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覺得不雅的“屎尿屁”,卻是孩子們的大愛?|《呀!屁股》

敏感期 英國 動物 東西兒童教育 東西兒童教育 2017-08-25

為什麼我們覺得不雅的“屎尿屁”,卻是孩子們的大愛?|《呀!屁股》

某個時期,你會發現你的寶貝忽然對“屎尿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三句不離“屎尿屁”

千尋大概是在三歲半左右,開始對屎尿屁產生了濃厚興趣。經常三句話不離這幾個詞,有時,正吃著飯呢,她會問:“媽媽,你看這個黑豆像不像老鼠拉的屎?”,要麼就是指著某個不喜歡吃的菜說:“我不吃這個,有一股屎味兒。”

走在路上,會忽然問:“媽媽,剛才我放的屁會不會把我的小內褲崩爛而且帶著屎……”

一天,跟她爸逛商場,她爸不小心放了個屁,擔心被周圍人聽到,很不好意思地準備拉著她遁形,哪知她非常天真非常興奮地喊道:“爸爸,你放了個臭屁,哈哈!”她爸的臉,整個一大寫的“囧”。

更讓人風中凌亂的是,有時竟然還摳摳屁屁自己再聞聞,一副很陶醉的樣子……

如果她說“屎尿屁”時,我們故意反應大點,她會更大聲更得意地反覆說,彷彿自己掌握的是具有魔力的詞彙。心裡多半在想:平時威嚴的爸爸和溫柔的媽媽,一聽到這些詞就變得‘不好意思’,真是‘太有意思’了!

不只是她,我很快就發現,與她同齡的小朋友們全都是“屎尿屁”的忠實粉絲。

我去幼兒園接她放學,幾個小朋友同行,他們最喜歡玩的一個遊戲,就和“屁”有關。跑到我前面,撅起小屁股,假裝放屁。我呢,還得裝作被他們的臭屁薰得快暈倒的樣子,小朋友高興得笑個不停,如果佯裝生氣去抓他們,他們就更開心了。

後來,“屎尿屁”還成了社交手段,這群熊孩子,用“臭屁”這樣的詞語吸引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因為我發現,每天放學後,要跟我玩“放屁遊戲”的孩子是越來越多啊……

“屎尿屁”的趣味,全世界孩子都有

記得以前看過一本書,是英國兒科醫生兼精神分析師溫尼科特寫的《媽媽的心靈課》,書裡有一段聊到孩子小便,我覺得挺有意思:

在膀胱充滿以前,寶寶並不知情,充滿後他就會有想要排尿的衝動。起初,這多半是自動反應,可是寶寶逐漸發現,憋一下就有獎賞,因為憋一下再排尿是有快感的。這裡發展出的祕密儀式,豐富了小嬰兒的生命,讓生命值得活下去,也讓身體值得住下去。

我想,拉粑粑和尿尿道理是一樣的。身體是孩子自己的,排洩的快感也是孩子自己的,他們從中獲得了愉悅,並體驗到了隨之而來的掌控感,以及與他人區分的界限感。他們有時還會去觀察自己的排洩物,其實,從心理學角度看,排洩物就是孩子身體創造出來的東西嘛,就像是他們自己的作品。孩子對“屎尿屁”的興趣,就是對自我探索的興趣。

所以,就全世界的孩子而言,只要他們會經歷自我探尋的過程,就必然擁有一段對“屎尿屁”熱愛的日子。

對此,我們大可不必緊張。

越阻止,越來勁

首先,我想確認一下,“屎尿屁”並非髒話。但一些家長,還是將它們劃歸到了髒話範疇,畢竟在成人世界裡,這些詞兒既不文明又不雅觀。

可3-5歲的孩子,對“屎尿屁”的興趣一方面是因為自我探索,一方面是因為處於汙言穢語敏感期,你越阻止他,他越覺得這些詞彙有力量。他們觀察到,這些話引起了大人的強烈反應,於是說得愈發興起。

我還注意到,那些越少被父母關注,或者處於情感飢渴狀態的孩子,越愛用“屎尿屁”這樣的詞吸引大人注意。

女兒的小夥伴,一個四歲男孩,爸爸媽媽在外地工作,週末才回家看他。這孩子說“屎尿屁”的頻率明顯多很多,太多了就顯得不正常。後來,我觀察到,男孩最喜歡在他爸爸媽媽回家時說,就忽然明白過來,一方面,他是在用這些爸爸媽媽阻止他說的詞彙刷存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從爸媽的強烈阻止上感受到,這些“汙言穢語”更有力量,可以幫助他表達和宣洩負面情緒。

其實,父母如果給夠孩子關注度,同時對孩子這個特別熱愛淡然處之,甚至偶爾與他“狼狽為奸”地就“屎尿屁”開開玩笑,孩子並不會在這個敏感期裡呆太久。

除了這些呢?

我們還可以和孩子一起讀這個關於“屁股”的故事,屁股是與“屎尿屁”密切相關的身體器官,孩子既然對“屎尿屁”那麼好奇,不如帶他一起研究研究“屎尿屁”的源頭吧!

讓孩子用平常心對待“屎尿屁”,這個故事功不可沒

《呀!屁股》,我還記得千尋讀到這名字,就嘎嘎笑個不停,是啊,讓大人們羞於啟齒的東西就這麼擺在面前了,怎能不激動呢?

