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4世紀,商王盤庚從奄(今山東曲阜)遷都殷(今河南安陽小屯村),開啟了商朝此後二百多年的燦爛文明;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從櫟陽遷都咸陽,加快了秦國崛起的步伐;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洛陽,贏得了中原文化的認同;公元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從上都開平府(在北京以北約三百公里處)遷都燕京(今北京),並改稱大都,從此繪就了中國歷史上空前廣闊的版圖。遷都,需要有足夠的膽識與氣魄,接下來,該輪到哪一位帝王了呢。

公元1402年,是明太祖之孫建文帝朱允炆在位的第四個年頭,也是他的叔父燕王朱棣從北平起兵的第四年。因為擔心分封在外的叔父們兵權太重,建文帝即位後即著手削藩,這立即引起了勢力最為強大的燕王朱棣的反抗。公元1399年,朱棣以清君側為名從北平起兵,四年後,燕王軍隊在谷王朱穗,曹國宮李景隆等人的內應下,攻下都城南京,建文帝在一場大火中不知所終,這一事件,史稱靖難之役,43歲的朱棣即將成為明王朝新的主宰者。

就在這一年的六月十七日,燕王朱棣在謁拜朱元璋孝陵歸來的途中,導演了一場“黃袍加身”的勸進鬧劇,一番裝模作樣後,朱棣即皇帝位,從此皇位正式易主。公元1403年,明王朝的年號更改為永樂,明朝歷史進入了永樂時代。

永樂元年正月,朱棣在南京郊區隆重祭祀天地後回到奉天殿,君臣行禮之後,善於揣摩上意的禮部尚書李至剛向朱棣提出了一個建議:以北平為北京,這開啟而來明朝遷都的序幕。然而,大明王朝的國都由南京遷至北平,不僅要舉全國之力,而且,後來花了整整十九年才得以實現。

毛佩琦:都城在哪裡,牽扯到國家君主對於他的廣大疆土的控制,同時他還要考慮到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軍事的諸方面的問題,所以在永樂元年,李至剛提出來要遷都,這不是一個突然出現的問題,這是一個必須馬上解決的問題。

李至剛恰恰說出了朱棣的心意,應該說這不僅是朱棣的心意,也是朱元璋的遺願,在大明王朝最初的幾十年時間裡,都城定在哪裡,似乎一直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早在洪武初年,朱元璋就曾對辯論、洛陽、西安等城市做過考察,他還在家鄉鳳陽建中都皇城,後來種種原因中途停建,轉而修繕南京城,但是,南京似乎也並非朱元璋心中理想的都城,晚年的朱元璋曾特意派出太子朱標北巡,考察遷都之事,遺憾的是太子朱標不幸於洪武二十五年去世,遷都之事就此擱置。

將都城遷往北平在朱棣看來是再合適不過的選擇,他下令改北平為北京,並改北平府為順天府,同年二月,朱棣下詔,設置北京留守行後軍都督府,北京行部,北京國子監,於是,北京儼然成為第二國都。完成太祖的夙願雖然朱棣遷都北京的理由顯得名震雅順,但是,統一朝中對遷都的認識,完成遷都的各項準備工作,時機還遠未成熟。對於朱棣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來說,遷都還有他更深層次的思考。

《明史紀事本末》有這樣一段血淋淋的記錄:方孝孺之黨坐死870人,鄒瑾案誅戮440人,練子寧之獄棄市150人,陳廸之黨杖戍180人,司中之系,姻婭從死者80餘人,胡閏之獄全家抄提317人,董鏞之逮,姻族死戍230人。以上七案,共牽連2200多人。朱棣皇位的取得,在眾多建文舊臣看來是大逆不道的,因此朱棣取得皇位之後,他們有的效死建文帝,有的逃匿不仕,有的甚至圖謀行刺朱棣。朱棣十分惱怒,大肆屠戮建文舊臣,特別是作為帝師的方孝孺,因拒絕為朱棣寫即位詔書而被株殺十族,比“九族”還多了一族:學生。一人受株,更多的人受到連累,就像瓜藤一樣綿延不絕,形成所謂的“瓜蔓抄”。

