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為何沒有太監亂政的現象,因為他有一點比明朝做得更好

清朝為何沒有太監亂政的現象,因為他有一點比明朝做得更好

明清是君權高度高度集權的朝代,什麼是君權高度集中呢,說白了就是皇帝權力比之前歷朝歷代的皇帝大多了。

如果說之前歷朝歷代即使有大權獨攬隨心所欲的皇帝,那麼他們是依靠的個人能力,而不是制度使然。明清則是在制度上多方完善,諸如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廢中書省和丞相制,分權於六部,六部再直接向皇帝負責;還有清朝時期雍正帝在雍正七年設立軍機處,都是屬於制度集權。

所以說在明清那種制度集權的情況下,只要皇帝不是太昏庸,依靠制度來說,都是大權在握,是為君權高度集中。

雖說封建社會是屬於家天下,君權集中對於皇帝而言自然是好事。但權力的集中,不只是意味著軍政庶務皆獨斷於一人,更是意味著皇帝需要人輔助他治理泱泱大國。

文臣武將自然是協助皇帝治理天下的必要選擇之一,但自古以來,不論君權高度集中的明清,亦或其他朝代都不可能將所有信任放於文武百官身上,所以皇帝選擇各種各樣的群體來協助他們,比如說後宮皇后、外戚、太監、藩王等血緣近親或者身邊親信。

清朝為何沒有太監亂政的現象,因為他有一點比明朝做得更好

但選擇這些群體,給予這些人權力也是有風險的。諸如西漢的外戚王莽就篡了西漢江山,唐朝的太監在中後期更是肆意欺壓皇帝,藩王掌權呢,西漢有七王之亂,西晉有八王之亂,清朝則是後宮干政,慈禧太后架空皇帝當政47年之久。

而在明清君權高度集中的朝代,明朝經常是太監亂政,禍國殃民;而清朝就沒有出現過這般情況,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宋安之就來給大家說說。

說起來明朝太監亂政,清朝卻沒有這個現象,還跟兩個朝代的藩王制度有關係。

大家想想皇帝身為最高統治者,不只是要獨攬大權,更需要起用文武百官還有諸如後宮外戚等勢力,來讓這些人幫助他治理國家。相應的這些人也會形成各種勢力各種小團體,皇帝自然需要平衡這些勢力,或者說起用幾方勢力,來達到平衡。

可以說藩王是平衡環節中一個重要的環節,不是說非他不可,但是沒有他,就不太好平衡,需要在其他方面彌補。

大家看看明朝的藩王呢,在開國初期因為明太祖朱元璋的分封,擁有很大的權力,結果燕王朱棣造反成功以後,將藩王的權力進行閹割,剝奪其兵權,限制其自由使之成為被圈養的高級動物。

清朝為何沒有太監亂政的現象,因為他有一點比明朝做得更好

明朝自明成祖朱棣以後的皇帝對於藩王是極度不信任,藩王越廢物皇帝越放心。但皇帝沒有藩王協助治理國家,其他諸如後宮和外戚呢,更是沒有。

明朝的制度,其實很是完善,明太祖朱元璋雖然在藩王制度上面犯了錯誤,但為了避免太監亂政,明確規定宦官只供灑掃侍奉,“不許讀書識字”,“不得兼外臣文武銜”。還特意造了一面三尺高的鐵碑,立於宮門口,上鑄八個大字: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皇后一般也是選自平民之家,皇后父親一般也就是封個沒有實權的伯爵,這樣一來後族沒有勢力,也沒有擴大勢力的機會,自然不會形成後宮或者外戚亂政。

可以說明太祖朱元璋是想完美的避免再現太監亂政、後宮干政、外戚擅權,而他留下藩王制度,其實是想著起到輔助皇帝治理天下的作用,並不能說是錯的離譜。

只不過明成祖朱棣靖難以後,乾脆將這個藩王作用給閹割了,這樣一來,後宮、外戚、太監、藩王都干政不得,更是起不到輔佐作用,文臣武將就要一家獨大了。

面對這種情況,明成祖朱棣以後的皇帝,為了集權,為了避免一家獨大,開始了選擇性無視明太祖朱元璋留下的祖制,起用太監來制衡文臣武將。

清朝為何沒有太監亂政的現象,因為他有一點比明朝做得更好

像在太祖和成祖朝,武將擁有不錯的權力,到了明仁宗繼位以後,因為很多武將勳貴曾支持他的弟弟漢王朱高煦為皇儲,所以不再重用武臣,軍國大事的決策,武臣不得過問;還設置了守備太監和鎮守太監,並且讓文臣參贊軍務,以分武將之權,避免武將擁兵自重。

明仁宗和兒子明宣宗在位的仁宣時期,內閣的權力進一步加大,在不違背祖制的情況下,閣臣的官階從五品升至三品,又從三品升到三孤的從一品,還可以晉封師保,兼帶尚書官銜,大大的超過六部尚書的正二品官階。

從仁宣時期,可以看出文臣武將中武將的權力被限制,文臣以內閣為代表,開始一飛沖天。明朝皇帝當然不可能使文臣一家獨大,所以繼續重用太監,因此明宣宗時期,開始起用太監代行批紅權,甚至還設立內書堂,選年十歲上下者二三百人,撥內書堂讀書,以大學士陳山教導。

