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原發性痛經)之艾灸療法

痛經 艾灸 穴位 中醫 中藥 中醫藥適宜技術 2019-04-10

痛 經

定 義

痛經(dysmenorrhea)為最常見的婦科症狀之一,指行經前後或月經期出現下腹部疼痛、墜脹,伴有腰痠或其他不適,症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者。

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痛經指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的痛經;繼發性痛經指由盆腔器質性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病等引起的痛經。

病因病機

痛經多因體質素弱,氣血不足,衝任失調,胞宮失養,復因情志不、或經期受寒飲冷,以致經血滯於胞宮而成。

臨床表現

以月經期前後或月經期中發生週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為主要臨床表現,可按照 199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佈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進行診斷。本病相當於西醫的原發性痛經。


痛經(原發性痛經)之艾灸療法

痛經(原發性痛經)之艾灸療法

治法治則

溫養衝任,通經止痛。常用懸灸法、隔姜灸法。

操作步驟

1、取穴:中極、氣海、三陰交。

2、配穴:氣血虧虛加脾俞、胃俞;肝腎不足加肝俞、腎俞;寒凝加歸來、地機;氣滯加肝俞、太沖。

3、懸灸法:將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溫熱舒適感為度。每次選取 2~4穴,每穴每次艾灸 15~20分鐘,以灸後穴位局部皮膚潮紅為度。每日 1次,每個月經週期,以月經前 3~4天開始治療,5次為 1療程,共治療三個月經週期。

痛經(原發性痛經)之艾灸療法

4、隔姜灸法:用鮮姜切成直徑大約 3釐米~4釐米,厚約 0.3釐米~0.4釐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後置於穴位上,再將艾炷放置於薑片上點燃施灸,當患者感覺灼燙時,可將薑片稍提起,稍停後放下再灸。當艾炷燃盡,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 7~10壯。每次選取 3~4穴,每日 1次,以每個月經週期的月經前3~4天開始治療,5次為 1療程,共治療 3個月經週期。


特別提示

灸法具有溫腎暖宮、活血化瘀的功效、治療原發性痛經療效較好。月經前後和行經期應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忌勞累。


聲明:內容來源於《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手冊》


編輯:錦燈籠姑姑

圖片:網 絡

審核:蟲 哥

痛經(原發性痛經)之艾灸療法

相關推薦

推薦中...