15世紀初年的南京城,被朱棣殘酷殺戮後的血腥、恐怖和疑懼氣氛所籠罩,經久不散。

再強悍的心靈,於夜深人靜之時捫心自問,多少會也有幾分脆弱與不安,朱棣曾問手下大臣,自己這樣做是不是得罪天地祖宗,手下安慰他:“陛下應天順人,克成先志,何罪?”朱棣這才心裡稍稍感到安慰。然而過分強調遷都與逃避心靈自責的關係,未免把這位鐵血帝王看得柔軟,其實,永樂皇帝遷都北京主要出於現實考慮,是控制北方邊界。

公元1368年八月,朱元璋手下大將徐達率領明朝軍對攻克元大都,元順帝被趕回北方,蒙元殘餘勢力就此開始了與明朝的長期對抗,後來,朱元璋將他的幾個成年的兒子分封在西安、太原、北平、大寧為王,鎮守邊疆,在之後與蒙古軍隊的戰爭中,北平幾次都作為軍隊調集的集散地。從戰略角度考慮,將首都定在北京,是一個極具膽識的選擇,朱棣挺身站在北方前線,樹立了天子狩邊的氣概。但是,朱棣遷都,除加強北部邊防之意外,還有他更加宏偉的英雄之略。

毛佩琦:明成祖如果要做一個偉大的帝王,他有一個現成學習的榜樣,那就是忽必烈,北京不僅可以控制廣大黃河兩岸,廣大江南江北,還可以控制長城以北,大漠以北,這是一個雄才大略的選擇。

自秦朝以來,很多朝代都把長城作為抵禦北方遊牧民族武裝勢力的屏障,朱棣則要控四夷而制天下,把王朝的勢力延伸到長城以北,建立一個與蒙元帝國相媲美的強大王朝。在這張宏偉壯闊的大明版圖中,北京是整個國家的中心,因此,朱棣不惜多次北征,壯志不已。然而,朱棣面對的滿朝文武又有幾人能讀懂他的雄心。

的確,遷都是一項極其巨大而複雜的政治、經濟乃至心理變化的工程,朱棣對新都的經營,首先從移民展開。永樂元年(1403)十月,一批被流放的犯人移往北京地區墾荒,接著直隸、蘇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民總共近四千戶落籍北京。永樂二年至三年(1404~1405),政府又將山西太原等地二萬戶居民遷至北京地區,另外,南京、浙江富民三千戶被遷至北京的宛平、大興兩縣。從此,北京地區人口開始急劇增加,勞動力充盈,農業生產逐漸恢復。

毛佩琦:作為一個都城,它必須以一個繁榮的經濟做支撐,所以當時就開始了大規模的移民,這種大規模移民不僅僅是為往都城去移,而是從山西這些地方,所謂窄鄉,向河北、山東這樣所謂寬鄉來遷移。其實這種移民早在洪武時期就曾經有過,只不過是在永樂時期規模更大,持續的時間更久。

永樂四年(公元1406),以營建皇帝北巡宮殿為名,北京悄悄開始修建,然而,一個龐大帝國遷都,勢必牽動全國的神經,都城的營建除了需要聚集大量的人力,還需要調配和聚攏各種資源,其中最為重要的當然是糧食,眼下僅僅依靠大量的移民屯田遠遠不能徹底解決首都的糧食供應。

永樂七年(1409)二月十一日,朱棣踏上他登基後的第一次北巡,他從南京出發,經過將近一個月的長途跋涉後到達北京,隨著他一同北上的還有一個處理政務的行政班子。天子所在的地方稱“行在”,隨行的朝廷大員職銜中便也多了“行在”的字樣,皇帝及政府大員的到來,表明此時的北京分擔了帝國的部分行政功能。然而北巡的舟車勞頓也讓朱棣感覺到營建新都城的最大難題—物資運輸,依靠水路溝通南北,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是多為帝王的夢想。

公元605年,隋煬帝開鑿了南起杭州北至涿郡的京杭大運河,元朝則增修了通惠河、洛州河和會通河,與隋代運河連接起來,但這條新的運河從未全線通航過。公元1391年,黃河在河南原陽西南這個決口,從此,會通河淤塞報廢。到朱元璋統治時期,北方及遼代一帶的軍糧運輸,只能依靠風險損耗極大的海運,以及費時費力的陸運。重新疏通運河顯然是解決遷都物資運輸的最佳選擇。

永樂九年(1411)年初,朱棣敕令重修大運河,3月,工部尚書宋禮和刑部侍郎金純帶領30萬丁夫開始疏浚會通河,一年後,汶水改道,會通河疏浚並拓寬,兩年後,朱棣又派平江伯陳瑄負責運河,開鑿了淮安段的清江浦,在短短的一年之後,陳瑄完成任務,京杭大運河全線暢通。