由太監組成的二十四監,不只是總攬了皇城一切事務,其中的司禮監更是權勢滔天,好似帝國的影子內閣一般。

從此以後,司禮監和內閣成為輔佐皇權的兩大機構,皇帝居中調節,進可大權在握,退可如嘉靖帝和萬曆帝那般消極怠工,不至於大權旁落。

清朝為何沒有太監亂政的現象,因為他有一點比明朝做得更好

總結來說,明太祖朱元璋的創造的理想國度,是以藩王來輔佐皇帝治天下,達到平衡效果,其中諸如後宮、太監、外戚這些勢力是被限制和打壓的。但明成祖朱棣靖難以後,將藩王這個重要平衡一環給取消了,到了仁宣時期,為了平衡朝局,避免文臣一家獨大,於是皇帝以太監替代藩王,補上這重要的平衡一環。

雖然在那種環境之下,不男不女的太監不被社會認可,只能依靠於皇權才可以生存,所以皇帝對他們很放心。但同樣的是,就是因為這些太監不男不女,所以多是心理扭曲之輩,將明帝國給搞的是烏煙瘴氣,在歷史上留下極其不光彩的一面。

明朝有太監亂政,那麼清朝為什麼沒有呢?

因為清朝皇帝集權和平衡朝局的環節不需要太監,所以太監自然沒有擅權的空間。

雖然清承明制,但其實清朝繼承明朝制度,只是繼承到形式之上,內在經過發展多是面目全非了,所以明清平衡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

像清朝前期,制度就一直在變化之中。

清朝為何沒有太監亂政的現象,因為他有一點比明朝做得更好

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八旗制,有著八家分權之意,是個典型式的結盟分散式的汗國政權;清太宗皇太極則是大力集權,統領了八旗中的三旗,雖建立議政王大臣會議,但擴大議政的人數,以稀釋那些八旗旗主的權力;到了多爾袞成為攝政王以後,開始打壓諸王,使議政王大臣會議再也起不到之前的作用,便宜了後來親政的順治帝。

順治帝登基以後,因為之前多爾袞打壓諸王,所以清朝的藩王們權力大為收縮,但八旗之內的大臣們開始抬頭,因此順治帝開始了集權,以其他勢力來打壓八旗大臣。

可以說順治帝時期清朝是最接近太監亂政的,雖然順治帝多方效仿明太祖朱元璋,如順治十年六月,仿明朝二十四衙門,設內十三衙門,嚴為限制,令宦官不得過四品。順治十三年六月,又仿明祖立鐵牌,禁內官干政。

但十三衙門的設立,隨著八旗大臣的抬頭,開始成為順治帝集權的工具,順治帝跟明朝皇帝一般,重用太監以打壓八旗大臣。

清朝為何沒有太監亂政的現象,因為他有一點比明朝做得更好

當然這段時間並沒有持續太久,不久順治帝駕崩,留下了四大輔臣輔佐年幼的康熙帝。四大輔臣代表的是八旗大臣,自然是將十三衙門撤銷,還將順治帝寵信的太監吳良輔處死。

至此順治帝想用太監集權的想法徹底破產,同時清朝對於宦官的依賴並明朝那般,仿明制建立起的十三衙門,其職責由內務府代替。

到了康熙帝親政以後,這位皇帝繼續進行集權,隨著清朝開國諸王的權力被限制,並且以鰲拜被擒,標誌著八旗大臣被打壓。康熙帝的集權就方便很多了,他開始以皇子集權,康熙三十七年,康熙的六個兒子被授予爵位和八旗領民,掌握了一部分八旗權力。

這些皇子也就是日後的藩王,在政治擁有很大的權力,但並沒有多少兵權。還不外封,只是留在京城,既威脅不了皇帝,更方便皇帝監視,還可以使輔佐皇帝,成為平衡朝廷勢力的一環。

至此可以看出,清朝在順治時期,其實是有著太監亂政的可能,因為順治帝需要以太監集權,需要以太監成為平衡朝局的一環,但順治帝並沒有來得及徹底實施,就駕崩了。康熙帝后來的選擇是以藩王制來集權打壓八旗,來平衡朝局,也就是與明朝正好相反。

清朝為何沒有太監亂政的現象,因為他有一點比明朝做得更好

明朝剛開始想以藩王集權和平衡朝局,後來藩王制被宦官制頂替,所以釀成了明朝太監亂政。清朝則是剛開始想以宦官來集權來平衡朝局,後來卻是被藩王制頂替;而且改進版的藩王制度,藩王只擁有政治權力,並沒有兵權,皇帝也好控制,光是清朝改進的這一點,就很是成功,清朝自然沒有出現過太監亂政的現象了。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清朝屬於少數民族大一統政權,內部的滿漢之爭,其實更有利於皇帝居中調節和平衡朝局,對於使用太監等來集權,倒不是那麼迫切的需要。

所以說歷朝歷代藩王、太監、後宮、外戚,都是皇帝平衡朝局,進行集權的幾個選擇。運用好了,自然是萬事大吉,皇帝居中大權獨攬;運用不好了,就是西漢亡於外戚,唐朝皇帝被奴才欺壓的情況了;

這把雙刃劍,還真是不好把握。明清不一樣的太監狀況,更是凸顯出運用的好了和運用得不好了的巨大差別。

清朝為何沒有太監亂政的現象,因為他有一點比明朝做得更好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專注於明清史及其中國大歷史,喜歡以不一樣的角度來說說那些一成不變的歷史,覺得可以的朋友記得點贊關注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