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癱(面神經麻痺)之毫針刺法、艾灸療法、穴位服帖療法

面癱 艾灸 穴位 中藥 馬錢子 藥品 綠豆 中醫藥適宜技術 2019-06-16

面 癱

定 義

俗稱面神經麻痺(即面神經癱瘓)、“歪嘴巴”、“吊線風”,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疾病。它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不受年齡限制。

臨床症狀

表現為一側面部鬆弛,額紋消失,眼裂增大,鼻脣溝變淺,口角下垂,並被牽向健側,不能蹙額、皺眉、漏齒、鼓頰等動作,部分患者初期耳後疼痛,還可出現味覺減退或聽覺過敏,甚至外耳道出現皰疹等。

病因病機

本病多由絡脈空虛,風寒之邪乘虛侵襲陽明、少陽脈絡,致經氣阻滯,筋脈失養,筋肌縱緩不收而發病。

其診斷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有關標準。本病相當於西醫的面神經麻痺。


面癱之毫針刺法

面癱(面神經麻痺)之毫針刺法、艾灸療法、穴位服帖療法

治則治法

以手足陽明經為主,手足少陽為輔。對於面部穴位,初起宜淺刺、輕刺,一週後酌予平刺透穴或斜刺。

取 穴

風池、翳風、地倉、頰車、合谷。

隨證配穴

鼻脣溝平坦加迎香;鼻中溝歪斜加水溝;頦脣溝歪斜加承漿;目不能合加陽白、攢竹或申脈、照海。

特別提示

每次留針 20~30分鐘,每日 1次,10次為1療程。



面癱之艾灸療法

面癱(面神經麻痺)之毫針刺法、艾灸療法、穴位服帖療法

治法治則

疏風通絡,行氣活血。常用懸灸法、隔姜灸法。

操作步驟

1、取穴

翳風、頰車、地倉、合谷、陽白。

2、配穴

風邪勝者加灸太陽,風池;氣虛者加灸足三裡。

3、方法

面癱(面神經麻痺)之毫針刺法、艾灸療法、穴位服帖療法

(1)懸灸法:將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溫熱舒適感為度。每次選取 2~4穴,每穴每次艾灸 15~20分鐘,以灸後穴位局部皮膚潮紅為度。 每日1~2次,7~10次為1療程。

面癱(面神經麻痺)之毫針刺法、艾灸療法、穴位服帖療法

(2)隔姜灸法:用鮮姜切成直徑大約 3釐米~4釐米,厚約 0.3釐米~0.4釐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後置於穴位上,再將艾炷放置於薑片上點燃施灸,當患者感覺灼燙時,可將薑片稍提起,稍停後放下再灸,以免燙傷。艾炷燃盡,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5~7壯。每次選取3~4穴,每日1次,5次為 1療程。

特別提示

1、面癱早期,應重灸翳風穴,懸灸時間在 30分鐘以上為佳。

2、面癱恢復期,可增加懸灸神闕穴以補益正氣。

3、面部皮膚嬌嫩,應避免灼傷皮膚。

4、患者在治療期間應避風寒。



面癱之穴位貼敷療法

面癱(面神經麻痺)之毫針刺法、艾灸療法、穴位服帖療法

治法治則

祛風通絡,養血和營。

操作步驟

1、製作面癱膏。

藥物組成:蓖麻仁 30克,馬錢子 5克(研末),加硃砂 1克,共搗研成膏,備用。

面癱(面神經麻痺)之毫針刺法、艾灸療法、穴位服帖療法

2、取穴

選患側頰車、地倉、四白、陽白、翳風等穴位。

3、方法

每次選 2~4穴,每穴取膏藥綠豆大小貼敷,膠布定,每天換貼一次,7天為 1療程。

特別提示

本法僅限於治療單純性面癱。


聲明:內容來源於《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手冊》


編輯:錦燈籠姑姑

圖片:網 絡

審核:蟲 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