六百多年後的今天,這條為遷都而疏浚貫通的京杭大運河,依然發揮著強大的運輸功能,而當年從杭州灣向北延伸近兩千公里的大運河,一經疏通立刻就成為明朝糧食運輸的大動脈,這條大運河連接長江、淮河、黃河與衛河,流經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和天津,十萬餘官兵,幾千艘運糧船,沿著世界上最長的人造水路長年南來北往。朱棣在位期間,這條大運河每年向北方運輸多達六百萬石,保障了京城的糧食供給,這一數字是朱元璋時期的六倍,更為重要的是疏浚後大運河也成為營建北京城所需大量物料的運輸通道,

在完成漕運的基本任務外,負責運送糧食的船工和押運糧食的官兵,允許隨船攜帶少量貨物與沿途當地人進行交易,於是,運河兩岸一些漕運碼頭開始繁榮起來,北方的街市上常常會出現來自南方的特產,熱鬧的運河碼頭也混雜著南腔北調。

張利民:交通建立了代表著物資交流通暢了,這樣運河就溝通了南北方的物資交流,所以形成了幾個節點,臨清是個節點,揚州是個節點,天津是個節點,靠什麼發展,靠土宜。允許他們帶一定的、當地的,南方的土特產,到這邊來賣。

霍慶順從小就生活在運河邊的楊柳青鎮,他大半輩子都在和木版年畫打交道。

霍慶順:楊柳青年畫給人一個柔和感,要透出精和細,還要透出透亮,那種飄逸性,通過刻,能刻出來,你畫往往畫不出來。

天津楊柳青年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達,明清時期發展到鼎盛,曾經出現過家家會點染,戶戶善丹青的興旺景象。在霍慶順看來楊柳青年畫的興盛,與門前的這條大運河有著不解之緣。

霍慶順:因為你做年畫,你就需要原材料,這些原材料必須從南方來進,你比如說顏色也好,筆也好,墨也好,大部分都是從南方運過來的,通過航道運輸,也就是運河靠漕運運到這裡來。

蘇州的顏料,宣城的紙,湖州的毛筆,這些品質優秀的南方材料使楊柳青年畫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幾百年來傳承至今,在運河沿岸嗎,更多的城市因漕運的暢通逐漸繁盛。近兩千公里的大運河,成了溝通中國南北經濟,文化的重要通道。

大運河疏通後的第二年,也就是永樂十一年(1413),朱棣再一次踏上了北巡的行程,這次到達北京後,朱棣一呆就是三年,他似乎越來越喜歡這座未來的國都皇城,朱棣幾乎將南京忘卻了,皇帝第二次北巡讓明王朝的權力中心越來越向北京集中。

毛佩琦:大運河的開通就好比是京廣鐵路的開通,它帶動了周邊一系列的經濟文化的繁榮,促進了南北經濟交流,它是明代中華民族走向大一統,走向大融合這樣一個非常重要的背後支持。

就在第二次北巡期間,朱棣還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將徐皇后的安葬在北京,永樂五年,與朱棣生死與共的徐皇后在南京去世,久久未葬,就在第二次北巡出發之前,朱棣令次子漢王朱高煦護送徐皇后的靈柩前往北京,最終安葬在了昌平天壽山下的長陵之中,按照明朝太祖關於帝后合葬的定製,這座陵墓也將是朱棣本人的陵寢。皇后下葬長陵這一舉動等於向天下表明,遷都北京的行動即將全面展開。

集天下良材,是營建北京城的必需品,這場牽動全國的原料大采辦早在永樂四年(1406)就已開始。長江上游的橫斷山脈崇山峻嶺,人跡罕至,六百年前,是珍貴楠木的產地,為了給即將興建的都城準備木料,數以萬計的民夫披荊斬棘,入山採木。經過嚴格挑選的優質木材,由於體量巨大,先經臨時開掘的山路,由民夫運送到最近的水源河道,漂流進入長江,然後順著運河一路北上。在沒有現代運輸工具的時代,巨木採伐、運輸過程中的人力死傷可想而知,曾有“入山一千,出山五百”的比喻。萬里輾轉而來的木材堆放在崇文門外的神木廠,供北京城的建築使用。