我猜,這應該是最容易讓孩子有興趣讀下去的故事了。你想啊,平日裡大人們遮遮掩掩的態度,讓屁股在孩子心裡多麼具有神祕感啊,他們好奇:屁股是什麼樣子呢?爸爸媽媽的屁股和我的有什麼區別?(畢竟,願意把自己屁股呈現給孩子認真研究的父母是極少數)除了放屁和大便,屁股還能幹什麼呢?……

好吧,孩子這些關於屁股的疑問,《呀!屁股》統統給出了幽默又科學的答案。

為什麼我們覺得不雅的“屎尿屁”,卻是孩子們的大愛?|《呀!屁股》

地球上所有動物都有屁股,屁股的種類數也數不清,每個屁股上都有一個洞,它的作用是排出動物們吃下的食物所形成的便便和屁。

為什麼我們覺得不雅的“屎尿屁”,卻是孩子們的大愛?|《呀!屁股》

一些屁股看上去非常可愛,讓人忍不住想摸一摸或拍一拍,感受一下。但是,你不能真的過去摸別人屁股,人家會害羞、害怕、驚慌失措的,尤其你跟人家根本不熟!(讓孩子理解到界限,就算你對人家的屁股很好奇,未經允許,也不能擅自觸碰哦。還順便給孩子上了安全課,既然你不能隨便碰別人屁股,那麼你自己的屁股也不能隨便讓人碰,因為這叫隱私部位!)

為什麼我們覺得不雅的“屎尿屁”,卻是孩子們的大愛?|《呀!屁股》

成年人的屁股各不相同,有大的,有瘦長的,有平平的,還有長滿毛的!(被孩子追著要看屁股的爸媽們終於不用犯尷尬了,這裡有孩子好奇的所有大人屁股的種類!)

為什麼我們覺得不雅的“屎尿屁”,卻是孩子們的大愛?|《呀!屁股》

大象的屁股非常大,它的便便也很巨大,而它的屁——大到可以吹起一個氣球。(不得不說,作者的腦洞開得大,這充滿想象力的畫面以及充滿誘惑力的文字,讓千尋很長時間都在跟我念叨,要我帶她去動物園,找大象幫她吹氣球!)

除了幽默和充滿想象力的文字,作者在畫風上也採用了漫畫式風格,儘量用孩子喜歡的誇張形式畫出了屁股、屁等,把原本無形或者平時不容易注意到的細節表現了出來。

比如,書中第一頁,作者直接在一個人的屁股後面畫出了屁的形狀,雲朵狀的;還描繪出了屁的聲音,一把喇叭,喇叭口處甚至還有一個音符,至於味道嘛,親們可以自行發揮想象。再比如,一個人光著屁股出門,他對面的人驚訝萬分,不僅公文包掉在了地上,頭髮豎起,連領帶都驚得彎曲了……看到這樣的畫面,每個孩子都會忍不住笑出聲來!

做這期親子共讀時,我邊寫邊生出了一個感悟:大多數教養問題,解決方法其實都是堵不如疏。

比如,之前我寫過《如何搞定發脾氣孩子?》 ,與其要求孩子立即安靜下來,不如先順著他們,讓他們把情緒發洩出來,再講如何管控情緒就容易多了;又比如,在《如何從日常小事中練出孩子的勇氣》中,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勇敢的人,並不是告訴他:“大膽去吧!”或者抱怨孩子缺少勇氣的行為,而是要認識到“有勇氣的孩子並不是不害怕,而是願意接受害怕的情緒,學會容忍害怕”,接受孩子猶豫不前的過程,反而成全了孩子的勇敢。

面對孩子喜歡研究“屎尿屁”這個尷尬的敏感期,也是一樣的道理,與其阻止,不如順其自然地處理:

  • 理解並接受孩子這個成長過程

  • 不要批評、嫌棄或嚴厲制止

  • 冷靜、淡定地讓孩子過足“屎尿屁”的癮,自然而然也就不說了

  • 趁機引導孩子學習相關知識和如廁訓練

最後,你還可以與孩子分享這些“屎尿屁”的故事,一起認識、學習、接受並感受生命的奇妙,重口味清單送給你。^_^

《我要拉粑粑》 孩子最喜歡小老鼠扒拉捲紙的情節

《是誰嗯嗯在我頭上》 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瞭解不同動物吃喝拉撒的過程

《尿床了》 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尿床,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尿床

《我的小馬桶》這個繪本最牛之處在於分男生版和女生版,媽媽們可以根據實際自行選擇

《尿尿大冒險》讓尿尿變成一次大冒險,鼓舞孩子邁出“獨立”的一大步

《好臭好臭的屁》 吃了不同食物後屁味會不會真的不同?這本書帶你的好奇寶貝去研究

為什麼我們覺得不雅的“屎尿屁”,卻是孩子們的大愛?|《呀!屁股》

下週薦影預告:

為什麼我們覺得不雅的“屎尿屁”,卻是孩子們的大愛?|《呀!屁股》

歡迎關注東西兒童教育,我們是一群行走在中美兩地的家長,分享地道的美式教育理念實踐,和靠譜的中國育兒實戰攻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