這位崛起於布衣的大明開國皇帝,也沒有幸免,一度成了韓國媒體上的新聞人物——他改國籍了,本來是安徽鳳陽人氏,現在換了高麗戶口本,當上了韓國京畿道人。

當然了,這些學者找出許多荒誕的考證,其中也有朱元璋死後的“空陵說”。韓媒稱,在韓國民間也有傳說,孝陵是空的,按照朱元璋的遺言,死後遺體是在非常保密的情況下安葬在了朝鮮半島,所以現在的明孝陵裡沒有朱元璋的遺體。

對於這一說法,委實令人哭笑不得。唉,只怪老朱讓人不省心。

在小編看來,這些學者之所以熱衷把朱元璋變成韓國人,主要是這位明太祖身世太多傳奇,祖上八輩勞苦大眾,為了謀生多次遷居,難以考證,本身幼年坎坷多多,連死後也擺個迷魂陣,讓後人無法獲知他真實下葬之地,這無疑給人剽竊以可乘之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