建設都城所需的另一種重要原料就是石材,產自北京周邊的漢白玉色調渾白,質地均勻,體積較大,成為修建皇城的首選。而這些優質的石材往往埋藏較深,開採異常艱辛。都城所需的物料,很多都是各地專供北京的。運河邊的蘇州御窯,就專門為皇宮製作地磚,這種兩尺見方的地磚以特有的黏土作原料,經過繁瑣的手工工藝製作而成,從永樂時期開始,它就一直是紫禁城的專用品,用來鋪設皇宮最重要的宮殿。經過千挑萬選後,只有那些質地堅細,敲之若金屬般鏗然有聲的地磚,才能被運往京城,因此又被稱為金磚。

在那個皇權至上的社會裡,建設北京所需的任何一種材料,無不是品質最優,工藝最好,價值最高的,製作要求也最為嚴格,從宮城營建的第一天起,就有很多工匠的身家性命與這座建築綁在了一起。木、石、磚、瓦等建築材料的準備,花費了整整十年的時間,永樂十四年(1416),北京城營建工程正式拉開了序幕,其中最為龐大的工程當屬都城的核心建築—紫禁城。

王子林:整個天空有三大星垣,居中的叫紫薇垣,紫薇垣就是紫宮,紫就是此的意思,宮就是中的意思,紫薇紫宮,就是此中,就是這個中心就稱為紫宮,那麼這個是天帝住的地方。到了南北朝的時候,就有人把那個皇宮稱為禁城,進而稱為紫禁城。

處於都城中心的紫禁城,四周城牆高築,牆外有護城河環繞,宮中有八千多間房屋整座宮殿格局按前殿後寢的禮制規範建設而成,前三殿包括奉天殿(後改稱皇極殿、太和殿)、華蓋殿(後改稱中極殿、中和殿)、謹身殿(後改稱建極殿、保和殿),用於朝廷大典及皇帝重要朝會。後三宮為乾清宮、交泰宮、坤寧宮,用於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及生活起居之所。文華殿、武英殿、東六宮、西六宮則分列左右,嚴格對稱。

宮殿設計所蘊含的禮制規範更是超乎想象,從臺階數量到大殿的尺寸,甚至小到一顆門釘,都不是隨意安放。在謹身殿也就是今天的保和殿背後,就安放著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塊漢白玉石雕,它長16.57米,寬3.07米,厚1.07米,重量超過二百噸,石料的開採就花了十多年時間,運送它更是費盡了周折。巨大的方木拼接成旱船,從房山通往北京的沿途,開鑿了無數水井,在潑水成冰的冬季開始運輸。有資料記載,運送這塊巨石,共動用人力達兩萬六七千人,騾馬1800頭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費盡周折安放的大石雕,有什麼特殊意義,史料並沒有給出更多的解釋,然而我們今天可以肯定的是,它恰恰位於紫禁城乃至整個北京城規劃的重要基準線—中軸線上,大概也為求得江山永固的寓意吧。

王子林:中軸線把北京城和紫禁城分成了兩半,凡是代表文的那些建築,屬於文的都在東邊,屬於武的建築都在西邊,這個就是儒家的最高的哲學思想,就是以一陰一陽之為道的思想。當皇帝坐在寶座上面的時候,他的東邊是文,西邊是武,也就是陰陽,陰陽結合在一起,這就是天道,天道主生,也就是要求你統治者要效法天道,替天行道,推行仁政,把善施給普天之下,讓老百姓都幸福、都快樂,這就是紫禁城營建的最高的思想。

營建材料堆積如山,規劃設計細緻縝密,無數工匠開始在這塊幾十萬平方米的場地上有序施工,北京一時間成為明王朝疆域內最熱鬧、最龐大的建築工地。

李嬊平:咱們見到的紫禁城,儘管規模非常宏大,能夠看到的部分其實不過佔全部工作量的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地皮以下是十三層大磚,就是用城磚滿鋪滿擠,是純灰來砌制的,在這些大磚的基礎下面才是一層三合土,一層碎磚層,我們叫尬尬層,就是把碎磚鋪底,然後要壓,再把他碾實,一層一層築起來,所以它的基礎工程非常費時。

據史料記載,修建皇城動用了十萬夫匠,百萬工役,而當時全國的人口不超過一億,只有少數人被歷史記錄了下來。泰寧侯陳珪,永樂四年(公元1406),被任命為督建北京城的總指揮,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去世,他沒有等到紫禁城落成的那一天,負責設計的蔡信,木匠出身的蒯祥、郭文英、徐杲,瓦匠出身的楊青,石匠出身的陸祥等等,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獲得了皇帝的褒獎,其中蔡信,蒯祥甚至由工匠授官,最後做到工部侍郎,官至正三品。

