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淘沙巷和無錫古驛道

明朝 中國古代史 顧愷之 周忱 無錫史志 2017-05-01

文/陳振康

淘沙巷在無錫南長街的北端,是南長街西側沿著無錫南運河的一條約二百米長的水弄堂,西接清揚路。歷史上,淘沙巷和無錫有名的古驛館曾有關聯。

無錫南門古驛道和古驛館

鮮為人知的是,洋溢濃郁江南市井風情的南長街,曾是馬蹄噠噠的古驛道,在淘沙巷一帶還設立了驛館。

古代的驛道就是今天的國道,又稱為官道,是由中央政府投資並按統一國家標準修建的全國公路系統。古代驛道主要用於中央政府與地方的各種政務、經濟、軍事等公文信息傳遞、物資運輸、軍隊調動、軍隊後勤補給和官員出差、調任與巡視。也是中央政府對邊疆地區進行政治上控制的重要手段。

和驛道一起的還有驛站(驛館),它是沿驛道設立的負責官方接待、信息傳遞,道路管理和軍隊供給的機構。驛道和驛站合稱為驛傳系統,名驛,作用相當於今天的郵政電訊、政府招待所和兵站。

驛的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秦始皇一統天下後,在全國範圍內修築了以咸陽為中心的驛道,設立驛,以四通八達,控制全國。以後的各朝各代都設立這機制。

無錫淘沙巷和無錫古驛道

無錫淘沙巷和無錫古驛道

如今舊址上重建的錫山驛站 攝影:勇志成

南長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紀,這裡是北宋開設的驛道。驛道南連蘇州,北接常州,與水驛古運河並行。據無錫史志載 :宋初 ,無錫縣設有太平、南門、北門三驛。位於南長街北端的馬昌弄和淘沙巷一帶,即為古代錫山驛館的遺址。當時南門錫山驛是古運河岸邊水陸驛道上的主驛站,從朝廷加急文書、到各地就任的九品以上官員,途經無錫就會在此換馬住宿。既有為人而設的驛館,又有飼養驛馬的馬廠,也是驛夫歇息、食宿之所。白天旗幡高懸,晚上天燈一串,人來馬往,非常熱鬧。到元代 ,驛傳稱站赤(站赤,驛站的譯稱,蒙語音譯),為適應征戰需要 ,其組織規模甚為龐大 ,可通達亞、歐二洲。元代,在無錫洛社、新安設水陸站赤 ,附置11個遞鋪。到了明代初期,撤洛社、新安站赤 ,在南門馬昌弄和淘沙巷一帶建錫山驛館 ,附設五牧、洛社、潘葑、黃埠墩、縣前、清寧橋 (即清名橋)、千里亭、望亭及馬墓 9個遞鋪。錫山驛的規模,大大超過了位於常州無錫交界處的五牧驛(現石塘灣處)、和無錫蘇州交界處的望亭驛。 驛館東瀕古運河 ,在臨河修建了闊達 5丈 的多級石階碼頭 , 供官船、差舟停泊 ,上行到常州 ,下行到蘇州。陸上驛道 ,去常州走運河的下塘塘岸(河東為下塘) ,去蘇州則走運河的上塘塘岸(河西為上塘)。

清襲明制 ,無錫南門錫山驛增沒有3個遞鋪。清雍正年間 ,為適應征戰設軍機處 , 交兵部另設六百里加急遞傳塘報(軍報)站 ,官府公文仍由驛傳。咸豐年間,太平軍攻佔無錫,錫山驛館毀於戰火。又由於中山河變窄等原因,到清同治年間,在西門橋北皇華亭右另建了新驛館,達官政要乘驛船穿中山河進南門錫山驛的線路被迫改道。清光緒年間,滬寧鐵路通車後,驛傳被廢除。它漫長而輝煌一時的歷史,就此劃上了句號。2003年,錫山驛遺址被批准為市級文保單位。

黃埠墩畔古驛道和三裡橋

和無錫南門的南長街相似,無錫北門的北塘大街的前世,竟也有無錫的古驛道。北門運河黃埠墩是無錫古驛道的9個遞鋪之一。黃埠墩畔有一條古驛道,是一條貫通常州、蘇州的官塘大道。有史記載,東晉元帝(公元300年前後)時,這條驛道是由蘆葦塘堆砌出來的。

無錫淘沙巷和無錫古驛道

黃埠墩

無錫淘沙巷和無錫古驛道

三裡橋

這條荒涼的古驛道,兩岸雖無人煙,但東邊不遠的後祁裡倒是一個居民集居場所。人們往返驛道,一汊河上雖有木板相通,但危險難走。東晉年間(公元370年前後),當時地方官是顧悅之,就是東晉時大名鼎鼎的無錫大畫家顧愷之的父親。他兒子顧愷之眼見驛道上的交通困難,決定在河汊上建橋。顧愷之僱用了工匠砌石墩,上面鋪了木板,造成了一座簡易木橋,取名顧港橋,並勒石於橋墩壁間。到了明代嘉靖年間,當地的鄉賢顧懋章、顧可久父子,再修建顧港橋。為求牢固,改木板為石條,橋建成後,取名為三裡橋,此橋名沿用至今。