李嬊平:那麼多的人同時被提拔成為官員,這在封建社會是一個極大的突破,因為自古以來都是讀書求仕途,還沒有多少人通過手藝換得官位,這種情況極少,所以也就反映了他們當時的建樹有多大。

名垂青史的畢竟是少數,更多的工匠們默默無聞終其一生,但這座舉世無雙的皇城就是最好的見證,直到今天,我們還能聽到許多關於他們建造這座皇城的傳奇故事,歷史不會忘記他們。

淺野浩克是一位來自日本的建築設計師,他此行來到蘇州是希望為自己的一項設計找到最為傳統的中國建築工藝。經過一番周折,他終於見到了中國香山幫匠人的傳承人陸耀祖。

香山幫,這個生活在太湖邊上的工匠群體,自明代開始脫穎而出,朱棣營建北京時,香山的工匠從這裡沿運河北上,將精湛的建築技藝帶到了北京城。香山幫最引以為榮的作品莫過於蒯祥主持建造的紫禁城承天門,也就是現在的天安門。香山幫的古建技法如今已成為代表中國文化的元素和符號,走向更廣闊的舞臺。

拿到日本設計師淺野浩克的設計要求後,陸耀祖和幾位香山幫傳承人一起開始研究工藝細節,斗拱的尺寸,門窗的結構,樑柱的佈局,這些極其講究的古建營造技藝,處處都凝結著香山幫先祖的智慧與心血。

六百多年前,正是這個來自太湖之濱的工匠群體,憑藉其精湛的技藝,執著的精神,和全國各地百萬工匠一起來共同創造一個建築工程奇蹟。

永樂十八年(1420),紫禁城工程基本竣工,一朵建築奇葩終於盛開在擁有古老文明的東方。這座輝煌的宮殿,不僅氣勢磅礴,精美絕倫,同時還巧妙的蘊含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觀念。

古代人認為,山為實氣,水是虛氣,因此,“背山面水”是中國傳統建築的共同追求。紫禁城後面的萬歲山(即後來的景山)與昌平長陵的天壽山遙遙相對,將龍脈之氣引入宮城。金水河從萬歲山西北方向注入護城河的西北角,引入紫禁城內,蜿蜒而行,經武英殿、文華殿、太和殿、東華門等重要建築與宮殿,形成“水抱”之勢。這樣,有山,有水,紫禁城就變得氣韻生動起來。然而,這一山一水的佈局還有更為玄妙的考慮。

王子林:當時古代社會也是相信神的社會,君權神授,那麼朱棣把誰搬出來了,把一個天神,這個天神叫玄武,就是我們民間稱的真武大帝,把他搬過來了,玄武的象徵就是龜和蛇結合在一起。所以說永樂時期,紫禁城後面這個山(景山)叫萬歲山,萬歲,什麼最長壽,就是龜,那麼紫禁城裡面有一條金水河,這條河蜿蜒曲折,就像一條蛇一樣。龜和蛇結合在一起,這就是天神,天神玄武,那麼整個紫禁城就是在天神玄武的保護之中。

在縝密的風水觀念佈局下,在儒家哲學的指引下,整個北京城沿中軸線鋪展開來,輝煌的皇宮之外是皇城,正門為承天門,也就是清代改名的天安門。向南至大明門為寬闊的大道,道路兩側築有東、西千步廊。千步廊左側為禮、戶、吏、兵、工五部等中央機構,右側為五軍都督府衙所。

皇城之外為大城,南部為繁華商業區,大城共開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阜成門、西直門、朝陽門、東直門、德勝門、安定門九門,大城南郊建有皇帝祭祀天地的大祀殿和山川壇。

皇城營建基本竣工,中央機構進駐完畢,街市林立,人群熙攘,帝都北京出顯繁榮,營造北京城的十多年間,大明帝國耗費無數人力、物力,明成祖朱棣也從不惑之年走向了花甲。四十年前,他第一次踏上這塊土地時,滿目荒涼,40年後,他讓這個城市變得光彩奪目。

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十月,朱棣帶領許多大臣並攜帶著各府部的印信入居新落成的都城。