皮日休詩諷唐宰相

唐文宗時期,無錫憫農詩人李紳,升任尚書右僕射門下侍郎。他赴長安時 ,帶去了惠山的二泉水,請當時的宰相李德裕品茗。李德裕品嚐後十分欣賞,認為該水甘冽醇厚,是上品 。藉其權勢 , 李德裕竟令無錫縣供奉二泉泉水,用驛馬從無錫遞送進京。唐末詩人皮日休隱居惠山,對此寫了首諷刺詩 “ 丞相常思煮茗時 ,郡侯催發只嫌遲。吳關去國三千里,莫笑楊妃愛荔枝。”當年唐玄宗為了討得楊貴妃的歡心,不惜千里迢迢,從遙遠的南方為她運來新鮮荔枝,遭眾非議。唐相李德裕為貪圖享受 ,假公濟私,動用驛馬遞運,走的就是黃埠墩畔的古驛道,累得沿途驛夫怨聲載道,真是勞民傷財。

名臣周忱巧修古驛道

黃埠墩畔的古驛道路基原來都是泥土堆砌而成,經風雨侵蝕,常易倒塌。到明代,名臣周忱巡撫江南,對其進行了修復。周忱(1381—1453),字恂如,號雙崖,江西吉水人。明朝前期名臣,有經世才,以善理財知名。明朝永樂二年(1404),周忱登進士第,補翰林院庶吉士。翌年進學文淵閣,尋擢刑部主事,進員外郎。洪熙元年(1425),遷越府長史。宣德五年(1430年),經大學士楊士奇、楊榮的賞識,被薦為工部左侍郎,巡撫江南諸府,總督稅糧。周忱到任巡撫江南的第二年,就到無錫整治芙蓉湖,他對驛道的堤岸十分關注,見古驛道荒蕪,號召社會出力修護,但當時無錫鄉紳多持觀望。於是他心生一計,周忱命入太湖捕魚的船戶,每天回城帶一些鵝卵石,將卵石堆於驛道河邊。這樣的日積月累,逐漸聚石成堆。後,周忱就下令築鵝卵石石塘,計三百丈,古驛道得到了修護。

後來到了清康熙年間,無錫士紳顧敦(恩貢生,廷試授知縣),常去京師、省府,途經北門三裡橋,親見土堤水浸,極易崩塌,縴夫行人,徙涉十分困難,就萌生了效法先祖(指顧愷之建顧港橋,顧懋章父子建三裡橋)行善之事。他出資組織勞力,購買石料,將古驛道的土砌塘岸改為石條,一色青石下打木樁,使驛道得以鞏固。他的修復工程從三裡橋起築石塘,直至孟裡鎮,綿延二十餘里,巍巍如水上長城,十分壯觀。

乾隆帝古驛道快馬回京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帝第二次南巡江南,二月十六日到無錫縣界。三月十一日乾隆帝迴鑾到望亭南營盤,批閱了軍機處用六百里加急轉呈的新疆緊急塘報 ,得悉回部和卓(首領)霍集佔叛亂 。大和卓、小和卓是新疆回部白山派首領,是中國西北地區歷史上兩位著名的伊斯蘭教領袖。小和卓即霍集佔。乾隆二十二年(1757),霍集佔殺死清軍副都統阿敏道,舉兵自立,發動叛亂。乾隆帝得知此急報的當天,仍從容地駐蹕惠山寄暢園 ,夜間和探花、刑部尚書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寄暢園園主秦蕙田同賞二泉映月美景 ,御題了漪瀾堂額。三月十二日清晨,乾隆帝輕裝策馬,在百餘護衛的簇擁下,改騎龍駒馬,由黃埠墩上岸,踏走黃埠墩畔的古驛道,塵土滾滾向北而去。乾隆六次南巡都乘坐“安福艫 ”龍舟 ,惟獨這次迴鑾 ,捨棄了舒適的龍舟 ,改騎龍駒馬匆匆催鞭趕回京城處理國家大事。故在他所作遊記詩末有“笑我匆匆催騎去”句,印記了此事件。乾隆帝回京後隨即發兵征討大小和卓,乾隆二十四年(1759),大小和卓兵敗西逃,叛亂遂平。大小和卓之亂的平定標誌著清代中國統一戰爭的完成,此役之後,天山南路重新納入中國版圖,清代中國疆域臻於極盛。

這真是,古運河畔憶驛道,小城無錫故事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