永樂十九年(1421)正月初一,是朱棣欽點為遷都大典的日子,這一天的北京城紅日東昇,天朗氣清,冰雪融化,朱棣在奉天殿接受群臣的朝賀。禮部主事蕭儀曾這樣描述這一場景:“九夷八蠻,莫不來廷,山呼之聲,遠邇歡動。”

與新都北京的華麗和熱鬧相比,南京卻是另一幅模樣,遷都之後,南京變成了配都,這裡雖然保留了整套的中央機構,但各部門的名稱之前都要加上“南京”二字。

然而,朱棣近二十年的努力只換來四個多月的興奮,永樂十九年四月初八,紫禁城裡最輝煌的建築三大殿莫名其妙遭到雷擊,三大殿在天火中化為灰燼,直到二十年後才得以重建。

這一場天災引發了朝廷的地震,朱棣認為,天降災難,一定是自己的執政出了問題,他不僅下令減免賦稅,懲治失職官員,還取消了自己的生日慶祝活動。

他下詔求讓大臣直言上書,批評自己的不妥言行,令朱棣沒有想到的是遷都再一次飽受詬病。言官鄒緝上書,直陳新都營建勞民傷財,還提到強拆民房給百姓帶來的疾苦。而禮部主事蕭儀的奏疏則批評永樂皇帝,棄絕南京皇脈與孝陵有違天意。朱棣大怒,以“謗君之罪”處死蕭儀,鄒緝定罪為多斥時政,其他直言的大臣也全都下獄。懲處十分嚴厲,但反對之聲仍甚囂塵上,朱棣讓質疑遷都的科道言官們和支持遷都的部院大臣一起在午門外跪下,進行一場辯論,雙方僵持不下。最後戶部尚書夏原吉深知皇帝其實只是想就此事推卸自己的責任,便主動將責任攬到自己的身上。他讓太監轉呈皇帝說:“給事中,御史屬於言官,而且使應詔求言,即使說錯了也沒有別的什麼意思,我等作為大臣,在遷都一事上沒有統籌好,罪該萬死。”朱棣見終於有大臣願意攬下責任,心情才平復,此事遂告平息。

雄才大略、胸懷天下的永樂皇帝朱棣,此時實實在在感到了不為人所理解的痛苦與悲哀,然而,無論怎樣的爭論,都改變不了遷都這一既成事實,北京以國都的身份開啟了它對這個王朝越來越重大的影響。

毛佩琦:他實際上影響了以後幾百年的政治格局,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明成祖也是一個帶有開創性的皇帝,明朝遷都北京以後,實際上加強了對北方的控制,西北地區,明朝當時排除了很多使者,出使西域,同時明朝在建都北京以後,繼承了元朝的做法,就是加強對西藏的控制,所以遷都北京是一個綜合性的工程,是一個走向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重要一步。

不僅如此,遷都北京還相對緩和了宋、元以來中國經濟南強北弱的趨勢,儘管朱棣遷都後相當長的時間裡,北方經濟總體上仍然落後於南方,但國家權力的北遷給北方注入了實實在在的發展動力,給中國地域經濟結構佈局帶來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永樂二十二年(1424),也就是明政府正式遷都北京後的第四年,朱棣在第五次北征蒙古回師途中突然去世,直到今天,關於朱棣遷都的爭論還在繼續。有人認為正是因為遷都形成的天子狩邊的局面,讓明朝在之後的二百多年裡多次暴露在蒙古及滿清八旗騎兵的攻擊之下,並最終導致了明王朝的覆滅,更有人質疑,朱棣遷都是把眼光放在北方浩瀚的草原和沙漠,間接導致了中國航海事業的停止,使地理大發現讓位於西方。

朱棣死後,紫禁城金鑾寶座上的皇帝換了一個又一個,但這座百萬民眾為之付出巨大艱辛勞作乃至生命的北京城,這座耗費永樂皇帝無數心血和帝國鉅額財富的紫禁城,一直成為國人的目光聚焦之所在,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中樞。

之後近六百年中,除20世紀20年代末至40年代末這20餘年外,這裡一直是中國的政治中樞,今天,金碧輝煌的紫禁城已不再是昔日的皇家禁地,而這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已經成為兩千多萬人口共同生活的家園,同時也是13億中國人共同的心靈家園。北京,它屬於每一箇中國人,也屬於東方,屬於世界。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肅說歷史”。

參考資料:《中國通史》紀錄片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